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对348例PDA行介入封堵术,分析术后并发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原因。结果:348例中,并发血小板减少者8例,发生率为2.3%。8例PDA术后并发血小板减少者中,术后短暂残余分流5例;3例皮肤出现瘀斑瘀点并输注血小板;1例诊断考虑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因血小板减少明显,嗜酸粒细胞升高,转心外科取出封堵器+PDA结扎。除1例中转手术后血小板正常外,余7例于介入封堵术后1周~2个月血小板几乎恢复正常,均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PDA术后并发血小板减少症并不可怕,只要仔细分析其原因,是可以防治的。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CHD类型。随着介入技术和器械的发展,介入封堵术已成为CHD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对CHD介入封堵术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病例的报道逐渐增多,该文主要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潜在的危险因素及病因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分析PDA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的规律及可能的发生原因,为临床PDA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延安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PDA封堵术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的10例病例,分析血小板减少发生时间、下降规律、残余分流及相应的治疗措施等.结果 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约为1.55% (10/647),10例均为巨大PDA患者,10例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残余分流,血小板减少发生于封堵术后3d内,血小板最低发生于术后4~6d,有6例输注血小板,所有病例无严重内脏出血发生.结论 PDA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属于少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可能与残余分流所致机械性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4.
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治疗创伤小、安全性高,可治愈绝大多数的PDA。但近年来,存在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急剧减少伴机体器官出血的病例。本文介绍了新封堵器的原理和构成,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后患者血小板急剧减少与机体器官出血的原因。方法: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患者共665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患者100例(ASD组)、室间隔缺损(VSD)患者100例(VSD组),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465例(PDA组)。对比介入封堵术前后血小板数量变化,及PDA封堵器直径与血小板计数相关性。随机测量部分患者封堵器伞盘两端压力差,包括ASD组50例,VSD组50例,PDA组102例,并根据PDA直径大小将PDA组分为巨大PDA患者42例和中小PDA患者60例,对比封堵器伞盘两端导管压力差。结果:ASD组和VSD组患者无血小板重度降低及机体器官出血事件,PDA组患者发生血小板计数重度降低36例(7.74%,36/465),机体器官出血18例(3.87%,18/465),且仅发生在巨大PDA患者中。PDA组PDA封堵器直径与术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性(r=-0.659,P=0.001)。封堵术前后封堵器伞盘两端压力差比较:术后即刻与术前比,PDA组收缩期、舒张期压差及平均压差均升高(P均0.05);收缩期压差VSD组(56.57±15.33)mm Hg(1mm Hg=0.133 k Pa),中小PDA患者(58.33±26.65)mm Hg,巨大PDA患者(94.66±27.62)mm Hg,巨大PDA患者较VSD及中小PDA患者均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生血小板急剧减少与机体器官出血仅见于巨大PDA患者。封堵器两端的高压力差形成滤过封堵器的高速血流对血小板的冲刷性损伤是术后血小板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于1967年Porstmanm等首次报道非开胸而经导管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血小板减少是PDA封堵术少见并发症,目前国内仅有个案报道。2005-2007年,我院有3例患者使用上海形状记忆公司生产PDA封堵器封堵后主要表现血小板减少,给予药物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和早期诊断。方法纳入2011年2月至2015年5月成功行介入封堵术的PDA患者80例,其中男17例(21.2%),年龄0.6~66.0(17.5±17.1)岁。根据封堵术后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分组,血小板计数100×10~9/L为严重血小板减少组(14例),血小板计数≥100×10~9/L为非严重血小板减少组(66例),收集患者缺损直径、封堵器直径、体表面积(BSA)等资料,分析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结果严重血小板减少组患者封堵器直径[18.0(14.0,30.0)mm比12.0(6.0,18.0)mm,P0.001]、缺损直径[10.0(6.0,18.0)mm比4.0(2.0,9.0)mm,P0.001]、封堵器直径/BSA[21.0(8.9,43.7)mm/m~2比10.7(3.2,32.8)mm/m~2,P0.001]、封堵前肺动脉收缩压[(99.1±21.4)mm Hg比(45.2±16.3)mm Hg,P0.001]、封堵后肺动脉收缩压[(51.9±15.8)mm Hg比(38.3±18.6)mm Hg,P0.05]显著大于非严重血小板减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封堵术后第2天全部血小板减少,其减少相对值为7.0%~86.0%(45.0±23.0)%,绝对值为36.0×10~9/L~191.0×10~9/L[(92.0±66.0)×10~9/L],封堵后第3天13例(92.9%)患者封堵术后血小板绝对值减少至100×10~9/L以下,其减少相对值33.0%~93.0%(66.0±20.0)%,绝对值为16.0×10~9/L~147.0×10~9/L[(61.0±39.0)×10~9/L]。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封堵术前血小板计数(OR 1.009,95%CI 1.001~1.018,P0.05)、封堵器直径(OR 1.257,95%CI 1.069~1.478,P0.01)为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结论 PDA封堵术后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是封堵术前血小板计数和封堵器直径。