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PARC--与角膜创伤修复有关的钙调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鼠和人体内SPARS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序列同源性为92%.SPARC在眼的许多组织有较高水平表达.内皮损伤、屈光性角膜手术后,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质可见SPARC的出现.SPARC能通过细胞外基质调节细胞与基质间的相互作用,诱导细胞呈圆形;促进培养的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重排,在损伤部位由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表达,这些细胞从事于基底膜的合成和重建;以Ca2+依赖方式特异性结合Ⅲ、Ⅳ型胶原,参与细胞外基质装配、更新或重建的钙依赖性的过程;指导细胞迁移或增殖,介导角膜上皮和角膜基质间相互作用过程,作为一种修复因子参与角膜创伤修复过程,包括角膜移植免疫过程、角膜物理化学损伤等过程.  相似文献   

2.
人工角膜植入术后EGF和bFGF局部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兔眼局部应用上皮生长因子(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观察对人工角膜植入术后植床角膜的影响。方法 于PMMA襻状支架人工角膜植入兔眼后,结膜下注射EGF或bFGF,术后1月取植床角膜制作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检测植床角膜组织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及细胞凋亡情况;并检测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bFGF组植床角膜基质细胞可见PCNA阳性表达;EGF组植床角膜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均可见PCNA阳性表达;对照组未见PCNA表达;各组植床角膜基质及上皮细胞均可见c—myc基因表达,角膜内皮细胞未见表达;各组均未见阳性凋亡细胞。结论 EGF和bFGF对人工角膜植入兔眼后植床角膜组织细胞的增生过程有促进作用,对减少人工角膜植入术后并发症,提高成功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钟一声   《眼科新进展》1999,19(2):81-84,I000
目的建立从同一角膜片上分离培养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细胞的方法,为研究角膜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消化法分离培养猴眼角膜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兔眼角膜上皮细胞.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基质成纤维细胞和兔角膜内皮细胞。细胞接种于12孔培养板,并于培养不同时间行Wright染色检查细胞生长情况。结果采用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能成功地培养猴、兔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细胞。猴、兔角膜内皮细胞培养1wk后,均能形成内皮细胞单层,细胞类似天然的六角形态.且以猴内皮细胞明显;猴角膜上皮细胞培养3~4d生长旺盛、但难以形成细胞单层,兔上皮细胞生长旺盛,1wk后已达融合状态,细胞呈膜状伸出板层伪足;猴、兔基质成纤维细胞易培养,1wk后已融合成单层细胞,细胞排列整齐,类似纤维走行样外观。结论从同一角膜材料中能分别培养出角膜3种细胞成份,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相结合既能节省材料,又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术后,新西兰大白兔角膜组织愈合过程中角膜上皮素(keratoepithelin,KE)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KE与角膜雾状混浊(haze)的关系。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中的20只左眼按-10D行PRK术(另外4只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7、14、28天、3个月和6个月行光镜、电镜和原位杂交检查。结果:正常角膜上皮和基质中未检测出KE mRNA;术后7、14、28天角膜上皮KE,mRNA表达阳性,术后3月和6月阴性;术后7天和14天基质中KE mRNA表达阳性,术后28天、3月和6月表达阴性。结论:角膜上皮素参与了PRK术后伤口愈合中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可能在角膜组织的重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胎儿角膜深低温保存对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信号分子Fas和细胞凋亡因子FasL在新鲜及深低温保存后胎儿角膜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33例不同胎龄(5mo至足月)胎儿角膜石蜡标本切片后,分别进行了Fas和FasL蛋白染色。结果:胎儿角膜细胞Fas蛋白及FasL蛋白全为胞质和/或胞膜着色。33/33例角膜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及内皮细胞Fas蛋白阳性表达,经统计学分析,未发现不同月龄间有差异。33/33角膜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FasL蛋白阳性表达,经统计学分析,未发现不同月龄间有差异,角膜基质细胞FasL蛋白的表达为0/33。新鲜角膜和冷冻保存后角膜的Fas,FasL蛋白阳性表达量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别。结论:新鲜和深低温保存后的5mo至足月龄胎儿角膜均可见Fas,FasL蛋白的表达。其中Fas在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细胞均表达,FasL在角膜上皮、内皮细胞表达,而基质细胞不表达。深低温保存对胎儿角膜Fas/FasL蛋白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曾华  张莉  白钢 《眼视光学杂志》2001,3(4):217-220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感染性角膜疾病和角膜移植免疫排斥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应用抗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单克隆抗体,对42例角膜移植所取下的病变角膜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角膜组织连续冰冻切片,进行SABC免疫组化及HE染色,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的表达与炎性细胞分布以及炎症程度的关系。结果:各种感染性角膜疾病、角膜变性以及角膜移植排斥过程中,ICAM-1在角膜上皮,尤其是基底细胞、角膜细胞、内皮细胞和血管化的基质层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表达,在炎性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部位表达增强;ICAM-1表达强度与炎症程度相平行。