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时期的糖尿病以1型糖尿病为多见,其临床并发症中又以酮症酸中毒居多,而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很少。对于高渗性昏迷的治疗,常规方法以输液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而以血液透析治疗的目前报道甚少,现将我们临床中成功运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项军  王岩 《新医学》2004,35(5):F003-F003
我院于2002年收治2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高渗性昏迷)病人,治疗过程中在高渗状态纠正后出现一过性中枢性尿崩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NKH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与血浆有效渗透压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急救中心收治的53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有效渗透压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按入院时血浆有效渗透压水平分为两组,并给予相应治疗,对患者每日有效渗透压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其对预后的直接关系。结果53例患者,有效渗透压≥370mmol/L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37.7%、55%;有效渗透压〈370mmol/L的发生率为62.3%,发生率虽高,但易纠正,病死率低(为6.1%)。两组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有效渗透压≥370mmol/L持续3d以内及持续3d以上的病死率分别为42.8%、83.3%,病死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有效渗透压增高及持续性高渗状态是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致死的危险因素,是判断NKHC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联合补液在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6例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静脉补液治疗,观察组行静脉补液联合胃肠补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生化指标、意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状态好转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联合补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各临床指标与生化指标,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DM)患者并发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昏迷及低血糖性昏迷的报告屡见不鲜。但脑水肿性昏迷却常被忽视而延误治疗,本文报告3例。  相似文献   

6.
王宏敏 《中国临床医学》2004,11(6):1129-1129,1131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抢救的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经治3例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偶然原因病情加重,结果发现是血糖与脊液糖不平衡所致。结论: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可能与血糖与脑脊液糖不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癫痫是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低血糖昏迷、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下,但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状态,仅单纯高血糖亦可引起抽搐发作,称为非酮症性高血糖性癫痫,临床较少见[1].既往多无糖尿病病史,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就诊于神经内科,容易误诊.我科在2011-05收治非酮症性高血糖性癫痫1例,现将急救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昏迷包括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及乳酸性酸中毒昏迷。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作者分析了这几种患者血浆中的游离氨基酸,并同时与7例正常人对照,对所得结果作了分析、比较和讨论。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患者(4例)的血浆总氨基酸值为2448μM,与正常者(2744μM)比较则偏低。特别是精氨酸、牛磺酸、丝氨酸的浓度及克分子比值(MR)明显低于正常,鸟氨酸的浓度亦降低。但苯丙氨酸的浓度及MR高于正常;谷氨酸的浓度升高:酪氨酸MR升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例)与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患者情况不同,其血浆总氨基酸值为  相似文献   

9.
田光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280-6280
目的总结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护理经验。方法对于2003-11-2008-03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护理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有16例好转出院,3例死亡。结论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准确迅速的抢救,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根据血压调节升压药的滴速,控制输液速度,观察血糖变化,纠正高渗做好基础护理,注意胃管及皮肤的护理,防止病情恶化,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肾综合征出血热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天君 《临床荟萃》1998,13(3):105-107
高渗性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 Diabetic Coma,HDC)又名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高渗性非酮症难治性糖尿病(Hyperosmolar Nonketotic Uncontrolled Dia-betes,HNUD)、糖尿病性高渗状态(Diabetic Hyperos-molar State,DHS)非酮症高张状态(Nonketotic Hyper-tonicity,NKH)、非酮症高血糖高渗透性昏迷(Nonketot-ic 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Coma,NHHC)等。1957年Sament及Degraeff首先报道本症.国内1973年首都  相似文献   

