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外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外伤性膀胱破裂患者诊断措施及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膀胱注水试验膀胱造影、B超检查、CT扫描、膀胱镜检查,确诊17例80.9%,19例手术治疗90.5%,保守治疗2例9.5%,因严重合并伤抢救无效死亡2例9.5%。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膀胱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8例外伤性膀胱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膀胱注水试验,6例阳性,5例导尿后从导尿管向膀胱内注入泛影脯胺行膀胱造影或膀胱内注入造影剂后CT平扫确诊,3例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和2例B超发现腹腔大量积液、膀胱内大量血凝块均行手术探查确诊。全组病例均手术治愈。结论:膀胱注水试验是诊断膀胱破裂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膀胱逆行造影或膀胱内注入造影剂后CT平扫可作为膀胱破裂的首选方法。手术治疗是膀胱破裂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逆行性CT膀胱造影在膀胱破裂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逆行性CT膀胱造影在膀胱破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6例行逆行性CT膀胱造影检查并经手术治疗的膀胱破裂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经逆行性CT膀胱造影检查诊断为膀胱破裂,其中腹膜外型膀胱破裂19例,腹膜内型膀胱破裂7例.CT膀胱造影与传统膀胱造影以及手术探查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对于膀胱破裂的诊断,逆行性CT膀胱造影与传统膀胱造影同样准确,可以作为可疑膀胱破裂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阮海峰 《中原医刊》2005,32(18):20-21
目的总结创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0例创伤性膀胱破裂患者的诊疗方法及疗效。20例行CT检查阳性,36例行膀胱造影确诊,38例行膀胱修补术,有2例仅留置导尿管引流.结果39例治愈,1例因严重复合伤休克死亡:结论膀胱造影、CT是诊断膀胱破裂的有效方法,膀胱修补术是治疗膀胱破裂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膀胱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膀胱破裂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 3例膀胱破裂探查确诊,19例应用导尿及膀胱注水试验、膀胱内注入美兰、腹穿、膀胱逆行造影、超声,CT等检查明确诊断;手术治疗19例,非手术治疗3例,效果良好.结论 膀胱破裂首先积极抗体克治疗,同时修补膀胱,导尿及膀胱注水实验是最简...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诊断膀胱破裂,对30例膀胱破裂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导尿和膀胱灌注是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膀胱逆行造影准确率可达85%~100%,是诊断膀胱破裂的可靠方法,造影时造影剂的注入量和摄片方法是减少假阳性出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梁英学 《右江医学》2011,39(1):37-38
目的探讨外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6例膀胱破裂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行膀胱注含美蓝液试验结合腹腔穿刺及耻骨后穿刺,27例阳性,4例可疑,膀胱造影4例,均见造影剂外溢。5例无法置入尿管的通过CT扫描,正确显示膀胱破裂。3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包括膀胱破裂修补术、留置合适三腔气囊导尿管保持尿管通畅,持续低压引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处理。平均住院时间为9天,术后恢复正常排尿,无继发性出血,无尿路感染,无膀胱瘘,手术后痊愈,预后良好。结论膀胱注含美蓝液试验结合腹腔穿刺及耻骨后穿刺,是诊断膀胱破裂简单而可靠实用的方法,而膀胱造影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X线片上可见造影剂溢入腹腔(腹膜内型)或外溢呈烟雾样(腹膜外型),合并尿道断裂无法置入尿管的则通过CT检查来诊断膀胱破裂。手术治疗是膀胱破裂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36例膀胱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膀胱破裂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6例膀胱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外伤性膀胱破裂 2 5例 ,自发性膀胱破裂 11例。其中腹膜外型膀胱破裂 11例。腹膜内型膀胱破裂 2 0例 ,复合型膀胱破裂 5例。 5例保守治疗治愈 ,3 1例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B超为首选检查手段 ,膀胱造影及膀胱注水试验为重要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 膀胱破裂是泌尿外科的急重症之一。必须及时诊治。传统的诊断方法是膀胱注水试验和X线逆行膀胱造影。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B超监视下的膀胱注水试验(简称超声膀胱注水试验)诊断膀胱破裂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在膀胱破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当下腹部受到暴力打击或挤压,B超检查膀胱不充盈时应用导尿注水试验法,通过B超动态观察膀胱变化。结果:可见膀胱无回声区增大不明显或显示尿液流入腹腔,再结合病人有外伤史血尿可明确诊断膀胱破裂。结论:超声对外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断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交通伤致膀胱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3例交通伤致膀胱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治愈58例;死亡5例,其中3例未及手术、2例手术后均死于严重合并伤。结论临床表现结合膀胱注水试验、B超、膀胱造影和CT等检查可诊断,但合并症掩盖膀胱破裂的症状易造成漏诊误诊。积极、及时、正确处理合并伤,及早手术修补膀胱裂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膀胱破裂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李留法 《中原医刊》2003,30(1):16-17
