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在使用IABP辅助循环时的护理措施及要点。方法:对2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IABP辅助循环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患者在使用IABP辅助治疗期间,通过仔细监测和精心护理能有效改善其心功能及泵衰竭。结论:应用IABP作为辅助手段可以短时间内改善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液动力学情况,精心细致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作为心脏循环的辅助性机械装置,由Bartwill于1958年提出.1967年Kantrowiz首次将IABP应用于心脏手术后的低心排综合征.随着IABP技术的不断进步,近10余年其逐渐被应用于心血管内科领域, 主要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1].本院2004年3月~2008年6月成功地应用IABP抢救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有关监测与综合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的患者行急诊PCI的围手术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的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行复诊PCI患者12例,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识别报警原因,协助医师及时处理相关发症,保证反搏泵的正常工作,同时注重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其中2例并发股动脉血肿,1例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并发穿刺点严重渗血,通过输注血小板混悬液,拔除IABP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其余无明显并发症,均于IABP导管拔除后6~10 d出院。结论:做好气囊导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实行IABP术,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20例患者治疗后血压明显回升,心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心率下降,尿量增加,治疗效果满意,住院2~3周出院;1例高龄患者因心肌梗死面积广泛,最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具有良好疗效,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20例,所有患者在24h内均使用IABP治疗,并加强护理及监护.结果 所有患者18例有效,2例好转.结论 IABP对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有较好的疗效,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可有效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内科药物维持治疗下,病死率高,同时合并泵衰竭也会加重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和发生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研究~([2])表明,IABP对泵衰竭患者的预后有明显改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6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2008年6月,我们成功地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抢救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高危患者早期运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早期在主动脉球囊反搏运用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高危患者15例,观察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5例患者中,13例恢复良好,2例术后病情恶化死亡,总有效率86.67%。结论: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高危患者在早期主动脉球囊反搏运用下成功度过心肌梗死后危险期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3例AMI合并CS在IABP辅助下行急诊PCI的患者,加强IABP应用期间的病情观察、导管护理及抗凝治疗护理,落实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20例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顺利脱机。3例老年患者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分别于术后第1,3,5天死亡。IABP应用期间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消化道出血1例,穿刺部位渗血及小血肿各1例,肺部感染1例。未出现脑出血、下肢缺血或栓塞、球囊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IABP应用过程中应加强监测,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能确保IABP安全有效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IABP的功能,预防或减少并发症,使重危患者度过难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监测内容和综合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7年4月-2008年3月收治的22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IABP辅助治疗并精心护理,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在使用IABP辅助治疗期间,经过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都明显升高,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IABP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精心、细致的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mbulatory eiectrocardiography revealed myopoiential inhibition of a demand ventricular pacemaker in each of two patients. Although it was first regarded as artifact, fine baseline osciliations observed during apparent pacemaker malfunction actualiy signalled skeletal muscie-induced pacemaker inhibition. Though not widely recognized, myopotential inhibition may be a common occurrence in unipolar lead systems. As greater numbers of patients undergo ambulatory monitoring, awareness of this phenomenon should become more widespread  相似文献   

17.
18.
19.
1 病例资料 女,68岁.体检时B超发现结石性胆囊炎、右肾上腺实质性占位病变,考虑嗜铬细胞瘤,以结石性胆囊炎,右肾上腺占位病变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2年,曾口服依那普利、格列齐特,血压控制在130~140/90~80 mmHg,血糖6.0 mmol/L;1年前曾发生脑梗死,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