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浙江省麻风病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浙江省历年来麻风病流行状况,评价防治成果,为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利用麻风病发病率、发现率和患病率等指标,评价历年来麻风病防治成果。结果全省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16 634例,治愈12 058例,复发346例,复发率为2.87%,复发患者中,339例为单疗治愈者复发(97.98%),7例为联合化疗治愈者复发(2.02%),目前尚有现症病人109例,其中复发现症病人14例;平均发现率由最高时1955-1959年的2.79/10万降至近五年的0.05/10万;五年平均最高患病率为1970-1975年的26.75/10万;随着防治工作不断深化,流行趋势表现为发病年龄上升、型比值增高、少儿发病率下降,符合麻风病防治后期流行特征。结论本研究表明浙江省麻风病流行特征呈持续下降趋势,控制成效显著,防治成果继续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2.
对恩施市1958~1992年麻风流行趋势进行了分析,35年来麻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发病与患病水平明显下降,80年代初期由中流行区转入低流行区,达到控制水平,近5年平均发病率为0.06/10万,平均患病率为0.03%,发病率已达到基本消灭标准,但患病率与标准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信阳市麻风病的流行情况,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马海德编著的《麻风防治手册》中的要求统计各项指标。以1957年-2007年经固始麻风病院和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的病例档案为依据。结果患病率由1960年的0.012‰,下降至2007年0.001‰;随着年代的推移,发病年龄向高年龄组转移,少年儿童发病率显著下降;随着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新发病例病期缩短和畸残率降低。结论建国以来信阳市采用的麻风防治策略正确,防治措施得力,该病的流行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联合化疗的实施对麻风流行的影响,探讨今后麻风流行趋势。方法:联合化疗前用DDS治疗,1987年联合化疗后MB型用DDS,B663和FRP治疗,PB型用DDS和RFP治疗,并对联合化学前后的发病率,患病率和疗程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联合化疗化后治疗时间缩短,联疗前后治愈率差异显著(P<0.01),联疗后患病率下降明显加快,发病率下降速度联疗前后相近,联疗前后畸残率分别为37.9%和15.5%(P<0.01),早期发现病例增加,流行范围明显缩小。结论:联合化疗实施后患病率,畸残率显著下降,发病率的下降速度与联疗前相近,今后麻风仍可能在低状态下流行,麻防工作还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55 a来麻风病的流行状况,评价防治成果,为麻风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双版纳州1958-2012年麻风病防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58-2012年全州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2059例,治愈1666例,复发6例,复发率为0.36%,复发患者中均为单疗复发病例,无联合化疗复发病例,目前尚有现症病人21例,无复发现症病例。患病率由最高1980年的12.93/万降至2012年的0.18/万,平均发现率由最高时段1983-1987年的8.54/10万降至近5年(2008-2012年)的1.10/10万。随着防治工作的深入,流行趋势表现为新发病人年龄上升、型比值增高、≤14岁儿童发病率下降,畸残率下降,符合麻风病防治后期流行特征。[结论]西双版纳州麻风病流行呈持续下降趋势,控制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张婵  李香枝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09-109
本文通过对漯河市三县一区40a来,麻风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进一步阐明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对流行区已基本消灭麻风病,创出了新的经验。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40a来以三县一区麻风病患者发生的村庄、学校、工厂为重点单位,密切接触者为调查对象。1.2 调查的方法 对上述重点人群中密切接触者登记造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健康情况。1.3 诊断标准 按全国麻风病诊断标准执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麻风病流行特征,探索有效防治麻风病措施。[方法]对麻风病流行病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至2005年底,全市累计登记麻风病人259例,现症病人8例,患病率0.012/万,近5年平均发现率0.15/10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近年来麻风病流行稳定。[结论]随着麻风防治工作不断深入,通过多种形式的发现和有效治疗,建瓯市麻风病患病率、发现率稳步下降,控制麻风病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1 基本情况巍山县 195 0~ 2 0 0 0年累计发现麻风病人 5 0 7人 ,其中治愈 372人 ,复发 7人 ,复发率为 1.88% ,死亡 10 9人 ,失踪 2人 ,迁外县 4人 ,有现症病人 2 0人。历经多年努力奋斗 ,取得显著成效。 1999年末 ,流行分布范围缩小 94 .2 % ,患病率逐年下降至 0 .0 5‰ ,近五年平均发病率降至 0 .97/ 10万 ,已达国家控制指标。 2 0 0 0年各项指标出现回升。2 资料分析2 .1 病疫分布  5 0年间累计 5 0 7例 ,分布在全县 2 2 8个自然村 ,占总自然村数 2 0 .0 5 % ,现症病人 2 0例 ,分布在 18个自然村 ,占疫源村 7.89% ,疫源村减少 92 .11…  相似文献   

