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病原学特异性检查、脑穿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表现。结果男2例,女3例,年龄20~52岁,平均32岁;4例接触过感染的动物,1例食用过生的牛奶;3例腰穿压力增高,2例细胞数增多(30~178×106/L),2例蛋白增高(0.57~1.31 g/L),3例糖降低(0.9~2.28 mmol/L),3例氯化物稍降低(113~116 mmol/L);5例布氏杆菌血清凝集实验均为阳性;2例诊断布氏杆菌病并发脑膜炎,2例诊断布氏杆菌病并发脑脊髓膜炎,1例诊断布氏杆菌病并发颅内动脉狭窄。全部病例均应用米诺环素,利福平及头孢曲松3种药物联合治疗,预后良好。结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多样,当遇到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神经症状,有证据表明存在布鲁氏杆菌感染时,应注意排除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多模式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16例颅内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为左侧和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栓塞各2例(4/16)、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栓塞4例(4/16)、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栓塞1例(1/16)、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栓塞3例(3/16)、左侧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栓塞3例(3/16)、基底动脉中下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1例(1/16),采用多模式血管内治疗(包括导管抽吸、机械取栓、动脉溶栓、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术后即刻采用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TICI)评价血管再通、入院时和术后21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价预后,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6例患者中6例(6/16)实现完全血管再通(TICI分级3级),8例(8/16)实现部分血管再通(TICI分级2级),包括TICI分级2a级1例(1/16)、TICI分级2b级7例(7/16),2例(2/16)未实现血管再通(TICI分级0~1级)。术后21 d NIHSS评分低于入院时[12.50(6.75,19.25)分对18.00(13.25,21.50)分;Z=-2.287,P=0.022]。术后3个月m RS评分1分者2例(2/16),2分4例(4/16),3分5例(5/16),4分2例(2/16),5分2例(2/16),6分1例(1/16)。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2/16),牙龈出血1例(1/16),原发梗死灶发生缺血性卒中出血性转化3例(3/16),包括HI2型2例(2/16)、PH1型1例(1/16)。结论多模式血管内治疗方法如导管抽吸、机械取栓、动脉溶栓、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肝移植后早期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收集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器官移植中心2001-10/2008-10的72例肝移植患者移植后并发早期深部真菌感染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16例肝移植患者发生早期深部真菌感染23例次,死亡4例,感染发生率22.2%(16/72),死亡率25.0%(4/16)。肺部感染15例次,肠道感染6例次,胆道感染1例次,颅内感染1例次。白色念珠菌感染占65.22%,非白色念珠菌感染占17.39%,曲霉菌感染占13.04%,隐球菌感染占4.35%。发病时间为移植后5~26 d。可见早期深部真菌感染是影响肝移植患者后生存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效预防、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深部真菌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01~12 106例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情况、内源性和外源性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及住院时间和预后分析.结果 2006年全年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918例,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患者106例,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感染率为11.55%,占我科总医院感染的53.85%.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为34.9%.86例(81.13%)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脑卒中患者有一种以上的内源性危险因素.外源性危险因素依次为吞咽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留置胃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及使用呼吸机.106例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中65例检出病原菌共127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72.44%(92/127),革兰氏阳性球菌16.54%(21/127),真菌占11.81%(15/127).药敏试验显示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为73株,占79.3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等48例耐药菌株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106例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4.36 ±6.51) d,较同期其他脑卒中患者明显延长(t=21.57,P<0.01).106例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患者死亡23例,死亡率为21.70%,同期脑卒中患者死亡率为3.38%(31/918),占总死亡人数的74.19%.结论 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仍是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因,应对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易患的卒中患者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肉毒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预后和相关因素, 以及接受抗毒素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人群特点。方法回顾性收录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出院的肉毒中毒患者临床信息。分析肉毒中毒患者流行病学和常见症状/体征;以是否发生院内感染、机械通气为终点分析上述变量的组间差异, 进行分组和组间比较;对比抗毒素治疗后发生与未发生不良反应的人群特点, 进行分组并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共纳入67例肉毒中毒患者, 发病时间最常见于1—3月份(32例, 47.8%);62例(92.5%)患者为汉族;发病率最高区域为阿克苏地区(15例, 22.4%);肉毒中毒患者常见症状/体征包括乏力58例(86.6%), 饮水呛咳/吞咽困难48例(71.6%), 头晕42例(62.7%), 眼睑下垂/睁眼费力42例(62.7%), 视物模糊41例(61.2%), 肢体无力35例(52.2%)等。共有15例(15/67, 22.4%)发生院内感染。与未发生院内感染组(n=52)相比, 院内感染组(n=15)严重程度更重(重度比例分别为0/52比5/15, χ2=19.7...  相似文献   

6.