对封堵器直径超过14 mm的患者,术后第2天复查血液分析,如较术前降低,术后第3天再次复查血液分析,可及时发现严重血小板降低患者,排除低危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介入治疗策略与经验。方法选取2001年5月至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巨大PDA的患者166例,通过术前心血管造影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后行经皮PDA封堵介入治疗,10 min后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术后24 h、1个月、3个月、6个月行X线胸片、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66例患者中男43例(25.9%),年龄6个月~63.0岁(18.8±16.3)岁。心血管造影检查排除合并畸形血管患者2例,PDA试封堵术排除不适合行介入封堵治疗患者3例。最终161例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1例发生封堵器脱落,其余160例患者均成功封堵。封堵术后10 min肺动脉平均压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仍有7例患者虽然肺动脉压力较封堵前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值,术后给予口服靶向降肺动脉压药物治疗,术后中远期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压明显下降。封堵术后5例(3.1%,5/160)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给予激素、止血药物等相关处理,其中4例患者于出院前血小板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院前血小板虽未恢复至正常,但无下降趋势,于术后半年恢复正常;1例(0.6%,1/160)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尿,给予激素、止血药物、降压药物等相关处理,尿色逐渐变浅,于术后第4天恢复正常。术前伴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狭窄和二、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随访复查时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减轻,且无明确血流动力学意义。结论巨大PDA行介入封堵治疗有其特殊性,也存在一定风险,但介入治疗策略正确,仍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肌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封堵婴儿动脉导管未闭(PDA)术后,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并分析其可能发生原因。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01-2019-04使用肌部VSD封堵器封堵治疗婴幼儿PDA术后发生的血小板下降的4例病例,总结其血小板下降情况、PDA大小、封堵器型号,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等。结果:肌部VSD封堵器封堵婴幼儿巨大PDA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57.1%,术后4例患儿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开始下降时间为术后3~4 d,血小板下降最低值(30~53)×10~9/L,术后2例患儿予以甲泼尼松龙3~5 mg/kg静脉治疗2~3 d,其余2例只予对症处理,4例患儿血小板于术后7~10 d恢复正常。1例患儿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封堵器周围少许残余分流。术后2例患儿皮肤可见少许出血点,所有患儿无其他部位出血情况。结论:肌部VSD封堵器封堵婴幼儿PDA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其发生原因考虑封堵器成形以,及阻流片因素造成的血小板机械破坏有关,术后应密切监测血小板以及凝血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高海拔地区动脉导管未闭(PDA)并发肺动脉高压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方法:6例PDA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均采用介入封堵术,术前均行右心导管检查,监测肺动脉压、主动脉压,首先试堵PDA,连续动态监测肺动脉压,只有在肺动脉压下降60%后,才能完全封堵PDA并释放封堵器,并给降压治疗,以巩固疗效。结果:6例PDA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均一次封堵成功,肺动脉压平均下降68%,动脉血氧饱合度提高,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随访28d~27个月,患者活动量增加,心功能恢复至1~2级。结论:介入封堵治疗PDA并发肺动脉高压安全、有效,近期临床疗效满意,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经介入封堵治疗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共100例成年PDA患者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封堵前各项检查结果(主要是超声心动图)。术后通过门诊或电话规律随访至少6个月,获得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本组100例成人PDA均封堵成功。在介入封堵PDA后即刻,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封堵后即刻比术前:(37.25±15.93)mmHg比(47.85±23.22)mmHg,t=8.791,P<0.0001;(18.37±9.98)mmHg比(23.04±11.48)mmHg,t=5.702,P<0.0001],在住院期间均未出现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中期疗效,与封堵前比较,超声心动图测量的肺动脉收缩压下降[随访中期比封堵前:(33.72±15.64)mmHg比(42.92±22.28)mmHg,t=6.773,P<0.0001],左室射血分数升高(随访中期比封堵前:57.70%±5.10%比56.09%±6.35%,t=-4.522,P<0.0001),二尖瓣、三尖瓣反流情况改善(Z=-3.411,P=0.001;Z=-4.426,P<0.0001)。结论对于符合介入封堵适应证的成年PDA患者,可通过介入治疗闭合PDA,具有良好的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目前近100%采用介入封堵治疗,对巨大PDA封堵瞬间肺循环血流可产生明显改变.近期,我们对2例巨大PDA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小儿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中出现瞬间肺循环血流量剧烈变化,导致周围血氧饱和度(SaO2)一过性明显下降,而后自行恢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风险小、术后恢复快、效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几乎完全取代了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治疗方法。