10.
徐梅  罗庆荣 《卫生软科学》2012,26(6):585-586
[目的]了解镇沅县麻风病流行病学特点及30多年的防治效果,为制定麻风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遍}生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全县1976年-2010年累计发现麻风患者117例,其中治愈91例,无死亡病例,至2010年底尚有现症患者4例。全县发病率由最高年段1976年-1980年为4.50/10万降至2006年-2010年0.50/10万;发现率由1976年-1980年6.40/10万降至2006年-2010年0.50/10万;患病率由1976年-1980年为0.34%0降至2006年-2010年0.02%0;现症病人从8个乡(镇)43个村下降到4个乡(镇)4个村。[结论]镇沅县麻风病防治效果显著,已从中度流行县到基本消灭麻风达标县,对病人家属及接触者检查和治愈者的监测是基本消灭麻风达标县后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功能化纳米粒子的大肠杆菌O157:H7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无需增菌即能快速、灵敏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新方法。方法制备一种表面包被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的纳米级免疫磁颗粒,用于样品中菌体的富集和分离;制备一种表面分别标记有大肠杆菌O157:H7多克隆抗体和生物素化核酸探针的胶体金颗粒;利用生物素-亲和素-酶系统信号放大作用,达到对目标菌的快速、灵敏检测。结果该方法可在1h内完成菌体的分离和检测,检测限为10cfu/ml。结论该检测体系基于功能化纳米粒子进行菌体分离及信号放大,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在环境、食品检测,临床诊断和流行病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O157:H7大肠杆菌毒力及特征基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福建省分离的80株E.coli O157:H7菌株进行毒力及特征基因的检测分析。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志贺毒素基因(stx),粘附抹平因子基因(eaeA),溶血素基因(hlyA),O157抗原编码基因(rfbO157)和H7抗原编码基因(fliCH7)为靶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福建省分离的O157:H7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为6.25%(5/80)。菌株毒力基因图谱为stx eaeA hlyA和eaeA hlyA。rfb O157基因阳性与O157血清型符合率为100%。结论 福建省分离的O157:H7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6.25%)低于江苏省疾病高发地区(85.7%,P<0.05)。  相似文献   

