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痞降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3月~2004年3月,笔者以自拟消痞降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6例,并与同期服用吗丁啉治疗的10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26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年龄18~60岁,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芝加哥会议标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7月—2010年7月,笔者采用柴平汤(小柴胡汤加平胃散)和香苏饮为主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2例,并与山麦健脾口服液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诊断标准: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上述症状之1条或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常见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慢性间歇性上腹痛、腹胀、早饱、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但没有胃肠道粘膜损伤和结构异常,是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为了验证中药胃舒汤对FD的治疗作用,笔者于1999年9月~2001年12月运用胃舒汤治疗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根据1989年美国消化学会在芝加哥国际专题会上制定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及分型标准[1],拟入选指征如下:①年龄18~65岁;②具有两种或更多的下列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dysmotility-like fun…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之一,据报道40%-66%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消化道运动的异常[1]。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采用艾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80例,均为我院消化内科住院和门诊  相似文献   

5.
笔者应用健脾理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120例,经门诊随访观察其1年内病情变化,疗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6例均为我院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门诊患者,诊断均符合全国高等院校五版《内科学》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120例,男47  相似文献   

6.
姜夏柴枳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4年1月~2005年12月,自拟姜夏柴枳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6例,并与西药组、中成药组比较,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30例均为门诊患者,诊断均符合200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治规范(草案)标准":(1)1年内至少持续1个月或间断发作累计达3个月以上上腹正中疼痛或不舒.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 ,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NUD) ,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症候群 ,其患病率高达2 0 %~ 40 % ,占消化门诊 50 %左右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理尚未明了 ,亦无特效治疗方法 ,是当前临床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的重点。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如何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 ,已显得非常紧迫。笔者于1 998~ 2 0 0 1年自拟胃康平煎剂治疗 6 6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 ,并与吗叮啉治疗的 2 0例进行对照 ,疗效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与诊断标准 :本次观察的 86例均为我院 1 99…  相似文献   

8.
气滞通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82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业芳 《河北中医》2000,22(6):434-43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u,FD),又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典型的胃肠动力障碍类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996~1999年,我们把中药经验方制成气滞通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182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诊断标准 根据1987年芝加哥国际性专题工作会议确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命名要求制定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上腹痛或不适、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烧心、恶心及/或呕吐、反胃等症状,至少持续4周以上;2胃镜及X线等检查未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3实验室、B超及X线…  相似文献   

9.
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奚道杰 《国医论坛》2007,22(5):22-2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症状群.自2000年以来,我们对5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以来,我们观察了疏肝降逆方对120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电图及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选择210例符合FD诊断标准并  相似文献   

11.
厉瑾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3):169-16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为上腹隐痛、早饱、腹胀、恶心、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近年来,笔者采用开郁理气汤合当归芍药散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笔者通过临床运用中药离子导入合养胃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的一种,国内发病率为10%~30%,功能性消化不良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加重了个人和社会经济负担,笔者以疏肝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取得满意疗效,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永胜  齐玉珍 《河南中医》2006,26(12):50-5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内科临床常见病,笔者2000~2004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30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1]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拟定:①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至少持续4周或在12月中累计超过12周;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运用健脾理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效果明显,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内科学》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①有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至少持续4周或12月中累计超过12周。②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之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FD与胃肠动力障碍,胃酸分泌异常以及精神、应激、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由于胃肠动力学理论研究和检测方法的发展,功能性消化不良已成为研讨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疏肝健脾法,自拟调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保谓康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的常见病,但患病率高,且长期困扰患者.其特征是早饱、腹胀、暖气、食欲不振等症状.笔者用保谓康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50例,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①在过去1年内至少持续1个月或间断发作累计达3个月的上腹疼痛或不适(如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厌食等);②上腹痛和不适与排便无关,不能在排便后缓解,亦未见有粪便次数和性状改变.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 2 0 0 0年 1 1月至 2 0 0 2年 6月 ,用中医学益气清热法辨证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 1 62例 ,并与西药对照1 2 8例比较 ,同时以胃窦部实时B超为客观监测指标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腹痛门诊 ,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1〕,同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肝降逆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将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口服疏肝降逆汤每日1剂;对照组53例,口服雷贝拉唑10 mg 1次/d,疗程为2周。结果应用疏肝降逆汤和雷贝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2组治疗后各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2组疗效指数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降逆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春生 《北京中医》2000,19(4):21-2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之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FD与胃肠动力障碍,胃酸分泌异常以及精神、应激、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由于胃肠动力学理论研究和检测方法的发展,功能性消化不良已成为研讨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疏肝健脾法,自拟调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