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华年  谢军 《江西医药》2021,56(11):1934-1935,1941
目的 观察加用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治疗的急性腹泻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为实验组(n=25)与对照组(n=25),病程均小于2周.对照组的患儿实施综合性治疗,实验组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赖氨葡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发热症状消失、呕吐以及腹泻、治疗效果等症状消失时间,1、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急性腹泻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热、呕吐以及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显效时间及治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1、3个月的随访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的患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 加用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
赖氨葡锌颗粒佐治婴幼儿急性腹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用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赖氨葡锌颗粒,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上高于对照组,在显效时间、治愈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杜拉宝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100例腹泻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补液、对症支持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赖氨葡锌颗粒和杜拉宝,分别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杜拉宝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腹泻病程,控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儿内科门诊120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酵母菌散和赖氨葡锌颗粒,对照组采用补液、抗生素和抗病毒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3.3%,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率28.3%,总有效率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9,P〈0.01)。结论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慢性腹泻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07年5月-2010年3月收治小儿慢性腹泻患儿19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1例,采用纠正脱水、酸碱平衡紊乱、肠黏膜保护剂及营养支持等一般治疗以及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实验组9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赖氨葡锌颗粒口服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3.3%;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8%;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儿经治疗后止泻时间及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利巴韦林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联合赖氨葡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 )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RRI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赖氨葡锌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联合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治疗小儿RRI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金双歧防治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328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168例和对照组160例,均采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等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赖氨葡锌颗粒及金双歧。结果治疗组出现继发性腹泻30例,发病率17.8%,出现腹泻后继续原方案治疗,总有效率96.7%,显效率86.7%;对照组出现继发性腹泻75例,发病率46.8%,出现腹泻后服赖氨葡锌颗粒及金双歧治疗,总有效率92%,显效率48%,治疗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及金双歧防治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临床疗效好,特别对于合并有轻中度厌食患儿的效果更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赖氨葡锌在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中作用.方法:将我院儿科74例秋季腹泻患儿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两组均给予蒙脱石散、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赖氨葡锌颗粒给药,观察并比较两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吐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效果显著、有效果、基本无效例数分别为20、17、0,对照组对应例数分别为17、15、5,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48%),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吐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葡锌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可确保患儿体内锌供给,有助于快速退热、止吐、止泻,缩短康复时间,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赖氨葡锌颗粒辅治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1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采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脱乳糖饮食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赖氨葡锌颗粒。观察2组止泻、退热、脱水纠正时间及治疗时间,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6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治疗组止泻、退热、脱水纠正时间及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辅治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赖氨葡锌颗粒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55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赖氨葡锌颗粒,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87%和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口感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究锌制剂防治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2例急性腹泻患儿,给予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治疗,以及口服肠黏膜保护剂等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另选98例急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接受的治疗方案上加以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大便频率、性状以及临床表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发热、呕吐、腹泻消退的时间远远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效果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锌制剂辅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良好,有效治疗临床症状,帮助患儿早日康复,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乳酸锌与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在给予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乳酸锌组给予乳酸锌口服补锌,葡萄糖酸锌组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补锌,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腹泻消失时间,并对所有病例在治疗后1、2、3个月各随访1次,观察两组患儿在此期间再次出现腹泻的发生率。结果:乳酸锌组的总有效率为97.0%,葡萄糖酸锌组为89.0%(P〈0.05);两组腹泻消失时间分别为(2.83±1.15)d、(4.54±2.67)d(P〈0.05);治疗后1、2、3个月后乳酸锌组患儿在此期间再次出现腹泻的例数均少于葡萄糖酸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腹泻病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乳酸锌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葡萄糖酸锌,且可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腹泻病程,并能有效减少3个月内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蒙脱石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纯永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498-1499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小儿腹泻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1%(χ^2=3.891,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蒙脱石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能有效缩短小儿腹泻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迁延性腹泻患儿血尿锌水平的变化及对其补锌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8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本院的10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及同期于本院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的尿及末梢血,采用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血、尿锌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将患儿组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非补锌组与补锌组,两组均给予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中毒、微生态疗法以及支持疗法等常规治疗,补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赖氨葡锌颗粒.比较患儿组与健康对照组血、尿锌水平,补锌组与非补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止泻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患儿组血锌、尿锌及尿锌/尿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非补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4.00%,补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锌组止泻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52±1.27)d与(7.59±2.69)d,非补锌组分别为(6.99±2.01)d与(11.71±3.3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迁延性腹泻患儿血尿锌水平较健康儿童显著降低,应及时给予补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3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18例,对照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联合组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大便次数以及平均治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82.3%)(P〈0.05);③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2%)明显低于对照组(17.7%)(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明显,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了小儿秋季腹泻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对186例急性腹泻伴中、重度脱水患儿进行血锌检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腹泻患儿血锌值为(86.95±16.29)mg/L,正常对照组血锌值为(106.48±10.98)mg/L,两组比较:t=8.07,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显效70例(73.7%),有效19例(20%),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显效55例(60.4%),有效18例(19.8%),总有效率80.2%,两组比较:x^2=-7.49,P〈0.01。结论:急性腹泻患儿存在锌的缺乏。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锌有助于急性腹泻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所致小儿急性水样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5例急性水样腹泻男性患儿,采用胶体金标法检测大便均提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儿根据脱水情况,轻度者给予口服补盐液,中度者给予静脉补液,并指导患儿饮食,同时加用葡萄糖酸锌颗粒,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消旋卡多曲颗粒,两组疗程均为3 d,观察患儿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大便质量及呕吐、腹痛、腹胀、皮疹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2%(33/47)和93.8%(4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治疗24 h、48 h、72 h后大便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小儿急性水样腹泻在早期即可抑制液体物质的产生,从而减少大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缩短病程,减少临床上水电解质的补充摄入,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婴幼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补锌(葡萄糖酸锌),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止泻时间和总疗程方面治疗组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见不良反应。结论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方法简便,价廉易得,易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补锌辅助治疗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与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入院的1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加用盐酸氨溴索与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总体治疗效果评价、呼吸频率与血氧饱和度水平、相关临床指标与安全性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与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