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大型数据库及国外数据库,查阅近年来有关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及中医药干预机制的研究文献。发现心梗后心室重构的机制主要与血流动力学障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调控相关,且中药制剂往往通过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干预调控。目前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抑制心室重构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前景,尚缺乏大型的临床研究证据,且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仍待挖掘。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逆转高血压心室重构中药复方的研究文献,分析中药复方逆转心室重构的机制,为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检索近10年的相关文献,综述逆转高血压心室重构中药复方的研究进展。结果:具有活血化瘀、解痉通脉、平肝潜阳等功效的中药复方具有逆转高血压心室重构的作用,作用机制与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心肌纤维化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多种途径有关。结论:中药复方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作用来逆转高血压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报道的关于中药复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干预机制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通过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等大型数据库及国外数据库,查阅近年来有关中药复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干预机制研究方面的文献,发现中药复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干预机制主要涉及调控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内分泌、免疫反应通路、基因表达等方面,通过多靶点系统的干预病理过程。目前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可从多种途径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显示了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优势和前景,但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准确辨证和精确配方仍有待探索。开展大样本采集和大数据挖掘,进行中药复方辨证论治机制研究将是发挥中西医结合的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纪元  陆曙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189-1191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的左心室的进行性扩张和外形改变被称为"梗死后心室重构",包括心室容积、形状、室壁厚度、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等方面的改变[1]。近年来,诸多研究证明中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起到抑制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改善心室功能的作用。现将其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董国菊 《环球中医药》2013,(10):783-787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直接影响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焦点。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有多靶点、多环节综合调控的优势,其作用机制涉及从血流动力学到神经内分泌系统,从心肌能量代谢到细胞凋亡等多个病理环节,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分析"中药复方干预痴呆动物模型"相关文献,为进一步提高中药复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系统整理近10年CNKI,VIP,万方和Pub Med数据库中关于中药复方干预用于老年性痴呆的动物实验研究。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分析中药复方的组方大小对其疗效结局、作用机制和资源消耗等的影响。结果:中药大复方与中药小复方在AD动物模型上具有相似的疗效结局,而大复方未表现出其在作用机制、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优势。结论:有必要优化抗老年性痴呆中药复方的配伍,提高其整体优势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文献,探讨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前沿热点。方法 计算机检索1990年—2020年发表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相关文献,导入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词分析。结果 共纳入1540篇文献,相关研究作者1838人,相关机构651个,涉及关键词855个;研究热点有: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疗法、中药复方及成药、心室重构、作用机制、系统评价等;共形成13个聚类;20个关键词爆破点;最新前沿集中在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复方、心室逆重构研究、分子机制探讨。结论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文献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团队间合作有待加强;研究热点可分为3类:临床研究方面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中药复方及成药为主;实验研究方面,多集中在心室重构、能量代谢、细胞凋亡;其他方面以理论探讨、名医经验及Meta分析、网络药理学为主。  相似文献   

8.
心室重构是急性心肌梗死进展为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生理进程,其中,心梗后炎症免疫反应是导致心室重构的核心机制。目前,西医通过阻断单个靶点进行抗炎治疗往往收效甚微,而中医气血学说与炎症免疫反应存在相关性,且古代文献及现今临床研究都表明益气活血法对于改善心肌梗死预后有效。故笔者基于气血学说,探讨益气活血法通过调节炎症平衡来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的理论及实践依据,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心衰发病率及病死率呈现上升趋势,通过研究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运动训练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大心室重构的影响,探讨治疗慢性心衰的新途径。方法:利用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与减食法,模拟慢性心衰大鼠动物模型,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金属蛋白酶基质-1(MMP-1)和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明确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运动训练减轻心室重构的机制。结果:模型组心肌组织MMP-1 mRNA是空白对照组的2.671倍,中药加运动组是空白对照组的1.1213倍,中药组是空白对照组的1.420倍,西药组是空白对照组的1.555倍等。结论: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运动训练能减轻心室重构,效果优于益气活血中药组、运动训练组、西药组,其机制可能为抑制MMP-1的表达,提高Ⅲ型胶原表达,进而减轻甚至逆转心室纤维化,为临床综合治疗慢性心衰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心室重塑是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抑制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心肌重塑的机制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心肌细胞分子信号通路的表达异常,免疫炎症反应的失衡等。中医药可调节心肌信号通路,抑制RAAS系统及SNS系统,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内皮素(ET)及IL-6等炎性因子。中医药单味药、中药复方及中药注射液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抑制心室重塑方面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能够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系统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及益心泰丸对心室重构干预作用。