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种改进的小鼠骨髓细胞SCE方法朱宝芹,刘艳华(遗传教研室)李秀珍(图书馆)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isterchromatidexchange,SCE)是反应生物体内DNA损伤的一个灵敏指标,体内SCE技术能客观地反应生物体与环境化学因子或其它因素污染...  相似文献   

2.
SCE结合淋巴细胞微核率对诊断恶性肿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SCE(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及淋巴细胞微孩率为指标检测了28例恶性肿瘤患者,51例相应疾病患者,33例恶性肿瘤者的一级亲属,28例正常人,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的SCE和淋巴细胞微核率都显著增高(P<0.01),SCE和微核率显著正相关(r=0.98,P<0.01),认为SCE和微核率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细胞遗传效应的损伤,是染色体不稳定性的表现,而染色体不稳定性是恶性肿瘤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30例离体培养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于加入登革Ⅱ型病毒前后的SCE值改变.结果表明:登革Ⅱ型病毒可以提高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SCE值,说明该病毒对人体淋巴细胞染色体具有损伤作用。实验还观察到不同个体的淋巴细胞在加入登革Ⅱ型病毒后,其SCE率的升高有一定的个体差异,说明了染色体或DNA损伤程度的不等。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对吉林地区102厂附近棋盘村食用“污染白菜”的健康居民,进行SCE和染色体畸变的观察。结果表明,食用“污染白菜”和食用非污染白菜居民的SCE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低分子铬结合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影响。六价铬(K_2Cr_2O_7和CrO_3)实验组的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三价铬和低分子铬结合物实验组的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六价铬和三价铬实验组每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平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低分子铬结合物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检查了接触三硝基甲苯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的频度。结果表明:1.接触三硝基甲苯的工人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织(p相似文献   

