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小学生营养教育干预效果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营养教育手段提供依据。方法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10所小学开展连续2个学期的营养教育,干预形式为发放营养教材、培训教师、开展营养课、教师教案评比等。在此基础上,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市区、乡镇和山村小学各1所,在每所小学3~6年级各随机抽取1个班,在干预前后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营养教育干预后,小学生的10个营养知识点知晓率均有提高(P0.01),如对营养早餐的食物组成的正确率提升了12.3%,对粗粮的正确率提升了25.2%。小学生"每天都吃早餐"、"早餐食物种类达到3~4种"干预后分别为81.8%和53.9%;"每天都喝奶"、"每天吃1个鸡蛋"的百分比均比干预前分别增加了2.9%、3.9%。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学生开展系统的营养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培养健康行为和减少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在安徽省城市初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方法在城市初中学生中发放印有艾滋病防治知识图文的作文簿,并要求以艾滋病为主题写作文,与此同时开展多种形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同样的抽样方法和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学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6.2%提高到干预后的84.7%(χ2=661.062,P<0.01)。干预后,无偿献血知识、艾滋病治疗知识、美沙酮知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个与性有关的知识点、1个无偿献血知识点、2个美沙酮知识点、1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知识点干预后知晓率仍然低于80%。对有关艾滋病防治态度的3个问题的平均正确态度持有率由干预前的83.6%提高到干预后的90.3%(χ2=118.133,P<0.01),向周围的人讲过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学生由干预前的33.8%提高到干预后的55.4%(χ2=188.814,P<0.01),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发放作文簿及写作文活动等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开展初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但仍需要针对某些薄弱知识点开展针对性宣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营养教育对中小学生饮食行为、营养状况的影响,为有效开展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学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为期1年的营养教育。结果:干预组学生营养教育后营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平均知晓率由52.2%提高到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天吃早点的人数增加,从干预前的51.0%提高到干预后的71.6%,早点的质量有所改变,经常喝牛奶、吃蛋类的人数明显增多,且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超重、肥胖率干预前分别为5.2%和3.2%,干预后为5.9%和1.6%,肥胖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患病率由干预前的6.9%降到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教育对提高营养知识、促进学生饮食行为的改变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椒江区初次怀孕妇女的营养知识知晓率和相关食物的摄入频率及干预的方法和效果,评价健康教育在提高孕妇营养知识中的作用,为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方法按照保健卡编号随机挑选20岁~30岁初次怀孕、孕周小于12周的10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和F检验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干预前100名孕妇的问卷总平均得分为17.0分,干预后提高到1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6,P<0.01)。干预后孕妇营养知识和行为的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孕妇摄入牛奶、豆制品等与孕妇及胎儿健康密切相关的食物的频率显著提高,但态度的得分和干预前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对孕妇开展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她们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摄入与孕妇及胎儿健康密切相关食物的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效果,为教育部门开展学生预防艾滋病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梅州市梅江区中学生进行艾滋病预防方面教育,在干预前后随机抽取所辖的完全中学各2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66.4%提高到干预后96.0%,除“与HIV感染者共用剃须刀”干预前后(分别为83.0%与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相关态度也有明显改变,除“是否愿意与HIV感染者学习工作”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教育效果明显,但仍需重点的有针对性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评价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医护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宣教前后的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健康教育前平均为(20.12±2.28)分,健康教育后平均为(20.77±4.04)分,(t=6.417,P<0.01);对典型问题回答正确率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称、不同执业范围医务人员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典型问题回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医务人员开展多种形式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应进一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督导落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城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营养标签的认知情况。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1月随机选择城区6所中小学校,在一~七年级中整群抽样确定13个班级,通过干预前后比较营养标签认知情况。在学期初开展营养标签摸底问卷调查,在校园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标签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在学期末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校园健康教育干预使城区中小学生营养标签知晓率由75.86%达到97.08%,行为形成率由44.06%达到57.53%。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学生阅读营养标签最关注的是蛋白质,干预后最关注的是能量。钠的关注率在干预前后的应答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园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营养标签健康教育,学生对营养标签的知晓率、内容关注率及行为形成率均高于干预前,对科学选择零食,提高健康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实习护生手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名实习护生进行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干预前后实习护生进行手卫生认知水平及现场执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干预后实习护生的手卫生认知水平较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手卫生执行率分别为53.