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息     
《中华骨科杂志》2004,24(10):640-640
2005年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征文通知 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修复重建外科”概念以来,临床医生已逐步将“结构”、“功能”及“形态”修复的三者有机结合,成为外科伤病治疗的主要目标。在“组织工程”、“干细胞”、“基因工程”发展以后,提出了“再生医学”的新概念,使组织、器官的再生与修复达到了新的境界,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正在使外科治疗发生重大变革。为此,由《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主办“2005年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现将征文要求通知如下,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研…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修复重建外科”概念以来,临床医生已逐步将“结构”、“功能”及“形态”的修复三者有机结合,成为外科伤病治疗的主要目标。在“组织工程”、“干细胞”、“基因工程”发展以后,提出了“再生医学”的新概念,使组织、器官的再生与修复达到了新的境界,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正在使外科治疗发生重大变革。为此,由《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主办“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现将征文要求通知如下,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研究人员、企业家、科研管理人员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3.
“修复重建外科”的内涵由于近10余年出现的“组织工程”、“干细胞”、“再生医学”概念已极大地丰富起来,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已经或将要产出,并改变临床外科的治疗模式。经中国康复医学会批准,由《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主办的——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于2005年4月1~4日在美丽的绿城广西南宁举行。  相似文献   

4.
<正>组织、器官丧失或功能障碍是危害人类健康、造成人类伤残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何修复组织缺损、重建功能、促进组织(器官)再生成为当今科学界的重大研究内容,修复重建外科由此应运而生。从1987年《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创刊[1],1988年5月第一次全国学术交流大会召开[2]并成立中国修复重建外科研究会以来,修复重建外科已逐渐  相似文献   

5.
在"成立修复重建外科研究会的倡议书"和"修复重建杂志"创刊词中笔者(1987)写到:"在当前临床外科领域中,一个重要趋势是修复重建外科的兴起和发展.多少年来,外科都是以切除病变或严重损伤器官或组织来治疗疾病,由此产生身体部分功能丧失或外形缺陷.修复和重建外科则是在切除病变组织、器官同时进行缺损组织器官的修复、替代或再造,重建失去的功能,修复塑造损毁的外形,这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外科医师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1].由众多整形外科、矫形外科、显微外科、手外科、普外科、口腔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产科、泌尿外科和解剖学学者为创建骨干的"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和《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组织工程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5,自引:11,他引:14  
自从现代外科学诞生以来 ,伴随着病废组织的切除 ,总是有相应的组织修复技术及功能重建。切除与修复 ,损伤与再生 ,功能障碍与功能康复总是相伴发生的。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我国学者明确地提出了修复重建外科的概念 ,以“修复缺损”、“重建功能”、“改善外形”为治疗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组织移植及人工材料替代。由化学工程师 Robert L anger和临床医师 Joseph PVacnatl正式提出的“组织工程”学概念 ,其基本含义是将细胞接种在可生物降解的人工材料上 ,在体外复制有生命的组织 ,植入体内 ,完成组织缺损的修复与功能替代 ,…  相似文献   

7.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9):I0002-I0003
8月6日,30位涵盖细胞生物学、材料学、临床、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顶尖专家学者及企业高管齐聚古城西安,宣布中国首个组织工程、再生医学转化平台——“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再生医学转化学组”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8.
近期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常委扩大工作会议上,刘小林教授提出一命题"何为修复重建外科的未来技术?"以及"巨微解剖学研究-推动组织工程学发展-引发修复重建外科技术"一说。所述巨微解剖学,是指"组织器官在组织学与显微解剖学之间应存在一个解剖生理层次,这个层次的解剖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9.
20年前,随着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的筹建,<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正式出版发行.在康复医学会的正确领导下,逐步由季刊、双月刊,而最终于2005年1月开始,以月刊的形式出版.这个缓慢而稳步前进发展的过程,有力地证明了修复重建外科这门外科医学新专业,正以健壮的步伐,随着我国国力增长,社会发展,医学事业普及和提高而逐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进一步证明了20年前,我们老中两代专家对修复重建外科的理念和设想,如未来创伤修复原则,以急救、创伤愈合、瘢痕形成、外形和功能恢复的统一等的整体观念的正确性,它已逐步得到国内外科专业老中青医务工作者的认同和重视.从季刊发行到月刊出版,见证了这一历史性发展过程,业绩斐然,前景令人鼓舞;修复重建外科医学的概念及其发展,正逐步渗透到外科各相关领域,其未来辉煌正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修复重建外科的发展历程,近20年的主要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查阅相关杂志、学术会议资料汇编和相关学术专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修复重建外科伴随现代外科学应运而生.经过20年的发展,在骨折的生物固定、生物活性材料、干细胞、组织工程、生物活性因子、引导/诱导组织/器官再生等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结论修复重建外科尚需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康复工程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输尿管重建过程中,单纯端端吻合术不能满足长段缺损的修复需要,因此研究者们一直在寻求理想的输尿管替代材料.组织工程技术通过诱导组织再生完成组织或器官的修复,自诞生以来,已显示了在重建外科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组织工程技术在输尿管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周围神经学组成立于1995年,在老一辈专家带领下,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再生、重建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1986年顾玉东教授首创了健侧C_7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目前该术式临床应用已三十余年,安全、有效,近十年来也获得了改良、发展。除此以外,健侧C_7移位治疗上肢痉挛瘫、健侧C_7椎体前移位修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的研制与开发、小间隙套接缝合技术、股薄肌功能性移植重建、健侧S_1神经根移位术,均已在临床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疗效。随着周围神经修复材料的生物制造、臂丛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塑规律研究取得进展,神经科学的研究范围也得到进一步拓展。坚持周围神经显微修复、重建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努力使周围神经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提高我国周围神经外科的学术水平,仍是周围神经外科医生与学者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凝胶在修复重建外科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回顾近10年来血小板凝胶(platelet gel,PG)用于修复重建外科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成果。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获取国内外有关PG应用于多种组织和器官病变修复重建方面的相关资料,总结分析PG在修复重建组织器官功能、形态方面的作用。结果PG含有多种生长因子,能促进皮肤、骨等多种组织再生。结论PG具有易获得、近乎天然、对多种组织的再生有促进作用特点,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临床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相似文献   

