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工作中经常用9号、12号针头加药,如用12号针头加药,常可使瓶塞碎屑阻塞针头或碎屑掉人输液瓶中,若不能被清除,便只能丢弃不用,给病人造成经济损失。如用9号针头加药,虽可减少瓶塞碎屑的产生,但加药时阻力大,并且配药速度慢。为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通过临床实践,摸索出一种有效防止瓶塞碎屑产生的方法,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2种配药方法致密封瓶瓶塞碎屑脱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密封瓶内吸取药物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操作之一 ,在操作中我们会遇到针头堵塞或瓶塞碎屑脱落到注射器针筒内。韩芳的 2种配药方法比较中 ,传统的垂直配药方法针头堵塞率为 16 .0 4 % ,斜面法为 5 .2 5 % ,王丽霞等预防加药时针孔堵塞的方法致针头堵塞率为 1.11% [1 ] 。张碧淦等采用垂直插入法致瓶塞碎屑发生率为 19.33% ,侧插入法为 7.33% ,斜面背侧加压法为 1.33% [2 ] 。注射器针筒内混有瓶塞碎屑的药液 ,如果不加检查就会注入到输液瓶内 ,或造成药液的浪费 ;或当病人或家属看到输液瓶内有异物时 ,必将造成病人或家属的紧张、恐惧 ,甚至…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实用护理杂志编辑部 :拜读贵刊 2 0 0 3年第 19卷第 4期张碧淦等作者的《防止瓶塞碎屑产生的方法》一文 ,认为作者提倡的“斜面背侧加压侧插入法”值得一试 ,我们正在全院推广使用 ,应用中出现一次输液瓶中有瓶塞碎屑。结合多年临床实践 ,提出几点减少瓶塞碎屑产生的方法 ,供同行参考。1 配液体 (特别是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 )时 ,应根据药物性质 ,尽量使用 9号以下针头。因为针头越大 ,与瓶塞接触面积越多 ,增加了针头对瓶塞的嵌切作用 ,从而瓶塞碎屑产生的几率也就越高。2 夜间操作时应对液体细心检查 ,特别是加入药液后产生气泡的液体 ,在…  相似文献   

4.
防止瓶塞碎屑产生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在配制注射药液时 ,经常遇到瓶塞碎屑阻塞针头或掉入输液瓶中的情况 ,若掉入输液瓶中的瓶塞碎屑不能被清除 ,便只能丢弃不用 ,因此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通过临床实践 ,我们探索出一种较有效防止瓶塞碎屑产生的方法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均采用 2 0ml注射器 ,12号针头 ,配制瓶装注射液 10 0~ 5 0 0ml。1 2 分组。抽样共 4 5 0例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5 0例 ,各组中同一厂家及规格的液体瓶数相等 ,使之具有可比性。1 3 方法。 3组均由同一个人进行操作 ,避免个体差异。(1)输液瓶端正置于治疗台上 ,左手固定输液…  相似文献   

5.
12号侧孔针头与斜面针头配药对胶塞碎屑形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用12号侧孔针头与斜面针头穿刺胶塞配药减少碎屑形成的最佳方法,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用12号侧孔、斜面针头以垂直进针穿刺法,分别用左向法、右向法、上向法及下向法穿刺同一批号奥格门汀各100瓶,观察胶塞碎屑形成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使用12号侧孔针头和斜面针头穿刺胶塞加药碎屑形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号侧孔针头加药形成胶塞碎屑组间比较情况,经统计学分析,χ2=0.3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号斜面针头加药形成胶塞碎屑组间比较情况,经统计学分析,χ2=0.0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针头向左穿刺胶塞碎屑形成率最高。结论采用12号斜面针头加药,最好避免针头向左,它可以减少穿刺胶塞时碎屑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预防加药时针孔堵塞的方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加药、配药是注射前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护理人员在加药时经常会遇到针孔被液体瓶或青霉素类小瓶的橡皮塞碎屑堵塞的现象。从而影响加药的速度,且会使碎屑进入液体内,造成可疑污染。笔者改变传统进针方法,采用使针头与瓶塞面呈60°~80°角进针,针孔很少被堵塞。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自 1999年 10月~2000年 2月,加药 1800例,随机分两组。传统法与改进法各900例。1.2两种方法各使用9号针头150例,12号针头350例,16号针头400例。1.3被穿刺的瓶塞两种方法各:液体瓶100例,青霉…  相似文献   

7.
临床静脉输液配药时,某些药物会伴随产生许多泡沫,为临床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可避免此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1方法按临床加药常规,用碘酒、乙醇棉签消毒瓶塞待干,根据所需加药液的剂量用注射器抽出输液瓶内适量的液体。连接注射器针头,将药物吸入注射器内,然后插入输液瓶内,将输液瓶身适当倾斜一定角度,使液体将注射器针头浸没,然后缓慢推注药液,注药完毕,将输液瓶直立,并吸出相应的空气毫升数。2讨论本方法可避免泡沫过多,无法回抽空气,导致瓶内压力升高,使液体从针孔外溢,违反无菌操作,并减…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工作中,当护士在溶解粉剂药液时,常规用20mL注射器抽吸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注入粉剂瓶中,在注入过程中,由于20mL注射器针头大,可能使瓶塞微粒进入针头中,随着溶解液体而进入药瓶中,给病人造成心理负担,为了避免此现象的发生,通过临床摸索与实践,总结出如下经验。换用5mL注射器抽吸,可以明显减少瓶塞微粒污染,减少穿刺次数,抽吸溶液注入药瓶中后,取下注射器,不拔出针头,待药液溶解后,再抽出药液;20mL注射器针头避免垂直刺入,与瓶塞保持30度斜角,以针头顶部面积最小锐利的针尖部分顺瓶塞凹处迅速穿过瓶塞,可明显减少瓶塞微粒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配制粉剂抗生素时,由于需要反复穿刺瓶塞,经常遇到瓶塞碎屑阻塞针头或掉入输液瓶中的情况。瓶塞碎屑一旦掉入瓶中一时无法清除,只能丢弃。一方面会加重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一旦使用到病人身上,有可能会发生输液反应或护理纠纷,从而影响护理质量。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探索出加用  相似文献   

10.
练敏 《现代护理》2007,13(24):2322
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结束时机器贮血室内经常会剩余有血液,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回输给病人。以往,用一般的输液瓶来回收,需要先打开瓶塞,然后消毒等操作,其步骤繁琐且易造成污染,我们利用在术前机器预充完后的万汶空软包装输液袋来回收剩余血液,收到良好效果。1材料用后的空万汶软输液袋(500ml/个)1个或多个,12号无菌注射针头1枚。2操作方法先将12号针头与微栓排气管远端连接好,然后识别并掰开软输液袋的白色加药端口,将12号针头插入白色加药端口并穿透非乳胶隔膜及里面的无菌槽,便可通过体外循环机器将剩余的血液回收入袋内,回收完毕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