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胜利  陆继娣 《安徽医药》2008,12(7):659-66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临床应用广泛,本文介绍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不良反应的表现、NSAIDs胃肠道不良反应有关的因素、中西医防治等,为非甾体抗炎药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药抗炎作用机制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极为广泛,但是两者都有诸多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中药的抗炎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效果,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然而长期应用此类药物易引起严重的副作用.提高对NSAIDs耐受的研究方法不断得以改进,目前,发现新的具有靶点选择性的NSAIDs成为了研发的热点.本文针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分类及研发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并对其研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重视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指一大类具有镇痛、抗炎、解热等功能的药物,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全世界每天约有3000万人在使用此类药物.但是,NSAIDs在为亿万患者减轻病痛的同时,也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在美国,由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各种不良反应,每年可导致103 000人次需要住院治疗,16500人死亡[1,2].因此,NSAIDs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最近,昔布类药物所引发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使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分外关注NSAIDs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具有抗炎、镇痛、解热、抗凝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发病率的增加,NSAIDs的使用更为普遍,其引起胃肠不良反应也常见,如胃区不适、呕血、黑便等.我们对30例应用NSAIDs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问世后,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其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显著,其对胃黏膜的损害也相当常见,本文通过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作用机制的探讨,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避免或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非甾体类抗炎药及解热镇痛药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淑琴  屠巴丽 《中国药事》2005,19(5):308-310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及解热镇痛药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无论是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都相当高.在美国,一年中超过1亿5千张NSAIDs处方用于急慢性疼痛或风湿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非甾体抗炎药的胃肠损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大类不含皮质激素而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的药物,其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的第二大类药.NSAIDs的不良反应也相当常见,主要是胃肠道和肾的损害.NSAIDs对正常肾脏的影响较少,即在没有肾脏危险因素时,NSAIDs对肾脏的副作用很小,而在有肾脏危险因素存在时,几乎所有NSAIDs的肾脏副作用都相似.因此提高NSAIDs安全性的重点主要是针对NSAIDs的胃肠损害.  相似文献   

9.
付万发  路琴  陶方  张翼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64-1265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广泛应用于临床,该类药所致的老年人胃肠道反应被临床医师所关注.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诊治的NSAIDs相关性老年胃黏膜病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非甾体抗炎药临床作用及副作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华  邹峥 《江西医药》2007,42(3):268-271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tory drugs,NSAIDs)是众所周知的急、慢性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一线药,据估计全球大约有5亿人在使用NSAIDs,是仅次于抗生素、维生素的第三大类药.  相似文献   

11.
《药品评价》2005,2(2):101-101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综合现有的研究数据认为,非甾体抗炎药存在潜在的心血管和消化道出血风险,要求这些药品生产厂家在其说明书中提出警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注意到了此事,并在密切关注在我国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所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安全性问题。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种免疫功能紊乱的炎症性疾病及各种疼痛(如牙痛、头痛、痛经及肌肉痛)症状的缓解,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在我国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用量很大,…  相似文献   

12.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临床上退热、消炎、止痛和抗风湿常用药.该药种类繁多,适应征广,毒副作用大,易引起消化道、肝、肾、及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现在将我院620例服用NSAIDs的患者中出现的上消化道不良反应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广泛用于临床,仅美国在1988年内就开处方7千万张。但由于NSAIDs常引起消化道副作用而限制了其应用,尤其对长期服用NSAIDs的风湿病患者更是如此。不少医师使用抗酸剂来缓解之,但疗效可疑。本文拟概述H_2-受体阻断剂、前列腺索类和硫糖铝可防治NSAIDs所致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院门诊2004年非甾体类抗炎药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2004年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选用NSAI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门诊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处方,计算用药频率(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并进行排序。结果:2004年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有17个品种,年销售额184.2万元,占当年医院药品总销售金额比为0.47%。用药处于前10位的分别为阿司匹林、芬必得、美洛昔康、复方氯唑沙宗、尼美舒利、速效感冒颗粒、萘丁美酮。双氯芬酸钠、去痛片和酚麻美敏;88.2%的药品DUI<1.0,表明我院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用药基本合理。结论:我院的临床应用较为合理,品种数正向着高效、长效、低毒和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价廉且疗效确切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15.
钟鹰  李国庆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84-3586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解热、镇痛、抗炎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按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及其他有机酸4类,通过阻断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的合成,从而实现抗炎、止痛、解热的作用。近年通过流行病学、动物模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均表明NSAIDs能够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骏艳  李俊  金涌 《安徽医药》2005,9(2):81-84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大部分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损害,肝肾损害发生率较高,针对这些不良发应开发了许多新的药物,如非甾体缓(控)释剂、非甾体和胃肠道保护剂的复方制剂、NO型非甾体药物等.近期研究还发现,非甾体抗炎药除了传统的治疗作用外,对阿尔茨海默病、早产、癌症等疾病均有预防或治疗作用,其临床应用不断扩展.本文就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常贺翠  方会慧 《安徽医药》2012,(9):1367-1369
目的了解该院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利用该院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药品数据,统计、比较和分析2009—2011年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结果该院非甾体抗炎药物品种基本稳定,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连续3年销售金额位列第一,且日费用亦最高。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25 mg)、奥沙普秦肠溶片和依托度酸缓释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的用药频度在2009—2011年均列前5位。结论传统的NSAIDs依然占主导地位,特异性COX-2抑制剂应用广泛,发展前景好。该院NSAIDs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减少老年患者盲目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所致的损害,针对病因,通过采取积极预防,重视健康教育,避免NSAIDs所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老年患者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临床症状。结果 26例患者经过7~14d的治疗后,症状均消失,大便潜血转阴性,临床治愈出院。结论老年人长期盲目服用NSAIDs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症状隐匿,易危及生命,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王裕宏 《中国医药》2012,7(4):511-512
自第一个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阿司匹林问世的100年来,NSAIDs在临床应用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它主要是通过阻断前列腺素(PGs)合成的机制实现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的.近来研究的热点集中在NSAIDs的抗肿瘤作用和机制上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有研究表明,规律地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后结肠癌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对消化道溃疡伴出血的影响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科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125例,NSAIDs组44例,非NSAIDs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导致上消化道溃疡伴出血及治疗特点。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发病部位、合并用药、是否有既往史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上消化道溃疡伴出血的危险因素,尤其老年人危险性增加,质子泵抑制剂是上消化道溃疡伴出血控制及预防复发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