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院自1998年10月引进角膜塑形术矫治近视,至今已达千余例。本文将随访一年以上的患者492例 (966眼 )矫治前后的屈光状况及并发症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本组患者492例 (966眼 ) ,均使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片矫治近视。时间最短12个月 ,最长30个月 ,平均 (14.27±3.91)个月。治疗前患眼屈光状况是 -0.75DS至 -9.5DS。年龄最小7岁 ,最大31岁 ,平均 (15.52±4.04)岁 (见表1)。1.2根据治疗前的屈光状况将患者分为6组 ,分别统计其治疗后的残余屈光度及并发症。2结果2.1各组患者使用塑形镜后的第二天视力开始提高 ,经两周~3个月的治疗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近视眼眼底的视网膜退行性病变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近视眼患者503例984只眼,充分散瞳后验光,并依近视程度分为三组,即Ⅰ组:近视屈光度〈-3.00DS;Ⅱ组:近视屈光度-3.00DS~-6.00DS:Ⅲ组:近视屈光度〉-6.00DS。用间接检眼镜和裂隙灯联合三面镜或全视网膜镜详细检查眼底,记录周边部视网膜变性数量、特点和位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4只眼的屈光状态为(-6.56±5.70)DS,周边部视网膜变性155只眼,百分率为15.75%,其中单眼19例(10.98%);双眼73例(89.02%),周边部视网膜变性百分率:Ⅰ组为17.42%;Ⅱ组为33.54%;Ⅲ组为49.04%。双眼的变性区分布有对称性,百分率为60.65%。变性区多位于颞侧象限,颞上或颞下象限无明显差异。变性区以不压变白和树枝样变性多见,其次为格子样变性和单纯视网膜裂孔。结论高度近视眼周边部视网膜变性发生率高,不同屈光度组的周边视网膜变性的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且随近视屈光度的增加而增高,且有对称性,这些特征对高度近视眼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石红  尹丽  袁长明  职虹 《重庆医学》1999,28(4):286-286
90年代初期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是治疗近视的一种安全、有效、预测性较高的手术方法,但随着眼科临床广泛开展,追踪观察,发现少部分高度近视术后发生近视回退,最重要的是角膜雾状混浊的形成,影响手术效果。现将我院1995年2月~1996年12月对发生近视回退伴角膜雾状混浊7例7只眼行二次手术治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中心1995年2月~1996年12月经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眼发生近视回退,角膜HazeⅡ~Ⅲ级的患者共7例11只眼。为了手术慎重,只对7例7只眼行了第二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假性近视眼的性质进行探讨.方法对典型假性近视眼100例及有近视现象的328名中小学生作了检查,包括远近视力、睫状肌麻痹下验光及眼底检查.结果 100例假性近视眼检影以远视为主(83%),少数为混合散光(11.5%),个别为近视(5.5%).56名假性近视眼3年后复查,除2例外,其它无一变成近视眼.结论假性近视眼多为异常视力负荷而引发的一种近视现象(症状性近视),本质上不是近视眼.  相似文献   

6.
近视眼是一种多发的眼部病理性改变,已成为影响人眼屈光状态的重要眼病。在处于经济迅速发展的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尤为常见。据统计我国有近4亿人患近视。文献报道近视在华裔医学生中发病率可达95%。新加坡大学生中近视发病率为70%。Wong等对新加坡华裔成年近视眼患者的调查中发现:具有较高学历、从事近距离工作且经济收入较高的成人,其眼轴较长、近视度数较高,近视度数与持续近距离工作时间关系密切。近视发病与早期接受教育相关。  相似文献   