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洗手方法正确率分别为50.0%、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改善实习护生手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北京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2016—2019年,每年在全市16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对小学生及社区人群通过媒体、宣传材料、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并通过干预前后对5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开展问卷调查,来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2016—2019年,干预前调查家庭主妇3799人,小学生8377人;干预后调查家庭主妇3719人,小学生8282人。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78.52%提高到干预后的9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家庭主妇干预后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干预前知晓率不完全相同,2016年低于其他年度(P<0.01)。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9.28%提高到干预后的9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小学生干预后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干预前知晓率不完全相同,2016年、2017年均低于2019年(P<0.01)。结论 北京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糖尿病患者食物交换份快速查表与手测量法"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准实验研究的方法,对舟山某城区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膳食健康教育。干预组应用"食物交换份快速查表与手测量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传统的膳食热量计算方法和食物生重称重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基线和终末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控制相关知识点的知晓率绝大多数有所提高。其中干预组有8个知识点、对照组有2个知识点知晓率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并且干预组比对照组提高得更为明显。干预后,干预组膳食治疗相关食物热量需求计算和食物计量的6个知识点中,有3个的知晓率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相比传统的膳食热量计算方法和食物生重称重法,"糖尿病患者食物交换份快速查表与手测量法"更加形象直观、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沈阳市孕妇营养知识知晓及对孕期营养知识的需求情况。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对沈阳市10个区、县(市)登记在册的3203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孕期营养知识10道题16个知识点平均知晓率为56.4%,不同城区间孕妇知晓率不同,其中城市为60.9%、郊区为55.1%、农村为48.0%,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6,P〈0.01),不同学历间孕妇知晓率不同,其中初中为45.8%、高中为52.9%、大专为62.3%、本科为67.7%、研究生为72.6%,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3,P〈0.01),且学历越高,知晓率越高。"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及"每天吃水果的时间"知识点掌握最差。影响孕期营养知识掌握的因素,经回归分析得其保护因素是年龄(β=0.04,OR=1.04,P〈0.01)和文化程度(β=0.56,OR=1.75,P〈0.01);危险因素是城区(β=-0.17,OR=0.84,P〈0.01)。孕妇需求最高的是孕期营养知识,高达77.4%,知识知晓与妊娠结局有关。结论沈阳地区孕妇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文化程度是影响孕妇掌握营养知识的最主要因素。在开展孕期营养健康教育时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内蒙古牧区居民重点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的4个苏木8个嘎查村为干预组,通辽市库伦旗的4个苏木8个嘎查村为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重点传染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从45.0%提高至69.8%(P〈0.01);健康行为方面,干预组的传染病相关健康行为中,"便后洗手"的形成率最高(94.0%),"帮助牛羊分娩时戴橡胶手套"的形成率最低(17.7%);干预组对药品说明书各项内容的阅读理解正确率均比干预前高(P〈0.01);现场行为操作方面,干预后干预组测量体温、咳嗽吐痰和洗手3种行为的操作总分分别为(7.58±2.75)、(3.80±1.29)和(6.56±1.7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内蒙古牧区实施预防重点传染病的干预适宜技术,有效提高牧民重点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对控制传染病与提升自身保健能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福建省龙海市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的现状及获取途径,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龙海市符合条件的居民5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知晓交通事故求助电话男性53.4%,女性44.6%;知晓放射性事故男性45.8%,女性33.7%,均为男高于女;知晓灾害事件自救知识低年龄组(18~29岁)为(12.98±2.45)分,高于高年龄组(50~59岁)的(11.65±2.94)分;灾害自救知晓率大学及以上学历为(13.39±3.30)分,小学及以下水平为(11.53±3.55)分;传染病防控知晓情况大学及以上学历为(20.09±4.22)分,小学及以下水平为(16.92±5.28)分、知晓交通事故求助电话大学及以上学历为64.9%,初中学历为42.2%、知晓毒气泄漏逃生知识高中/中专学历为55.6%,小学及以下水平为42.5%,以上知识知晓率高学历人群高于低学历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对龙海市公众应急知识与技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学历(B=1.895,95%CI:1.279-2.510),其次是职业(B=0.286,95%CI:0.053-0.520)。结论龙海市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存在学历、职业、年龄、性别差异,整体的应急知识掌握情况不佳,其中学历和职业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营养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及《大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营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参加公选《大学生营养与健康》课的180名学生于课前、课后进行营养健康知识、态度与行为的自编问卷调查,采用Excel2003和x。统计分析并观察其营养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经健康教育后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达89.2%,较教育前(48.9%)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33,P〈0.05)。学生对营养的态度优于教育前(86.9%),为9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3,P〉0.05)。学生健康行为采纳率(58.5%)优于教育前(25.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8,P〈0.05)。