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朱贤  张美仙 《海峡药学》1997,9(1):137-138
老年人一般有血瘀,气虚及心脑血管等合并症。我们选择几种中药组成老年康口服液作抗淤试验研究,现报道如下。1.试验材料:药物;绞股蓝、赤芍,老年康液;以上中药用水醇沉淀法配成50%水溶液供试验。试剂:0.18%胆固醇脂肪液,盐酸肾上腺素,仪器:红细胞电泳仪,999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上海医科大学上海科达测试仪器厂生产)。动物:小白鼠、雌雄兼有,体重在18~22g之间。2.方法与结果:2.1红细胞电泳试验取小白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老年康组(即复方赤芍组12只),绞股蓝组(11只),单方赤芍组(11只),实验前…  相似文献   

2.
赤芍 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皮层阿片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观察了预先自大鼠腹腔注射赤芍水提取液对大脑皮层缺血10min及60min时亮脑啡肽(LEK)、β-内啡肽(β-EP)、强啡肽A1-13(DynA1-13)3种阿片肽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赤芍能抑制皮层缺血10min时LEK含量的升高,同时还能抑制皮层缺血60min时β-EP含量的升高,而对DynA1-13的含量则没有影响。因而认为赤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与其减少缺血脑组织LEK或β-EPP的释放,从而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赤芍总苷退黄降酶的作用及机制。方法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赤芍总苷低、中、高剂量组和苯巴比妥钠组;灌胃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小鼠黄疸模型,分别在实验第6天和第12天观察各组药物对小鼠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血清学指标及对小鼠胆汁分泌量和肝组织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酸转移酶(UDPG—T)活性的影响,实验第6天观察各组药物对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除第6天赤芍总苷中剂量组ALT、第12天低剂量组AST无显著差异外,赤芍总苷3个剂量组血清学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赤芍总苷中、高剂量组胆汁分泌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3个剂量组和苯巴比妥钠组睡眠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赤芍总苷组肝组织UDPG—T活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赤芍总苷具有退黄降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胆汁分泌量、提高肝药酶及UDPG—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自拟中药处方肾康冲剂(含黄芪、丹参、三棱、赤芍等)治疗肾小球疾病485例,完全缓解311例(64.70%),好转125例(25.80%),总有效率89.9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3,P<0.01)。  相似文献   

5.
对陕西产芍药属(Paeonia)赤芍类(4种及1变种)生药,从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组织构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为该类药材的鉴别,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6.
RP-HPLC法快速测定赤芍中芍药甙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赤芍中芍药甙含量的方法。采用PE3×3C18(0.46×3.3cm)短柱,磷酸二氢钠溶液(0.005mol/L):甲醇(80:20),稀磷酸调pH至3.3作流动相,50%乙醇作赤芍的提取溶剂,水浴迥流法制备供试液。能使芍药甙峰得到很好的分离,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加样回收率达98.08%。该法快速省时、简便、精密度高,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内蒙呼伦贝尔赤芍药材中的5种重金属(Pb、Cd、Cu、As和Hg)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对样品进行处理,通过原子吸收法(AAS)进行测定。结果:内蒙呼伦贝尔不同地区赤芍药材的重金属含量均不超标。结论:原子吸收法能准确测定赤芍中重金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妇炎清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玲 《中国药业》2007,16(19):25-25
目的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妇炎清颗粒中的赤芍、苍术、延胡索、牡丹皮。方法赤芍鉴别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5%香草醛硫酸溶液为显色荆;苍术的鉴别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20:1)为展开荆,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刺;延胡索的鉴别以正己烷-氯仿-甲醇(7.5:4:1)为展开剂;牡丹皮的鉴别以环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刺。盐酸酸化的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为显色刺。结果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鉴别方法简便、可靠、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妇炎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茜草、赤芍各15克,丁香10克,丹参、寒水石(冰制、碾碎)各20克,玄参、夏枯草、牡蛎各50克。几味药共同研为细末,以温开水送服,每次1汤匙,每日3次(早,中饭前,晚饭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珍母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方法对枸杞子、珍珠母的显微鉴别进行描述,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香附、山茱萸、赤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ccurasil C18(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显微、薄层色谱有较强的专属性,赤芍中芍药苷在0.193~2.415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1.56%,RSD为1.45%(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珍母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赤黄肝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赤芍、大黄、茵陈、五味子和丹参制备赤黄肝康口服液,采用薄层色谱(TLC)对该制剂中赤芍和大黄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制备的赤黄肝康口服液符合制剂要求;TLC鉴别有专属性;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53%,RSD为0.47%。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生物传感器技术,应用常规分离技术寻找赤芍中的非鞣质类的抗LPS活性成分。方法 以生物传感器技术和薄层色谱技术为指导,建立赤芍抗LPS成分的有效提取方法。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从赤芍中定向分离出具有拮抗LPS作用的活性组分。最后对其进行拮抗LPS活性的药理学评价。结果 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完成了对不同产地和不同煎煮方法的赤芍拮抗LPS活性的筛选,确定出醇提法的四川的赤芍中拈抗LPS活性成分的含量最高。并从中定向分离出6个具有与Lipid A结合活性的组分。  相似文献   

