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es,TMA)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和HELLP(Hemolysis Elevated Liver Emzymes and Low Platelets)综合征。临床特征包括不同病因引起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相应的脏器损害的综合征,其中TTP和HUS从发病原因、临床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往往不易区分,HELLP综合征是在先兆子痫或子痫基础上发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70~1986年间,共收治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静脉炎25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5例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56岁。小腿肌内静脉血栓形成17例,其中发生于胃大部切除术、外伤各3例,肠梗阻术后、腹部创 相似文献
4.
5.
毕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3):82-8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每组各25例。西药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中药组患者给予传统中药小青龙汤加减进行治疗,中西药结合组患者则同时采用中药组和西药组的方法进行联合治疗。结果: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中药组的76.0%和西药组的6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经典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主要指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虽然血栓性微血管病在病理学上表现类似,但其发病机制复杂,诊断和治疗手段上也不尽一致.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其治疗方案也有了日新月异的进步,预后大为改善.本文拟就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期刊出有关“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节译共5篇,这是继本刊今年第1期该内容节译4篇后的第二部份。这9篇文章系统地介绍了TTP,亦是对去年“读者意见调查”的反应,欢迎读者对本刊继续提出宝贵意见,以改进我们的工作。为了读者阅读方便,现将第1期刊出的4篇文章的文题列出,它们是:TTP的临床病理特征;TTP的发病机制;发生于妊娠期和分娩后的TTP;TTP的抗血小板疗法。 相似文献
8.
198 4年 12月~ 1988年 10月 ,我院对 9例住院及门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用自拟解栓灵 (洋金花为主药 )合用硬膜外腔留置导管推注药液治疗 ,观察其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机制。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全部为男性 ;年龄 2 4~ 6 5岁 ,平均 (32 .3± 6 .5 )岁 ;病史 1~ 15年 ;复 相似文献
9.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4)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7岁,以"肉眼血尿反复发作1a余,恶心、食欲不振3d"为主诉于2014年9月9日入院。1a前,患者于不洁饮食后出现腹泻、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无关节疼痛、肌肉疼痛,遂至医院就诊。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84g/L,血小板计数13×109/L;尿常规示蛋白();血生化检查示谷丙转氨酶252u/L,谷草转氨酶249u/L,白蛋白30.3 g/L,肌酐366μmol/L,总胆红素 相似文献
10.
11.
癌肿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TM)于1962年由Brain首先报道。发生血栓性微血管病并发症的癌症病人带已出现癌肿的广泛性转移,75%的患者的原发癌属于胃癌、乳腺癌及原发性肺癌范畴。癌化疗诱发的TM最近才被引起注意,它往往发生于临床缓解期的癌症患者,癌化疗相关性TM主要与丝裂霉毒C的使用有关,但亦涉及到其它几种抗癌药物。本文主要讨论癌肿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 相似文献
12.
13.
牛海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1):24
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发作时大都伴有血清钾含量的改变。笔者每以健脾益气法用参苓白术散而取得很好的疗效。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25例中男23例,女2例;年龄18~50岁,平均(30±3)岁。诊断依据:1诱因:多为寒冷、饱餐,夜间发病较多;2症状:反复发作性四肢瘫痪,以下肢较重,无感觉障碍;3辅助检查:血清钾2.5mmol/L以下,心电图示T波低平或倒置,出现高u波。1.2 治疗方法:健脾益气、温阳化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白扁豆15g,陈皮6g,山药30g,黄芪30g,桂枝10g,苍术10g,干姜10g,甘草1…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7岁.主因发热、腹泻2d到当地医院查尿常规示:尿蛋白2+,ALB 24.9 g/L,Cr 124.2umol/L.血常规示:Hb 105 g/L,PLT 42×109/L,两天后复查血常规示:Hb70 g/L,PLT 77×109/L,骨髓穿刺结果未见异常.给予"氨肽素片"及对症支持治疗后腹泻、发热症状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查体:T36.0℃,P76次/min,R19次/min,BP127/82mm Hg(1 mm Hg =0.133 Kpa),睑结膜略苍白,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下肢轻度浮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酌情采用抗感染、溶栓抗凝治疗,并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病程1周之内有效率100%,病程1-2周有效率89.5%,病程2-4周有效率86.7%,病程1个月以上有效率84.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是一类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肾功能不全和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特征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并发症.TA TMA发病机制可能与移植预处理、病原微生物感染、钙调磷酸酶及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细胞因子、补体及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对TA-TMA的诊断标准,目前仍局限于有创性较大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缺乏有创性较小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诊断手段.目前,治疗性血浆置换、GVHD预防药物的调整、去纤苷、利妥昔单抗及依库珠单抗等,可能是治疗TA-TMA的有效手段.随着对TA-TMA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制定其标准诊断和治疗方案正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笔者拟就TA-TMA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是指发生于移植以后,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消耗性血小板减少以及脏器功能不全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内皮细胞损伤为其发病的中心环节。临床表现呈高度异质性,其诊断的确立通常是困难的。目前尚无肯定的治疗措施。预后好组可表现为自限性病程,而预后差组往往合并多种并发症,死于严重的GVHD、感染及原发病复发等。 相似文献
18.
19.
罗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1):48-,54
<正>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统生长繁殖引起的尿路急性炎症反应,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约占人口2%,可分为下尿路感染和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上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不及时治疗可反复发作演变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1990年元月-2004年元月,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肠梗阻共计25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