结论在政策和环境支持下开设《大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课的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普及和提高营养健康知识和技能,坚持采纳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和健康饮食行为的必要的、可行的、有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海南省儋州市农村居民和学生登革热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择干预村和对照村,在干预村采取入户宣传、集中健康教育等方式对农村居民和学校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村仅调查干预前后登革热媒介变化情况。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农村居民、学生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持有率变化情况,及干预村和对照村登革热媒介密度变化情况。结果对儋州市18岁以上农村居民(1445名和1442名)和中小学生(2412名和2400名)进行了干预前后的调查。干预前,居民登革热各项知识知晓率均在65%以下,登革热防治相关行为中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其他各项行为持有率均在80%以下。干预后,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居民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干预前,除"适合蚊虫孳生的场所"外,学生其他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均在60%以下,登革热防治相关行为中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其他各项行为持有率均在70%以下。健康教育干预后,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学生登革热防治相关知识和行为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村和对照村媒介密度指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干预村下降幅度大于对照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农村居民和学生为目标的健康教育方式能较好的提高其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从而达到降低蚊媒密度,预防和控制登革热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辽宁省丹东市城市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在丹东市区选择2个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构成相似的社区,抽取2个社区中35岁以上居民分别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基线调查、干预中期和干预终期分别对调查对象高血压相关知识、行为和高血压治疗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调查社区居民843人,其中干预组416人,对照组427人。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41.3%提高至80.6%(P〈0.01);对照组由42.1%提高至49.4%(P〈0.01),但提高幅度不大;干预组各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吸烟率由35.4%下降至22.7%,饮酒率由35.6%下降至24.5%,低脂饮食比例由40.5%提高至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行为均无明显改变(P〉0.05);干预组的吸烟率、饮酒率低于对照组,低脂饮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0.2%和55.3%,较基线调查时明显提高(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护理专业学生营养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评价营养教育效果。方法2007年3~6月,在济宁医学院护理专业部分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前调查198人,教育后调查137人。教育后营养知识和态度分数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教育后提高了对某些营养素与食物关系和对疾病的认识、改善营养行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促进护理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疾病认知水平和营养状况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营养评价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对血液透析注意事项(81.1%)、并发症预防(78.8%)、合理用药(83.3%)、营养饮食(82.2%)、内瘘的防护(77.8%)、健康心理的重要性(87.8%)、定期复检的重要性(86.7%)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和自身干预前(P〈0.01)。干预组患者的SGA评分(23.08±1.24),人体测量学指标BMI(21.49±1.35)、TSF(13.73±1.72)、AC(24.46±1.19),AMC(23.42±1.64),血液生化指标TP(57.97±3.47)、AIB(38.75±2.86)、HB(97.49±3.65)等指标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被动式营养干预方式送餐上门对社区失能老人生存质量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为制定针对失能老人营养干预方式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大同市御东新区60周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119人,其中男86例,女33例,平均年龄(68.7±4.4)岁。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送餐上门方式进行干预,并对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和营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数据输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失能老人体质指数(BMI)与年龄呈负相关(r=-0.351,P<0.05);简易营养评价表(MNA)总分与患病数目和使用处方药数目呈负相关(r=-0.431/-0.388,P<0.01),与进餐陪伴人数、咀嚼功能、饮食行为自评呈正相关(r=0.514/0.511/0.487,P<0.01)。干预后,研究对象的MNA评分、BMI值、上臂围和小腿围高于干预前,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3/5.49/8.91/9.47,P<0.01)。③干预后,研究对象的生存质量评分发生变化,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三个维度的评价均高于干预前,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1/33.67/32.49,P<0.01)。结论送餐上门作为一种被动式营养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社区失能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成都市幼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为今后制定预防手足口病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成都市3~6岁幼儿家长1243人,干预前后以调查员询问的方式完成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手足口病认知得分为(7.17±1.55)分,低于干预后(8.24±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为婴幼儿和儿童","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的疾病","目前并无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知晓率分别为99.9%、96.2%和78%,均高于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幼儿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指导,可以提高幼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对幼儿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