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电生理检查中被误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误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食管电生理及心内电生理资料。结果 5例患者在食管电生理检查S1S2程控期前刺激中,均未观察到S2-R间期有跳跃性延长,心动过速的R-P-EB间期70ms;逆行P-波在V1导联直立,下壁导联倒置;食管电生理诊断为左后间隔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诊断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成功消融慢径路。结论部分R-P-EB间期70ms的不典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食管电生理特点与后间隔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类似,必要时需心内电生理检查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2.
王慧  李忠杰 《心电学杂志》1997,16(3):164-165
患者男,32岁。因反复心悸10余年,再发1天入院。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食管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结内双径路。S_1-S_1600ms时,测得快径路有效不应期(ERP)450ms,慢径路ERP270ms,心房ERP210ms,未能诱发心动过速。改用S_1-S_1545ms,S_1-S_2350ms,S_2-S_3260ms、250ms、240ms时,S_3-R为340—380ms,随后均能诱发短阵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660ms;两个QRS波群之间出现负正双相逆行P波,P~--P~-亦为660ms。在QRS波群终末可见到假性r波。仔细测量r至P~-的正相顶峰间期为330ms,恰等于1/2(R-R)或P~--P~-间期,且规则出现(附图A—C),与S_2-S_3230ms时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室率一致,QRS波群形态相同,提示P~-埋在QRS波群中,其中  相似文献   

3.
食管电生理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电生理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及分型的准确性。方法收集经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并行射频消融治疗的PSVT42例,将两种电生理对PSVT的诊断及分型进行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种电生理检查诊断房室结双径路、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常见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差异无显著性,食管电生理对房室旁路的粗略定位准确性较高,但对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房室旁路参予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性心动过速不易辨别。结论食管电生理诊断常见类型的PSVT与心内电生理有相似的价值,且具有无创、简便、费用低等优点;但对不常见或复杂的PSVT不易辨别。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经导管射频消融房室交界区慢、快径区域对大和人心房颤动时心室率的影响.方法 杂种犬4条,体重11±1.2kg.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7例,年龄29~65岁.阵发性房颤患者4例,年龄62~70岁,其中2例为短P-R间期综合征.均先采用“下位法”消融慢径区域后,若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或房颤时平均R-R间期无明显变化,则加行“快径”区域消融.房颤诱发采用猝发脉冲电刺激(人)或静滴氯化乙酰胆碱后猝发脉冲电刺激(犬).结果 7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中5例经下位法射频消融阻断慢径,房室结前传有效不应期及诱发房颤时平均R-R间期明显延长(222±33ms vs 285±42ms和539±44ms vs 656±53ms P<0.01),无并发症.4条大及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均无房室结双径路表现,选择性消融“慢径区域”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和房颤时平均R—R间期无明显变化,加行“快径区域”消融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和房颤时平均R—R间期明显延长(犬145±16ms vs 185±22ms和305±13ms vs 403±17ms P<0.01,人220ms vs 490ms和367ms vs 690msP<0.01),1例房颤患者术后3天出现Ⅲ°AVB,2周后恢复为Ⅰ°AVB.本文还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消融快径区域时,房侧靶点(A/V>1)较室侧靶点(A/V<1)更易于造成Ⅲ°AVB.结论 选择性射频消融慢径区域对减?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9岁。阵发性心悸2个月。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双径路(DAVNP)引发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频率为187次/min。采用消融慢径的方法进行房室结改良。取前位法经Webster导管发放  相似文献   

6.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是一种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以及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其中又以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 AVN-RT)多见,频率常在136~230次/分[1],随着自主神经张力的变动而有波动。由于SF AVN-RT具有自身的特点,故在心动过速发作时,与其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多例平时较少见,尤其是在非电生理检查状态下不常见到的心动过速,来进一步认清SF AVN-RT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房室结内形成的折返在下部共同径路存在传导障碍,而出现2∶1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少见。我们在行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时遇见6例,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对象。1995年5月至2002年2月来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4~65岁。均有心动过速发作史3~10年,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已确诊为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准备行射频导管消融术。在术前和/或术中的检查中发现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呈2∶1房室传导阻滞。2.方法。以习用的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  相似文献   

8.
房室结四径路传导是一种罕见的心脏电生理现象,至今仅见 Casta 等的1例儿童病例报告。现报告作者所见1例。患者男性,41岁,因患糖尿病入院,无阵发性心动过速史,检查发现心动过缓而行心脏电生理检查。使用泰州产 FD-1型多功能心脏程序刺激仪进行经食管左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1600ms,窦房传导时间137ms。同时作程控扫描早搏刺激检测房室传导功能,患者窦律周期1200ms,选择基础刺激周期800ms,从舒张晚期开始发S_2刺激反向扫描,步长10ms,随着 S_1S_2间期的缩短,S_2激动经房室结呈不连续的递减性传导,传导曲线先后出现3次连续中断(图1)。在 S_1S_2间期分别为690、680和430ms 时,S_2R_2间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性研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ibrillation,AF)患者行慢径改良术的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402例AVNRT患者,电生理检查或术中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者,仍行房室结慢径改良术。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和房颤为手术终点。结果 8例患者在消融前的电生理检查过程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后直接转为心房颤动,5例自动转复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直接转复窦性心律。2例患者进行慢径改良时出现心房颤动,继续消融后心房颤动终止。随访2年,有1例患者心房颤动复发。结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房颤,行慢径改良术后,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及房颤发作为手术终点,是有效的,可不行房颤消融术。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62岁,诊断为左侧游离壁隐匿性慢传导旁道伴房室结三径路(慢快型)。患者的房室交界区在340~240ms的范围内存在2条慢径,慢径虽不参与该心动过速折返环的组成。但是每次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只能由心房程序刺激S2跳跃后激动沿房室结慢径前传诱发。  相似文献   

