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药了哥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中药了哥王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做一系统概述。方法通过系统查阅国内外发表的30余篇文献,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结果了哥王主要含有香豆素类、黄酮类、木脂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癌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肝炎、乳腺炎等病症的治疗。结论本文旨在为中药了哥王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药白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对中药白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作以综述。方法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白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并且对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加以总结。结果白英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甾体皂苷类、甾体生物碱类、有机酸等化合物,它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过敏、抗真菌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作为常用抗癌中草药。结论为中药白英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孙健  蔡淼 《中国药物警戒》2010,7(11):681-682
山麦冬中含有多种皂苷类,有机酸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为增强免疫、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等。通过对山麦冬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概况综述,以期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桔梗具有药食两用的价值,其含有桔梗皂苷、黄酮、酚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肥胖 等药理作用。本文主要对桔梗的化学成分及近五年的药理作用进行概述,为更好利用和开发桔梗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柑橘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属植物化学成分类型多样,包括黄酮、香豆素、萜及生物碱类等,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其研发前景广阔。本文对柑橘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现在已经从雷公藤属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得到多种化学成分,主要为二萜类、三萜类、倍半萜类、生物碱类及其他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和杀虫活性。对雷公藤属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柏为传统中药,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酚类、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免疫抑制、降血糖、降血压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治疗细菌性痢疾、治疗慢性糖尿病等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黄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黄柏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锁阳为我国传统补肾类中药,是锁阳科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肉质茎。锁阳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增强组织耐低氧能力、抗疲劳、保肝护肝、抗骨质疏松及对神经系统的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综述了锁阳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今后锁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夏枯草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主要化学成分是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等。夏枯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但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脂溶性成分的分离与分析方面,对夏枯草真正发挥药理作用的水溶性成分研究尚少,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粗提物方面,对夏枯草主要药理作用的作用机制、靶点和环节研究较少。应加强夏枯草水溶性化学成分、有效部位和有效单体、作用机制研究,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应用开发提供依据。通过查阅国内外科技文献、书籍,对夏枯草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综述夏枯草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有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山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楂为药食同源植物,含有黄酮类、黄烷及其聚合物类、三萜类和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具有降血脂、保肝、降压、助消化、强心、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作用,应用十分广泛。对山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山楂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其质量控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4-2012)和万方数据库(2004-2012),对肿节风抗癌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肿节风具有抗肿瘤作用,主要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针对肿节风功效开展大量药效学研究和机制探讨,在其有效化学成分上研究不够深入,更缺乏物质基础与药学作用的相关研究。肿节风抑瘤谱广,不良反应低,在临床上正被广泛使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吕雪  杨敏  刘娟 《抗感染药学》2011,8(3):180-182
目的:研究干、鲜鱼腥草挥发油抑菌效果的比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以试管二倍稀释法与牛津杯法测定鱼腥草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鱼腥草挥发油分别在285,256和23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鲜鱼腥草挥发油ρ(鲜生药)2g/mL,对沙门菌的抑制效果最强,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62,0.062,0.031g/mL;鱼腥草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的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鲜鱼腥草2g/mL>鲜鱼腥草1g/mL>干鱼腥草2g/mL>干鱼腥草1g/mL。结论:鱼腥草挥发油具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鲜鱼腥草抗菌作用>干鱼腥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免疫遗传算法预测鹿衔草滴丸的有效期。方法:利用免疫遗传算法处理鹿衔草滴丸稳定性考察的长期试验数据,以鹿衔草滴丸总多酚的含量对时间拟合方程,通过方程计算预测出鹿衔草滴丸的有效期。结果:预测鹿衔草滴丸的有效期为22个月。结论:与传统方法比较免疫遗传算法用于预测鹿衔草滴丸的有效期更能反映多酚降解先快后慢的趋势,且准确、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14.