结论:ICAM-1在感染性、变性角膜病及角膜移植排斥中均有表达,在炎性细胞浸润部位表达增强;I-CAM-1对白细胞募集于炎症部位、炎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正常人及圆锥角膜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探讨EGF和hFGF在圆锥角膜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角膜组织中EGF、bFGF的表达,结果 在圆锥角膜上皮层、Bowman层和内皮层有EGF表达,EGF比正常角膜的表达强;在圆锥角膜的上皮层、实质层和内皮层可见bFGF的阳性表达,圆锥角膜的基质瘢痕区bFGF有较强的阳性表达。结论 圆锥角膜组织中EGF水平增高,促进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DNA合成,从而使组织愈合。bFGF表达增强可以促进角膜上皮、基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正常情况下角膜基质细胞处于静止状态,受损伤时易发生表型及生理功能的改变,转换为成纤维细胞或肌成纤维细胞。不同的损伤因子影响角膜细胞的应答反应,决定角膜组织是完全修复还是形成瘢痕组织。角膜基质细胞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外基质,活化的角膜基质细胞利于角膜损伤修复,角膜肌成纤维细胞可致角膜表面混浊,损伤、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角膜受损后修复产生瘢痕,富血小板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等生化因子在表型转换、瘢痕组织的临床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国际眼科纵览, 2018,  42:   194-198)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角膜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碱烧伤大鼠角膜建立角膜炎症性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角膜碱烧伤后不同时间段bFGF在角膜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角膜碱烧伤后bFGF在角膜不同组织层次的表达。结果 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去除上皮后的正常大鼠角膜无bFGF表达;碱烧伤后96h,大鼠角膜可检测出bFGF表达,随着时间进展,bFGF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正常大鼠角膜上皮层表达bFGF;碱烧伤后角膜上皮层bFGF着染程度逐渐增强,在碱烧伤后48h以前,基质层浸润的炎症细胞无bFGF着染,96h以后,浸润的炎症细胞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均呈bFGF阳性。结论 bFGF未参与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增殖的早期诱导,对角膜炎症性新生血管的增殖仅起到后续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角膜创伤愈合中上皮细胞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角膜创伤愈合中上皮细胞与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关系。方法 用形态学方法观察兔角膜损伤后上皮细胞与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动态变化相关现象。结果 发现基质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活跃程度与上皮基底细胞的细胞层数和细胞大小密切相关。结论角膜上皮细胞在角膜创伤个性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RANTES—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有关的细胞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是体内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介质,在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分化增殖、生长发育等各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RANTES是一种对T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特异趋化的小分子因子,在免疫应答中对杀伤T细胞的活化有重要作用。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肾脏、肝脏及角膜基质细胞等也可产生RANTES。在肾、皮肤、角膜移植期间,RANTES蛋白和RANTESmRNA在肾小管上皮、CD8^ T细胞及出现排斥反应的角膜匀浆中高表达,它参与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效应和淋巴因子的分泌;诱发整合素变化;调节信号传递;趋化嗜酸性粒细胞并刺激其脱颗粒,诱导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增强抗CD3抗体活化的T细胞与IL-1刺激的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能力;影响抗原呈递过程;破坏移植物,参与排斥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2.
RANTES--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有关的细胞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是体内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介质,在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分化增殖、生长发育等各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RANTES是一种对T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特异趋化的小分子因子,在免疫应答中对杀伤T细胞的活化有重要作用.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肾脏、肝脏及角膜基质细胞等也可产生RANTES.在肾、皮肤、角膜移植期间,RANTES蛋白和RANTES mRNA在肾小管上皮、CD8+T细胞及出现排斥反应的角膜匀浆中高表达.它参与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效应和淋巴因子的分泌;诱发整合素变化;调节信号传递;趋化嗜酸性粒细胞并刺激其脱颗粒,诱导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增强抗CD3抗体活化的T细胞与IL-1刺激的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能力;影响抗原呈递过程;破坏移植物,参与排斥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对体外培养的角膜成纤维细胞α5β1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兔角膜成纤维细胞 ,经 0 .5、5、5 0和 5 0 0ng/mlCTGF处理 2 4h后 ,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角膜成纤维细胞α5β1整合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0 .5、5、5 0和 5 0 0ng/ml的CTGF能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角膜成纤维细胞α5β1整合素的表达 (P <0 .0 1)。结论 :一定浓度的CTGF能促进角膜成纤维细胞α5β1整合素的表达 ,它可能参与角膜基质损伤修复过程中角膜成纤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以及角膜成纤维细胞之间的黏附和角膜成纤维细胞的移行过程。  相似文献   