但介入治疗也会有一些与手术操作或者器械及药品相关的并发症。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近期出现1例PDA介入封堵术即刻成功,术后2天发热、血小板减少,术后5天彩超证实封堵器内出现分流,7天后骨髓穿刺检查发现噬血现象,外科手术将封堵器取出后好转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后再通行介入封堵的临床疗效。方法:PDA手术后再通患者3例,降主动脉侧位造影显示PDA最窄处直径分别为2.0mm、2.5mm和5.0mm,均经静脉途径行封堵治疗,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封堵,随访无残余分流,1例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左心室扩大、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反流,3个月后复查左心室较前缩小、瓣膜反流减轻。结论:PDA手术后再通行介入封堵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介入封堵治疗后肺动脉压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行介入封堵治疗的43例PDA患者的临床及介入手术资料。结果:与治疗前比较,PDA患者介入封堵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76±51)mmHg比(46.26±17.26)mmHg]、肺动脉舒张压[PADP,(39.47±17.11)mmHg比(15.84±10.74)mmHg]、平均肺动脉压[MPAP,(54.72±19.21)mmHg比(28.53±14.41)mmHg]均显著降低(P均=0.0001),PADP下降程度比PASP更明显[(0.54±0.38)比(0.38±0.15),P=0.012];PDA患者介入治疗后PASP、MPAP下降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B=-0.04,P=0.012;B=-0.006,P=0.009);术后MPAP下降程度与动脉导管管径呈正相关(B=0.022,P=0.01)。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对动脉导管未闭有益,应在年龄较小时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冠脉介入术后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9月收治的冠脉介入术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结果患者在冠脉介入术后均出现了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术前血小板的含量为(184.3±1.2)×10~9/L,术后血小板的含量为(65.2±1.6)×10~9/L,并伴有出血症状。结论在冠脉介入术后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为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临床治疗需注意肝素的使用量,从而提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中的作用.方法: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导管室进行PDA经皮介入封堵术的患儿共102例,术前均常规行TTE检查明确诊断,在胸骨旁和胸骨上窝切面二维图像和彩色多普勒图像中显示PDA全貌,并精确测量PDA大小.本研究分为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小板对卵圆孔未闭(PFO)伴偏头痛患者的影响及对介入封堵术疗效评价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PFO伴偏头痛并行介入封堵术的成年患者11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规范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并于术后1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同时依据介入封堵术后1个月症状是否缓解将患者分为缓解组(67例)和未缓解组(44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介入封堵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PLT[(204.51±50.31)×10~9/L比(179.61±39.43)×10~9/L,P0.001]、PCT[(0.18±0.04)%比(0.16±0.03)%,P0.001]、MPV[(9.93±1.51)fl比(9.48±1.48)fl,P=0.027]、PDW[(17.14±0.55)fl比(15.81±0.95)fl,P0.001]均较介入封堵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封堵术后1个月,缓解组患者PDW[(15.48±0.89)fl比(16.31±0.83)fl,P0.001]明显低于未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封堵术后,患者偏头痛症状有效缓解,同时PLT、PCT、MPV、PDW均得到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未成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6例3种常见先心病施行了介入封堵治疗.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64例(PDA组);房间隔缺损(ASD)封堵76例(ASD组);室间隔缺损(VSD)封堵66例(VSD组)。对介入治疗未成功的7例作了回顾分析。结果:未成功率为3.40%(7/206)。其中PDA组为3.13%(2/64),ASD组为2.63%(2/76),VSD组为4.55%(3/66)。未成功原因是:对导管大小判断有误,放置封堵伞有误,输送鞘管引起迷走神经反射。结论: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影响手术成功的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总结经皮介入封堵治疗低龄低体质量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治疗意义、操作技术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行右心导管检查,测体、肺动脉压力,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显示PDA直径、形状,选择封堵器,实施封堵,术后24h,1、3、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 105例患儿中102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7.1%,PDA最窄径(4.1±2.5)mm。2例为PDA封堵器主动脉侧过大,导致降主动脉局部狭窄、迂曲变形而放弃封堵。1例封堵术后封堵器周围中量残余分流,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包括术后残余分流、股动脉搏动减弱及伤口出血等。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条件下,介入封堵低龄低体质量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较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