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调查云南省瑞丽市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基本情况,为艾滋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瑞丽市两个艾滋病发病率较高乡镇的校外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校外青少年对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率较高,88.00%的人能够正确回答出7个问题。92.58%的人认为自己不会歧视艾滋病人。发生迫陛行为的人占46%,仅有37%的人能够坚持使用避孕套。校外青少年获取艾滋病相关信息以电视和宣传材料为主。[结论]该地区校外青少年是潜在的高危人群,应该加大行为干预力度,并采用多样的干预方式来促进其高危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引入消费行为理论探讨影响青少年对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的相关因素,促进青少年更好利用健康服务.[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取生殖健康状况及保健水平为中等及以上的4个大城市5019名10~24岁青少年.对影响青少年就诊意愿的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应用消费行为理论假设模型的拟合检验卡方值186.525,概率值等于0.000.根据比值比(OR)发现:构成对青少年服务利用及就诊意愿的影响主要来自于青少年个体及环境两类因素.提示影响青少年服务利用意愿的因素基本符合基于消费行为理论而建立的应用假设模型.[结论]有效促进青少年主动利用服务,必须从青少年个体与环境改善两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2个县13-18岁的430名农村校外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序多分类变量的logisti.回归分析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对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水平的影响.结果: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7.09%,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GASS)艾滋病传播途径5个具体指标全部答对率为32.60%a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文化程度和工作类型对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得分影响不明显(P>0.05),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得分随年龄升高而升高(P<0.05),业余爱好广泛者比爱好单一者艾滋病知识得分高(P<0.05).结论: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晓率较低,年龄和业余爱好是影响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潘池梅  田小兵  宋湛  张学锋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4908-4910,4913
[目的]了解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朋友找朋友”的抽样方法,运用自编结构武问卷调查605名校外青少年,所得资料采用Excel录入,SPSS11.8统计分析. [结果]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总知晓率为50.4%,而预防知识总知晓率为15.9%;男性、文化程度高、有固定职业者、来自城市的调查对象综合知识得分较高(P<0.05);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51.3%,其中61.0%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5.0%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性交易.18.2%的人曾经使用过毒品,其中静脉注射占15.6%,共用针具占2.4%.使用过毒品者性行为、性交易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过毒品者(P=0.000).[结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严重不足,危险行为较高,在控制艾滋病工作中应特别关注校外青少年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高校周边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艾滋病高发区某市高校周边,调查321名校外青少年,所得调查数据应用频数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6个艾滋病防治知识问题,答对率32.4%~93.1%。防治知识百分制综合得分68.98±19.10。综合得分62.50分以下者占41.6%,62.50~81.25分者占34.9%,81.25分以上者占23.4%,满分者占3.7%。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长者百分制综合得分高于年轻者;受教育年限越长,所获艾滋病知识越多;未婚者比初婚者得分少;男性百分制综合得分高于女性。结论艾滋病流行地区高校周边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不全面,需要针对校外青少年,特别是低龄、女性、未婚者重点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李虹  曲成毅  白丽霞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34-236,239
[目的]揭示影响人格的因素、探讨疾病与人格因素的关系,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预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在太原市城区抽取60岁以上的老年人212人,采用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试表进行人格测试,并采用晦比色法,用CRONY80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资料输入VFP6.0数据库,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世故和实验两项人格。与高血压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311,CI(1.004~1.646)和OR=11.278,CI(1.003~1.627);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畏怯与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4,P=0.02);先后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得出兴奋(t=6.332,P=0.00)、独立(t=4.003,P=0.03)、果断OR=20.223,CI(4.182~97.07)与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职业、年龄、精神伤害、工作顺心与否对人格有一定影响;人格特征在高血压、血糖水平、血脂水平高低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血压、血糖、血脂的防治工作中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周后卿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03-204,210