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麻黄真实质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应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麻黄药材质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enturySIL C18 BDS(200mm×4.6mm,5μm)色谱柱,以色谱指纹图谱信息量指数J为目标函数优化选择指纹图谱检测条件,确定以0.1%磷酸水-甲醇溶剂系统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00±0.15)℃,进样量10μL,紫外检测波长210nm。以双定量相似度为参量通过对10批麻黄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以麻黄碱峰为参照物峰,确定了41个共有峰,建立了麻黄HPLC指纹图谱,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出3批质量完全合格,3批含量明显偏高,3批含量偏低,1批化学成分分布比例与含量不合格。结论所建立HPLC指纹图谱稳定性和特征性较强,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可从宏观角度定性定量鉴别麻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鲜益母草、干益母草和酒炙益母草不同炮制品95%乙醇热回流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大小,探讨益母草炮制减毒原理,优选炮制工艺。方法分别制备鲜益母草、干益母草和酒炙益母草95%乙醇热回流提取物,按照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益母草不同炮制品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实验数据用Bliss法计算LD50.结果益母草不同炮制品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以鲜益母草毒性最大,干益母草次之,酒炙益母草毒性最低。鲜益母草和干益母草95%乙醇热回流提取物LD。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83.089g·kg^-1和102.93g·kg^-1,相当于每公斤人日用生药量的145.4倍和240.2倍;95%可信限分别为71.302~97.055g·kg^-1和91.862~115.140g·kg^-1,相当于每公斤人日用生药量的124.8~169.9倍和214.4~268.7倍。酒炙益母草95%乙醇热回流提取物无法作出LD50,MTD实验结果按含生药量计算为98.0g·kg^-1,相当于临床70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228.7倍。结论炮制可降低益母草的毒性,不同炮制方法的减毒作用有差异,通过比较研究有利于实现饮片规范化、标准化,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标准和可控依据。  相似文献   

16.
红外光谱对广藿香配方颗粒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快速客观地鉴别广藿香配方颗粒。方法对广藿香配方颗粒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分析、比较所得图谱,研究其共有的吸收峰峰位和峰强度。结果各批次的广藿香配方颗粒之间差异较小,都具有相同的特征吸收峰。结论利用戏外光谱图分析可以直观、快速、准确的鉴别广藿香配方颗粒。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点地梅的抗炎、镇痛药理活性。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耳廓肿胀实验及大鼠足跖肿胀实验考察点地梅的抗炎镇痛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点地梅中剂量及低剂量的镇痛作用和点地梅低剂量对耳肿胀的抑制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外,各剂量的点地梅均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作用(P<0.05, P<0.01),点地梅中剂量及高剂量对小鼠耳肿胀和点地梅高剂量对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可见,点地梅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作用(P<0.05,P<0.01),并呈量效关系。结论点地梅具有抗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18.
麻黄超微粉体与常规粉体的体外溶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麻黄的超微粉体和常规粉体中麻黄碱的体外溶出进行考察。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麻黄超微粉体与常规粉体中麻黄碱的溶出量和溶出速度。结果麻黄超微粉体与常规粉体中麻黄碱溶出量具有显著性差异,超微粉体的溶出速度较常规粉体明显增加。结论麻黄超微粉体的溶出量和溶出速度均优于其常规粉体。  相似文献   

19.
绿花鹿蹄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绿花鹿蹄草(Pyrola chlorathaSw.)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解析、理化常数分析及文献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绿花鹿蹄草的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蒲公英萜醇(taraxerol,1)、香草酸(vanillicacid,2)、丁二酸(succinic acid,3)、槲皮素(quercetin,4)、毛花猕猴桃酸B(asiatic acid,5)、高熊果酚苷(homoarbutin,6)、金丝桃苷(hyperin,7)、草夹竹桃苷(androsin,8)。结论1~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五种中药对139株微生物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连翘、大青叶、夏枯草、盐肤木树皮水煎液,以及半枝莲挥发油对临床分离菌株的抑制作用,探讨中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的综合作用。方法:将5种中药制成一定浓度的水煎液,按K-B法测定5种中药、中药联合左氧氟沙星及中药联合维生素C对139株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微生物的体外抑制作用。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大青叶、盐肤木树皮水煎液、半枝莲挥发油3种中药及左氧氟沙星对139株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大青叶、盐肤木树皮水煎液及半枝莲挥发油对139株微生物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而连翘、夏枯草对139株微生物的抑菌效果较差;大青叶、盐肤木树皮水煎液、半枝莲挥发油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后对139株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有所增强;在中药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维生素C后,增加了中药对微生物的抑菌作用。结论:利用现有的抗感染中、西药物进行组合是一种有效治疗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