14.
再生医学与外科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研究组织修复与重建的基本生物学机制为己任的再生生物学近年来发展很快 ,而运用再生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来解决医学问题 ,即临床上损伤组织与器官的修复与重建 ,则是一个新的领域———再生医学领域。该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并且发展迅速的领域 ,可以预见 ,再生医学将在 2 1世纪越来越被重视并且会对外科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实验外科学则与再生医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综观外科学的发展 ,从最初的伤口包扎、创面处理、脓肿切开到后来各种病损组织或器官的切除术 ,以及现代全身器官功能支持和组织器官的修复与重建 ,经历…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十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十年张涤生*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建立和发刊已有10个年头。10年是一个不长的历史阶段,但我们的学会和杂志经历了一个艰苦创业的历程,从无到有,从一个自发组织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赞同和承认,如今已成为国家一级学会和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承办的全国修复重建外科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定于2000年9月中旬在上海市召开。征稿内容:整形外科、骨科、手外科、烧伤科、美容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肿瘤外科、康复科、五官科、眼科、皮肤科等学科领域,机体组织器官缺损修复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创伤愈合机制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组织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康复治疗;生物材料在修复重建外科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中国近30年来在骨盆恶性肿瘤保肢治疗领域,外科技术和功能重建方面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以不同部位骨盆肿瘤切除的手术分型为基础,详述了手术技术及骨缺损修复重建方法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针对骨盆肿瘤切除后生物重建这一世界性难题,我国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了不同部位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修复重建方法和假体设计。此外,还针对骨盆肿瘤累及骶骨这一棘手情况率先提出了系统的外科分型(Beijing分型),及相应的外科手术方案及修复重建方法。经过不懈努力,目前中国骨盆恶性肿瘤保肢率已达到80%以上,使广大患者保留肢体并恢复了行走功能,大幅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为传播修复重建外科新技术、新理论、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我国修复重建外科领域的发展,加强同仁之间的学术交流,2021年我刊举办了首届优秀论文评选大赛,评选出一等奖论文1篇、二等奖论文2篇、三等奖论文3篇,所有获奖论文已于我刊2021年第35卷第7期以“首届优秀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专辑形式正式出版。该次优秀论文评选大赛得到了学界同仁们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为进一步扩大该项学术活动的影响,在众多的期盼下,我刊计划于2022年4月16日在四川成都举办“《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第二届优秀论文评选大赛”。此次大赛由《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成都市医学会联合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承办。现将大赛征文相关事宜通知如下。1征文范围及要求①征文内容:关节功能重建、脊柱脊髓损伤修复重建、骨支架修复重建、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生物活性材料等修复重建外科相关领域临床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传播修复重建外科新技术、新理论、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我国修复重建外科领域的发展,加强同仁之间的学术交流,2021年我刊举办了首届优秀论文评选大赛,评选出一等奖论文1篇、二等奖论文2篇、三等奖论文3篇,所有获奖论文已于我刊2021年第35卷第7期以“首届优秀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专辑形式正式出版。该次优秀论文评选大赛得到了学界同仁们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为进一步扩大该项学术活动的影响,在众多的期盼下,我刊计划于2022年4月16日在四川成都举办“《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第二届优秀论文评选大赛”。此次大赛由《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成都市医学会联合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承办。现将大赛征文相关事宜通知如下。1征文范围及要求①征文内容:关节功能重建、脊柱脊髓损伤修复重建、骨支架修复重建、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生物活性材料等修复重建外科相关领域临床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中国外科界的著名技术——"中国皮瓣"(前臂游离皮瓣)发明的研究应用历史,以及"桡动脉穿支网状血管皮肤供血模式"的首次发现对修复重建显微外科里程碑意义的国际学术界评价。前臂游离皮瓣的血管模式使该皮瓣可形成肌骨皮复合皮瓣,动脉顺向与逆向吻合移植,还可形成二级和三级"串连"皮瓣,用于临床复杂组织器官损伤的修复重建。目前已被用于体表组织缺损的修复以及鼻、唇、舌、咽喉、食管、气管、阴茎等器官再造。杨果凡教授(1928—1997年)等这一发明是继我国学者陈中伟(1929—2004年)(断手再植)、杨东岳(1929—1981年)(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之后,为国际医学所作的又一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