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2011~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 222株,非普通病房(重症监护室、烧伤科、神经外科)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525株,占43.0%(525/1 222);普通病房(非普通病房以外的其他科室)检出铜绿假单胞菌697株,占57.0%;非普通病房的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16.0%~36.4%,高于普通病房的泛耐药菌株检出率(1.7%~3.4%)。非普通病房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普遍高于普通病房。结论 2011~2013年该院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高,且耐药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非普通病房,但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采取各种措施,可以控制或延缓耐药菌的产生,降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查阅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上海中山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使用量(以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表示),及同期该病房送检的临床标本中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耐药率,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该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送检的临床标本中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429株(不包括2周内重复菌株),标本来源大部分为痰标本(92.3%)。在2009年和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9.1%和45.7%、头孢哌酮-舒巴坦1 8.2%和42.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7%和48.6%,上述结果显示该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上升。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7.3%和54.3%,P<0.01)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4.6%和14.3%,P<0.01)的检出率也明显升高。亚胺培南(AUD:2.32上升至4.96)、头孢哌酮-舒巴坦(AUD:0.16上升至7.5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AUD:2.19上升至4.76)的使用强度呈明显上升。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的使用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570,P值为0.067。亚胺培南的使用强度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0.01,R=0.881)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0.031,R=0.647)的发生率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率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强度相关(P=0.038,R=0.630)。结论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007~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0年该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出的株铜绿假单胞菌株分布、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2007~2009有普遍性逐年增高的趋势,2010年较2009年有所下降,但均较2007~2008年高。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由2007年的24.5%增至2009年40.5%,但2010年降至33.2%;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2007年的22.0%增至2009年46.2%,2010年仍然高达45.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从2007年的10.7%增至2009年的33.6%,但2010年降至27.1%;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但从2007至2009年也呈上升趋势,分别为3.4%和29.5%,2010年仍高达2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其耐药问题已十分突出,应严格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可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等,联合阿米卡星为较优化的组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尤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053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和急诊科,痰液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最高,为82.5%(869/1053),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分离率达22.2%。耐亚胺培南菌株除对头孢哌酮钠、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耐药率<40.0%外,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哌拉西林钠和头孢吡肟耐药率均>40.0%,对氨曲南、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耐药率为57.7%~100%;非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性降低,耐药率为32.4%~44.8%,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强,耐药率≤21.2%。神经内科未分离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分离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关注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谱变化,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解放军第305医院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所有临床分离的PA菌株,选用亚胺培南(IMP)和美罗培南(MEM)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9-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对IMP的耐药率分别为41.6%、44.6%、45.5%、55.5%和51.2%,平均47.3%;铜绿假单胞菌对MEM耐药率分别为21.2%、33.3%、35.7%、40.2%和43.5%,平均34.8%;铜绿假单胞菌对IMP和MEM耐药率近5年间有较大差异(P<0.05),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IMP的耐药率较高,对MEM耐药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MEM的耐药率比IMP低,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5~2016年呼吸内科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定植状况及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及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6年呼吸内科患者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凡是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患者,均查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3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定植情况及耐药性。结果3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16株为定植菌株,定植率为53.33%;14株为感染菌株,感染率为46.67%。30株铜绿假单胞菌多数为多重耐药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63.33%、53.33%、53.33、43.33%、13.3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常常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并且具较强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应加强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解放军第305医院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所有临床分离的PA菌株,选用亚胺培南(IMP)和美罗培南(MEM)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9-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对IMP的耐药率分别为41.6%、44.6%、45.5%、55.5%和51.2%,平均47.3%;铜绿假单胞菌对MEM耐药率分别为21.2%、33.3%、35.7%、40.2%和43.5%,平均34.8%;铜绿假单胞菌对IMP和MEM耐药率近5年间有较大差异(P0.05),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IMP的耐药率较高,对MEM耐药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MEM的耐药率比IMP低,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1年中国不同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全国1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6012株铜绿假单胞菌按照统一方案,采用统一材料、方法(K-B法或自动化仪器)和判断标准(CLSI 2011年版),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并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1年15所医院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6 012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92.9%分离自住院患者,73.7%的菌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14.3%。耐药性最高的医院分离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30%,而耐药性最低的成人医院分离的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20%,2所儿童医院分离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7%;分离自门诊的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25%,而分离自ICU的菌株除了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6.1%外,对其他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23%。各医院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平均为1.8%。结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耐药性增长趋势稳定。各地区、各医院、各科室患者的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差较大,医疗机构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某三甲医院呼吸科2005~2009年抗菌药物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呼吸科2005~2009年每半年的药物"类"和药物"种"的消耗情况,并监测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耐药率,然后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头孢三代药物使用2005~2009年呈整体下降趋势,且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正相关;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2005~2009年呈整体上升趋势,且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负相关;加酶抑制剂类(包括头孢三代加酶抑制剂类和青霉素加酶抑制剂类等)药物的使用,均与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无正相关关系。