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是指通过药物的应用来改善或修正患者的病态行为,思维、及心境。 相似文献
2.
精神病人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知、情、意和行为与健康人是不同的,也不同于其它科室的病人。由于他们的心理活动千变万化,有时突如其来,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因此,在精神病房中掌握意外情况发生时的护理对策,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就显得极其重要。归结起来,精神科常见意外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紧张,现代生活中的很多人感觉心理压力增大,身心疲惫,各种精神疾患和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并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观察到.很多精神病患者在发病前一段时间.都在生活某方面出现问题,由量变到质变引发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4.
影响精神科护士积极性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其护理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患的特殊患者,多表现思维紊乱、行为异常,甚至个人生活不能自理,自知力丧失,不仅不承认有病,且可造成对自身和他人的伤害,有时还把护理人员当成仇敌进行攻击,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激发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我们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6.
7.
拒食行为是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常见问题[1].拒食不仅影响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延误治疗;长期拒食还将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加重病情,影响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因此,了解拒食的原因及对拒食护理是精神科护理重要环节.2010年1月~2010年6月,我们对65例女性精神疾病拒食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给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首发精神病患者进入康复期后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以预防本病的复发和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方法:对我院5年来(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86例首发精神病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其它特殊的治疗,精神症状缓解,自知力恢复。进入康复期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对客观事物虽有一定的分析观察能力,但由于缺乏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不能正确的对待自己和周围事物,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消极、抑郁、焦虑、紧张、内心苦闷、担心害怕等。结论:针对首发精神病患者在康复期诸多的心理问题,我们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具体的心理分析。在护理过程中找出护理问题,确定护理诊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并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学习《精神科护理学》对改善护理专业学生精神疾病患者歧视态度和服务意愿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便利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的护理本科三年级学生共336人,在课程学习前后分别进行"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和"护理服务意愿评估表"的调查。结果课程学习前,护生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课程学习后,护生隔离、能力维度得分和总分低于学习前,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意愿的得分高于学习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学习《精神科护理学》可以有效改善护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和误解,后期仍应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涉及的护理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伦理学是以一般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护理在为患者、为社会服务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的科学。不伤害原则、互助原则、尊重原则和公正原则都属于护理伦理学的范畴。而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感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患者参与型教学法促进护理本科生对精神疾病患者正性认知的效果.方法 以护理本科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嶺岸等制订的护理学生精神疾病患者认知量表收集参与型教学法干预前后护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护生对精神疾病患者认知值:干预组(51.55±8.08)分、对照组(53.75±7.35)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护生对精神疾病患者正性认知的评分较自身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参与型教学法促进了护理本科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正性认知. 相似文献
13.
性症状是精神科临床中常见的症状[1],它包括说淫话、写淫语、赤身裸体、手淫、同性恋、追逐异性、性幻觉、性牵连观念、性欲减退或亢进等[1],护理时难度大.作者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总结护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对股骨干骨折伴精神疾病患者基础护理的特殊情况,根据日常护理工作经验,从入院处置、心理、皮肤、大小便、安全、口腔、饮食、睡眠等方面的护理对这类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病因、病理、治疗比较复杂。大多数患者由于自知力缺乏,服药依从性差,从而影响疾病的疗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医务人员还必需提供适合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并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为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恢复和依从性的提高,本研究对我院2005年6—12月住院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行为与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自杀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有效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内容,可以减少患者生命财产损失和医疗护理纠纷,是患方和医护人员共同期望的目标。现对有关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及其干预措施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精神疾病患者意外的发生会导致对自身或他人的伤害 ,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及意外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与对策。1 临床资料2 0 0 0年至 2 0 0 1年在我院住院的816例患者中 5 0例发生意外 ,其中男30例 ,女 2 0例 ,18~ 6 6岁 ,平均 37岁 ,以 2 2~ 4 8岁者居多 ,占 6 3 5 %。本组意外事故中 4 2例导致不同程度的危害 ,8例由于发现及时 ,处理得当 ,未造成不良后果。毁物 14例 ,伤人 15例 ,自杀 8例 ,逃跑 13例。病程 3d~32年 ,平均 8 5 8± 7 4 6年 ,其中 3年以内者 19例 ,占 38%。首发年龄 12~ 6 3岁 ,平均 31 75± 1… 相似文献
18.
心因性精神疾病往往是心理创伤引起的心理异常,心理障碍非常严重.因此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是不够理想的。近几年来,从我院收治的50例心因性精神病患进行小剂量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得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对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从中山市南朗镇社区随机抽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实行为期一年的个案管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探访。对两组患者分别在入组时、6个月和一年进行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F-12)、社会和职业功能评估量表(SOFAS)、坎贝尔需要评估量表(CAN)的评定。结果两组在入组时,SF-12、SOFAS和CAN的五项因子:基本生活、躯体和心理健康、社会交往、家庭和社会职能及社会援助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6个月后和一年后的SF-12、SOF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后CAN五项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后基本生活、躯体和心理健康、社会交往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庭和社会职能及社会援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开展个案管理工作,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职业功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