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村社区居民吸烟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居民吸烟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式。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区18岁以上常住人群总吸烟率为30.0%,男性吸烟率为68.4%,远高于女性的1.7%;男性40~50岁组吸烟率最高为75.4%,〈30岁组吸烟率最低为45.7%。在男性中,农民吸烟率最高(70.0%),家务劳作者最低(26.1%);吸烟者中,25岁前开始吸烟者占76.0%,每天吸烟10支以上者占88.5%,戒烟成功率为14.1%,被动吸烟率为71.7%。结论目前苏南农村社区居民的吸烟状况不容乐观,应大力开展控烟的宣教及吸烟相关因素的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社区35-79岁居民生活习惯与主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调研中老年人生活习惯与慢性病的发病趋势的相关性,提出促进健康的建议和措施。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在广州市越秀区梅花村街社区抽取650名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生活和行为习惯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血脂等检验,对相应调查和检查结果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及完成体检者589份,有效回收率为90.6%。社区中老年人中男性有吸烟史者占52.8%,女性仅占1.1%;有喝酒习惯的男性占25.5%,女性仅占3.5%;有规律运动习惯者占7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混杂因素后,男性(0R=188.39)、有喝酒习惯(OR=3.84)以及被动吸烟每周3~5d者比基本没有被动吸烟者(0R=2.96)是中老年居民吸烟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则为保护因素,尤其是大专及以上学历者相比文盲而言(OR=0.04),吸烟者少。本调查发现,中老年居民的慢性病发病率较高,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7.4%、12.3%和70-3%;而且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患病知晓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老年居民吸烟习惯与性别、喝酒习惯、被动吸烟时间和文化程度有关。城市社区中老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率高,知晓率低,健康教育和定期体检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居民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居民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效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4年4—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对抽中的家庭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市27718名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完成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5684份。居民吸烟率为22.7%,男性吸烟率为46.2%,女性吸烟率为2.0%;现在吸烟率为19.9%,男性现在吸烟率为40.5%,女性现在吸烟率为1.6%。吸烟者开始吸烟年龄中位数为20岁,现在吸烟者日均吸烟中位数为14.3支。戒烟率为13.1%,复吸率为9.4%。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022,95%CI:0.019~0.026)、文化程度(OR=0.697,95%CI:0.659~0.737)、家庭人均年收入(OR=0.975,95%CI:0.955~0.995)和饮酒(OR=2.687,95%CI:2.467~2.927)是吸烟的影响因素,在以在校学生或未婚状况为对照时,职业和婚姻状况亦是吸烟的影响因素。结论 广州市居民吸烟率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吸烟主要在男性中流行,控烟工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深入调查上海市某区常住社区居民的吸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效控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9—12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某社区11个居委的13 567名全年龄段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资料、个人吸烟、饮酒、饮茶情况。应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评估吸烟与调查因素的关联。[结果]调查对象总吸烟率21.0%(2 083/9 903)。除家庭人均月收入外,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种、饮酒状况、饮茶状况人群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者开始吸烟年龄为(22.7±6.4)岁,65.4%的居民起床后60 min以内开始吸第一支烟。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OR=46.97,95%CI:33.26,66.32);20~、30~、40~岁年龄组吸烟率均大于〈20岁组,OR值(95%CI)分别为3.56(2.06,6.17)、4.42(2.50,7.83)、4.16(2.43,7.1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吸烟率低于初中及以下(OR=0.59,95%CI:0.43~0.81);从事脑力劳动者吸烟率低于从事体力劳动者(OR=0.78,95%CI:0.61~0.98);已婚者和丧偶者的吸烟率高于未婚者,OR值(95%CI)分别为2.21(1.07,4.58)、2.19(1.70,2.81);饮酒者吸烟率高于不饮酒者(OR=2.53,95%CI:1.97~3.26);饮茶者吸烟率高于不饮茶者(OR=2.29,95%CI:1.87~2.81)。[结论]上海市某社区常住居民的总体吸烟率较高。