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庆市巴南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现状,为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辖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计调查3 900人,高血压患病615例(15.77%);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意义的变量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高血压家族史、饮酒、腰围、BMI值、体育锻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婚姻状况、饮酒、体育锻炼、肥胖均是巴南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270、0.864、1.071、1.181、1.052、0.914、1.844)。结论巴南区18岁以上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其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高血压家族史、饮酒、肥胖,文化程度、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控制高血压的流行和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社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与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7—9月北京市通州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内的≥18岁的7 008例常住人口,采用《通州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30.66%(2 149/7 008);男性患病率为34.01%(1 191/3 502),高于女性的27.32%(958/3 506)(χ2=36.820,P<0.001)。高血压确诊率为61.47%(1 321/2 149);男性确诊率为54.58%(650/1 191),低于女性的70.04%(671/958)(χ2=53.620,P<0.001)。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43.38%(573/1 321)。不同医疗保险、半年内健康体检情况、1年内基层医生提供血压测量的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195、4.319、11.01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总月收入〔OR=1.087,95%CI(1.022,1.157)〕、新农合〔OR=1.775,95%CI(1.185,2.659)〕、1年内基层医生提供血压测量〔OR=1.383,95%CI(1.095,1.745)〕是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保护因素,城镇职工医保〔OR=0.654,95%CI(0.431,0.993)〕是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通州区社区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较严重,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较差。应采取提供定期血压测量、改善经济状况等综合措施来加强居民的血压控制,对城镇职工和公费医疗人群应给予高度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黄琳竣 《西部医学》2017,29(3):335-338
【摘要】 目的 了解南充市东南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南充市东南社区公安部门用登记户口的计算机筛选出45岁及以上的居民,进行饮食习惯、慢性病史、慢性病家族史等问卷调查,同时行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验。结果 南充市东南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441%、441%、368%和115%。年龄(OR=1054)、体重(OR=1027)、腰围(OR=1027)、糖尿病(OR=1705)、高血压家族史(OR=2485)与高血压的患病密切相关。结论 南充市东南社区4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低,年龄、体重、腰围、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加强社区居民高血压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居民高血压患病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和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情况,为更好的开展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起指导作用。方法根据专业知识制定的血压调查表,对400名农村居民进行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并对居民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进行实际测量。结果获得有效问卷376份,高血压患病率为27.1%,其中男性为31.1%,女性为22.4%。超重或肥胖、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和吸烟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5.528、3.187、2.372、2.288)。有59.0%农村居民的高血压知识来源于家人朋友,而来源于医务人员的仅占19.9%。结论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现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农村居民高血压防治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山东凤镇成年人生活方式疾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的现状,为生活方式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山东凤医院2004~2006年居民健康调查和体检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的生活方式疾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中山东凤镇成年人所患病的生活方式疾病总患病率为41.52%,排在前6位的是:超重和肥胖、高血压、胆囊炎、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其患病率分别是22.17%、13.4%、8.16%、8.01%、5.75%和4.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保健服务(OR=0.710)、职业(OR=0.428)、吸烟(OR=2.685)、饮酒(OR=1.763)、饮食(OR=1.583)是成年人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中山东凤镇成年人生活方式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将有利于城区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疾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疾病的惠病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式,通过自填卷问法对1718人进行生活方式疾病患病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疾病总患病率为57,3%(916/I598),排在前3位的是:高血压(41.8%)、超重和(或)肥胖(16.1%)、颈腰关节痛(2.4%);不良生活方式情况:排在前三位的是高盐饮食(60.9%)、高脂饮食(68.9%)、少锻炼运动(5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坐着工作(OR=1.604)、高盐饮食(OR=1.278)、高脂饮食(OR=2.497)、吸烟(OR=1.278)、饮酒情况(OR=1.354)、经常熬夜(OR=1.213)是生活方式疾病的危险因素,而锻炼运动(OR=0.417)、常吃蔬菜水果(OR=0.700)是生活方式疾病的保护因素。结论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疾病的患病率较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疾病进行综合干预是有效防治该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分析患病率影响因素,为高血压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对江苏某县级市的8966名18岁以上农村居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其中男性4149人,女性4817人.结果 参与调查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控制率分别为36.10%、55.22%和20.38%,已知患病人群的血压控制率为36.90%.初次诊断医院以村卫生室和镇医院为主(79.35%),81.30%的患者主要选择在村卫生室测量血压.调整年龄和性别等潜在混杂因子后,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目前饮酒(OR =1.43,95% CI:1.21~1.69)、体力劳动强度偏大(中等强度劳动,OR=1.17,95%CI:1.02~1.34;重体力劳动,OR=1.28,95% CI:1.04~1.58);罹患糖尿病(OR=1.95,95% CI:1.56 ~2.43);肥胖(OR =2.14,95% CI:1.85~2.49)或超重(OR=4.12,95% CI:2.97 ~5.72);腰围偏大(OR =2.00,95% CI:1.72~2.32).文化程度高者患病风险降低(P <0.001).结论 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而知晓率和控制率偏低,迫切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管理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某农村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沈阳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沈阳市东陵区某中等经济水平农村社区18周岁以上的居民进行健康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将调查结果通过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找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724份,其中高血压患者为205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8.31%。