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对称PCR杂交显色方法的建立及其对HBV DNA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特异的检测HBV DNA PCR产物的杂交显色方法.方法:使用一个生物素标记的上游引物对HBV DNA进行不对称PCR扩增,使扩增出的单链带有生物素,并可结合在固定有链亲合素的微孔板表面.用标有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探针与固定的单链PCR产物杂交,而后加底物显色测定吸光值。结果:该方法比常规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更特异,而且灵敏度高10倍 ̄100倍,对简便处理的标本适应性强,具有良  相似文献   

2.
原位PCR技术检测肝中HBV—DNA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位PCR技术在HBV低水平感染中的意义。方法:用原位PCR方法检测42例肝炎患者石蜡包埋肝组织的HBV-DNA并与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原位PCR检测HBV-DNA的检出率为50%,明显高于原位杂交法(19%,P〈0.01),肝组织中HBV-DNA检出率与临床诊断无关。阳性杂交信号均位于肝细胞浆,呈簇状和弥散状分布。结论:原位PCR检测肝组织HBV-DNA具有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3.
检测人巨细胞病毒的免疫—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依据免疫-PCR基本原理,建立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的免疫_PCR方法。方法:我们建立的免疫-PCR方法与酶联免疫ELISA不同之处是,用PCR扩增生物素化线性PBV220DNA代替ELISA的酶催化底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观察分析扩增产物异条带,判断结果。结果:用本法检测HCMV的敏感性高于ELISA法10^3-10^5倍,可检测到5个感染HCMV细胞;而检测HS  相似文献   

4.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乙肝病毒DNA(HBV-DNA),以探讨PCR技术在乙肝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及HBV-DNA与血清HBV标记HBV-M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5例HBV-DNA检出率与HBV活动复制情况相一致,认为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为早期发现病人的HBV的隐性感染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适应临床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建立了通用引物扩增(GP-PCR)及微孔板杂交-ELISA检测法。方法:先进行GP-PCR,其中一条引物5’端标记有地高辛,探针标记有生物素,通过包被在微孔板上的亲和素预先固定;将扩增产物加入预先包被有HPV型特异寡核 酸探针和HPV基因组混合探针的聚苯乙烯微孔板中,42℃杂交仅需20~30min;最后,用酶底物与所标记的酶进行显色择应,通过测定吸光度来判断结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HBV基因扩增产物的限制性酶切分析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鉴定、应用血清HBVDNA的PCR扩增产物制备基因探针和单项抗HBc阳性血清的HBV基因扩增。PCR用adr、adw、ayw3种亚型HBV的C基因区共有序列为内外两对引物分单次或套式扩增,产物为66abp或428bp,两者序列中段共含-BgIⅡ酶切点并与一寡核苷酸探针同源。428bp产物被用以缺口平移标记32P探针作斑点和转印杂交检测。结合分子杂交的PCR结果从单项抗HBc阳性的8/42例慢性肝炎和2/12例无症状受测者血清中检出HBVDNA,证实病毒低度复制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地高辛素标记的乙肝病毒DNA探针(HBVDNA-Dig)杂交技术检测了49份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和46份血清标本中的HBVDNA。结果表明:PCR检出乙肝病人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比斑点杂交高(P<0.05)。在21例同时检测了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的病人中,肝组织HBVDNA阳性率为57.1%(12/21);血清阳性率为61.3%(13/21);两者总阳性率为80.9%(17/21),说明用PCR同时检测肝组织和血中HBVDNA,可明显提高HBVDN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毛申兰  姚光弼 《上海医学》1993,16(12):699-701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将Bio-11-duTP掺入扩增的HBV DNA中,制备了长度为120bp的生物素探,检测到0.1pg的HBV DNA。PCR标记法简便迅速,特异性,用DNA量少且无需分离纯化,其标记探针得率高,活性强。  相似文献   