男性、中年人、较低的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者以及有饮茶和饮酒习惯的人群,与吸烟行为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山西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吸烟行为、烟草危害知识与态度及提供戒烟服务的现状,为制定控烟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省2011年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项目的18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站)、疾控中心和健康教育所共94个单位9637名在职职工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吸烟率为9.8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8.82%,女性吸烟率为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921.23,P〈0.01)。有87.00%的医务人员知晓本单位规定“不能在室内任何区域吸烟”,吸烟的医务人员中有80.10%在上班时吸烟;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82%;医生在就诊时从不或很少询问病人吸烟情况占72.10%。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对吸烟危害相关知识与态度情况的知晓情况(×。=101.88,P〈0.01)和对吸烟、被动吸烟与疾病关系知识知晓隋况(x2=14.8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的危害”(P=0.000,OR=1.007,95%C1:1.005~1.105)和“外国烟的危害比国产烟的危害小”(P=0.013,OR:1.002,95%CI:1.001—1.004)知晓率高是促使不吸烟的保护因素,男性是吸烟的危险因素(P=0.000,OR=1.319,95%c,:1.303-1.335),高学历是不吸烟的保护因素(P=0.000,OR=1.023,95%C1:1.016~1.030)。结论山西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控烟环境尚未形成,需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烟草危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控烟意识,强化控烟监督力度,推进创建无烟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40岁居民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于2020年1—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金水区≥4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进行脑血管功能积分检测,判断居民是否为脑血管高危,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居民脑血管高危检出率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脑血管高危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141名郑州市金水区≥40岁常住居民,有193例(16.91%)脑血管功能积分<75分,判断为脑血管高危者,性别、年龄、运动习惯、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不同的≥40岁常住居民脑血管危高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4.084)、男性(OR=1.721)、缺乏运动(OR=3.900)、吸烟(OR=2.512)、肥胖(OR=1.366)、高血压(OR=4.702)、糖尿病(OR=3.600)均为脑血管高危的危险因素。结论 郑州市金水区≥40岁常住居民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男性、吸烟、缺乏运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居民吸烟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南京市居民吸烟现况,探讨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广场、医院、学校、社区等调查点抽取800名居民进行吸烟状况调查。结果调查的800人中吸烟率为28.3%,其中男性吸烟率(45.6%)高于女性(4.2%)。绝大多数吸烟者(91.6%)每日吸烟量不超过20支,男女性的每日吸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22.03±6.56)岁低于女性的平均年龄(28.93±10.15)岁。丧偶或离异者吸烟率最高,达51.9%。在吸烟者中戒烟3次及以上的人数占38.196(86/226)。结论南京市居民吸烟率仍然很高,烟草控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应加大控烟力度,加强控烟法规的执行,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才能有效降低居民吸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后,居民吸烟、戒烟、被动吸烟水平及城市控烟整体环境改善情况,为今后控烟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2010年11月-2011年1月,在全市18个区(县)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以面对面访谈形式对1925名常住居民进行“有关吸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城市基线调查”。[结果]上海市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和重型吸烟率分别为28.3%、22.5%、19.6%和8.5%。吸烟人群戒烟率和成功戒烟率分别为20.4%和11.7%;现在吸烟人群尝试戒烟率和一年内尝试戒烟率分别为21.2%和8.5%。非吸烟者被动吸烟率为43.5%,室内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率为48.9%。餐厅和酒吧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率分别高达60.9%和40.O%。城市控烟信息在各类媒体得到初步覆盖,以电视节目(66.1%)和报纸或杂志(58.2%)最高。[结论]上海市已初步形成控烟信息媒体覆盖环境,常住居民吸烟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被动吸烟仍未改善,公共场所控烟并没有得到转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泰兴市城乡居民的吸烟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简单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8岁及以上城乡居民的吸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市18岁及以上居民的吸烟率为24.75%;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居民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者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23.82岁,超过73.49%的吸烟者开始吸烟时的年龄不满25周岁;所有被调查者知晓吸烟危害健康的占95.09%,吸烟者与戒烟者和从不吸烟者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在农村地区的男性已婚居民,年龄在50~59岁之间,文化程度为文盲及小学,职业为交通运输人员者吸烟率最高。