单因素分析提示不同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体质指数、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其高血压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文化水平、体质指数、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与高血压患病显著相关(P〈0.05)。结论:该村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高,需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措施,促进农村社区人群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高血压患者饮酒行为的家庭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饮酒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因素分析,为针对性地开展家庭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自制量表问卷和家庭关怀度指数(APGAR)对863名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者中总饮酒率达2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饮酒行为与女性(OR=0.557)、文化程度低(OR=1.846)、婚姻不正常(OR=2.467)、家庭关系角色冲突(OR=1.494)、疾病家庭照顾差(OR=2.460)、家庭功能障碍(OR=1.719)有关。结论本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患病后的饮酒率仍然较高,其行为与家庭结构、功能和关系有关,应加强高血压患者饮酒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昆明市三个社区50岁及以上居民饮酒与高血压关系现状,研究该类居民饮酒频率、数量、种类、开始饮酒年龄、戒酒年龄等对高血压病的影响,提出限酒对策和建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相关健康生活方式教育部门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昆明市塘双、怡园、金江路三个社区50岁及以上居民1 039人为研究对象,从患高血压情况、饮酒情况两方面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3.1双录入,用SPSS17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饮酒种类(OR=0.82,P=0.04)、戒酒年龄(OR=1.88,P=0.00)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从不饮酒到饮混合酒,患高血压的可能性逐渐增加,戒酒年龄越高患高血压的可能性越高。结论饮酒是居民罹患高血压的一个影响因素,居民饮酒种类和戒酒年龄对是否罹患高血压有影响,白酒和混合酒危险程度更高,戒酒年龄越高罹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越高,饮酒频率、饮酒量、开始饮酒年龄与是否罹患高血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背景 高血压等慢性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就诊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引导患者有序就医,改善生命健康质量。目的 利用安德森模型,探讨高血压患者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促进高血压患者积极有效地利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8-10月,利用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中江苏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调查数据,将调查对象中年龄≥15周岁、已确诊患有高血压的1 9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修正后的安德森模型为理论框架,探究情景特征、人群特征和健康行为对高血压患者就诊行为的影响。结果 高血压患者两周就诊率为18.69%(365/1 9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到达最近医疗机构花费时间〔6~10 min:OR=1.448,95%CI(1.045,2.005);≥11 min:OR=1.143,95%CI(0.814,1.606)〕、城乡分布〔OR=0.604,95%CI(0.449,0.813)〕、家庭人均年收入〔中等收入:OR=0.979,95%CI(0.674,1.421);高收入:OR=1.387,95%CI(1.049,1.832)〕、参保情况〔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OR=0.502,95%CI(0.200,1.26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OR=0.705,95%CI(0.529,0.938)〕、自感疾病严重程度〔一般:OR=0.469,95%CI(0.317,0.694);不严重:OR=0.519,95%CI(0.394,0.683)〕是高血压患者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情景特征(医疗机构花费时间)和人群特征(城乡分布、家庭人均年收入、参保情况、自感疾病严重程度)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血压患者就诊行为,建议相关部门继续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着重关注老年和低收入高血压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加强高血压健康教育工作,增强高血压患者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广州市城区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中、老年人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广州市城区45个居委的3040名4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进行血压检测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广州市城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9·1%(884/3040),男性为30.4%(414/1364)、女性为28·0%(470/16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77)、肥胖(OR=I.366)、运动(OR=o.628)、职业性质(OR=0·427)、健康教育(OR=0·787)、吸烟(OR=1·685)、饮酒(0R=1·463)、饮食(OR=1·583)和口味(OR=1·583)等是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城区中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与多因素综合作用有关;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行为和生活习惯、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将有利于中、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锡林浩特市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多阶段按比例随机抽样法抽取锡林浩特市18岁以上居民2411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在2411人中,测量血压异常率为32.7% (789/2411),高血压患病率为23.7%(572/241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1.5%,女性患病率为25.3%,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9,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x2=373.107,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体重指数(BMI)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不同BMI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23.362,P<0.01).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OR=1.086)、家族史(OR=3.930)、腰围(OR=1.597)、BMI(OR=1.653)、吸烟(OR=1.212)、饮酒(OR=1.204)因素相关(P<0.01),都为危险因素.结论 锡林浩特市高血压流行形势不容忽视,应继续加强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对有家族史、超重肥胖的人群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社区环境对社区居民自杀的影响程度,为提出自杀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山东、辽宁、湖南三省采用完全随机方法抽取16个县(市),收集了392例15~34岁自杀死亡者和416例对照进行研究。采用心理解剖方法收集自杀死亡者信息;采用同样结构式访谈工具获取同社区对照2名信息人信息。利用WHOSUPRE—MISS社区压力和问题调查量表测量居民的社区环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环境因子得分与自杀呈正相关关系,社区环境不良为个体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Waldx2=10.036,P〈0.05,OR=1.323)。社区存在的问题如家庭不和、交通不便、缺乏医疗保健、就业保障、酗酒、迷信现象可以明显提高中国农村自杀率。同时显示相对贫穷、患有精神疾病(OR=32.346)是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受较好教育、已婚、健康身体状况是自杀的主要保护因素。结论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系统,解决社区现存的一些问题,营造和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减轻其生活压力;同时应加强心理障碍筛检,对高危人群积极实施社区心理健康干预,提高人的应激能力,以此有效降低中国农村社区居民自杀率。  相似文献   

15.
