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年男性不同吸烟阶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方法调查1012名男性社区居民,调查烟草使用、家庭环境和社交性吸烟的态度问题,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各组在社交性吸烟行为和态度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控制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朋友在一起时经常吸烟(OR=237.628)、社交场合经常有人递烟(OR=4.048)和认为拒绝别人递烟肯定是不礼貌的行为的认知态度(OR=3.445)是吸烟启动的危险因素;与朋友在一起时经常吸烟(OR=84.415),认为拒绝别人的递烟是不礼貌的认知态度(OR=4.022)是吸烟维持的危险因素;家庭亲密度、同伴影响以及认为吸烟也许能促进人际交流的认知态度是尼古丁依赖的危险因素(β=-0.117,OR=0.890,P=0.026;β=0.708,OR=2.030,P=0.001;β=1.165,OR=3.205,P=0.000)。结论家庭亲密度、同伴影响和对社交性吸烟的错误认知是成年男性吸烟启动、维持以及尼古丁依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理压力对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综合性大学一~三年级在校大学生9 766名,以自填式结构问卷调查学生的心理压力、自身和同伴吸烟情况及社会经济学指标。以"从未吸烟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以"尝试吸烟者"和"现吸烟者"作为病例组,分析心理压力对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结果进入大学后仍有学生尝试或形成吸烟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学指标和同伴吸烟行为的影响后,对未来工作和学业的担心(OR=1.021,95%CI=1.002~1.040)是男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学习压力(OR=1.064,95%CI=1.011~1.116)是女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人际与环境压力(OR=1.152,95%CI=1.013~1.314)是女生现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心理压力与大学生吸烟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并且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吸烟行为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
成年男性戒烟失败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年男性戒烟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四川省绵阳市1 012名男性社区居民进行烟草使用和戒烟等相关问题、社交性吸烟的态度问题、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尼古丁耐量问卷(FTND)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戒烟成功组和戒烟失败组在吸烟者的年龄(t=4.9,P=0.000)、外倾人格分值(t=-2.850,P=0.005)、FNTD分值(t=-4.962,P=0.000)、戒烟次数(t=-4.252,P=0.000)以及社交性吸烟的行为和态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控制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131,OR=0.877)、习惯性吸烟的时间(β=0.086,OR=1.090)、FNTD分值(β=0.144,OR=1.115)、对香烟的的渴求(β=-1.906,OR=0.149)、戒烟时非常低落的情绪(β=1.392,OR=3.652)以及社交性吸烟行为(β=4.261,OR=70.850)是成年男性戒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向的人格特质、较重的尼古丁依赖、吸烟同伴的影响以及个体戒烟时的消极情绪体验可能是导致个体戒烟失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族与苗族中学生吸烟、饮酒行为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2360名土家族和苗族中学生,对其吸烟、饮酒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土家族与苗族中学生尝试吸烟、饮酒报告率分别为39.92%和64.87%,现在吸烟、饮酒报告率分别为20.04%和26.36%,吸烟饮酒并存行为报告率为12.37%,≤13岁前吸烟、饮酒报告率分别为30.00%和31.95%。Logistic回归显示,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有男生(OR=9.765,P=0.000)和自杀意念(OR=2.139,P=0.000),保护因素有城市(OR=0.678,P=0.020)和学习成绩(中等OR=0.580,P=0.003、中等偏上或好OR=0.477,P=0.002);现在饮酒的危险因素有高中(OR=1.438,P=0.005)、土家族(OR=1.784,P=0.000)、母亲文化程度(初中或高中OR=1.330,P=0.045;大专及以上OR=2.938,P=0.000)、抑郁(OR=1.570,P=0.004)和打架(OR=1.755,P=0.000),保护因素有学习成绩中等偏上或好(OR=0.646,P=0.019);吸烟饮酒并存行为的危险因素有男生(OR=7.246,P=0.000)、留守(OR=1.412,P=0.023)、孤独(很少或有时OR=1.646,P=0.030、经常或总是OR=2.193,P=0.006)、经常或总是失眠(OR=2.396,P=0.001)、抑郁(OR=1.552,P=0.018)、打架(OR=3.432,P=0.000)和自杀意念(OR=1.918,P=0.001),保护因素有心情不愉快(很少或有时OR=0.362,P=0.000、经常或总是OR=0.386,P=0.001)和学习成绩(中等OR=0.587,P=0.001;中等偏上或好OR=0.354,P=0.000)。