结论泰兴市城乡居民的吸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控烟问题依然严重,控烟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杭州市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吸烟情况,为开展居民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3—6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按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村(居)民小组逐级抽取杭州市≥15岁常住居民,采用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问卷对居民吸烟、二手烟暴露和戒烟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现在吸烟和戒烟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调查问卷1 440份,回收有效问卷1 434份,回收有效率为99.58%。现在吸烟359人,占25.03%;现在每日吸烟333人,占23.22%;现在吸烟者日均吸烟量中位数为15支,开始每日吸烟年龄中位数为21岁;二手烟暴露670人,占62.33%;戒烟成功137人,占27.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73.459,95%CI:38.970~138.458)、≥50岁(OR:1.646~2.632,95%CI:1.020~4.710)、小学文化程度(OR=3.267,95%CI:1.586~6.732)、高中/中专文化程度(OR=1.902,95%CI:1.109~3.261)、二手烟危害知识高分组(OR=2.485,95%CI:1.735~3.559)与现在吸烟有统计学关联;男性(OR=64.454,95%CI:29.031~138.691)、50~60岁组(OR=0.281,95%CI:0.095~0.827)和小学文化程度(OR=0.211,95%CI:0.053~0.841)与戒烟有统计学关联。结论杭州市15岁及以上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5.03%,二手烟暴露率为62.23%;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均与现在吸烟和戒烟有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11.
企业工人中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企业一线工人中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控烟与戒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山市三乡镇的10家企业,对企业一线工人中所有成年吸烟者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既往戒烟经历以及戒烟意愿,并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戒烟意愿有关的因素。结果共调查1 573名吸烟者,其中男性1 353人,女性174人,664人(42.2%)曾尝试过戒烟;有676人(43.0%)打算戒烟。调查对象的吸烟相关知识的平均分是(11.5±3.9)分(满分28分),对吸烟态度的平均分是(77.0±9.9)分(满分110分),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平均分为(3.5±2.5)分(满分10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既往戒烟经历(OR=2.56)、有戒烟信心(OR=14.47)、吸烟相关知识得分高(OR=1.05)、吸烟相关态度得分高(OR=1.05)的人群更倾向于打算戒烟;相对于月收入≤2 000元的人群,〉4 000元收入的(OR=0.48)戒烟意愿低。结论被调查的企业一线工人的吸烟相关知识得分较低,在企业控烟工作中,应加强有关吸烟危害的健康教育,提高企业吸烟者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建立正确的戒烟态度,同时增强其戒烟信心,传授戒烟方法,鼓励多次尝试戒烟,提高戒烟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控烟宣传展板在3类公共场所中发挥的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探索展板的适用条件,为制定控烟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无锡市中心广场、市级医院和大中专院校各展览20块相同的控烟宣传展板,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观展人员进行拦截问卷调查,以吸烟危害知晓率的改变情况来测量干预效果。单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324份有效问卷中,吸烟率(现在吸烟或曾经有过吸烟史的比例)为24.69%。大中专院校受众的吸烟率(5.59%)低于广场和医院(均约为48%)。广场、大中专院校和医院受众观看展板前对于吸烟危害的知晓率分别为27.03%、34.08%和33.33%,对于被动吸烟危害的知晓率分别为32.43%、55.87%和24.07%;观看展板后,受众对于吸烟危害的知晓率由33.02%提高到77.16%,对于被动吸烟危害的知晓率由42.59%提高到84.57%。影响吸烟危害知晓改变的因素为年龄(OR=5.354)、吸烟行为(OR=0.256)、干预前得分(OR=0.453)和干预场所(大中专院校OR=3.090,医院OR=3.748)。结论控烟展板能够提高受众对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的知晓率,对35岁以上、有吸烟史、干预前得分较低和在医院观看展板的受众的干预效果更好,医院是比较理想的应用场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贵州省成人烟草流行状况,为控烟政策、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贵州省9市(州)12个县(区)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省共调查9 280人,吸烟率为31.6%,现在吸烟率为29.0%;男性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63.7%和58.7%,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2.1%和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居民吸烟率为34.4%,明显高于农村居民(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民现在吸烟率为30.5%,与农村居民(28.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在吸烟者中每日吸烟者所占比例为88.5%。男性平均开始每日吸烟年龄为(20.2±6.3)岁。男性每日吸烟者日均吸烟量为(16.8±8.2)支。男性吸烟者戒烟率及成功戒烟率分别为7.9%、5.3%。