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袁咏梅  王红  姚登福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279-3281
重症监护室(ICU)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NI)。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控制和减少ICUN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室病人院内感染预防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重症监护室 (ICU)病人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1 1ICU病人常有多个脏器损伤、全身抵抗力自我保护能力下降 ,病人自身携带的微生物作为条件致病菌导致感染的发生。1 2ICU病人各种侵入性监测治疗技术的应用例如气囊漂浮导管、动静留置管、气管插管、引流管、留置导尿管均可诱发院内感染。1 3ICU病人流动性强 ,医务人员相对密集可造成空气中细菌的密度增大。1 4不恰当地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致菌群失调 ,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引起条件致病菌感染。1 5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不容忽视 ,不同病种、不同部位感染的危重病人集中在I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部位占前两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基础疾病以多发伤复合伤、严重心肺疾病、重症感染疾病的感染率最高;并与住院时间、创伤性操作、抗生素使用等有关。结论加强预防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韩丹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273-274
目的为了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工作质量,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探讨新生儿监护室感染成因及对策。方法分析新生儿病房管理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结论有效保障新生儿病房工作质量,切实降低了医源性、内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呼吸重症监护室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于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进行康复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观察组给予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同时给予对照组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19例,感染率为29.23%;对照组中感染人数45例,感染率为69.23%.观察组中感染发生情况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且感染发生于下呼吸道的患者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为11例和25例,明显多于其他部位的感染发生情况.结论 给予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特异性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相比较传统的常规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有效提高了临床康复率以及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重症监护室内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重症监护室(简称ICU)内患者院内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和方法。方法对ICU发生的院内感染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8.9%,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其中呼吸道感染占79.1%,侵入性操作中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占其中的59.09%,是ICU发生医院感染最危险的因素。结论加强环境管理,降低环境污染,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洗手制度,严格管理侵入性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定时进行效果监测,发现不合标准者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地控制与预防ICU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ICU收治的68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0.12%,明显高于同期全院感染发生率(P〈0.05);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及介入操作等均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制度、加强防范意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均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明凤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62-1862
我院ICU 2006年共收治病人1022例,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97例,感染率为9.5%,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医院重症监护室病房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150例和非感染组500例。观察两组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儿窒息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新生儿窒息、侵入性操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儿窒息四种情况均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OR=1.745、4.604、5.954、4.384,P<0.05)。结论胎龄小、出生体重低、侵入性操作、新生儿窒息等是NICU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地规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对于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症监护室(ICU)是集中危重症患者病情监测和治疗的单位,也是医院易感人群和感染因素集中的场所,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域[1]。笔者分析ICU医院感染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1感染因素1.1年龄因素有报道指出,ICU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中,年  相似文献   

11.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好发部位、常见菌种及耐药性,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真菌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ICU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和真菌敏感试验。结果 824例患者中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108例,感染发病率为13.11%;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为常见,占53.04%,其次为泌尿道(31.3%)、血液(6.08%)、肠道(4.36%)等;在所分离的115株真菌中,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46.09%)、光滑假丝酵母菌(23.48%)、无名假丝酵母菌(11.3%)及热带假丝酵母菌(10.43%);所有分离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部分耐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低蛋白血症、激素应用等是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白色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住院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袁鹏  毕齐 《中国医药》2010,5(8):708-709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提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538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538例患者中,274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50.92%。共检出病原菌4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6株,革兰阳性菌99株,真菌37株。274例患者中以脑梗死148例(54.01%),脑出血115例(41.97%)为最主要。患者意识状态、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年龄等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是医院感染出现较多的科室。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听诊器对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1日起入住我院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并于2015年3月30日前转出ICU或死亡的患者,总计611例,根据床位分为干预组(n=296,使用床旁听诊器进行听诊)和对照组(n=315,使用医生自带的听诊器进行听诊)。所有听诊器均在每日查房前用75%乙醇擦拭表面1次。