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心房扩大的高血压病患者使用雷米普利治疗前后心房内径变化情况。方法:100例合并左心房扩大的高血压病患者,给予雷米普利片(5~20mgqd)治疗,随访12月,观察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结果: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左心房内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小(35.08±4.12vs38.15±3.82mm,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左心房扩大的高血压病患者,应用雷米普利药物治疗,能够明显减轻左心房扩大,改善高血压病导致的心脏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对左心房内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持续时间与左心房大小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8例阵发性房颤、48例持续性房颤、22例永久性房颤患者,利用入院后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左心房收缩末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24~41(36.3±5.8)mm,增大2例(2.6%);持续性房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29~49(43.7±6.8)mm,增大26例(54.2%);永久性房颤组左心房内径32~50(49.8:±5.6)mm,增大18例(81.8%).从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到永久性房颤组左心房内径逐渐增大;持续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相比,及永久性与阵发性房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及永久性房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8±10)%、(54±25)%、(50±15)%,随房颤持续时间而逐渐下降.持续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分别与阵发性房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颤是左心房扩大的原因之一,房颤持续时间越长,左心房扩大越显著.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three typ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n left atrial size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left atrium. Methods Totally 78 patients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48 patients of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22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analyzed by echocardiography. Left atrial end systolic diameter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were measured.Results Of 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the largest left atrial dimension was found in and the left atrial dimension in group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was the lowest ( P < 0.05 ). Meanwhile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was the highest in the group of 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P <0.05). Conclusions Atrial fibrillation is one of the causes of left atrial enlargement. The longer the dur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s, the more significant enlargement left atrium showes.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心房内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照组20例.高血压病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正常组35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LVH)组30例。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三组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房室瓣E峰和A峰最大流速比值(E/A),测定静息心率(RHR)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对比,高血压LVMI正常组LAD扩大较显著(P〈0.05),而IVST、LVPWT、LVMI、E/A、LVEF及RHR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LVH组b∞扩大更显著(P〈0.01),IVST、LVPWT、LVMI、E/A、LVEF及RHR均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早期IVST、LVPWT、LVM1、E/A、LVEF及RHR尚无明显异常时,已出现LAD扩大。提示LAD扩大是高血压病心脏受损的最早期表现,比左心室肥厚及E/A〈1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变化对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入某院诊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6例,随机分组,其中52例为持续性房颤组,52例为阵发性房颤组,52例高血压无合并房颤患者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动态心电图检测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  相似文献   

5.
目的:左心腔内径的增大是心血管疾病和心房颤动的重要危险因子,左心腔内径的大小与高血压患病时间的相关性有待论证。方法:选择本社区高血压人群2000例,非高血压人群500例,符合高血压标准的为1605例.男-性671例,女性934例,符合非高血压组标准的人群为432例,男性85例,女性347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腔内径来调研比较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差异,高血压伴有房颤、患高血压病的时间、抗高血压治疗时间与左心腔内径变化的关系。结果:我们的基线调研显示,高血压患者左心腔内径(包括左心房与左心室)较非高血压者增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5.9%)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2.8%),P〈O.05。结论:高血压患者左心腔内径增大,其心房颤动发生率明显增加,社区干预高血压可降低左心腔内径的扩大和心房颤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向明  张依群 《贵州医药》1999,23(4):251-253
近年来,左心房收缩功能的重要性受到重视。研究证实,高血压病人心脏结构改变最先出现的多为左心房扩大【门;而晚近对高血压病人左心室功能的研究表明,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是最先出现的功能改变【习;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参数,探讨左心房内径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l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及住院病人sl例(男32例、女19例),临床均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均经病史,体检及胸部X线、心电图、血脂、血糖测定,除外心脏瓣膜疾病、冠心病或其它心脏病,心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雷米普利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雷米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4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6、12月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明确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雷米普利组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持续时间缩短(P〈0.05);厄贝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率、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米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后hs-CRP、TNF-α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应用雷米普利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可使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下降,能有效降低血中CRP水平。  相似文献   

8.