背景 中国是一个人口流动大国,且江西省为我国劳动力输出的主要省份之一。妇女是农村家庭的关键成员同时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其慢性病患病情况常被忽视。目的 了解人口流动背景下江西省农村妇女慢性病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江西省27个行政村3 600户居民,2006-2014年,每两年进行一次一对一的入户问卷调查。共15 634名15岁及以上农村妇女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及人口学信息(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是否为劳动力、是否外出)纳入此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农村妇女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加权前农村妇女总人数为15 631名,其中常住妇女11 660名(74.60%);加权后妇女总人数为2 245 283名,其中常住妇女1 621 026名(72.20%)。加权后,妇女整体慢性病患病率为11.2%,其中常住妇女慢性病患病率为14.5%,高于外出妇女(2.8%)(χ2=428.035,P<0.01)。年份〔2008年:OR=0.778,95%CI(0.767,0.789);2010年:OR=1.569,95%CI(1.546,1.592);2012年:OR=0.820,95%CI(0.808,0.833);2014年:OR=0.818,95%CI(0.805,0.831)〕、年龄〔35~54岁:OR=5.425,95%CI(5.324,5.529);55~岁:OR=9.807,95%CI(9.609,10.009)〕、职业〔农民:OR=1.371,95%CI(1.353,1.388)〕、婚姻状况〔已婚同居:OR=1.424,95%CI(1.386,1.463);离婚或丧偶:OR=1.198,95%CI(1.163,1.235)〕、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OR=1.371,95%CI(1.353,1.388)〕、收入水平〔中等:OR=0.898,95%CI(50.888,0.908);高等:OR=0.899,95%CI(0.885,0.914)〕、是否为劳动力〔否:OR=1.618,95%CI(1.600,1.636)〕、是否外出〔否:OR=1.667,95%CI(1.637,1.697)〕为江西省农村妇女患慢性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江西省农村妇女慢性病患病率为11.2%,且常住妇女慢性病患病率较外出妇女更高。年份、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是否为劳动力、是否外出为江西省农村妇女患慢性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山市农村已婚妇女的妇科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效的农村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山市随机抽取4个镇,每个镇按6%的比例,共抽取2680名50岁以下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妇科体格检查,并对该市妇科病的患病情况、妇女保健需求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中山市农村已婚妇女的妇科病总患病率为51.3%,妇科病排前三位的分别是阴道炎(35.8%)、宫颈炎(27.4%)和盆腔炎(1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OR=0.451)、保健知识获取(OR=0.318)、人工流产(OR=2.091)和定期妇检(OR=0.920)是妇科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保健需求方面,已婚妇女认为有必要定期进行妇科病普查(占92.0%);在普查者中,近3年内定期接受妇科检查、乳腺检查和宫颈涂片检查者分别占81.0%、51.0%和73.0%。在保健知识获取途径中,排前3位的是报刊书籍(占50.1%)、电视(占46.1%)以及同事或亲友介绍(占21.5%)。结论中山市农村已婚妇女的妇科病患病率和保健需求较高,文化程度、保健知识获取、人工流产和定期妇检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该加强农村已婚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农村地区妇女健康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关于高血压健康知识,为制定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北部山区增城正果镇大于30岁的农村常住人口共1500人进行血压检测及认知程度调查.结果 高血压知识得分及格率30.73%.知识得分与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有关.通过被动途径(包括日常聊天、电视、广播等)获取高血压防治知识占53.16%,主动获取(包括书籍、报纸、网络等)占22.16%;专业人员参与的知识普及(包括医务人员、第三方宣传资料等)仅占24.68%.结论 农村居民高血压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应在广大农村人群中开展高血压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泰山区城市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流行现况以及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为泰山区居民高血压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和开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泰安市第一干休所和普照寺小区18~74岁的644名社区居民进行关于高血压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同时对每个接受调查的社区居民进行血压测量。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泰山区城市社区居民中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该调查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4.5%,标化率为22.6%,其中男、女标化率分别为24.8%、21.3%,高血压患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饮酒、家族史、高盐饮食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其OR值分别为1.069,1.707,2.008,2.128,2.152。结论年龄、饮酒、肥胖、食盐的摄入量和家族史是高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于高血压的控制及预防,我们应当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改变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控制肥胖、避免高盐饮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西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多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西城乡15-69岁居民2500人,采用全国公众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360人份,回收有效率94.4%;广西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61.22±15.56)分,有61.4%的居民得分在60分以上;其中城区居民平均得分为(65.37±13.03)分,高于乡镇居民得分(50.92±16.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4,P〈O.01);地区、城乡、文化程度和月收入4个因素是广西城乡居民健康素养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广西城乡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需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