观察记录研究期间所有对象的医院感染情况及部位、感染病原菌、生命体征和转归,转出ICU后随诊48 h,汇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9.5%vs 14.9%, P<0.05),主要表现在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4%vs 8.6%),并且明显缩短ICU住院时间(12.2±9.3dvs 14.2±8.8 d),但在其他部位的院内感染、28 d病死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床旁听诊器能显著降低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工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40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可能影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如年龄、住院天数、营养状况、手术情况、合并伤、是否气管切开、颅内压高低、床位设置方式以及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等详细资料,结合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与高龄、住院天数延长、营养不良、脑室引流、多次手术、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术前有合并症、气管切开、颅内压增高、大厅式集中管理以及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密切相关(P<0.05).结论 高龄、住院天数延长、营养不良、术前有合并症、脑室引流、多次手术、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气管切开、颅内压增高、大厅式集中管理、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能是显著增加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在产科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运用循证医学管理之后收治的59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用循证医学管理以前收治的40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普通监护病房管理方法管理;观察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管理,通过对有关医院感染相关资料的调查采集、文献检索,理论联系实际,建立产科监护室感染控制流程,并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应用.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卫生学监测合格率、职业暴露及处理情况,比较差异是否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41例(6.86%),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44例(10.97%).观察组共行手培养168例,合格157例(93.5%),空气培养137例,合格125例(91.2%),呼吸机管道培养94例,合格87例(92.6%),雾化管道培养52例,合格48例(92.3%),氧气湿化瓶培养203例,合格197例(97.0%),深静脉置管培养199例,合格190例(95.5%).对照组共行手培养124例,合格81例(65.3%),空气培养78例,合格44例(56.4%),呼吸机管道培养43例,合格22例(51.1%),雾化管道培养64例,合格33例(51.6%),氧气湿化瓶培养150例,合格106例(70.7%),深静脉置管培养178例,合格122例(68.5%),观察组发生职业暴露60例(10.03%),规范处理55例(91.67%);对照组发生职业暴露63例(15.71%),规范处理48例(76.19%).以上数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建立产科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控制流程,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提高卫生学监测合格率,降低职业暴露,提高职业暴露规范处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S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SICU治疗的应用机械通气>48 h的非心脏手术患者117例,分为VAP组(21例)和非VAP组(91例),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VAP组和非VAP组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保留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间、确诊VAP前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存在非感染性肺疾患、肺外感染灶、使用2 d以上留置胃管、胃肠内营养、激素使用比例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状况Ⅱ评分:20±8比13±4,保留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间:17(12,29)d比3(2,5)d,使用抗生素的种类:≥3种69.2%(18/26)比9.9%(9/91),<3种30.8%(8/26)比90.1%(82/91),存在非感染性肺疾患:30.8%(8/26)比10.0%(10/91),肺外感染灶:76.9%(20/26)比29.7%(27/91),使用2 d以上留置胃管:96.2%(25/26)比54.9%(50/91),胃肠内营养:61.5%(16/26)比13.2%(12/91),激素使用比例:73.1%(19/26)比14.3%(13/91)](P<0.05或P<0.01)。 VAP组患者休克、肾衰竭、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率高于非VAP组患者, S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4%(17/26)比17.6%(16/91),50.0%(13/26)比7.7%(7/91),26.9%(7/26)比8.8%(8/91),73.1%(19/26)比6.6%(6/91),23(18,38) d比5(4,8)d,50(34,63)d比28(20,38)d,53.8%(14/26)比2.2%(2/91)](P <0.05或P<0.01)。保留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间、确诊VAP前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及使用超过2 d的激素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485,95%置信区间(CI):1.157  相似文献   

17.
成云兰  朱滨 《江苏医药》2015,(6):677-679
目的:分析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GICU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感染菌株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GICU收治61例 HAP患者的感染菌株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61例H A P患者中,共检出213株菌。革兰阴性杆菌99株(46.5%),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81株(38.0%),以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真菌33株(15.5%),以白色念珠菌和非白色念珠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株较多对抗生素多重耐药,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株和葡萄球菌株。结论应根据细菌病原学及抗菌药物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GICU内 HAP感染的发生,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调查分析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危重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ICU2006年9月-2008年8月所分离出的病原菌菌株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比较不同时期(A组:2006年9月-2007年8月,B组:2007年9月-2008年8月)病原菌耐药率差异.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25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83株(71.76%),以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科和肠杆菌科细菌为主,主要包括铜绿假单孢菌(58/183,31.69%),鲍曼/溶血不动杆菌(39/183,21.31%),大肠埃希菌(32/183,17.49%)等,多见于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菌51株(20.0%),以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为主,主要见于下呼吸道和腹腔感染;真菌21株(8.24%),包括白色念珠菌(9/21,42.85%)和光滑念珠菌(8/21,38.10%)等.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耐药率呈上升趋势,B组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及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A组显著增加(P<0.05). 结论 ICU医院感染最多见于下呼吸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耐药率呈上升趋势,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ICU医院内感染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兵  许玲 《淮海医药》2005,23(5):355-356
目的 对近4年来我院ICU患者医院内感染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ICU 2001年1月~2004年9月182例医院内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结果医院内感染率21.0%,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占51.4%,泌尿道感染率占34.6%,不同侵入性操作感染率为27.13%,机械通气感染率85.0%,气管切开感染率50.5%,泌尿道插管感染率15.6%.感染细菌中革兰阴性(G^-)菌占60.0%,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占25.4%.革兰阴性(G^+)菌占18.9%,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5.0%.真菌21.1%.细菌均为多重耐药.结论 ICU院内感染率较高,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无侵入性操作者,细菌严重耐药.因此,必须加强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采用非抗生素策略降低院内感染和细菌耐药发病率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