13.
《家庭医药》2010,(2):28-28
组成:荆三棱(炒)、蓬莪术(炒)、青皮(炒)、枳壳(炒)、郁金、当归各10克,柴胡8克,赤芍12克,鳖甲(醋制)15克,牡蛎(生用先煎)20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赤芍不同提取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探讨其抑制ras突变肿瘤活性的谱效关系,为明确其抗肿瘤作用及物质基础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对赤芍水煎液进行萃取,并采用HPLC法对提取物进行分析,建立色谱图;采用秀丽隐杆线虫检测各有效部位的急性毒性及抗肿瘤活性;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析研究其谱效关系。结果: 赤芍醋酸乙酯部位的急性毒性高于正丁醇部位和石油醚部位;赤芍3个部位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线虫的野生型比例,且正丁醇部位效果最好;谱效关系研究表明,色谱峰7、5(芍药苷)、1所对应化合物对抑制ras突变的肿瘤活性有重要作用。结论: 赤芍抑制ras突变的抗肿瘤活性是多种化学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为赤芍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研究提供了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5.
血必净是从红花、赤芍、丹参、当归中药中提炼而成,广泛用于治疗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但可否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临床尚无定论。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与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介质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血必净用于急性胰腺治疗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药赤芍抗内毒素活性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提取中药赤芍中抗内毒素(LPS)活性的有效成分,进行药理学观察,探讨赤芍抗内毒素活性的内在机制。方法:将常规中药化学分离技术与生物传感器相结合,分离赤芍抗LPS的有效成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鲎试验法检测该有效成分对LPS的中和作用。结果:赤芍中抗LPS的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中和LPS的活性.该有效成分能够在体外实验中显著抑制由LPS介导的培养细胞系释放TNF-α。结论:中药赤芍中存在高活性的抗LPS有效成分.该成分可以LPS为靶点,应用常规中药化学分离技术与生物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快速、有效地提取分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桃仁通痹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赤芍、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赤芍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能检出赤芍、丹参;芍药苷在7.17~358.59μg·mL^-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0.44%)。,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该标准可用于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就配伍桃仁对赤芍水煎液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赤芍15 g,将其平均分为A、B、C三组,三组剂量各5 g, A组行赤芍单煎;B组在5 g赤芍的基础上加以10g的桃仁进行合煎;C组在5g赤芍的基础上加以5g的川穹进行合煎,使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别对不同处理方式下水煎液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三组水煎液中芍药苷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水煎液中芍药苷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伍桃仁能够有效增加赤芍水煎液中芍药苷的含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追风透骨丸     
《中国药品标准》2010,(4):311-312
【处方】制川乌 白芷 制草乌 香附(制) 甘草 白术(炒) 没药(制) 麻黄 川芎 乳香(制) 秦艽地龙 当归 茯苓 赤小豆 羌活 天麻赤芍 细辛 防风 天南星(制) 桂枝 甘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赤芍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Pharm Mapper数据库获取赤芍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 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中获得肿瘤转移的相关靶点,进而获得药物活性成分治疗疾病的潜在靶点。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 Scape 3.9.0软件对核心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筛选,同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得到符合条件的药物活性成分29个及其作用靶点132个、交集靶点115个。主要信号通路有癌症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前列腺癌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赤芍抗肿瘤转移的核心成分与疾病的核心靶点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 赤芍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肿瘤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