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a-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100mg/d;治疗组a-干扰素500万单位肌肉注射,隔日一次,联合拉米夫定口服,100mg/d。结果 2组治疗时间均为24个月,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单纯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拉米夫定联合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4年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在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是否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联合应用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6个月,再单用拉米夫定6个月,另一组单用拉米夫定12个月,观察两组在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HBV-DNA转阴率、YMDD变异率方面的差异.结果ALT复常率与YMDD变异率两组在24、36、48个月时有显著差异;HBeAg转换率两组在12、24、36、48个月均有显著差异;HBV-DNA转阴率两组在36、48个月时有显著差异.结论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时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联合应用在远期疗效方面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YMDD变异对拉米夫定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49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并且无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拉米夫定18个月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HBVYMDD变异株、HBV-DNA载量及HBeAg并进行分析.[结果]49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检测出YMDD变异10例,阳性率为20.4%(10/49);YMDD变异组HBeAg阳性率及HBV载量均明显高于未变异组(80%比48.7%,5.2±2.5比3.7±2.2,P均<0.05).[结论]用拉米夫定治疗未发生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导致YMDD变异,该变异降低药物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4.
尚建中 《健康大视野》2005,13(10):45-46
我们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对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的临床疗效,以达到满意治疗效果.方法 123例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联合拉米夫定100mg/d治疗,对照组只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疗程96周,观察两组ALT和HBV DNA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两组ALT和HBV-DNA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观察点的ALT和HBV-DN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两组96周和72周时的A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YMDD变异株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和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或单用阿德福韦酯,其临床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6.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所有研究病例均为大庆市第二医院肝病内科2005年12月—2006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符合2005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中华医学会感染学分会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发生YMDD变异阴性拉米夫定耐药的机制,总结有效治疗方法,为提高其生存概率积累经验。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4年9月107例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不同因素与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HBV感染患者YMDD变异阴性关系,将24例YMDD变异阴性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HBV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2例及观察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及HBV-DNA水平。结果年龄≤25岁、服药时间≤2年、体质量指数>25kg/m2、无合并症等可能是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HBV患者YMDD变异阴性主要原因;两组患者继续治疗前各项肝功能指标及HBV-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继续治疗24周后,观察组ALT、AST、GGT、ALP、HBV-DNA的血清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YMDD变异阴性患者均成功测序,有效序列长度为819bp(nt193-1012),核苷酸变异率在0.79%~1.68%,氨基酸变异率在0.62%~2.04%,未发现rtL80V/I、rtL82M、rtF166L、rtV173L和rtA200V变异。结论 YMDD变异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发生耐药的原因与HBV RT区基因变异无关,临床上应加强YMDD变异阴性患者的耐药检测,同时耐药的出现并非停止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并发症主要是HBV的不断复制造成的。常规的对症治疗,如保肝降酶等措施.仅起辅助作用。要想控制乙肝的病情发展必须进行病因治疗,即抗病毒治疗。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应用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经济学效果。方法 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n=38)给予干扰素α-2b(IFNα-2b)500万IU,肌肉注射,隔日1次,疗程1年;B组(n=30)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2年。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成本进行比较。结果 2组药物均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A组HBeAg转阴率优于B组,A、B组HBV-DNA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19、141。结论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均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但干扰素α-2b成本—效果比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0.
