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安津  董霞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226-2227
目的探讨肺结核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47例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症状和中枢神经症状等;年龄超过50岁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低于50岁者(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使用抗结核药治疗应加强督导和随访,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时有效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前瞻性研究探讨长期服用抗结核药治疗矽肺并肺结核长期带菌生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4例长期排菌的矽肺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1例,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13例,未能坚持规律治疗或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 带菌生存时间:观察组为5~18年,平均12.72年,对照组为3~6年,平均3.85年,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肺结核传染事件:观察组为6人次,对照组为52人次,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生存寿命:观察组为63~82岁,平均73.19岁,对照组为59~74岁,平均63.92岁,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 矽肺合并肺结核长期带菌患者长期服用抗结核药治疗,可以有效地延长患者的带菌生存时间及生存寿命,减少肺结核传染事件发生,矽肺合并肺结核长期排菌患者应坚持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165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疗前后耐药谱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胡春梅  张侠  李敏  王生伟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2):1620-1621
目的了解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耐药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确诊的165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耐药菌株,进行治疗前、后药敏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并统计治疗前后耐药菌谱变化情况。结果165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耐药菌株在治疗前、后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单药例数是有变化的,以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力克肺疾(pasiniazid,PSNZ)、左氧氟沙星(1evofloxacin,LVFX)三种药物的耐药例数改变明显,获得耐药性增加;对丁胺卡那霉素(amikacin,AMK)、卷曲霉素(capreomycin,CPM)、对氨基水杨酸(sodium aminosalicylate,PAS)三种药物的初始耐药率和获得耐药率较低、复敏率较高。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耐药菌株,适时监测其耐药谱,获取更新更全面的药敏资料,是有较大意义的;建议治疗耐多药方案中可推广使用AMK、CPM、PAS;同时对目前以LVFX、EMB、PSNZ为主要组成的耐多药方案提出了警示和挑战,尽快开发新一代的低毒高效的抗结核药物是解决目前抗结核治疗困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目前,结核病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然而,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存在疗程长、药物不良反应多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常导致治疗失败,故亟需可以控制结核病的新药或新剂型。装载抗结核药物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将抗结核药物主动或被动靶向到被感染的细胞或病灶部位内,杀菌的同时,还具有缓释给药、减少给药频率、减少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等优势。本文综述了纳米递药系统在结核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情况及前景。  相似文献   

5.
应用抗结核药雾化吸入治疗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雾化吸入装置将抗结核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增强杀灭能力。方法对50例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缩短了痰菌阳性患者的排菌时间,提高疗效。结论应用抗结核药雾化吸入是辅助治疗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抗结核药如利福平,异烟肼对肝脏有不同程度毒性,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统计表明中度转氨酶升高的比例为15·0%~30·0%[1],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炎常导致肺结核患者化疗方案中断或更改,因此如何快速解除或减轻结核药物性肝炎,使患者治疗顺利进行,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7.