14.
基底膜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外基质,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组织中。自19世纪基底膜被发现以来,人们逐渐认识了其结构和功能。角膜上皮基底膜(EBM)通过限制活化的纤维化因子,参与调控角膜瘢痕形成。角膜损伤后,角膜瘢痕的形成和持续时间由角膜EBM的损伤程度及再生速度决定。角膜上皮及基质共同参与了角膜EBM的再生。角膜上皮的迅速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羊膜移植术和联合鸡角膜缘上皮移植(联合移植)术治疗兔全角膜表层损伤的组织学改变。方法:兔39只分为3组,每组13只。对照组,将角膜及角膜缘外3mm的表层组织去除;羊膜移植组,在去除表层组织的创面上移植羊膜;联合移植组,在羊膜移植片表面角膜缘区移植鸡角膜缘上皮。手术当天各组处死1只兔,7、28、90、105天各组处死3只兔,摘除眼球分别进行光镜、免疫组化,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对照组:角膜紊乱,表面不平,上皮表面微绒毛稀少,基质纤维血管化。羊膜移植组及联合移植组:羊膜结构逐渐被基质胶元纤维取代和改建,基质纤维平行排列,角膜表面光滑,上皮表面微绒毛丰富,细胞之间可见桥粒连接。结论:羊膜移植术和联合鸡角膜缘移植术治疗兔角膜广泛损伤,能抑制新生血管和纤维组织向角膜生长,较快促进眼表重建。  相似文献   

16.
兔角膜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角膜发生炎性损伤或机械损伤时,角膜基质细胞增生活化为角膜成纤维细胞,在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因子的参与,其中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一类新近发现的多肽生长因子,是创伤处组织修复再生过程的主要调节因子。我们通过测定体  相似文献   

17.
张露  李霞 《眼科新进展》2017,(2):184-188
角膜损伤后的纤维化修复是角膜瘢痕形成的主要原因.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在角膜的稳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角膜损伤修复的重要参与者.同时,角膜上皮基底膜是角膜创伤修复过程中角膜上皮与基质相互作用的重要屏障.角膜损伤修复的不同阶段,各亚型TGF-β在角膜各种细胞及各个不同部位存在着分布差异,角膜上皮基底膜是否完整是影响该过程的重要因素.TGF-β不同亚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差异及变化与角膜的创伤修复过程中细胞的迁移、增殖、表型变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着都紧密相关,是瘢痕愈合及无瘢痕愈合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基础.本文就TGF-β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亚型在角膜损伤修复中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饲养兔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胜  陈家祺  郭琳洁  杨琨 《眼科研究》2001,19(5):432-435
目的 研究人胚肺成纤维饲细胞体外培养兔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方法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细胞。经丝裂霉素C处理成饲细胞,兔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组织块原代培养,消化接种于人胚肺饲细胞瓶传代培养,体外培养的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行常规病理形态学检查。角膜上皮细胞行角蛋白,内皮细胞行神经烯醇化酶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形态均一。易于分辨,经丝裂霉素处理后推动增殖能力。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原代培养5-7天。细胞密集,经人胚肺饲细胞共培养5代。细胞无衰老现象,检测角膜上皮细胞角蛋白,内皮细胞神经烯醇化酶表达阳性,人胚肺饲细胞表达阴性。结论 人胚肺饲细胞能够明显增强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的体外生存能力。提高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圆锥角膜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婵萍  王传富 《眼科研究》1995,13(3):179-181
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8例(9只眼)圆锥角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均系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晚期病例。角膜各层均发生了病理变化。角膜上皮变薄、水肿,部分基底细胞呈杯状变,细胞核染色质凝集;前弹力膜破坏并上皮长入,浅层散在高密度物质沉积;基质层变薄前突,散在高密度纤维,后基质层有淀粉样蛋白沉淀;后弹力膜断裂或皱褶;内皮细胞变薄,空泡形成,胞膜破碎,核脱落。角膜上皮、基底膜、内皮可见铁沉积。  相似文献   

20.
张建华  郑磊  陈倩  鞠燕  王红英 《眼科研究》2005,23(2):121-124
目的通过检测角膜肌成纤维细胞(MFB)特征性标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探讨PRK和LASIK后早期角膜细胞的增生情况以及对角膜透明度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A组,右眼行PRK手术,左眼为正常对照;B组,右眼行LASIK手术,左眼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3、10、20、35d取兔眼角膜,部分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另一部分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检测成纤维细胞骨架的特征性标志α-SMA的表达,并计数成纤维细胞活化数量。结果PRK组术眼上皮细胞增生明显,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基质浅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上皮下α-SMA表达明显,表达量与上皮增生数量有关。LASIK组术眼仅角膜瓣周边区域上皮增生,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无明显紊乱,少量活化的成纤维细胞,角膜瓣边缘可见α-SMA表达。两组中的非手术眼均未见α-SMA表达。结论PRK去除了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术后上皮及浅基质层细胞增生明显,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新生胶原排列不规则,是导致角膜透明度下降的原因。LASIK术后角膜结构的完整性保持较好,除角膜瓣边缘外,其余部位无明显上皮增生,成纤维细胞活化数量少,手术区界面组织增生轻微,术后角膜保持透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