结论在用药结构中,适当减少头孢三代抗菌药物的比例,适当增加喹诺酮类、加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的比例,有利于减少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常见感染部位及相应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离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分布,并对不同部位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以呼吸道标本最高,占74.1%,其次是中段尿和伤口分泌物。3种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比较高,而伤口分泌物较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耐药率最高。不同感染部位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明显差异,应在临床上用药治疗时予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6~2009年医院感染患者临床各科标本中分离的189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类型、临床科室分布、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外伤和手术伤口、泌尿道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肾内科、神经外科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其耐药率均大于或接近50%。虽然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等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5.9%、33.9%、39.2%、39.7%),临床用药也应注意。结论重视细菌培养,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原学标本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临床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11-2013年期间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 335株,其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392株,占检出总数的29.36%。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有72.21%的菌株检自痰标本;其次是分离自脓液和分泌物标本。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达70%以上,对米诺环素和氨曲南的耐药率达50%以上。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株比例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出现明显耐药,提示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特点及多药耐药菌株毒力基因的携带与耐药性关系,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收集43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运用聚合酶联反应(PCR)法对毒力基因exoS和exoU进行检测,对携带exoS(-)/exoU(+)和exoS(+)/exoU(-)两组菌株的耐药率进行χ2检验。结果共分离出1 000株铜绿假单胞菌,以痰液标本为主,为72.6%;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敏感度最好,耐药率为9.6%,对头孢他定耐药率最高为42.2%。43株多药耐药菌株中以exoS(+)/exoU(-)基因型为主,有33株,占78.6%,exoS(-)/exoU(+)基因型有6株,占14.3%,exoS(-)/exoU(+)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耐药率均明显高于exoS(+)/exoU(-),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表现出多药耐药,且以exoS为主,虽然携带exoU的菌株所占比例较低,但其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及指导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方法收集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临床分离出的335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分析,并用WHONET5.6软件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出的33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较高;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达97%以上。同一患者多次检测出该菌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庆大霉素药敏结果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同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有一定的趋向性。结论加强铜绿假单胞菌连续性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以应对急性耐药的发生和医院感染扩散,同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敏感性及金属酶流行情况,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10年11月—2011年4月临床分离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200株,所有菌株均经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作为金属酶表型初筛试验,初筛阳性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IMP、VIM、SPM和NDM4种金属酶基因型以及Ⅰ类整合酶基因。结果 200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自ICU患者55株,占27.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8.5%),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38.5%)。6株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初筛试验阳性,检出率3.0%,经基因检测发现IMP型阳性菌株2株(2株均产IMP-1菌株),未检出VIM、SPM及NDM型金属酶,且这6株铜绿假单胞菌Ⅰ类整合酶基因均为阳性。结论该院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低,主要金属酶基因型为IMP-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仍较严重,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本地区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6400份临床细菌标本的培养及药敏结果,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建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调查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的情况,为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直接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至2011分离的24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统计分析及其临床分布;采用PAPD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40株标本主要来自ICU,呼吸内科,普外科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标本分布依次为:痰标本占72.5%,伤口分泌物标本占15.0%、中段尿占10.0%,其它类型标本占2.5%;24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情况非常严重,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2.0%和35.0%,对其它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70%以上;240株PA用RAPD分型共分为7种类型:A-G。结论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具有多重耐药性;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分为7个基因型,其中主要以A、B 2型为主,表明本地区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可能存在院内的克隆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耐药表型.[方法]对本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临床检出菌,用天地人200B系统鉴定及药敏分析,并用三维法对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AmpC酶检测,同时用双纸片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64株,其中检出AmpC阳性菌株18株,产酶率为28.13%;产ESBLs菌株16株,产酶率为25.00%;产AmpC+ESBLs菌株8株,产酶率为12.50%.在14种抗生素中,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结论]住院病人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是铜绿假单胞菌的易感人群.亚胺培南是治疗感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1年-2013年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到的353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主要分布科室是肿瘤内科、ICU、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药敏试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均大于95%;亚胺培南近3年的耐药率均高于40%,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呈现上升态势,铜绿假单胞菌仅对阿米卡星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感染,近三年耐药变迁趋势基本平稳,但耐药形势严峻,根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有效控制和减缓其耐药菌株的产生,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本院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微生物室分离的84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843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87.8%)标本;在呼吸科、神经内科、RICU、ICU呈较高分布;对多黏菌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严重,临床应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以减少、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2007~2011年北京某社区医院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率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PI20NE鉴定出153株PAE分别来自住院患者各类标本,采用纸片扩散法按照CLSI各年度标准判断PAE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5年共分离出153株PAE,其中检出痰液标本129株占最大构成比84.3%,2007~2010年PAE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度部分药物耐药率略有下降,而环丙沙星、氨曲南的耐药率仍然在继续上升。结论社区医院PAE的耐药率低于同期综合医院的耐药率,但总体仍呈上升趋势,PAE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因此应加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依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才能有效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