结核病治疗疗程长,且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容易出现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是抗结核药物所致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常迫使患者停用抗结核药并开始护肝治疗,导致不规则抗结核治疗,影响抗结核治疗效果。笔者分析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对初治结核病患者开始治疗前的前瞻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住院的34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41例MDR-TB对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力克肺疾、对氨基水杨酸、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的总耐药率依次为49.9%、26.4%、24.9%、23.4%、18.5%、15.8%。复治组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初治组,不合理治疗是形成MDR-TB或XDRTB的主要原因。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严重,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胺(美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活动性肺结核并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投予有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加用美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保肝药。结果治疗8周时,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40.0%,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能在活动性肺结核并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能有效防治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张桂平  颜怀安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632-1632
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多药长期联用时肝损害更明显。少数患者因此中断治疗而影响抗结核的效果,严重者可出现肝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故肝损害已成为抗结核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将本单位2008年1月~2010年6月427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79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方案抗结核药物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肝损害的影响。方法将4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等分为HRZE组和DRtAL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强化期每周和巩固期每月的肝功能。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DRtAL方案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方案抗结核药物造成的肝损害不同,老年肺结核患者依据病情应个体化给药,推荐使用DRtAL方案,以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价值。方法经纤维支气管介入并注入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32例与对照组32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痰菌阴转率71.88%,病灶吸收率90.65%,空洞闭合率46.88%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59.37%、75%、28.12%。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注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明显且无明显毒副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对耐H(异烟肼)和R(利福平)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抗结核药物,谓之耐多药(MDR)。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传染期长,治疗难度大,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国.也是高耐药结核国家。肺结核的耐药率高.其中耐药率为10.7%。死亡率可达37%,治疗有效率仅为56%。耐多药结核病(MDR—TB)对全球结核病的控制造成了严重威胁.。耐药结核病是当今全球结核病控制领域中的迫切课题。本将我院根据WHO推荐的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合用治疗58例MDR—TB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近年来结核病耐药的发展趋势。方法对1996—2006年南京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病例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进行了10种常用抗结核药物的敏感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年每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但是耐多药率却是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结论耐多药的发展趋势对目前以INH和RFP为主要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方案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尽快开发新的低毒高效的抗结核药物是解决目前抗结核治疗困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自从抗结核药物相继发现以及胸外科的开展,肺结核疗效显著提高。但还有些病例经长期抗结核药物治疗,病灶虽有吸收好转而临床仍长期存在一些症状,治疗颇感困难。我院自1955年开始试用0.25%氯化钙脱敏合并抗结核药物治疗,在改善肺结核的中毒症状方面获得一些疗效,特提出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5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杰  周成运  王良超 《肝脏》2004,9(4):282-283
药物性肝损害是抗结核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也是结核患者停止化疗的主要原因。我科自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肺结核患者 3 96例 ,因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98例 ,占 2 4.7% ,对其中 5 3例采用谷胱甘肽治疗 ,疗效显著。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98例全部为住院患者 ,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1] ,男 5 6例 ,女 42例。年龄 2 6~ 65岁 ,平均 (4 2 .6± 10 .3 )岁 ;病程 1~ 2年。肝损害符合以下标准 :①有应用抗结核药史 ;②既往无肝炎及肝硬化病史 ;③治疗前肝功能正常 ;④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出…  相似文献   

17.
个体化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耐多药肺结核病例34例随机分为个体化治疗组(18例)和标准对照组(16例),个体化治疗组采用18Pa+L2+X(X根据个体的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含两种或三种敏感抗结核药物)方案,标准对照组采用标准化方案,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个体化治疗组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情况、空洞闭合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与标准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药敏结果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合理有效的治疗耐多药肺结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空洞性肺结核合并肺脓疡的治疗方法以及救治效果。方法通过47例重症空洞性肺结核合并肺脓疡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冲洗、抽脓,注入抗结核药物配合全身治疗的疗效观察,与31例单纯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纤支镜冲洗抽脓、注药,治疗重症空洞性肺结核合并肺脓疡,可加快空洞愈合及痰菌转阴,减少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结论疗效肯定,方法简单,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肺结核球中结核菌的培养和药敏来指导肺结核球的临床治疗。方法采用手术切除肺结核球后对其中的结核菌做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除异烟肼外肺结核球中结核菌对其他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均在81.4%以上,结核菌对抗结核药物组合后的敏感性亦满意。结论绝大部分肺结核球的治疗不一定需要采用耐药和耐多药方案,手术后仍可采用2HRZS/4HRZ方案治疗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结核分枝杆菌作为一种巨噬细胞胞内寄生菌,传统药物治疗存在治疗周期长、生物利用度低、毒性大甚至耐药性增加等局限性问题。抗结核纳米递药系统作为一种抗结核新剂型,可将经济廉价的药物通过主动或被动方式递送到巨噬细胞内,以杀死正在复制或潜伏期的结核分枝杆菌。在此框架下,笔者探讨了抗结核纳米递药系统对巨噬细胞主被动靶向机制,及用于组装纳米递药系统的先进材料。此外,总结了影响靶向递送效率的因素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