7.
OK镜是近年来非手术治疗近视快速 ,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自 1999年 7月开始对 132例、2 5 8眼进行了OK镜治疗 ,并进行了跟踪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32例中 ,男 5 1例 ,女 81例 ,共 2 5 8眼 (6例为单眼 ) ,屈光度在 - 1.75D~ - 10 .0 0D ,平均 4.86± 1.79D ,随防时间 6个月~ 2年。1.2 方法 配戴OK镜前行常规眼科检查 ,包括视力 ,矫正视力 ,眼后节及电脑验光 ,角膜曲率 ,直径等 ,并将屈光度 ,角膜曲率、直径等数据传送至厂家。OK镜由美国视康提供 ,配戴后患者 1~ 3d及 1周、2周、1月各复查一次 ,此…  相似文献   

8.
角膜塑形矫治近视247例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渊  惠延年  高艳萍  杨旭  张云 《医学争鸣》2001,22(15):1416-1418
目的 观察角膜矫形对近视眼的治疗效果,以及各种参数与疗效的关系和治疗中出现的副作用。方法 对角膜矫形治疗的247例464只眼进行了3-12mo随访观察,对不同屈光度用3种不同的角膜矫形镜作治疗,统计屈光不正患的不同参数与疗效的关系及各种副作用出现的时段与频率。结果 角膜矫形治疗后,视力≥4.8的431只眼(92.9%),视力≥45.0D、眼轴长≥25mm的患以及早期未提供E值的患,疗效均较差(P<0.01);13-17岁年龄组疗效较佳(P<0.01),主要副作用是角膜上皮损伤(初戴57.8%)和出现重影(3wk内45.7%),1例患出现顽固的视疲劳。结论 角膜矫形技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提高近视眼裸眼视力的方法,对少儿近视的治疗较好,但应注意角膜上皮损伤及重影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99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近视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对640例近视眼患者进行治疗,术前屈光度为-2.00D-8.50D,分为两组,一组为轻,中度近视(-2.00D_-6.00D);二组为高度近视(≥-6.25D),对两组术后1年视力及角膜上皮下雾样混浊(Haze)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中度近视组术后1年的平均视力为1.16,高度近视组为0.94,Haze,轻,中近视组是0.12级,高度近视组为0.43级,结论:PRK对于轻,中度近视的临床疗效优于高度近视组。  相似文献   

11.
WiththeextensivedeveIopmentofradialkerato--tomy(RK)and(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thepostopcrativeundercorrectioncausedbyvarioustypesofcauses,especiallyinthecasesofSD(sphericaldiopter)>--6.0D,hasbecomeaknottyprobleminclinicalpractice.TreatmentofRKorPRKagainwouldprobablyencounterinundercorrec-tion.Moreover,theoperationwascomplicatedandcomplicationsoccurfrequently,especiallyforthosepatientshavingepisodeofhormone--inducedglaucomapreviously.Inourcenter,wecorrectedwlthLASlKandachievedsa…  相似文献   