13.
14.
福建省O157∶H7大肠杆菌毒力及特征基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福建省分离的80株E. Coli O157∶H7菌株进行毒力及特征基因的检测分析.[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以志贺毒素基因 (stx)、粘附抹平因子基因 (eaeA)、溶血素基因(hlyA)、O157抗原编码基因 (rfbO157) 和H7抗原编码基因 (fliCH7) 为靶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福建省分离的O157∶H7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为6.25%(5 / 80). 菌株毒力基因图谱为stx+eaeA+hlyA和eaeA+hlyA.rfb O157 基因阳性与O157血清型符合率为100 %.[结论] 福建省分离的O157∶H7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 (6.25%) 低于江苏省疾病高发地区 (85.7%,P<0.05).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东台市大肠埃希菌O157:H7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东台地区1999-2001年和2005-2006年间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coli O157:H7)宿主动物和腹泻患者带菌情况,按照《江苏省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监测工作实施计划》及《国家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监测方案》在东台市开展E.coli O157:H7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流行地区O157∶H7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 PCR方法对O157∶H7菌株毒力基因谱检测比较,同时用PFGE和RAPD方法对O157∶H7菌株的同源性分析比较.结果流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100%携带Hly、eaeA基因,95.35%携带SLT2基因,11.63%携带SLT1基因.PFGE图谱表明流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与日本分离的O157∶H7菌株有明显差异,为不相关菌株;与国内标准菌株882364为近似型(相似,但不相同).流行地区病人分离菌株与外环境家畜家禽类便及昆虫肠道分离菌株的PFGE图谱完全相同.结论携带O157∶H7菌株的家畜家禽可能是导致疫情发生的传染源.PFGE用于O157∶H7病原学分析,对流行病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但不适宜基层.RAPD方法用于O157∶H7病原学分析,技术简便、省时.  相似文献   

17.
由于使用抗生素治疗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出现一些争论,运用其他方法如益生菌来拮抗这种细菌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同的益生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性质,抑制大肠杆菌O157H7存在多种机制,如竞争性排斥、增强免疫应答、抑制细菌内化及中和志贺毒素等.  相似文献   

18.
芜湖地区动物宿主携带O157:H7大肠杆菌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O157:H7大肠杆菌在芜湖地区动物宿主中的存在现状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2000年6-10月选择芜湖县境内畜禽粪便标本及养殖场饲料和水样标本894份,以免疫磁珠法和血清学方法检测O157:H7大肠杆菌。结果 894份标本中检出3株O157:H7大肠杆菌,检出率为0.34%。检出菌株产毒情况:羊标本检出菌株产志贺毒素和溶血素,奶牛标本检出菌株产溶血素,猪标本检出菌株不产毒。结论 芜湖地区存在O157:H7大肠杆菌,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We analyzed isolates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which has recently caused waterborne outbreaks) and wild-type E. coli to determine their sensitivity to chlorination. Both pathogenic and nonpathogenic strain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in 1 minute of exposure to free chlorin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lorine levels typically maintained in water systems are sufficient to inactivate these organisms.  相似文献   

20.
Sharma VK  Dean-Nystrom EA  Casey TA 《Vaccine》2011,29(31):5078-5086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colonizes cattle intestines by using the locus of enterocyte effacement (LEE)-encoded proteins. The induction of systemic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LEE-encoded proteins, therefore, will prove effective in reducing E. coli O157:H7 colonization in cattle. The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a hha (encodes for a hemolysin expression modulating protein) deletion enhances expression of LEE-encoded proteins and a sepB (encodes an ATPase required for the secretion of LEE-encoded proteins) deletion results in 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LEE proteins. In this study, we demonstrate the efficacy of the hha and hha sepB deletion mutants as bacterins for reducing fecal shedding of E. coli O157:H7 in experimentally inoculated weaned calves. The weaned calves were injected intramuscularly with the bacterins containing 109 heat-killed cells of the hha+ wild-type or hha or hha sepB isogenic mutants, and boosted with the same doses 2- and 4-weeks late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mmune response two weeks after the last booster immunization revealed that the calves vaccinated with the hha mutant bacterin had higher antibody titers against LEE proteins compared to the titers for these antibodies in the calves vaccinated with the hha sepB mutant or hha+ wild-type bacterins. Following oral inoculations with 1010 CFU of the wild-type E. coli O157:H7, the greater numbers of calves in the group vaccinated with the hha or hha sepB mutant bacterins stopped shedding the inoculum strain within a few days after the inoculations compared to the group of calves vaccinated with the hha+ wild-type bacterin or PBS sham vaccine. Thus, the use of bacterins prepared from the hha and hha sepB mutants for reducing colonization of E. coli O157:H7 in cattle could represent a potentially important pre-harvest strategy to enhance post-harvest safety of bovine food products, water and produ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