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孝东  袁建华 《齐鲁药事》2006,25(10):626-627
目的介绍了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关系。方法查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依据PK/PD参数,抗菌药物可分为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时间依赖性且抗菌活性持续时间较长即有明显的PAE者。结论依据PK/PD对优化临床给药方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对临床用药的意义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目的:概述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与临床用药方案的关系.方法:参阅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抗菌药物可分为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且半衰期较短、时间依赖性且抗菌活性持续时间(PAE)较长者三类.结论:依据PK/PD综合参数对制定合理给药方案、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与优化抗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慧萍 《齐鲁药事》2010,29(7):422-425
目的概述了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与临床优化抗菌治疗的关系。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根据PK/PD参数,抗菌药物大致可分为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且半衰期较短、时间依赖性且抗菌活性持续时间(如PAE)较长者三类。结论 PK/PD参数对临床优化抗菌治疗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哈娜  马满玲  杨习江 《中国药房》2009,(29):2311-2314
目的:设计抗菌药物间歇静脉滴注给药方案。方法:以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阿米卡星为例,采用多剂量函数法处理相关药动学数据,将药动学与药效学(PK/PD)参数相结合,应用Excel软件编写计算程序,设计合理给药方案。结果: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杀菌效应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对于血浆消除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宜采取小剂量均匀分次给药,甚至持续给药;半衰期较长者12~24h给药1次即可。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优化临床抗菌疗效的最佳PK/PD参数为Cmax/MIC,适宜日剂量单次给予。结论:基于PK/PD,应用Excel函数设计抗菌药物间歇静脉滴注给药方案,方法简便、可靠、直观。  相似文献   

5.
刘全义  秧茂盛 《中国药房》2014,(30):2849-2851
目的:对重症感染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使用的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进行优化,以期达到合理、科学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方法:利用抗菌药物的药动学(PK)/药效学(PD)参数优化抗菌治疗;采用连续给药的方法;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优化;个体化用药。结果:优化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给药方案,为科学、合理地使用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提供证据,使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T>MIC)最大化、疗效提高、不良反应减少和医疗成本降低。结论:对于重症感染患者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症必须尽早诊断,以便及时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或优化。  相似文献   

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研究进展,主要阐述了PK/PD综合参数确立的实验证据,掌握PK/PD参数有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儿童是临床医疗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发育速度快、发育不成熟以及个体差异较大。近年来,儿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问题突出,利用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PK)/药效学(pharmacodynamic,PD)模型及抗菌药物PK/PD参数可为儿童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有助于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并优化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8.
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相关研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抗菌药物的药动学(PK)、药效学(PD)的相关研究,发现了抗菌药物不同的PK/PD特性;提出了预测抗菌药物疗效的重要PD参数为AUC0-24/MIC,Cmax/MIC,t>MIC和抗生素后效应(PAE)等;而且对评价药物有效性。指导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疗效,避免产生耐药性都有指导性的作用。因此,PK/PD研究是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基础,在研究、设计和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制定敏感性临界值以及推荐用药指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邓昕  ;宋香清 《中国药房》2014,(30):2864-2867
目的:利用PK/PD理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降阶原则分析血液透析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用法用量及更换时机的合理性,并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抗菌药物药动/药效学(PK/PD)理论的主要评价参数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T>MIC)、AUC/MIC、cmax/MIC,结合CCr分析抗菌药物给药剂量,利用降阶原则评价抗菌药物的降阶处理,并以此为依据优化用药方案。结果:通过PK/PD理论及CCr分析,患者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在一定程度上欠合理,降阶处理的时机过早。结论:PK/PD理论及CCr是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有效应用并优化给药方案的依据,医师的经验性用药方案应该以药学理论为指导,以便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合理的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抗菌药物药动学(PK)和药效学(PD)的不断发展,PK/PD研究在抗菌药的药效学评价、给药方案的制定和优化以及细菌耐药性等方面的作用日趋重要,必不可少.目前国内外发表了大量抗菌药物PK/PD的研究文献,但由于厌氧菌培养条件的苛刻性,限制了抗厌氧菌药物的PK/PD研究.本文综述近年来发表的为数不多的有关抗厌氧菌药物的PK/PD研究文献,介绍该类药物PK/PD体外研究、动物和人体内研究方法,为国内今后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持续输注给药方案用于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及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且未行持续肾替代治疗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基于抗菌药物PK/PD特性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对抗菌药物药动学(PK)/药效学(PD)参数的影响方面,分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持续输注给药及剂量调整对药物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结合患者病理生理学状态,并且根据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PK/PD特性和静脉输注方法的循证医学依据,调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给药剂量、给药间隔和静脉输注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临床药师依据抗菌药物PK/PD理论并结合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调整,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代动力学(PK)与药效学(PD)。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抗菌药物PK/PD参数与药物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依据抗菌药物对细菌作用的方式和PK/PD特性,将抗菌药物分为浓度依赖型抗菌药  相似文献   