12.
近视发病率逐年升高,在青少年中更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双眼视觉是指两眼同时视物时,外界物象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上,形成视网膜物象,此时神经兴奋传递至大脑高级中枢,使两眼的视觉信号融合为单一的知觉对象的过程。若视立体物,由于正常的瞳孔距离和注视角度的不同,造成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不完全对称,有一定的水平差异,这种现象称为双眼视差,由于双眼视差的存在,才使得人类拥有立体知觉。双眼视功能如调节、集合、立体视与近视的发生发展相互作用。现对双眼视功能与近视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近视的防控选择有效、适宜的临床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正常人76例(152眼)、近视眼264例(520眼)进行角膜中心厚度超声测量。结果显示,正常人角膜中心厚度为55018±4208μm,角膜中心厚度在性别、眼别及不同屈光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探讨了角膜中心厚度在眼病诊断和角膜屈光手术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角膜的非球面参数Q值与角膜曲率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接受准分子激光治疗的患者,术前使用Astramax眼前节测量与分析系统检测302例近视眼,按男女分两组,获取角膜表面Q值与角膜曲率,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302例596只近视眼角膜Q值呈正态分布,平均值-0.30±0.25(-0.89~-0.04)。角膜Q值男性组-0.30±0.24与女性-0.29±0.27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Q值与角膜曲率呈负线性相关关系。结论:角膜非球面参数Q值个体间差异较大,与角膜曲率呈负相关性,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5.
分析67例118只角膜中央厚度偏薄近视眼的临床资料,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年屈光度回退率为16.95%;术后Haze发生率为35.59%。对于角膜中央厚度偏薄的近视患者,PRK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病理性近视家系的致病基因之一LAMA1基因与层粘连蛋白有关,LAMA1基因编码层粘连蛋白的ɑ1链,其在维系层粘连蛋白结构和功能上起主要作用,层粘连蛋白在眼球巩膜中的表达与病理性近视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病理性近视和层粘连蛋白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中国歼击机飞行员视觉及相关角膜参数,并与低度近视眼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我空军应用的前景。方法选取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或角膜表面切削手术(PRK)的低度近视眼,分别观察裸眼视力、屈光状态、Astramax角膜地形图获得的波阵面像差,即总高/低阶像差、垂直彗差、水平彗差和球差,以及角膜前表面Q值、角膜曲率等角膜参数,与歼击机飞行员正视眼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RK和LASIK治疗≤-3.00D轻度近视眼,术后裸眼视力达到飞行员的标准;屈光状态,即球镜度数、柱镜度数、等效球镜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组角膜的Q值没有改变;中央角膜曲率显著下降;术后总高/低阶像差和球差与飞行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SIK术后球差的增加显著高于PRK。结论 低度近视眼行PRK或LASIK术后裸眼视力、屈光状态、角膜的Q值可以达到飞行员的标准。但总高阶像差、彗差和球差的增加可能严重影响视觉质量,LASIK较PRK对球差的影响更大。在选拔飞行员时,对做过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应该慎重。同时在屈光手术中如何减少和避免波阵面像差的改变,如何通过手术保持和提高视觉质量也是我们今后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选取偏高角膜曲率及正常角膜曲率伴近视眼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偏高角膜曲率伴近视眼男15例27眼,女14例26眼,正常角膜曲率伴近视男与女各15例30眼(采用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测量偏高角膜曲率为46.02~47.82 D,正常角膜曲率为41.35~45.61 D,且角膜地形图均未提示有圆锥角膜的近视眼),对两组资料的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角膜散光、眼压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偏高角膜曲率与正常角膜曲率伴近视眼的角膜厚度、眼压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两组最大子午线屈光力(Simk1)、与其呈垂直子午线屈光力(Simk2)及最小子午线屈光力(Mink)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屈光度、角膜散光(△k)、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及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AI)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偏高角膜曲率伴近视眼的角膜厚度及眼压值均低于正常角膜曲率伴近视眼.  相似文献   

19.
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屈光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测定不同程度近视眼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RNFLT),探讨其屈光度数、矫正视力和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 thickness,CCT)对RNFLT可能的影响及相关性,以了解近视眼RNFLT的变化规律.方法 随机抽取2003年7月-200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近视眼患者90例(90眼),根据屈光度数分为3组:低度近视组:≤-3.00 D(14眼),中度近视组:-6.00~-3.00 D(47眼),高度近视组:>-6.00 D(29眼,其中5眼>-9.00 D).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OCT 3000,RNFLT 3.4)测定RNFLT,Pachymeter-SP-3000角膜测厚仪测定CCT,同时进行散瞳验光.结果 3个研究组的年龄、性别、矫正视力、CCT、上下方及鼻侧RNFLT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的颞侧RNFLT有显著性差异(P=0.012).各组RNFLT规律:下方>上方>颞侧>鼻侧.参数法和非参数法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度近视组的总体平均RNFLT与等效球镜值显著正相关(r=0.372,P=0.047),其余参数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近视眼RNFLT存在独特的变化规律,高度近视的RNFLT受等效球镜值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