[目的]通过建立艾滋病传播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预测艾滋病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防治艾滋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统计的方法,根据一组实际数据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再根据模型做出预测。[结果]根据我们的预测,到2015年底艾滋病人将达到124万人。[结论]对于艾滋病的防治,任务艰巨刻不容缓。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对校外青少年、民工、边远农村地区流动人群等艾滋病易感人群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对高危人群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健康知识来源,为制定校外青少年人群艾滋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主城区年龄在15-24岁的非学生青少年806例,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重庆市主城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4.8%,HIV检测率为6.0%,47.4%的调查对象有过非婚性行为,最近1年,发生非婚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22.5%;35.7%的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存在歧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非流动人口、免费宣传材料、互联网是知晓艾滋病知识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重庆市主城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认知水平偏低,存在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应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5年新泰市艾滋病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新泰市今后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月,对新泰市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各种影响因素及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截止2005年底,新泰市累积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5例(均为有既往有偿献血史的农民),现存活HIV感染者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例。大众人群、青少年、性服务人员、HIV感染者、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2.53%、64.15%、72.26%、75.56%、51.33%;性服务人员最近1次性服务安全套使用率为64.96%,HIV感染者夫妻间最近1次性生活安全套使用率为4/9。目前既往有偿献血(浆)人员5505人中5504人已接受HIV抗体检测。估计有性服务人员600余人,男男同性恋者76人,流动人口51347人,在校学生17万余人。乡村诊所医用高压锅拥有率为67.94%,治疗室紫外线灯拥有率为52.89%,33.61%的医务人员知道普遍性防护原则。[结论]性传播、医源性传播是新泰市今后艾滋病流行的潜在危险因素,HIV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及其配偶(性伴)、暗娼、性病病人、流动人口、同性恋、医疗卫生人员、青少年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1992~2005年山东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山东省艾滋病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ecl数据库和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山东省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结果]按时间、人群特征和传播途径分布,山东省艾滋病流行分为3阶段,1992-1995年,以出入境劳务人员、性传播途径为主;1996~2003年,以既往有偿献血员、血液传播为主;2004-2005年.以流动人口和外来妇女为主,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3种途径同时并存。[结论]山东省的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女性比例增加,应采取措施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1.
外展服务对性服务小姐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外展服务对城乡结合部的性服务小姐的艾滋病认知水平和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通过外展服务,工作人员主动深入现场,与目标人群建立信任关系,开展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提供性病诊疗建议。实施发放宣传资材、发放安全套、增加安全套的可获得性、一对一访谈、观看录像等干预措施。[结果]提高了性服务小姐的艾滋病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的率和最近一次性生活中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从干预前的20.00%、27.34%提高到于预后的51.28%和60.02%。[结论]外展服务干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可以提升性服务小姐对艾滋病的正确知晓率,纠正错误观念,改变高危行为,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2.