抗菌素应用于预防神经外科术后的感染,仍然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作者对1979.10~1984.6间的846例无菌神外手术病人进行了随机、前瞻性研究,以评定围术期应用抗菌素的效果。病例标准是:(1)神外手术过程是无菌条件下进行的。(2)体内无并发感染。(3)术前一周内未用抗菌素。(4)对所用抗菌素无过敏。病人分为抗菌素治疗组及对照组。手术野头皮常规处理后均在术前一小时左右由静脉滴注头孢唑啉(Cefazolin)1g(儿童25mg/kg),庆大霉素80mg,(儿童1mg/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1998年1月至2001年6月收治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88例病人的资料,分析术后并发院内感染时间、类型、部位以及治疗方法。结果88例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并发院内感染15例(17%)。两组在年龄、平均住院天数、血肿大小与部位等无明显差异。15例院内感染中,肺部感染10例,泌尿系感染3例,颅内感染2例。经治疗,感染控制14例,死亡1例。结论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后存在高的感染率,感染与年龄及住院时间无关,及时积极治疗可使感染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体会,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6例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降颅压、预防感染、维持酸碱平衡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针40mg加生理盐水静滴,2次/d,连用5d。经胃管注入硫糖铝混悬液,10mL/次,3次/d,连用5d。5d后评价疗效。结果 46例患者中,显效35例(76.1%),有效9例(19.5%),无效2例(4.4%),总有效率95.6%。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奥美拉唑静滴联合硫糖铝混悬液经胃管注入治疗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人贫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例成人贫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贫血特点、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脑MRI特点。结果 成人贫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占同期所有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05例)的比例为8.78%。其中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60.56±12.50)岁(35~87岁),平均血红蛋白浓度(74.06±14.95)g/L(52~102 g/L); 轻度贫血3例(16.66%),中度贫血12例(66.67%),重度贫血3例(16.66%); 平均血小板计数(311.33±101.48)×109/L(136~455×109/L);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4例(77.78%)(9例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平均血小板计数(375±73.78)×109/L(251~455×109/L)。无脑卒中危险因素者6例(33.33%),脑卒中危险因素1~2项者7例(38.89%),3项以上危险因素者5例(27.78%); 5例有意识障碍(27.78%); 12例病灶累及前循环(66.67%),14例累及分水岭区(77.78%),10例累及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55.56%); 13例为多发性脑梗死(72.22%),15例为小梗死(83.33%)。18例患者均行扩容治疗,4例输注红细胞; 临床治愈及好转者12例(66.67%)。结论 成人贫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多为中度贫血,缺铁性贫血占多数,多伴有继发性血小板增多; 患者多缺乏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病变多位于脑前循环分布区,分水岭区多见,病灶以多发性小梗死灶为主,且多累及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治疗应以扩容及纠正贫血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48例脑卒中患者,查阅病例资料,归纳总结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泌尿道感染7例(11.5%),呼吸道感染35例(57.4%),胃肠道感染10例(16.4%),皮肤软组织感染5例(8.2%),其他部位感染4例(6.6%);培养出真菌47株(60.3%),其中,白色念珠菌18例(23.1%),热带念珠菌13例(16.7%),其他真菌16例(20.5%)。革兰阴性菌25例(32.1%),其中,产气杆菌11例(14.1%),绿脓杆菌5例(6.4%),流感杆菌9例(11.6%)。革兰阳性菌6例(7.6%);不同血糖水平感染发生率不同,10mmol/L者院内感染率3.8%,10~15mmol/L者院内感染率为11.8%,≥15mmol/L者院内感染率为9.4%。院内感染率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使用过2种或以上种类抗生素的患者,其院内感染率高于只使用1种或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易发生院内感染,与血糖水平、住院时间等因素相关,需针对易感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炎症因子、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103例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行Hcy水平检测,依据Hcy水平分为观察组53例(Hcy15μmol/L),对照组50例(Hcy≤15μmol/L),比较2组性别、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形成率等。