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墩  邱丽 《河南中医》2013,33(1):139-141
失眠一证,病因繁多,但其病理总不外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神魂相随,由心肝所致神志病尤多.陈国权教授治失眠一证,多从肝胆论治,审证求因,不仅在治疗心虚所致失眠时,灵活运用经方如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一贯煎之类补肝以生心.而且对于由肝都、肝火、胆经痰热等邪气所导致的心实之证也是匠心独运,在临床上均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顽固性失眠从瘀论治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之症.历代医家多从虚实论辨,虚者不外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实者,一为肝郁,二为痰热。而对一些顽固性失眠常法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对此,本人根据叶无土"久病人络"之说,在辨证的基础上参合治血化瘀立法,临床上屡获效验.1.病因病机试析顽固性失眠之所以顽固,关键在于瘀血的存在。血瘀既是长期失眠的病理产物,又是其顽固存在的重要原因。1.1.血瘀是长期失眠的病理产物:顽固性失眠病位仍在心、肝、脾。病因为气虚、气郁、阴亏、痰结。然心主血、肝藏班、牌统血,心肝脾功能的异常,必然使气血运行失常,日久必致血瘀…  相似文献   

3.
谈失眠从心肝论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探讨失眠的发病机制 ,情志内伤是其病因 ,心神不安是其病机 ,肝为起病之源 ,心为传变之所 ,因而治疗失眠当从心肝两脏入手 ,共同调治。临床可分为心肝气滞证、心肝血瘀证、肝火扰心证、心肝血虚证、阴虚火旺证治疗。  相似文献   

4.
骆丽娟 《河北中医》2004,26(12):911-912
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晕厥的范畴。五脏六腑皆令人心悸,临证岂可但治心。心悸、怔忡心肝同病者,临床并不少见。故其法当肝心同治,在治本上以调理气血为主,在治标上注意痰火与血瘀之偏重,现结合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雅倩  黄泳 《河南中医》2020,40(7):1026-1029
陈宝田教授认为,情志内伤是失眠的主要病因。情志内伤,作用于心肝二脏,致心肝受损。心主血脉,肝藏血,心肝受损,则血不养神;心肝受损,则少阳枢机不利,卫阳不入营阴,营卫失调。故失眠病机为心肝受损,心神不宁,营卫失调,临证以疏肝解郁,宁心安神,调和营卫为治则,常应用小柴胡汤加减,且注重情志疗法,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王国营 《山西中医》2003,19(4):36-36
笔者临床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肾者主水 ,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及“凡病至极 ,穷必及肾”的经旨 ,从肾论治多种疾病 ,疗效较好 ,介绍如下。1 顽固失眠 ,温阳安神效捷失眠发病与肝郁、胆怯、脾肾两虚、胃失和降有关 ,其病机为心脾两虚 ,气血不足 ,心胆气虚 ,触事易惊 ,导致心神失养 ,或因五志化火 ,痰热内扰 ,阴虚火旺 ,引起心神不安 ,治则补虚泻实 ,补虚多为补心脾气血 ,滋阴降火 ,泻实多为清心肝之火 ,化痰热之实。临床从阳虚论治者较少 ,曾治一顽固失眠病人 ,以温阳法论治获效。王某某 ,男 ,6 4岁 ,离休干部 ,1991年 3月 10日…  相似文献   

7.
失眠“从肝论治”浅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着重论述了失眠的发生源于脑,而非独咎于心。阐明了肝魂具有调节大脑抑制与兴奋、睡眠与觉醒之平衡协调的功能,为失眠从肝论治确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庄欣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98-2098
中医学认为,心肝两脏在病理生理上关系密切.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不应见心治心,在治疗时应结合病因病机,考虑治肝之法.  相似文献   

9.
庄欣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98-2099
中医学认为,心肝两脏在病理生理上关系密切。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不应见心治心,在治疗时应结合病因病机,考虑治肝之法。  相似文献   