结论湘西州土家族与苗族男生比女生更易发生吸烟及吸烟饮酒并存行为;抑郁、打架、自杀意念使学生发生吸烟饮酒并存行为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学习成绩好是吸烟、饮酒及并存行为共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芜湖市在校大学生吸烟行为发生状况、烟草危害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吸烟行为的态度,分析大学生吸烟行为影响因素,为定制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芜湖市3所高校2232名1~3年级学生进行吸烟行为及相关知识态度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2029名有效调查样本中,大学生尝试吸烟行为、现在吸烟行为、每日吸烟行为发生率分别为34.9%(男生52.1%,女生13.2%)、9.8%(男生16.3%,女生1.5%)、2.1%(男生3.5%,女生0.2%),首次尝试吸烟行为主要发生在小学阶段(48.8%)。农村学生尝试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均高于城市学生;吸烟者烟草危害知识知晓度和拒绝吸烟的意愿均低于非吸烟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生、农村生源、独生子女、吸烟态度得分低、母亲吸烟、密友吸烟、室友吸烟是大学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男生、吸烟态度得分低、母亲吸烟、室友吸烟、密友吸烟是大学生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芜湖市大学生吸烟行为处于较高水平,对烟草危害认知度不容乐观。学校需加强大学生控烟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同时应结合家庭成员和同伴的参与,促进知识内化为信念,进一步影响行为。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大学生吸烟状况及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烟草使用现状,探讨吸烟行为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为建立青少年预防和控制吸烟新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杭州市的大学中抽取大学生37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吸烟率为12.3%,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吸烟者中开始吸烟的年龄主要分布于9~20岁。尝试吸烟动机主要有:不想拒绝别人递烟、解乏提神、摆脱烦恼、显示自主性。吸烟者的烟草依赖症状较轻。绝大部分吸烟者对戒烟持消极的态度。性别、零用钱、同伴压力、饮酒.焦虑情绪是大学生吸烟的影响因素。结论应针对大学生吸烟行为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建立综合性的控烟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艺术院校在校大学生吸烟行为和烟草相关认知的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5月对广州市某艺术院校170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描述烟草相关知识与态度,分析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大学生吸烟行为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烟草相关知识类得分16分(总分23分);对"戒烟越早越好"正确认知率最高,为85.19%(1449/1701),不吸烟者(86.76%,1304/1503)正确认知率高于吸烟者(73.23%,145/198)(P0.01);70.78%(1204/1701)的学生认为吸烟会导致皮肤粗糙,不吸烟者(72.39%,1088/1503)比例高于吸烟者(58.59%,116/198)(P0.01);75.84%(1290/1701)的学生认为被动吸烟会导致肺癌,不吸烟者(77.58%,1166/1503)比例高于吸烟者(62.63%,124/198)(P0.01);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知晓率为25.51%(434/1701);85.10%(1279/1503)的不吸烟大学生认为政府应该加大控烟的工作力度,高于吸烟者(64.65%,128/198)(P0.01);调查尝对象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31.92%(543/1701)和11.64%(198/1701);在校平均月生活费越高的大学生其尝试吸烟率(P0.05)和现在吸烟率越高(P0.01);家庭平均月收入、在校平均月生活费、户籍所在地和饮酒情况是男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P均0.05),在校平均月生活费和饮酒情况是女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艺术生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普遍不高,不吸烟者知晓率高于吸烟者;吸烟率较高。应针对吸烟行为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控烟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成都市医生的吸烟状况及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成都市710名医生进行吸烟现状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医生总体吸烟率为17.2%,男性医生吸烟率为37.3%;男性从不吸烟者和曾经吸现在已戒烟者的相关认知均好于吸烟者(F=3.61,P0.01;F=2.98,P0.01),从不吸烟者和曾经吸现在已戒烟者的相关态度均好于吸烟者(F=2.31,P0.01;F=2.29,P0.01);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工龄、相关知识得分、相关态度得分和单位禁烟。