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MCP-1、ox-LDL、VE-cadherin水平及IMT均高于对照组,不稳定斑块形成率60.38%(32/53),高于对照组40.00%(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s-CRP、MCP-1、ox-LDL、VE-cadherin及IMT、颈动脉斑块形成为诱发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与炎症因子、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炎症因子、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是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高危因素,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后并发术区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治疗且术后术区并发脓肿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抗生素治疗无效,其中10例行神经内镜经鼻脓肿清创术,另1例因位于鞍上第三脑室的脓肿破溃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1、3、6个月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复查血常规和头颅MRI。若患者无头痛、发热等症状,血常规检查正常,头颅MRI表现为术区无异常强化的占位性病变,定义为感染治愈。结果11例患者的年龄为(51.5±11.3)岁(39~77岁),男女比例为7∶4;其中7例为颅咽管瘤,4例为垂体腺瘤;肿瘤切除术后均出现头痛,8例出现发热,7例出现垂体功能低下;临床症状出现的中位时间为1个月(15 d至6个月)。既往肿瘤切除术中,使用不可吸收人工硬膜修补鞍底5例,使用EC胶+明胶海绵修补鞍底1例,使用EC胶+可吸收人工硬膜修补鞍底1例,使用可吸收人工硬膜修补鞍底2例,使用自体脂肪筋膜修补鞍底1例,另1例未行修补。11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鞍区囊性占位6例,蝶窦内占位4例,黏膜瓣坏死伴积脓1例;病灶呈环形强化6例。11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细菌学检查结果为,革兰阴性杆菌5例(5/11),革兰阳性球菌5例(5/11),诺卡菌1例(1/11)。1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5.5±1.5)个月(1~6个月)。随访期间,行脓肿清创术的10例患者均治愈,行脑室外引流的1例患者因感染无法控制死亡。结论术后并发术区脓肿的患者多在既往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中使用了不可吸收的人工材料进行鞍底修补,影像学多呈环形强化影;在抗生素无效的情况下及时行脓肿清创术可有效治疗该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急诊后颅窝开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颅窝手术后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5%~13.4%,为幕上开颅的3倍[1]。我科自1998-01~2010-03共行急诊后颅窝开颅手术157例,并发颅内感染27例(17.20%),与择期后颅窝开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相比明显增高,现予以报告,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肝移植后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07-09/2008-12收治的52例肝移植中,8例肝移植受体术后发生真菌感染的诊治情况。52例肝移植患者中,8例患者真菌感染9例次(1例患者发生2次感染),感染率15% (8/52)。感染时间发生在肝移植后2~5个月,感染好发的部位依次为肺(67%,6/9),泌尿系统(22%,2/9),肠道(11%,1/9)。病原菌中白色念珠菌感染占6例次,光滑念珠菌感染占2例次,曲霉菌感染占1例次。在8例患者中6例经抗真菌感染治疗顺利康复,2例患者死亡。可见真菌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治愈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夹层致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共19例颈动脉夹层致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包括颈内动脉夹层11例、椎动脉夹层8例),均行血管内治疗(包括抽吸取栓术、支架取栓术、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TICI)评价血管再通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预后。结果术后15例mTICI分级3级(血管完全再通),4例mTICI分级2b级(血管部分再通);1例脑疝形成致死亡,1例并发脑水肿,1例少量脑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1例预后不良(mRS评分4分),1例死亡。结论颈动脉夹层致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评估后采取血管内治疗,闭塞血管再通效果明显,临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经额锁孔入路手术和传统钻颅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重度脑室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患者采用经额锁孔入路手术,12例采用传统钻颅脑室外引流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 d、(4±1)d、(7±1)d、(10±1)d头颅CT三、四脑室内血肿体积的变化和意识好转的时间,术后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预后的差别。