13.
喹诺酮类是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一类抗菌药物.现从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等方面对其药动学/药效学(PK/PD)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PK/PD与细菌耐药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14.
反映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为t>MIC,反映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为cmax/MIC或AUC/MIC。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都与抗菌药物后效应(PAE)和半衰期(t1/2)密切相关。运用PK/PD参数优化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叙述了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及其运用PK/PD参数优化用药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15.
时间依赖性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抗菌药物的疗效不仅取决于药物的抗菌活性,还与其给药方案有关。正确的给药方案应参考抗菌药物的药代/药效(PK/PD)特征。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在我国仍然没有按照其PK/PD特征给药,主要问题是给药间隔不当。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疗效与其给药方案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国外研究进展,提出了改善我国β内酰胺类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抗菌药物PK/PD参数与临床给药方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宏 《中国药师》2006,9(9):854-856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为药物剂量对药效的影响以及药物对临床疾病的效果。抗菌药物治疗传统上以体外药效学数据MIC,MBC,KCS,PAE等为指导,上述参数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但其测定方法是将细菌置于固定的抗菌药物浓度中测得的,而体内抗菌药物浓度是一个连续变化的状态,不能体现抗菌药物杀菌的动态过程,抗菌药物PK/PD研究将药物动力学与体外药效动力学参数综合,旨在研究某一给药剂量对应的时间一效应过程。现根据抗菌药物PK/PD参数,对各类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制订作一简要分析,以期优化临床给药方  相似文献   

17.
罗晓媛  李晋 《安徽医药》2011,15(5):635-636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是近年抗感染研究的重点,PK/PD模型的提出和广泛应用,获得药物-人体-致病原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进行优化抗生素治疗.随着对抗菌药物PK/PD联合研究的不断深入,提出对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延长作用时间来获得更有意义的临床终点.该文将近年来国内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耐药菌所致感染,由于早期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谱较 窄,抑酶谱更广泛的酶抑制剂在不断研发之中。与一般抗菌药物临床前研究不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临床前研究需 明确β-内酰胺类药物或酶抑制剂本身的抗菌谱与抗菌活性,尤其是明确酶抑制剂是否具有抗菌活性。需要确定合适的β-内酰胺 类药物与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以及适用的不同酶型的目标病原菌。本文主要介绍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前研究方 法。临床前研究阶段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研究包括体外研究和体内研究两部分,前者主要为体外药效学研究和体外药 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PK/PD)研究,常用研究方法包括β-内酰胺类药物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最 低抑菌浓度测定、最低杀菌浓度测定、抗生素后效应测定及时间杀菌曲线。后者主要为动物药动学研究、感染动物药效学研究 和感染动物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在动物药动学/药效学研究中,需考虑β-内酰胺类药物与酶抑制剂的相互影响。这些研究方法的 应用旨在阐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两组分药效学特点、药动学相似与否、PK/PD指数及其临床前PK/PD靶值,为进入临 床试验阶段目标适应症及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述近年来肾移植术后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临床药动学(PK)和药效学(PD)研究现状,为进一步优化其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泼尼松/泼尼松龙在肾移植术后药动学/药效学相关研究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结果:糖皮质激素已应用多年,但其临床给药方案通常凭医生经验制定,缺乏临床药动学/药效学研究指导,因而在进行冲击治疗和长期给药时往往出现多种毒副作用。目前泼尼松/泼尼松龙肾移植术后的临床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局限:大部分药动学数据采用非房室分析方法以及两步统计法计算,大多数研究中测定血药浓度为总药物浓度而非实际起效的游离药物浓度,药效学研究多限于药物暴露与毒副作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论:泼尼松/泼尼松龙肾移植术后的临床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具有一定基础但尚不全面,有待考察其系统的定量关系用于指导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从参数的选择与整合,群体药动学与流行病学MIC分布的应用及对细菌的耐药选择等方面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制定达到最佳细菌学治愈并减少耐药性产生的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