赵志浩  张凤云  杨煜 《中国医药》2021,(9):1295-1299
目的 探讨炎症相关因子及左心房内径(LAD)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行首次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65例,所有患者在CARTO3系统引导下均完成环肺静脉隔离,并且成功恢复窦性心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是否有心房颤动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雷米普利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86例,给予雷米普利5mg,每日服一次,服药一周后血压仍控制不理想者,剂量可加至10mg,每日一次,治疗8周。结果血压变化在服药1周显效28例,有效34例,无效24例,有效率72.1%,在服药8周,显效38例,有效42例,无效6例,有效率93.1%,治疗前后血压及动态血压变化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雷米普利可24h持续平稳降压,不影响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对心房颤动(房颤)及非房颤患者左心房及其毗邻结构形态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房颤组人选44例拟行导管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对照组入选42例无房颤的患者。通过MSCT成像检查,观察食道同左心房和肺静脉(PV)的关系。并测量左心房容积,PV口直径,食道紧贴心房部的水平径、垂直径,食道同各PV口的距离等。结果房颤组患者左心房容积显著大于对照组。食道位于左心房后部中线偏左,房颤组食道同左心房接触的水平径和垂直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除右上肺静脉外,两组中肺静脉开口距食道的距离无显著差别。结论房颤患者的左心房较非房颤患者明显增大,同食道的接触面积也增大。这些解剖改变可能增加射频消融手术时出现心房一食道瘘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房颤与左房内径的关系。方法将163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有无合并房颤分为A、B两组:A组为合并房颤组,共45例;B组为不合并房颤组,共118例,分别做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房内径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左房内径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房颤发作与左房内径大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内径(LAD)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房颤患者56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于入院时及随访6个月后测量LAD。结果:辛伐他汀干预组入院时(43.73±4.33)mm与随访后(40.86±3.80)mm的L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40.86±3.80)mm和对照组(44.18±3.73)mm随访后的L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有效防治心房颤动患者LAD增大,有望成为房颤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与左房内径的关系。方法选择房颤患者93例为房颤组,根据患者病情分为阵发性房颤亚组、持续性房颤亚组和永久性房颤亚组。选择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s-CRP、Hcy、左房前后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分析hs-CRP、Hcy与左房前后径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hsCRP、Hcy、左房前后径均显著低于房颤组[(2.2±0.7)mg/L vs(4.0±1.1)mg/L;(18.0±2.1)μmol/L vs(21.7±3.7)μmol/L;(38.8±2.7)mm vs(45.2±6.8)mm,P〈0.01];永久性房颤组水平最高,其次为持续性房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hs-CRP、Hcy与左房内径呈显著正相关(r=0.943、0.870,P均〈0.01)。结论房颤患者hs-CRP、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左房内径呈显著正相关,提示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参与了房颤的发生和发展,并且与心房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4.
王延林  狄欣欣  高敏 《中国医药》2013,8(7):881-883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及左心房大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记录160例PAF患者(PAF组)的Pd及Pmax,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LAD),并与160例非PAF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AF组的Pd[(47±9)ms比(33±4)ms]增大、Pmax[(123±14) ms比(104±11)ms]明显延长,LAD [(4.2±0.6)cm比(3.5±0.4)cm]明显增大(P<0.05).Pd、Pmax与LAD在不同病因PAF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d及Pmax与LAD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26、0.558,P<0.05).Pmax≥110 ms时,预测PAF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9%、73.8%和75.7%;Pd≥40 ms时,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3%、82.5%和82.3%;当联合Pmax≥110 ms且Pd≥40 ms时,敏感性为74.4%,特异性为91.3%,阳性预测值为89.5%.以LAD≥4.0 cm为左心房扩大诊断标准,则其预测PAF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1%、65.6%和66.5%.结论 Pd、Pmax与PAF患者左心房大小显著相关,均可作为预测PAF的体表心电图指标,联合应用可提高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5.
林营  钟振和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24-1926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左心房内径(LAD)的关系.方法 选择AF患者53例,窦性心律(SR)者32例.各AF亚组的D-dimer、CRP及LAD相互比较,并分别与SR组比较.结果 AF组的D-dimer、CRP、LAD水平高于SR组;持续性和永久性AF组的D-dimer、CRP水平高于SR组、阵发性AF组;持续性AF组的LAD大于SR组;永久性AF组LAD亦高于阵发性AF组、SR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组的D-dimer、CRP与LAD之间均存在直线相关性(r=0.376、0.33,P<0.05).结论 CRP的升高与心房颤动的持续时间有关;LAD与高凝状态、炎性反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赵美丽  刘大钧 《中国医药》2010,5(4):303-305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和替米沙坦与小剂量胺碘酮联用对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1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胺碘酮组(A组,61例)、胺碘酮+雷米普利组(B组,59例)、胺碘酮+替米沙坦组(C组,60例),随访2年,比较3组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12个月后,A组左心房内径大于B、C组(P〈0.05),A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低于B、C组(P〈0.05)。试验终点时,A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8.62%,B组为77.78%,C组为78.57%(P〈0.05)。结论胺碘酮分别与雷米普利和替米沙坦配伍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具有相同的疗效,但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左房结构变化及其发生与高血压相关性。方法 :2 82例确诊高血压病患者 ,以病程5 a为界分组 ,分析研究左房面积与高血压程度及病程关系等。结果 :发现高血压患者左房扩大与高血压病程密切相关 ,左房扩大是高血压早期征象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AF)行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持续性AF患者15例,消融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胸骨旁长轴切面测量LAD 、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无AF复发者手术前后LAD、LVEF变化.结果 15例患者消融术后3个月LAD明显缩小[(39.27±4.40) mm 降至(34.99±4.80) mm, P<0.05], LVEF明显改善[(62.73±6.31)%升至(68.59±3.04)%,P<0.05].结论 持续性AF左心房形态学重构在行射频消融维持窦性心律后可部分或完全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