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 以中药,西药,头针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并与单纯西药组治疗30例作对照。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77%,西药组有效率43%,2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36例运用中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结合地高辛、安体舒通、开搏通口服治疗,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30例单用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于志刚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7):44-44,53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灸基础上加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以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加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珐68例分治疗组38例采用针灸配合西药内服加肌肉注射;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总有效率93.3%,两组相比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类风湿性关节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王真珍 《当代医学》2014,(3):157-158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4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兮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5例给予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2.6%,优于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的69.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药加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自拟消郁饮加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消郁饮加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百忧解(20mg,每日1次,1:1服),治疗30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消郁饮配合针灸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有效药物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观察平肝潜阳活血汤对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人院顺序将68例风阳上扰型中风患者分为2组。对躁组34例采取常规西医处理。观察组34例加用平肝潜阳活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4例(11.76%),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基本痊愈2例(5.88%),总有效率58.82%。2级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的N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平肝潜阳活血汤能改善风阳上扰型中风患者的NDS评分,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顽固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宁眩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眩晕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30例),双号为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比单纯西药治疗好。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西药加宁心复脉汤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疗程为20d,治疗前后均观察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及检测心肌酶。结果两组患者用药20d后,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均有的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这(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1.67%)。临床症状、体征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心肌酶谱两组改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张军辉 《中外医疗》2012,31(36):39-40
目的对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将该医院在2008年1月—2011年10月之间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将3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182例。西医治疗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组患者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针灸进行治疗。治疗2周之后对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中医治疗组疗效显著123例,有效59例,总有效率达到100%;西医治疗组疗效显著20例,有效129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82%,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是较为显著的,患者康复率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荣国 《当代医学》2010,16(36):154-15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19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101)和对照组(n=97),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1%,显效率为64.4%,两组在总有效率、痊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用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效果很有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曾顺安  邓巧玲 《当代医学》2014,(18):150-15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泰和县中医院180例梅尼埃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90)。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配合耳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过程中每组均脱落2例,每组最终完成病例数均为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每日1次,每周6次,所有患者均接受28 d的治疗。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定患者中医证候疗效,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 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估患者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估患者平衡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升高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针刺治疗基础上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刘晨 《医学综述》2014,(11):2095-209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武汉市中医医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87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仅采用吞咽训练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针灸联合吞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6%)显著低于对照组(33.3%)(P<0.05)。结论针灸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痰瘀阻络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此法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3例缺血性中风气虚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两组,治疗组采用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对照组采用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针刺法,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0.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气虚痰瘀阻络证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舌咽联合刺激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舌咽刺激法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实用意义。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针灸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30)患者应用舌咽联合刺激法(即联合应用舌咽冷刺激、经皮电刺激、针灸法)进行康复,针灸组(n=20)仅应用针灸法康复,对照组(n=26)不进行吞咽康复。应用洼田饮水试验和电视透视舌咽检查评估吞咽功能,对比分析舌咽联合刺激法的康复疗效。结果吞咽功能改善的有效率、显效率试验组为86.7%、30.0%,针灸组为65.0%、15.0%,对照组为50.0%、7.7%,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口腔期、咽期和喉期吞咽障碍者分别占9.2%(7/76)、72.4%(55/76)和18.4%(14/76),口腔期、咽期康复治疗有效率和显效率优于喉期吞咽障碍者(42.9%、85.7%,25.5%、87.3%vs 7.1%、42.9%,P〈0.05或P〈0.01)。结论舌咽联合刺激法康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显著,且明显优于单一的舌咽部刺激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体针加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体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组(A组)和单纯体针治疗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体针治疗,1次/d,共20次;另配以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2天1次,共10次;B组仅采用体针治疗,1次/d,共20次.经20 d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优于B组.两组治疗后血管内皮分泌功能检测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但A组ET、NO的改善较B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体针加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操作简单、疗效好,并能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失调,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我科门诊及病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9例,利用随机化的方法,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接受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对照组仅接受体针热补法治疗,两组每周均治疗5次,连续治疗3周,共治疗15次,根据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观察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情况及治疗后疗效比较,并且比较半年后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O.05),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体针热补法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阶段头体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1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采用分阶段头体针治疗,对照组54例仅采用传统针灸治疗。结果:两组经治疗后从总有效率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则为70.37%,经χ^2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P〈0.05)。结论:采用分阶段头体针治疗中风偏瘫体现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