结论贵州省烟草流行严重,应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控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初中生吸烟行为、烟草相关知识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有效开展青少年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全球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问卷对顺义区3所初中学校1528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1520份,吸烟率为10.9%,其中男生为17.1%,女生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43,P〈0.01);从大众传播媒介中或社交活动等场合获得过控烟信息是初中生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OR=0.946和0.830);从大众传媒中看到或听到过烟草名称、广告、促销、以及看到有人吸烟的电影/视频等是吸烟的危险因素(OR为1.029—2.140)。结论大众传媒对初中生吸烟行为和烟草知识有重要影响,应建立青少年控烟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脑血管功能积分与24h动态血压参数特征,探讨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的影 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体检) 中心进行体检的328 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脑血管积分值分为非高危组(≥75分)和高危组(<75分),比较两组患者动态血 压参数差异,分析其与脑血管功能积分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患者平均脑血管功能积分为(84.48± 16.48)分,异常率26.83%。非高危组脑血管功能积分(93.02±7.02) 分, 高危组脑血管功能积分为 (61.18±1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狋=15.151,犘<0.01)。高危组24h收缩压、24h舒张压、白天 收缩压、白天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24h收缩压负荷、白天收缩压负 荷、白天舒张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清晨收缩压、清晨舒张压、清晨高血压比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较非高危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 示,AASI是脑血管功能积分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犗犚=3.16,95%犆犐(1.68~5.94),犘<0.01]。结论  动态血压参数变化与脑血管积分异常相关,对高血压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参数分析有利于早期识别靶 器官损害,预警脑卒中风险,其中AASI可作为重点监测指标。 关键词:高血压;脑卒中;脑血管功能;动态血压监测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9)02 0118 06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国结核病人中吸烟的情况以及吸烟的态度和行为状况,对制定综合性控烟及结核病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浙江、河南、吉林3个省的937例结核病人,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结果结核病人中,男性吸烟率为79.00%,女性吸烟率为15.58%,在男性病人中,50岁组的既往吸烟率最高,为92.06%,其次是40岁年龄组,为88.81%;在女性病人中,70岁年龄组的既往吸烟率最高,为31.25%。男性病人中,下岗人员的既往吸烟率最高,为87.50%;在女性中,农民既往吸烟率最高,为26.21%。平均开始吸烟的年龄为21.33岁,最早开始吸烟的年龄为8岁,最晚开始吸烟的年龄为51岁。36.50%的吸烟者每天吸烟在10~20支之间,35.02%的吸烟者吸烟量少于10支,85.80%的结核病人认为吸烟可以提神,84.48%的人同意吸烟有害健康,45.25%的人没有戒过烟,39.41%的人曾经戒过1~2次烟,15.31%的人有过3次以上戒烟史。结论结核病人中人群既往吸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应加强结核病人控烟宣传,制定结核病控制与控烟策略相结合的综合性措施,在结核病防治机构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市成年人群的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控烟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2011年在全市9个县(市、区)抽取符合条件的成年人群作为本次研究的受试对象。分析指标包括吸烟率、开始吸烟年龄、吸烟者平均每日吸烟量、戒烟率和被动吸烟率等。结果调查对象吸烟率为23.6%,男性、女性吸烟率分别为48.0%和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60,P<0.01)。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22.9±5.5)岁,平均每天吸烟(20.4±12.8)支。不吸烟的调查对象被动吸烟率为40.2%,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31.6%和43.2%。调查对象戒烟率为21.8%,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1.9%和17.6%。被调查的吸烟者中有53.9%不打算戒烟。男性和女性吸烟者打算现在开始戒烟比例仅为5.4%和14.3%。分别仅有35.2%和29.5%的调查对象认为吸烟和被动吸烟对健康重度有害。结论台州市成人居民烟草暴露严重,居民吸烟率、被动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戒烟率较低,烟草控制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成都市医生的吸烟状况及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成都市710名医生进行吸烟现状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医生总体吸烟率为17.2%,男性医生吸烟率为37.3%;男性从不吸烟者和曾经吸现在已戒烟者的相关认知均好于吸烟者(F=3.61,P0.01;F=2.98,P0.01),从不吸烟者和曾经吸现在已戒烟者的相关态度均好于吸烟者(F=2.31,P0.01;F=2.29,P0.01);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工龄、相关知识得分、相关态度得分和单位禁烟。结论本次调查的医生吸烟率较低,男性吸烟者吸烟相关认知差于不吸烟者,应该根据调查的相关吸烟影响因素制定医院控烟措施,进一步降低医生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