9.
谭德明  刘国珍 《湖南医学》1997,14(5):270-271
应用双带PCR方法(DB-PCR)检测了240份血清中HBV-DNA。该方法能直接观察和判断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与国内其它PCR试剂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4.05%(DB-PCR/华美产品)和95.28%(DB-PCR/长城产品),HBeAg阳性的血清,经DB-PCR检测HBV-DNA阳性者达93.55%(29/31)PCR产物Southemblot后能与HBV-DNA探针杂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并优化HBVDNA的PCR 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体系 ,使临床PCR结果判定更加客观可靠。方法 :采用碱裂解标本中的HBV、玻璃粉吸附提纯模板DNA ,用 5’端标记生物素的引物进行PCR ,PCR扩增产物与包被于微孔板中的靶基因杂交 ,酶标链霉亲和素与杂交体中的生物素结合后 ,用酶底物与所标记酶进行显色反应 ,最后通过测定其光密度来判定结果。结果 :建立并优化的PCR 微孔板杂交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PCR 微孔板杂交法对HBVDNA的检出阳性率 (79.8% )比电泳法 (6 9.0 % )高 ,2 0份非乙肝患者血清标本两方法检测均阴性。结论 :本方法灵敏、特异、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11.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14例传染科门诊病人血清HBV-DNA,并与HBV有关的血清学标志(HBVM)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92和JHBsAg(+)病例中,PCR检测HBV-DNA阳性者50例,占54.34%;在28例HBeAg(+)病例中,PCR检测HBV-DNA阳性者26例,占92.86%;在20例HBVM均为阴性的病例中,PCR检测HBV-DNA阳性者有6例,占30.00%。证明PCR法检测HBV-DNA较用ELISA法检测抗原一抗体更加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种敏感,特异和精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PCR及其产物的酶联杂交定量分析技术。方法:(1)常规PCR法扩增HBV DNA质粒和血清HBV DNA,引物(SP1,SP2)为一对HBV DNA S区基因特异引物,扩增片段长319bp,SP2的5′端用生物素修饰。扩增条件经过严格优化组合,以最大限度减少非特异片段,包括引物二聚体产生。设定5个不同梯度的HBV DNA外参照管,制作标准曲线。(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测定肝炎病人血清中HBVDNA含量。方法用PCR法将病人血清标本扩增后,与现任要特异性探针夹心杂交,然后通过酶联显色对69例不同临床表现的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20例急性型肝炎血清中的DNA含量超μg/L,88.24%的急性轻型肝炎患者和54.55%轻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DNA含量少于2μg/L,66.67%中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BVD  相似文献   

14.
有用聚合酶链反庆(PCR)结合地高辛素标记的乙肝病毒DNA探针(HBVDNA-Dig)杂交技术检测了49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和46份血清标本中的HBVDNA。结果表明:PCR检出乙肝病人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比为杂交高(P〈0.05)。在21例同时检测了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的病人中,肝组织HBVDNA一率为57.1%;血清阳性率为61.3%;两者总阳性率为80.9%,说明PC  相似文献   

15.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14例传梁科门诊病人血清HBV-DNA,并与HBV有关的血清学标志(HBVM)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PCR法检测HBV-DNA较用ELISA法检测抗原-抗体更加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6.
建立时间分辨荧光核酸杂交分析体系应用于临床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采用本室自制螯合剂异硫氰酸苯基-EDTA制备铕离子标记的链霉亲和素,抽提患者血清中的DNA,包被于聚苯乙烯微滴板中,与生物素化HBV DNA杂交后,以Eu^3+-SA为检测物,应用时间分辨荧光技术检测血清样本中的HBV DNA。  相似文献   

17.
原位PCR—杂交—步法检测胆管细胞癌组织内HBV-DNA顾广玉,王文亮(病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3)关键词原位PCR;HBV;胆管细胞癌中图号R735.8近年来原位PCR方法在病毒感染的诊断中逐步得到应用.目前,用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的...  相似文献   

18.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HBV-DNA的临床意义及其优越 性。方法:用PCR法测定81例血清HBV标志物阳性的HBV-DNA,并与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作比较。  相似文献   

19.
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毒(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BV DNA的存在及其与血清HBV DNA的关系。方法:用PCR法及斑点杂交法对50例HBsAg(+)的感染者PBMCs HBV DNA进行检测。同时用PCR法检测感染者血清HBV DNA。结果:PCR法和斑点杂交法分别从35份和32份PCMCs检出率均为60.0%左右。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36.0%。结论:H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多聚酶连反应(PCR)技术检测了104例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PNA,并与放免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PCR检测结果更能客观地反应HBV在体内存在的状态,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有HBV感染;104例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的检出率为28.8%,而血清中HBV-DNA阴性的20例患者有7例PBMC中检测出HBV-DNA,占35%。因此,在检测血清HBV标志物及HBV-DNA的同时检测PBMC中的HBV-DNA可进一步防止HBV传播与输血后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