方法:制备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益心泰组开博通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假手术组。除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蒸馏水等量灌胃,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用药4周后分别检测心室重构指标及血浆中TNF-α、IL-6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脏重量、心脏指数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心泰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开博通组心脏重量、心脏指数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浆中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心泰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开博通组TNF-α、IL-6含量均有下降(P<0.01)。而益心泰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开博通组心脏指数、TNF-α、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泰丸可能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过程中心肌钙调控蛋白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变化及中药通心络对心室重构的干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心梗后心室重构模型,随机分成心室重构组、通心络治疗组、丹参组、培多普利组和假手术组,6w后分别观察各组心肌细胞钙调控蛋白的mRNA转录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R Ca2 -ATPase mRNA转录明显减少,通心络组SR Ca2 -ATPase mRNA转录明显增加,培多普利组SR Ca2 -ATPase mRNA有所转录增加,未及通心络组明显。丹参组SR Ca2 -ATPase mRNA转录有轻度增加;(2)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RCa2 -ATPase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培多普利组、通心络组、丹参组均能提高SR Ca2 -ATPase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3组药物能提高SR Ca2 -ATPase蛋白表达量,3组药物之间比较,通心络疗效更为明显。结论:通心络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心梗后大鼠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活血、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动物模型,比较观察由丹参、川芎、红花组成的活血注射液和由党参、黄芪组成的益气注射液对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心脏形态学结构及胶原成分、心脏湿重/体重、左心腔面积、心梗区左室壁变薄比、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活血、益气注射液组较模型组心梗健存区心肌细胞周围胶原组织明显减少,心脏湿重/体重比值变小(P<0.05),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明显增多(P<0.05),左心腔面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无正性肌力作用的活血注射液与益气注射液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阮小芬  蒋梅先  杨慧  徐燕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033-1034,1036
目的观察康心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心方组,均予临床常规治疗,康心方组加用康心方治疗,疗程12周。观察重构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及室间隔厚度的变化;从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清脑钠肽(BNP)观察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左室内径较治疗前有增大趋势,康心方组无明显变化;康心方组收缩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BN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康心方能改善心功能,而对心室重构指标影响不显著,可能与干预疗程和观察时间短有关。  相似文献   

15.
林小端 《世界中医药》2011,6(2):111-11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疗效。方法: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的第1、2周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第4、6周检测心脏彩超指标,评价症状得分。结果:治疗第1周时,治疗组WBC和CRP显著下降;第2周时2组WB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第4周,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EDV、LVESV比较差异显著,2组LVDB、左室射血分数LVEDV比较差异不明显;治疗第6周,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降低外周血WBC和CRP水平,减轻AMI后炎症反应,抑制AMI后LVDB扩张,降低LVEVD和LVESV,改善整体左室功能,且改善症状,具有抗心室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养阴活血方对转基因(TG)盐皮质激素受体(MR)过度表达小鼠模型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3组,即雄性非转基因小鼠组(NTG组)、雄性转基因小鼠组(TG组)和雄性转基因小鼠加中药组(TG K组),心肌梗死造模后观察心脏重量和心脏重量/体重比、脑钠肽(BNP)的mRNA表达、生存率和心脏病理切片。结果养阴活血方干预治疗后,TG K组心脏重量和心脏重量/体重比与TG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NT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G K组的BNPmRNA较TG组表达减弱(P<0.05),较NTG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G K组生存率高于TG组(P<0.05),与NT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心脏病理切片显示,TG组心脏纤维化明显,TG K组心脏纤维化减轻,而NTG组最轻。结论养阴活血方可减轻雄性TGMR心肌梗死小鼠模型的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死后免疫炎症反应及中西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心室重构,预防AMI后心室重构是预防心力衰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以往人们对于炎症和自身免疫损伤在AMI后心室重构过程中的作用一直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论述免疫炎症反应在AMI后心室重构中的重要地位,并探讨中西药物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早期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测定入院即刻及发病30天血浆BNP水平。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2.4%,总有效率88.1%;对照组显效率28.9%,总有效率68.4%;治疗后两组疗效对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BNP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发病30天BN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刘宁  姚静  戴国华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500-2503
心肌梗死是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易并发心律失常、心肌重构、心力衰竭等,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升高。microRNAs组学属于基因组学分支,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其在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调控心梗后血管生成、心律失常、心肌重构等多个过程,为心肌梗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中医药通过调控miRNAs表达干预心肌梗死已取得一定进展,如促进心梗后血管生成、抑制心梗后心律失常、延缓心梗后心室重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