谈立峰 《职业与健康》2006,22(15):1198-1200
目的了解职业高中(职高)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状,为探讨有效地普及艾滋病知识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常州市某职高在校的855名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的调查。结果职高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0.80%,艾滋病传播途径平均知晓率为81.96%,艾滋病预防措施的平均知晓率为64.51%。31.91%的学生对艾滋病有恐惧感,92.20%的学生同情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83.45%的学生愿意帮助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88.53%的学生愿意接受HIV的检测,94.68%的学生愿意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结论职高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仍有待提高,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艾滋病知识是普及艾滋病知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某企业工人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态度观念和行为等情况,为企业工人艾滋病宣传干预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企业557名在岗工人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企业工人557人,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68.94%。有过婚外性行为的91人,占16.34%,年龄(χ2=7.28,P<0.01)、文化程度(χ2=15.82,P<0.01)及婚姻状况(χ2=36.82,P<0.01)对车间工人婚外性行为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婚外性行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22人,占24.18%,婚外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低。结论企业工人有较高比例的婚外性行为,艾滋病知晓率低,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郭秀伟  周丽英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05-2708
目的了解聊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定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聊城市几家大企业抽取外来务工人员406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同时进行相关血清学指标的检测。结果外来务工人员属于文化层次较低(初中以下学历占79.06%)的一个群体,对艾滋病一般知识的了解不高,对艾滋病是性病的正确回答率只有51.06%;对艾滋病3条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均在70%以上,而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与感染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正确回答率仅为13.55%;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其中有87.78%的人认为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减少艾滋病传播;对非婚性行为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16.41%;对AIDS/HIV有歧视、偏见的占少数,仅有2.31%的认为不应得到任何帮助和支持;未有人检出抗-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结论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非传播途径存在较多误解,今后,应采取多种渠道,加强部门联合,强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并提供相关服务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农村中学生艾滋病认知现状及其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5月,随机整群抽取青州市农村1所初中和1所高中,对在校的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的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996人,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64.76%,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83.33%,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70.38%。15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初中生为57.86%,高中生为70.63%(P<0.01);男生为65.64%,女生为63.99%(P<0.05)。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是广播电视的占70.48%,是卫生宣传栏/册的69.84%,是报纸杂志的64.46%,是网络的48.90%;渴望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是广播电视的占68.37%,是卫生宣传栏/册的占67.97%,是报纸杂志的占59.14%。96.18%的学生希望获得更多艾滋病相关知识,92.67%的学生认为学校教授艾滋病知识非常重要,85.34%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相关的活动。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占48.59%,知道可以做HIV检测和咨询的地方的为45.38%。[结论]农村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姜润生  田丽春  胡世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207-3207,3211
[目的]了解某艾滋病高流行地区从事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提供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该市2所市级综合性医院4所乡镇中心卫生院753名医护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医务人员愿意为HIV阳性者提供卫生保健服务,每年接触HIV阳性患者超过10个的医务人员选择“不愿意”的比例最高,对患者健康权认知程度高的医务人员愿意为HIV阳性者提供卫生服务的比例也较高。[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心理疏导和人权意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HIV感染高发区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漆光紫  黄高明  庞雅琴  李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736-3737,3739
[目的]了解HIV感染高发区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情况,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位于广西HIV感染高发区的某医学院9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6.8%的调查对象知道艾滋病有传染性,96%知道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97.8%知道性接触会传播艾滋病,89.7%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91.2%表示如果得知自己认识的人是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会继续跟对方交往。但仍有75.2%的学生认为HIV携带者即为AIDS患者,22.5%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47%认为应该限制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入学、就业等机会。[结论]HIV感染高发区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和消极态度,应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的卫生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静脉吸毒人群(IDUs)人际网络特点,分析其与HIV传播的关系,以更好的在该人群中开展防制艾滋病工作。[方法]以“滚雪球”方式抽样;采取定性调查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的资料收集方法。[结果]IDUs社会网络的特点:网络中存在“小圈子”并活动频繁;多数“小圈子”有“核心人物”且对圈子成员有重要影响;部分IDUs与家人、朋友保持往来获得经济及生活帮助;IDUs的AIDS高危行为不仅是共用针具,性活动同样值得注意。[结论]IDUs社会网络的特点必然影响HI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并可能使HIV传播曲线呈“S”形。这对制定针对该人群的防制AIDS策略有参考意义。IDUs社会网络特点也要影响HIV从吸毒人群向非吸毒人群的传播;对这种传播途径存在的实际可能性不能低估,且应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深圳某中专学生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文辉  黄粤 《职业与健康》2007,23(8):588-590
目的了解中专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态度和行为,评价实施学校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某中专学生于入学时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后1个月,运用自编的同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教育前后,中专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高;对艾滋病相关的态度和行为,教育后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同伴教育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但在非传播途径和对性行为态度方面存在一定误区。结论对中专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明显成效,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性道德教育应作为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在今后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应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开展,可重点采用同伴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