结论本次调查的医生吸烟率较低,男性吸烟者吸烟相关认知差于不吸烟者,应该根据调查的相关吸烟影响因素制定医院控烟措施,进一步降低医生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理压力及疲劳对大学生不同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大学1~3年级在校大学生8138名,以自填式结构问卷调查学生的心理压力、自身和同伴吸烟情况及社会经济学指标,Chalder疲劳量表测量其躯体和精神疲劳。以“从未吸烟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以“尝试吸烟者”和“现吸烟者”作为病例组,进行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分析心理压力及疲劳对大学生不同吸烟行为的影响。结果进入大学后仍有学生尝试或形成吸烟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学指标和同伴吸烟行为的影响后,躯体疲劳(OR=1.044,95%CI:1.013~1.075)、对学业和未来工作的担心(OR=1.020,95%CI:1.001~1.040)是男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学习压力(OR=1.063,95%CI:1.012~1.117)是女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人际与环境压力(OR=1.152,95%CI:1.012~1.312)是女生现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心理压力及疲劳和大学生吸烟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且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吸烟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庆市13~15岁青少年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青少年烟草控制干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随机抽取8个监测区、县(自治县)3 710名13~15岁初中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Global Youth Tobacco Survey,GYTS)全球统一标准的核心问卷,调查人口学信息、吸烟行为、烟草认知和态度、父母和好朋友的吸烟行为等。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Rao-Scottχ2检验和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各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重庆市13~15岁青少年现在吸烟率为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现在吸烟率(14.5%)明显高于女生(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级学生现在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三年级学生最高(12.9%),初一年级学生最低(5.5%);对吸烟的认知调查中,不正确认知"开始吸烟后很难戒掉"、"吸烟不可以让人在聚会、庆祝及社交场合更轻松"、"其他人吸烟产生的烟雾对自己有害"和"吸烟不会使年轻人看起来更有吸引力"的学生的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1.6%、35.4%、14.3%和24.7%)均高于正确认知者(分别为4.4%、7.7%、7.8%和7.1%);父母中至少有一方吸烟或有好朋友吸烟的学生的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0.3%、19.9%)均高于父母不吸烟、好朋友不吸烟的学生(分别为7.2%和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3.293)、好朋友吸烟(OR=14.031)是青少年现在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正确认知"开始吸烟后很难戒掉"(OR=0.468),"吸烟不可以让人在聚会、庆祝及社交场合更轻松"(OR=0.295),"其他人吸烟产生的烟雾对自己有害"(OR=0.585)以及"吸烟不会使年轻人看起来更有吸引力"(OR=0.405)均是青少年现在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庆市13~15岁青少年现在吸烟情况不容乐观,同伴的影响是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建立以学校烟草危害认知健康教育为主的青少年控烟干预模式,充分发挥同伴教育相互监督、鼓励的作用,并加快地方政府控烟立法,营造无烟社会氛围,降低青少年吸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青少年烟草广告调查问卷对382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有性别(χ2=328.37,P<0.01)、年龄(χ2=97.07,P<0.01)、家人吸烟比例(χ2=6.93,P<0.01)、朋友吸烟比例(χ2=582.19,P<0.01)、父母态度(χ2=229.05,P<0.01)、朋友态度(χ2=378.35,P<0.01)、班级成绩(χ2=81.54,P<0.01)、烟草广告暴露(χ2=16.79,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有直接作用的有吸烟态度(β=0.10,P<0.05)、烟草广告暴露(β=0.08,P<0.05)、健康知识(β=-0.07,P<0.05)、吸烟环境(β=0.65,P<0.05),烟草健康知识(β=-0.005,P<0.05)和吸烟环境(β=0.08,P<0.05)对吸烟行为还有间接作用。最终模型的拟合指数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优度效果较好,所有的路径系数、载荷系数及其他参数估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只有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控制青少年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吸烟行为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吸烟行为转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广东某高校1200名大学生吸烟行为进行调查,运用x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广东某高校大学生的吸烟率为17.22%(男性28.54%,女性6.74%);不同性别、专业、平均月开支的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月开支越高吸烟率越高(rs=0.15,P<0.05),吸烟还受到父母/朋友吸烟情况影响(P<0.05)。