目的:提高对膀胱破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膀胱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膀胱破裂的原因,外伤性膀胱破裂21例占55.3%,自发性膀胱破裂10例占26.3%,医源性膀胱破裂4例,占10.5%,其他原因3例占7.9%,32例膀胱修补术,其中腹内型膀胱破裂24例,腹外型膀胱破裂8例,6例行保守治疗,其中4例治愈,3例因病程长死于败血症及水电解质紊乱。结论:膀胱造影是诊断膀胱破裂破裂的最可靠方法,B超对自发性膀胱破裂有裂重要意义。腹腔穿刺可证实腹膜腔内是否有积液及积液性质,CT增强扫描对腹外型膀胱破裂诊断有价值。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是治疗该病的关键,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过程,术前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检查、IVU检查、逆行尿路造影、膀胱镜检、CT检查、MRU检查及输尿管镜检查。结果:14例术后病理回报均为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尿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为14.3%.B超、CT及MRU检查阳性率分别为42.8%、60%和33.3%.而输尿管镜检查阳性率为100%。结论:及时联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是提高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影像检查在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造影、B超、CT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83例恶性黄疸包括胰腺癌、肝外胆管癌和壶腹癌分别进行胃肠造影、B超、CT和ERCP检查,分析四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和正确率,不同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检查方法。结果:B超为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可作为诊断的首选检查,诊断阳性率为9767%,诊断正确率为6069%,特别对壶腹癌诊断正确率达8182%,接近于CT和ERCP。ERCP对恶性黄疸检查阳性率为9848%,总的诊断正确率为8872%,且假阳性和假阴性均较低,特别对胆总管下段病变如壶腹癌、胰头癌等的定性明显优于CT和B超。CT的诊断阳性率为9259%,正确率为8616%,同时能显示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情况。胃肠造影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对恶性黄疸检查敏感性较低。结论:B超和CT均为无创伤性检查,可作为恶性黄疸常规检查方法,并可了解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情况。ERCP可作为B超和CT的进一步检查方法。胃肠造影不能作为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必需检查。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输尿管癌36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2a来收治的3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术前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检查、CT扫描、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及逆行尿路造影。30例行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术,其余6例行其他手术方式,术后均行膀胱内灌注化疗,获随访33例。结果 尿脱落细胞阳性率为52.4%,B超检查及CT扫描阳性率分别为71.0%和93.1%,36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移行细胞癌,13例术后再发膀胱癌。结论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简便低廉、是较好的定性诊断方法,CT扫描是重要的定位诊断方法,各种检查方法有相互补充的作用、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患的邓原形与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DNA的倍体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6.
黄毅  赵海鹰 《沈阳医学》2003,23(4):153-154
目的 探讨外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43例外伤性膀胱破裂中,28例膀胱注水试验24例阳性,膀胱造影阳性12例,7例合并尿道损伤,术前未能明确诊断。本组除2例非手术治疗外,其余41例均行膀胱修补、膀胱造瘘 留置导尿管或留置导尿管引流术。结果 40例痊愈,2例尿道狭窄,1例性功能障碍,死亡3例。结论膀胱注水试验以及膀胱造影诊断价值高,膀胱破裂合并尿道损伤术前一般不易确诊。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外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情况.采用膀胱注水试验及膀胱造影明确诊断;急诊行膀胱Ⅰ期修补-高位膀胱造瘘-耻骨后引流;术后确保引流通畅,加强抗生素治疗.结果 1例因膀胱破裂轻微,尿外渗不多,采用非手术治疗而使膀胱裂口愈合.1例矿井下塌方挤压伤致开放性膀胱破裂,因污染严重,术后形成膀胱腹壁瘘.其他8例采用Ⅰ期膀胱修补均获Ⅰ期愈合,未出现膀胱周围感染及尿瘘.结论 膀胱破裂应早期诊断,膀胱注水试验及膀胱造影为可靠诊断方法.明确诊断后行急诊膀胱修补,充分引流,加强抗生素治疗,可获良好疗效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的诊断手段。方法:总结142例胆管结石术后的T管造影、B超和胆镜对残余结石的诊断情况。结果:142例T管造影阳性例数37例,假阴性14例。B超诊断阳性44例,假阴性14例。胆镜诊断53例,假阴性5例。三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58.6%、72.4%、91.4%。结论:T管造影及B超虽然是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诊断的最常用方法,但由于受影响的因素较多而出现假阴性而造成漏诊,胆镜能发现T管造影及B超不能发现的结石,同时可同步处理。提出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应常规进行胆镜的检查治疗,以提高胆管结石手术的质量,降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评价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作用。方法:选择疑诊冠心病患者86例,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5例中,运动试验阳性23例(真阳性),阴性12例(假阴性)。冠状动脉造影阴性51例中,运动试验阳性14例(假阳性),阴性37例(真阴性)。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5.7%,特异性为72.5%,准确性为69.8%。平板运动试验强阳性诊断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为81.3%。往往在低运动量时出现阳性改变者真阳性率高;运动量不足易出现假阴性结果。结论: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时,应综合分析患者运动量的高低、ST段改变的形式和程度等,以提高其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肾错构瘤的术前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肾错构瘤手术前的诊断准确性,方法,结合外科手术后病理,回顾性分析38例肾错构瘤的影像学诊断特征,结果:B超、CT、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诊断肾错构瘤准确性高,38例行B超检查,34例诊断为肾错构瘤;38例行CT检查,32例诊断为肾错构瘤;38例行IVP检查,仅2例诊断为错构瘤,结论:B超、CT是肾错构瘤的首选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高,必要时可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