褚晓旭 《中国保健》2007,15(24):19-20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YMDD变异发生与治疗前HBV DNA水平的关系.方法236例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测定治疗前HBV DNA水平,定期随访,分别以PCR和PCR-RFLP法检测HBV DNA水平和YMDD变异.结果56例患者出现YMDD变异.按治疗前HBV DNA水平分为1.0×103~1.0×104 copies/ml,1.0×105~1.0×106 copies/ml,1.0×106~1.0×108 copies/ml和》1.0×108 copies/ml四个组,YMDD发生率分别为8.3%、15.6%、30.2%和55.6%.结论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水平越高,YMDD变异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由于乙肝病毒(HBV)复制较为顽固,单一抗HBV药物欠理想。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或免疫增强剂药联合治疗很有必要。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被一致认为对抑制HBV复制有肯定疗效。但疗程长,价格昂贵,多数患者都因经济受限而被拒绝采用。我们从1997年3月始在临床上应用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简称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并与同期单用干扰素的病例对照比较,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4月收治的高病毒载量慢性乙肝患者96例,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联合用药组各32例,拉米夫定组单用拉米夫定0.1 g/次口服,1次/d,用药48周;干扰素组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500万U/次皮下注射,每周3次,用药48周;联合用药组先给予拉米夫定0.1 g/次口服,1次/d,用药20周;之后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500万U/次皮下注射,3次/周+拉米夫0.1 g/次口服,1次/d,用药4周;接着单独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500万U皮下注射,每周3次,用药24周。比较治疗后三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拉米夫定组与联合用药组YMDD基因变异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联合用药组HBV DNA转阴率(84.38%)、HBeAg血清转换率(56.25%)与拉米夫定组(59.38%、31.25%)、干扰素组(53.12%、21.8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用药组YMDD基因变异率(3.12%)低于拉米夫定组(18.75%),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重组人工干扰素α2b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肝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拉米夫定或重组人工干扰素α2b,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拉米夫定治疗中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YMDD变异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YMDD变异对部份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和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干扰素无应答慢性乙型肝炎2年前后血清生化、病毒指标和肝组织学变化. 方法 选择18例标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无应答患者,口服拉米夫定100mg/d, 连用2年;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生化、HBV标志、肝组织活检,对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作计分评价. 结果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67%;HBeAg转阴率39 %;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28 %;无HBsAg阴转;YMDD变异率44%;血清ALT、GGT、TBil水平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肝组织学炎症活动度计分由12.42±3.82降为7.64±3.07 (P<0.05);纤维化程度计分由8.95±3.74降为6.48±3.02 (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论拉米夫定长期治疗可有效抑制干扰素无应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复制,促进血清 HBeAg转换,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轻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LAM+IFN)与单独应用拉米夫定(LAM)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0项随机对照研究,采用固定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共包括986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果: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组患者治疗12月,血清ALT复常率、血清HBV-DNA转阴率、血清HBeAg转阴率,均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1.74(1.28,2.34)、2.11(1.49,3.00)、3.66(1.87,7.20)]。结论:HBeAg阳性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的治疗方案优于LAM单药疗法。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病程长,反复发作,易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变、肝癌。其发病机理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治疗非常困难。博尔泰力注射液在人体内具有强有力的抗HBV作用。拉米夫定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阻止肝细胞的再感染。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出现YMDD变异的临床处理.方法 采取不同措施对乙肝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出现YMDD变异的患者进行临床处理,将患者分成三组,第一组应用干扰素交替使用(干扰素组),第二组应用苦参素治疗(苦参素组),第三组应用阿德福韦酯交替治疗(阿德福韦酯组).对以上三组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定期复查肝功能、HBVM、HBV-DNA,超声总结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对三组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最佳方案.结果 干扰素组治疗6个月时,DNA阴转率36.6%,转氨酶复常率40.0%.苦参素组治疗6个月时,DNA阴转率20.0%,转氨酶复常率33.3%.阿德福韦酯组治疗6个月时,DNA阴转率70.0%,转氨酶复常率65.0%.结论 交替应用阿德福韦醋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肝患者显效快,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及研究.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联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比较困难,单一用当前批准治疗该病的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治疗持续病毒应答率都不高,多数患者难以达到治疗目的。因此,积极探索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联合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对近年来文献中有关的报道加以复习整理,供国内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服用拉米夫定后HBV-DNA聚合酶活性区(P基因区)发生YM-DD(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变异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法、微粒酶免分析方法及速率法检测156例用拉米夫定治疗的CHB患者YMDD变异情况、HBV-DNA定量水平、血清学标志物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结果]156例患者中,治疗前检出5例YMDD变异(3.2%),治疗1年后YMDD变异率为30.1%(47/156)。变异组治疗前HBV-DNA含量高于未变异组,而未变异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高于变异组。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YMDD变异率类似。YMDD未变异组与变异组的患者性别、年龄类似。[结论]HBVYMDD变异可能与患者治疗前ALT水平和HBV-DNA含量有一定关系,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血清HBeAg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20.
田珊红  胡金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40-141,147
[目的]检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及其YMDD变异的情况。[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54例为研究对象,应用PCR荧光分子信标探针检测技术及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进行HBV YMDD变异株及HB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①54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C、B、D亚型多见,分别占44.4%(24/54),22.2%(12/54),14.8%(8/54)。其中检测出YMDD变异阳性10例,变异率为18.5%(10/54);不同基因型YMDD变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YMDD变异者与未变异者肝脏转氨酶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为(276.91±78.23)U/L比(255.72±70.20)U/L,AST为(237.44±73.25)U/L比(248.76±69.08)U/L,P均﹥0.05]。[结论]唐山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C、B、D亚型多见,并存在天然YMDD变异株;发生YMDD变异者肝脏损害未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