11.
2000年5月~2007年6月,我们收治32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DNHC)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马春英  刘惠云 《临床荟萃》1997,12(7):295-296
临床上根据有无酮症把糖尿病昏迷分为糖尿病酮症性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以下简称前者为酮症组,后者称高渗组.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特点是:严重高血糖、高渗血症,脱水征明显,基础糖尿病轻,多发生在年龄较大者.更受到临床工作者重视.国内首次报道是1973年.1978年以后报道增加.我院自1980年以来14年中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3例次(其中伴有神志障碍13例)与同期收治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8例之比为6.6:1.和国内外材料一致.为了提高对本症的诊治水平,现将21例糖尿病昏迷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不同治疗方式对毒鼠强中毒患儿心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及非血液灌流治疗对毒鼠强中毒患儿心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4 5例毒鼠强中毒患儿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 ,血液灌流组和非血液灌流组 ,比较两组之间以及治疗前后的心肝肾功能。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液中毒鼠强浓度测定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血液灌流组毒鼠强浓度明显低于非血液灌流组 (P <0 .0 1)。治疗前两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肝肾功能损害 ,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血液灌流组患儿心肝肾功能较非血液灌流组患儿恢复好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LDH(IU/L) :14 0 .2± 5 6 .1vs 2 0 5 .7± 6 4 .9,t =3.6 2 ,P <0 .0 1;CK -MB(IU/L) :10 6 .7± 33.2vs 2 5 6 .3± 6 8.2 ,t =9.74 ,P <0 .0 1;AST(IU/L) :73.9± 33.2vs 16 7.9± 76 .3,t =5 .6 2 ,P <0 .0 1;Cr(μmol/L) :10 6± 4 3.2vs178 3± 5 9.3,t =4 .73,P <0 .0 1。结论 血液灌流组患儿心肝肾功能较非血液灌流组患儿恢复快 ,后遗症较少。早期血液灌流对毒鼠强患儿心肝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非酮症性高血糖性癫痫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性癫痫是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低血糖昏迷、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下,但糖尿病非酮症非高渗状态,仅单纯高血糖亦可引起抽搐发作,称为非酮症高血糖(nonketotic hyperglycinem ia,NKH)性癫痫,临床较少见,在发作前多无糖尿病病史及糖尿病症状,以癫痫为首发症状首诊于神经科,容易误诊误治。我院2000年2月~2007年2月收治16例NKH所致的症状性癫痫,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51~79岁,平均64·8岁。既往均无头颅外伤史,无毒物接触史、癫痫病…  相似文献   

15.
正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较少见的、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又称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常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高血糖、高血钠、严重失水、高血浆渗透压,无酮症或轻微酮症,血尿素、肌酐偏高,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精神症状为特征[1]。对于合并脑动脉瘤术后的患者症状易被掩盖和混淆,对于此类患者应提高警惕。本科于2015年4月收治了一例2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合并脑动脉瘤术后及呼吸道  相似文献   

16.
2005年6月~2006年6月,我们收治8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高渗性昏迷)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有效渗透压变化特点与预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有效渗透压变化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我院53 例确诊的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有效渗透压的变化情况,将患者每日有效渗透压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对预后的直接影响。结果 53例患者,有效渗透压≥370mmol/L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37 .7%、55%;有效渗透压<370mmol/L的发生率为62 .3%,发生率虽高,但易纠正,病死率低(为6 .1%),两组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其中有效渗透压≥370mmol/L持续3d以内及持续3d以上的病死率分别为42 .8%、83 .3%,病死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有效渗透压显著增高及持续性高渗状态是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致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二二厂一一一~鲤gaE酮症B高渗R昏迷I 酮症性昏R发病年龄【高龄者多(。。以上){年轻者多G’以下’搪尿病的程度S 轻症多I 胰岛素依赖性酮尿g 阴性或弱阳性2 强阳性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与酮症性昏迷之比较@春培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DKA)非酮症高渗性昏迷(NHDC)等,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针对这些并发症,早期充分补液十分关键[2]。然而,传统的静脉补液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临床上时常面对补液量不足和补液过多导致不良反应的矛盾[3]。作者采用随机对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比了经胃肠道补液为  相似文献   

20.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高渗性昏迷)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如不早期诊断及治疗,死亡率可高达77.78%.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本科对收治的19例脑卒中并发高渗性昏迷患者采取鼻饲纯净水辅助治疗,并给予周到、细致和科学的护理,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