结果经额锁孔入路手术组三、四脑室积血有效清除率明显好于钻颅脑室外引流手术组(均P0.01);术后脑积水发生率低于钻颅脑室外引流手术组(P0.05);术后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经额锁孔入路手术组GOS评分4~5分者的比率(53.3%,8/15例)明显高于钻颅脑室外引流手术组(16.7%,2/12例)(P0.05),2~3分者的比率(40%,6/15例)与钻颅脑室外引流手术组(41.7%,5/12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分者的比率(6.7%,1/15例)明显低于钻颅脑室外引流手术组(41.7%,5/12例)(P0.05);而存活率(93.3%,14/15例)显著高于钻颅脑室外引流手术组(58.3%,7/12例)(P0.01)。结论经额锁孔入路手术恢复快、并发脑积水的几率小,对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HIV感染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对其认识。方法报道作者医院收治的1例以视神经脊髓炎症状起病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文献检索HIV感染合并NMOSD患者7例,结合本文报道的1例共8例,年龄8~55岁,平均(39.1±14.4)岁,其中男5例、女3例。8例患者均发生脊髓炎,7例发生视神经炎。血CD4+T细胞降低3例(3/8)。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测异常4例(4/8),表现为白细胞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炎性反应为主,6例蛋白水平升高(6/8)。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3例(3/7)。CSF寡克隆区带阳性3例(3/5)。MRI检查显示颅内多发病灶2例(2/8),颈段或胸段脊髓病灶8例(8/8),其中4例为颈髓至胸髓连续长节段病灶。8例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其中7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3/8)肌力完全恢复或能独立行走,1例(1/8)肌力部分恢复,4例(4/8)肌力无明显恢复,3例(3/7)视力恢复至粗测正常,1例(1/7)视力部分恢复,3例(3/7)失明。复发5例,其中4例1年内复发。1例死亡。结论HIV感染合并NMOSD患者致残率高,易复发,部分患者免疫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收集2011-01—2012-12我院神经外科所有手术病例共1 169台次,结合感染办报表,依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确诊医院感染患者59例,男26例,女33例;年龄8~73岁,平均55岁。2结果2.1医院感染率1 169例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59例,59例均进行了病原学确诊,感染率5.05%。感染例次61例,例次感染率5.21%。其中鞍区9例(15.25%),桥小脑角区14例(23.73%),小脑及脑室12例(20.34%),额叶5例(8.47%),枕叶4例(6.78%),其他15例(25.43%)。2.2感染部位颅内感染31例次(50.82%),皮下感染22例次(36.07%),泌尿系感染3例次(4.92%),下呼吸道感染4例次(6.56%),腹腔感染1例次(1.6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两种治疗方法在颅内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53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分别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7例)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26例),术后复查DSA确认畸形血管团切除和栓塞情况,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个月采用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价临床预后。结果27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26例畸形血管团消失,治愈率达96.30%(26/27);术后遗留肢体运动障碍2例(7.41%)、神经功能障碍1例(3.70%)、癫持续状态1例(3.70%),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4/27);术后1个月GOS评分5分15例(55.56%)、4分10例(37.03%)、3分2例(7.41%),预后良好率为92.59%(25/27)。26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中8例首次栓塞后畸形血管团消失,治愈率为30.77%(8/26);术后遗留肢体运动障碍2例(7.69%)、神经功能障碍2例(7.69%),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5.38%(4/26);术后1个月GOS评分5分17例(65.38%)、4分7例(26.92%)、3分2例(7.69%),预后良好率为92.31%(24/26)。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颅内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Puerto Rico评分≤3分的患者,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疗效;对于复杂颅内动-静脉畸形,采取多次、分期介入栓塞或介入栓塞+放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创伤后硬脑膜下水囊瘤是指较严重的颅脑创伤后硬脑膜下的液体积聚,约1/2的病例呈双侧性,很少有包膜。常见于额区或/和颞顶区,后颅凹者极少。多在伤后5—25天发生。作者报告在3002例颅脑外伤后并发的硬脑膜下水囊瘤70例。其诊断依据是颅脑外伤后硬脑膜下有液体积聚,CT 扫描一开始就是低密度,这与陈旧性血肿逐渐转变为低密度可相鉴别。低密度区的厚度(由颅骨内板至皮质的距离)至少是3毫米。治疗分手术与非手术两组,手术组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37岁(最小16岁,最大68岁),平均确诊时间为伤后两周(最早3天)。双侧病变者12例。伴有颅内血肿者4例,灶性脑挫伤者15例。术后7例好转。在术后未好转的病例中,5例CT 复查水囊瘤复发,其中1例再次手术。4例死亡,与颅脑损伤的严重或全身情况不佳致术后发生感染并发症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有关。非手术组46例,其中男37例,女9例,平均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