7.
无症状HBs Ag携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无症状HBsAg携带者遗传物质的损伤。②方法 用常规法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诱导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用紫外线照射法制备SCE标本,对20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SCE频率进行了分析。③结果 无症状HBsAg拘束3者外周血淋巴细胞SCE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t=3.101,P〈0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芜湖地区健康人群(20~40岁)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率平均值。方法:随机选择健康人群40例,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按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检测方法进行培养检测,计数SCE发生率。结果:本地区健康人群自发SCE互换率AM呈正态分布,范围为4.1~8.9,平均值为6.7±1.4,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CE互换率AM可作为染色体结构稳定性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染色体畸变、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rRNA-gene)活性及淋巴细胞分裂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乙型肝炎(包括无症状HBsAg镌带者、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慢性活动型肝炎)的染色体畸变率及SCE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鉴于染色体畸变和SCE率的增加能反映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和淋巴细胞内DNA的受损情况,故可考虑作为了解乙肝患者病情和预后,用于筛选治疗乙肝药物的检测手段。(2)乙型肝炎患者rRNA基因数目减少和转录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3)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经72小时培养进入M_3期的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细胞分裂周期并未延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然流产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ister-chromatid exchange, SCE)频率,探讨SCE与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自然流产女性117例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健康育龄女性50名为对照组,按SCE检测方法检测2组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SCE互换频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SCE互换频率分别为(8.04±2.30)次和(6.43±1.50)次,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女性自然流产可能与SCE互换频率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1.
61名乙迁肝患者,桉不同时期,检测SCE、常染色体、HBsAg、抗HBc、肝功能,用螃蜞菊、聚肌胞,螃蜞菊加聚肌分组(每组20人)治疗后,观察染色体的改变。43例健康人作对照。其结果为SCE能敏锐地反映细胞内DNA受损情况,比常染色体、肝功能、HBsAg等检测手段更灵敏、更稳定。亦能了解病情和预后,可作为检测复跳的手段和筛选治疗乙肝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杨晓东  孙强 《医学综述》2007,13(5):355-357
FADD是Fas系统的一个信号连接蛋白,是死亡受体与胞浆成分之间联系的纽带,介导细胞凋亡。恶性转化的肿瘤细胞是因为生长失控导致的过度增殖,肿瘤细胞凋亡机制受到抑制而导致肿瘤细胞不能进行正常凋亡并且清除。FADD作为凋亡信号的连接蛋白,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FADD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肝外胆管癌瘤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方式和畸变率,筛选肝外胆管癌标记染色体,定位肝外胆管癌相关基因。方法 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和光谱核型分析(SKY)技术检测12例肝外胆管癌组织瘤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方式和畸变率。结果 肝外胆管癌瘤细胞多条染色体存在结构畸变,畸变方式以片段重复和丢失为主,重复集中在1q,3q,8q,15q和17q,丢失主要发生在3p,4q,6q,9p,17p和18q,其中丢失率最高的2个区段分别为3p13-p21和9p21-pter(各41.7%)。结论 肝外胆管癌瘤细胞染色体存在明显结构畸变,为进一步定位肝外胆管癌发生发展相关基因靶位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磁场作用与肿瘤坏死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研究了磁场作用对荷瘤小鼠肿瘤坏死的影响。实验显示:15mT的交变磁场(50Hz)和80mT的稳恒磁场均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肿瘤坏死、溃疡形成,血清中TNF活性及浓度提高。提示:磁场作用与肿瘤坏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昆明种小鼠吸入不同浓度(28,67,100mg/M3)烹调油烟(COF)的情况下,观察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率。实验结果显示,吸入COF各剂量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均随COF浓度上升而增高(P<0.05),且呈剂量反应关系,两率相关系数为0.88,表明COF进入体内后具有一定的体细胞诱变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损伤情况.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单纯HBsAg( )增高组16例,乙肝组16例,乙肝恢复组10例,HBsAg、抗HBe、抗HBc三阳组12例,脂肪肝组16例,做孕早期绒毛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的检测.结果:单纯HBsAg( )增高组、乙肝组自发和诱发SCE逐步增高,且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差异;乙肝恢复组较乙肝组SCE下降;其他肝病患者较乙肝组SCE均较低.结论:乙肝妊娠妇女体内出现DNA损伤及修复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管吻合技术与微栓子形成的关系及其对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1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制备右侧提睾肌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血管吻合技术良好组与吻合技术差组,采用活体微循环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观测通过提睾肌第一级微动脉的微栓子数量、面积和毛细血管灌注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微栓子的组成及变化. 结果吻合技术良好组微栓子的平均数量和面积均明显比吻合技术差组少(P<0.01);吻合灌注后3h功能毛细血管密度降到基础值的57.6%;微栓子内的血小板出现显著脱颗粒. 结论血管吻合后产生微栓子的数量与吻合技术的优劣密切相关;微栓子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降低微循环的灌注;吻合技术通过微栓子改变功能毛细血管的密度而影响组织存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管吻合技术与微栓子形成的关系及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1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制备右侧提睾肌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血管吻合技术良好组与吻合技术差组,采用活体微循环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观测通过提睾肌第一级微动脉的微栓子数量、面积和毛细血管灌注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微栓子的组成及变化。结果 吻合技术良好组微栓子的平均数量和面积均明显比吻合技术差组少(P<0.01);吻合灌注后3h功能毛细血管密度降到基础值的57.6%;微栓子内的血小板出现显著脱颗粒。结论 血管吻合后产生微栓子的数量与吻合技术的优劣密切相关;微栓子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降低微循环的灌注;吻合技术通过微栓子改变功能毛细血管的密度而影响组织存活。  相似文献   

19.
宁夏汉族恶性肿瘤与ABO血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63例宁夏汉族恶性肿瘤患者的ABO血型进行分析,并与1581例宁夏汉族健康人群的ABO血型进行比较,系用相对危险率(R)及其显著性来说明恶性肿瘤和血型抗原的相关强度及其危险程度。结果显示宁夏汉族甲状腺癌、乳腺癌的血型分布与O型血密切相关,胃癌的血型分布与A型血相关。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ABO血型的分布存在着某些相关性。结果提示遗传因素可能是某些恶性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