10.
阐述从肝论治冠心病:肝与心的联系(肝与心的生理联系、肝与心的经络联系、肝与心的病理关系)、临床运用(肝气郁结、血瘀痹阻,心肝火旺、气火冲心,心肝气虚、心脉瘀滞)。胸痹病位在心,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宜调肝气、养肝血、滋肝阴,结合活血化瘀、祛痰、补益法,才能收到应有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安军明教授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皮针针刺可调节整个脏腑功能,通过针刺头皮部失眠组穴,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疏营卫,调阴阳而治疗失眠。安教授治疗失眠,以方氏头针为主,从"心肝"论治,侧重疏肝宁心,辨证取穴。针刺必以调神,下针遵循次序,注重手法,强调刺激量,可提高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刘婷婷  张红 《河南中医》2014,(4):699-700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五脏皆相关,脾胃是消化性不良之本,但主要责之于脾、心、肝三脏,临床治疗不仅要从脾胃治疗,更应当心肝同治.以健脾疏肝为基本治则,以“疏肝解郁,健脾理气和胃”为治疗大法。方能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振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5):114-115
从心论治失眠。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安宁是保证睡眠的主要因素,故心神受扰是贯穿本病始终的根本病因;治疗首当安神定志,分别采用养心、清心、宁心等相应治法,从根本上改善睡眠,调和气血,使五脏的功能得到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4.
总结从心论治月经病血证的临证体会。认为月经病血证的发生与心密切相关,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均可作用于胞宫,进而影响月经的藏泄。提出从心出发补心脾、治心肾、调心肝、通心经治疗月经病血证,以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而月经自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从肝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病位在心,其发病与多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心功能失调可影响其它脏腑,其它脏腑有病亦可影响及心。冠心病五脏症侯均可见到,据症侯从肝论治冠心病常收到较好效果。1 冠心病从肝论治依据1.1 心肝失调是冠心病发病根本  肝藏血、主疏泄,以血为本,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肝的疏泄联系着全身的气机变化,协调着人体气血运行,其疏泄以藏血为物质基础。心主血脉,为气血运行的基本动力,肝藏血,调节人体循环血流量,心肝互相协调则心有所主,肝有所藏,脉道充盈,气血运行有序,脏腑组织营养充足,机体功能正常。正如王冰云:“…  相似文献   

16.
张芳  刘清泉 《河南中医》2019,39(11):1643-1647
失眠的发病是多种因素作用于机体的结果,辨证首先要分清虚与实,虚者以阴虚不足,虚火妄动为主,表现为虚火扰神,实证大多为火热炽盛,邪热上扰神明为主。失眠的病位在心,大多由于心神失养,心中悸动不安,神不守舍而不寐,却与肝胆,脾胃,肺,肾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治疗失眠的过程中,要将五脏六腑与气血运行充分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也要注意脏腑之间的病理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正确分析病因、病机、病位。同时也要重视精神调摄的作用,建立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愉悦的情志是预防和治疗失眠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成杰辉  范宇鹏  杨志敏 《新中医》2019,51(8):315-317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睡眠紊乱和相关日间症状持续3个月或以上者,则为慢性失眠。失眠日久伤及肾元,导致元阴元阳受损、阴阳失调,加重睡眠障碍,造成恶性循环。临床上治疗失眠常常疗效欠佳,特别是长期失眠的慢性患者,治疗起来更为棘手。笔者从肾与失眠的关系论治慢性失眠,据肾阴、肾阳、肾精之虚损情况,分别施以"滋阴安神,交通心肾""温阳补肾,潜阳安神""补益精血,固肾安神"之法,以提高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进行研究,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资料按从心论治、从脑论治、营卫学说、辨证论治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遗尿多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为多见,从心肝脾肺肾论治,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心不藏神、心气不足、心阳失煦、心血亏虚、心脉不畅、心肾不交、心肝失畅、心脾两虚"8个方面论述了心在勃起功能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心虚导致气血阴阳亏虚和五脏功能失调形成阳痿的机理,提出了"安心神、益心气、养心血、宣心志、通心脉、调水火、畅心肝、健心脾"的阳痿从心论治八法及常用方药,形成了理法方药具备"心虚阳痿"的观点,为阳痿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完善了笔者提出的"五脏皆可致痿,非独肾也"的阳痿论治理论,充实了临床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