对吸烟正确的认知及态度有助于吸烟行为的转变(P<0.05)。朋友间交际(31.02%)、排解烦恼忧愁(27.81%)是最主要的吸烟原因,改善健康(51.34%)、朋友不喜欢(20.32%)则最能促动戒烟。结论 广东某高校大学生的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影响因素较多,针对大学生人群特别是男性大学生和文学、艺体及理工等专业大学生,积极有效地开展控烟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同伴教育势在必行。此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月支出也是控制大学生吸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学生吸烟行为的现状以及研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于2013年9—10月随机从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中抽取2个区,每区随机抽取2所高中、2所初中,共6个区24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对2395份有效样本,其中男生1232名,女生1163名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所调查中学生吸烟率为9.5%;男性吸烟率14.7%高于女性4.0%(P〈0.05)。初一~高三学生的吸烟率分别为3.6%、6.3%、7.9%、7.5%、13.4%和21.0%。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OR=4.18)、高年级(以初一学生为基准,初二~高三OR值分别为1.80、2.32、2.17、4.17和7.13)、自感孤独(OR=1.31)是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父母文化程度高(以初中及以下为基准,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OR值分别为0.721、0.377和0.476)为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中学生吸烟率较高,高年级男生是干预重点,吸烟行为受学生所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影响,减少吸烟行为需要家庭、学校多方面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西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吸烟行为、烟草危害知识与态度及提供戒烟服务的现状,为制定控烟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省2011年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项目的18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站)、疾控中心和健康教育所共94个单位9637名在职职工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吸烟率为9.8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8.82%,女性吸烟率为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921.23,P〈0.01)。有87.00%的医务人员知晓本单位规定“不能在室内任何区域吸烟”,吸烟的医务人员中有80.10%在上班时吸烟;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82%;医生在就诊时从不或很少询问病人吸烟情况占72.10%。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对吸烟危害相关知识与态度情况的知晓情况(×。=101.88,P〈0.01)和对吸烟、被动吸烟与疾病关系知识知晓隋况(x2=14.8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的危害”(P=0.000,OR=1.007,95%C1:1.005~1.105)和“外国烟的危害比国产烟的危害小”(P=0.013,OR:1.002,95%CI:1.001—1.004)知晓率高是促使不吸烟的保护因素,男性是吸烟的危险因素(P=0.000,OR=1.319,95%c,:1.303-1.335),高学历是不吸烟的保护因素(P=0.000,OR=1.023,95%C1:1.016~1.030)。结论山西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控烟环境尚未形成,需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烟草危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控烟意识,强化控烟监督力度,推进创建无烟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州市农村地区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705名农村中学生进行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农村中学生尝试过吸烟(包括只吸1口)的占14.43%,其中男生为21.41%,女生为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67,P=0.00);初中生尝试吸烟率为12.09%,高中生尝试吸烟率为1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P〈0.05);经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朋友中有人吸烟、有喝酒经历、父母中有人吸烟、认为“吸第一支烟是避免成为吸烟者的关键”的同学,其发生尝试吸烟行为的危险性分别是其他中学生的3.01、2.84、2.02和0.44倍。