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笔者多年来宗前人之旨,根据肝经的生理功能及与其它脏腑经络的联系,以独取太冲穴或以该穴为主,行泻法,以疏导肝气,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男性科等诸多病症,取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1疏肝解郁,健脾摄血张××,女,36岁,工人,1996.4.20初诊... 相似文献
3.
4.
<正> 支沟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别名飞虎(出自《针灸大成》),为手少阳经的经穴。 1 定位及功能 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篇,定位在腕后三寸两骨之间(出自《针灸甲乙经》)。临床取穴时以腕背横纹上三寸、尺、桡骨之间是穴。本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三焦属于相火,支沟为其经脉中之火穴,有清利三焦,通气降逆,舒筋活血之功效。 相似文献
5.
6.
7.
几年来,笔者常运用太冲穴治疗临床急症,收效甚好,现举例如下:1肾绞痛柯××,男,41岁,本院职工,1997年3月15日初诊,因右腰及右下腹突发剧痛3小时就诊,患者素有“结石绞痛”史,于3小时前疼痛又发,少腹拘急,痛引前阴,内科给以注射阿托品、杜冷丁,... 相似文献
8.
上天柱穴临床应用体会李石良(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北京100029)上天柱穴是已故针灸名家金舒白教授的经验效穴,原主要用于甲亢性突眼症的治疗。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除将此穴用于治疗甲亢性突眼外,还尝试将这一效穴灵活运用于其它一些疾病,均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 相似文献
9.
依根结标本理论选穴治疗96例偏头痛张少珍*丘汉春*经络的根结、标本理论着重阐明经气所起和归结、散布于人体上下、内外的原理。“根”和“本”是经气聚汇所起的根源处,为四肢远端腧穴;“结”和“标”是经气所归结、散布之处,在头、胸、腹、背的一定部位。根和本其... 相似文献
10.
笔者有幸跟随高立山教授临床数月,受益非浅。高教授擅用组方组穴,皆为40余年临床心得,其中“镇静六穴”,可用于治疗头晕、失眠、神志病、各种疼痛及痉挛性疾病。其组成为:耳肺穴脚1、脚2、耳心穴、耳神门、迎香双、神门双、足三里双,临床随证配合它穴,每每得心...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三部穴”最早可见于金·窦汉卿所撰《标幽赋》中:“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据元·王国端在《玉龙经》中解释为:“上中下三部,谓之三要:大包在腋下三寸,主脾之大络,一要也;天枢者脐旁二寸谓之关,二要也;地机者脾舍之郄,在膝下五寸,下部之总,三要也.”可知“三 相似文献
14.
15.
17.
相传孙真人十三鬼穴为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劳宫、上星、会阴、曲池及舌下中缝。笔者尝以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例 ,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对双侧穴的针刺顺序为男子先针左侧 ,后针右侧 ,女子则反之。穴位局部常规消毒。人中穴 ,针尖向上斜刺 0 .3寸 ,强刺激 ,捻转行针 1 0秒 ,不留针 ;少商穴浅刺0 .1寸 ,强刺激 ,捻转行针 5秒 ,不留针 ;隐白穴浅刺0 .1寸 ,强刺激 ,捻转行针 5秒 ,不留针 ;大陵穴直刺0 .5寸 ,中等刺激 ,捻转行针 ,留针 3min;申脉穴直刺 0 .3寸 ,中等刺激 ,捻转行针 ,留针 3min;风府穴… 相似文献
18.
合谷列缺为主穴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常将合谷列缺二穴相伍为用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 ,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络穴 ,二穴配伍乃属原络配穴法。笔者运用上述二穴为主穴 ,并配合其它腧穴 ,对多种病证进行治疗 ,取效屡验 ,兹举例如下。1 鼻炎鼻炎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 ,分泌物增多 ,而使鼻窍不利 ,窒塞不通 ,语音重浊 ,不闻香臭或兼见发热恶寒 ,头痛咳嗽等表证。取穴 :合谷、列缺为主穴 ,风池、迎香为配穴 ,针刺得气后 ,行捻转泻法 ,留针2 0分钟 ,期间行针 1次。 1日 1次 ,1 2次为 1疗程。肺开窍于鼻 ,鼻部疾患 ,多从肺脏调治。故取列缺宣通肺气 ,利鼻通窍 ;肺与大肠为表里 ,… 相似文献
19.
足临泣系足少阳胆经之输穴,八脉交会穴之一,与带脉相通。此穴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临床运用甚广,疗效较为满意,现择其要者,加以整理,报道如下。例1 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洪××,男,34岁,1989年7月26日初诊。患者昨日下楼不慎,右足挫伤,当时不能站立行走,肿痛逐渐加重,在就近卫生所摄片检查,示右足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给予固定。今日上午因局部肿痛较甚,夜不能寐来我院骨伤科就诊。检查见局部压痛明显,测量右足踝前部周径为28.5cm,左足踝前部周径为25.8cm。局部固定后,首选患侧足临泣,配患侧的阳陵泉、三阴交透悬钟,手法取提插捻转泻法,每… 相似文献
20.
秦黎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2(6):20-22
经穴埋藏法,是将多种材料(如羊肠线,磁体,药片等)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埋入穴位,通过这些物质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1种中医外治方法。近年来,国内应用该疗法治疗的病种已达数十种,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也颇为令人满意,现根据文献报道的临床应用近况综述如下。1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穴位埋藏法对目前较难治的、反复发作性的、慢性的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穆俊平报道,用三角缝合针埋羊肠线法治疗支气管炎、哮喘100例,取穴分三组:1组,膻中、玉堂;2组,肺俞、风门、大杼;3组,定喘、大椎。三组穴酌情选用,三个月治疗1次,1般经1~6次埋线后,总有效率为87%。如果同时配合服用中药小青龙汤、定喘汤、或西药复方新诺明,必嗽平等,则总有效率上升到99%。陆健治慢性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