结论湖州市农村中学生尝试吸烟现象较为普遍,好友吸烟、喝酒行为、父母吸烟对中学生吸烟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应在学校里开展预防吸烟、喝酒等危险行为的健康教育活动,向吸烟学生开展控烟同伴教育,在家庭中给孩子创造无烟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某市高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对烟草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市3所高校(医学院校1所、非医学院校2所)的在校大学生,按照年级分层整群抽样,使用统一问卷进行有关吸烟与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结果]共调查2500名,获得有效问卷2472份,应答率为98.9%。大学生吸烟率为21.9%(542名),其中男生吸烟率为34.8%(506名),女生吸烟率为3.5%(36名),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P〈0.001)。烟草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吸烟与控烟态度等与吸烟行为相关(P〈O.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增长、非医学专业、城镇、对烟草危害知晓率低、对被动吸烟态度忍让、对他人吸烟持赞成态度的均是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对烟草相关知识、对吸烟和控烟的态度与吸烟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的现状,为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9所中学(7所初中,2所高中)17个班进行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中学生对艾滋病病原体的知晓率为60.47%,男生(61.70%)高于女生(6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137,P=0.023);高中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75.20%)高于初中生(48.01%)(Х^2=120.419,P=0.000);知识知晓率与相关态度呈正相关关系(r=0.421,P=000)。有4.42%学生报告曾经有过性行为,男生(4.82%)高于女生(4.02%),职业中学报告率(10.81%)〉普通高中(5.77%)〉初中学生(1.83%);男、女生报告率都随年级增加而上升的。结论: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适宜的艾滋病预防和性行为教育非常必要,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企业工人中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企业一线工人中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控烟与戒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山市三乡镇的10家企业,对企业一线工人中所有成年吸烟者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既往戒烟经历以及戒烟意愿,并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戒烟意愿有关的因素。结果共调查1 573名吸烟者,其中男性1 353人,女性174人,664人(42.2%)曾尝试过戒烟;有676人(43.0%)打算戒烟。调查对象的吸烟相关知识的平均分是(11.5±3.9)分(满分28分),对吸烟态度的平均分是(77.0±9.9)分(满分110分),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平均分为(3.5±2.5)分(满分10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既往戒烟经历(OR=2.56)、有戒烟信心(OR=14.47)、吸烟相关知识得分高(OR=1.05)、吸烟相关态度得分高(OR=1.05)的人群更倾向于打算戒烟;相对于月收入≤2 000元的人群,〉4 000元收入的(OR=0.48)戒烟意愿低。结论被调查的企业一线工人的吸烟相关知识得分较低,在企业控烟工作中,应加强有关吸烟危害的健康教育,提高企业吸烟者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建立正确的戒烟态度,同时增强其戒烟信心,传授戒烟方法,鼓励多次尝试戒烟,提高戒烟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史方  何宇平  李平  罗力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7):485-488,500
目的了解上海在校留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上海7所高校的留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321份,回收率46.42%。留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74.74分,性别、年龄对艾滋病知识得分没有影响,已婚留学生得分高于未婚留学生(P=0.002),不同国籍留学生艾滋病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0),留学生接受教育年限越长其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越高(P=0.000)。对"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献血"、"对待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知识重要性"等态度受知识影响明显(P=0.000)。对"一夜情"、"吸毒"等态度受知识影响不明显(P=0.117,P=0.073)。有性伴侣的留学生中,女性性伴侣固定的比例高于男性(P=0.000)。已婚人群性伴侣固定的比例高于未婚人群(P=0.000)。性生活时64.2%的留学生"每次都用"或"大部分时间使用"安全套,33.9%的留学生"偶尔使用"或"从不使用"安全套。结论未婚留学生是干预的重点对象。在开展知识宣传的同时,还应教给他们如何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