11.
快 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在临床上少见 ,其射频消融方法学与慢 快型一样 ,往往多次放电无效 ,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长 ,激动标测寻找慢径最早心房出口作为消融靶点 ,国内外少见报道。我们应用这种方法射频消融治疗快 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快 慢型AVNRT 7例 ,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2 4~ 6 7(43±18)岁 ,心动过速病史 6~ 84个月。电生理检查方法与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相同。标测和消融方法为 :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后 ,用消融电极在中后间隔仔…  相似文献   

12.
消融慢径改良房室结出现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一例袁文娟1*侯应龙2杜日映2患者男性,54岁,有阵发性心悸5年。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双径路(DAVNP)引发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频率为180~220bpm。采用消融慢径的...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2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0年"入院,入院诊断为右旋性右位心、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在三维标测技术下行射频消融术,术后程序刺激(S_1S_1,S_1S_2)未再诱发出心动过速,结束手术。  相似文献   

14.
心动过速RR间期交替的发生机制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QRS心动过速伴RR间期长短交替的发生机制及导管射频消融情况。方法 对 6例心动过速伴RR间期长短交替患者 ,常规行动态心电图及食管电生理检查。心内电生理检查提示存在房室旁路或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结双径路 ,先进行旁路或房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消融成功后再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包括应用异丙肾上腺素进行心动过速诱发 ) ,如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则终止手术。若提示存在房室结多径路 ,则进行慢路径改良术。结果 食管电生理检查提示 :4例患者存在房室旁路伴房室结双径路 ;2例患者存在房室结三径路。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结果显示 :3例患者为房室旁路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成功消融后不能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例患者同时存在房室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成功消融房室旁路后再改良慢路径 ;2例患者为房室结三径路 ,经慢径路改良后房室结传导曲线连续 ,未诱发心动过速。 6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随访期间无心动过速发作。结论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RR间期交替发生率较低 ,且均与房室结传导不连续有关。心动过速伴RR间期交替发生机制较为复杂 ,除了与房室结纵向传导的不连续有关外 ,还与其不应期密切相关。食管电生理检查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相比对揭示RR间期交替的发生机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动态心电图及食管电生理检查,以心内电生理检查为金标准,确诊1例为1∶2房室传导诱发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射频消融改良慢径后,最终根治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6.
食管电生理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其分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电生理对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诊断及分型的准确性。方法收集近两年经射频消融治疗的SVT病例,选择其中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资料完整的41例,将两种电生理检查对SVT诊断及分型比较,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种电生理检查诊断房室结双径路(DAVNP)、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常见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管电生理对房室旁路(AP)的粗略定位准确性较高,但对快慢型AVNRT、慢AP参于的AVRT与房性心动过速不易辨别。结论食管电生理虽不易辨别少见型SVT,但诊断常见型SVT及分型准确性方面与心内电生理有相似的价值,且具有无创、简便、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导管射频电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对行导管射频电消融术100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其心电生理和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中复发10例,复发率为10%。复发病例中7例术后慢径残存,未复发病例中3例慢径残存,慢径残存患者复发率高。未复发病例消融后的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FPERP)较消融前缩短,分别为(277±41)m s和(318±46)m s(P<0.05);而复发病例消融后的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FPERP)较消融前无明显缩短,分别为(298±48)m s和(311±56)m s(P>0.05)。复发病例心内电生理特点复杂多变,多种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多见,未复发病例多为单纯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的电生理基础仍然是房室结双径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与慢径残存及复杂的房室结、慢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对不同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近5个月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标准诊断)确诊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96例,与其食管调搏的诊断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电生理检查诊断慢-快型AVNRT符合率100%,但食管电生理检查对快-慢型AVNRT及慢-慢型AVNRT与起源于心房下部靠间隔的房速不易鉴别。结论: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对慢-快型AVNRT具确诊价值。对快-慢型或慢-慢型AVNRT容易误诊为房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慢快型AVNRT的电生理特性的差异分析两型AVNRT间折返环的不同.方法在500例AVNRT患者中的59例慢慢型和60例慢快型之间,比较部分电生理特性的异同;同时在部分慢慢型和慢快型患者中应用2种方法(1)比较起搏时和心动过速时的HA间期的长度;(2)比较心动过速时心室刺激重整心动过速的不同.比较下传共径(LCP)的异同.结果慢慢型的前传慢径和逆传慢径有明显不同的传导时间;慢慢型的逆传慢径与慢快型的逆传快径有明显不同的传导时间和递减特性;和慢快型相比,2种方法均显示慢慢型有较长的LCP.结论 (1)慢慢型AVNRT中前传慢径和逆传慢径的传导时间明显不同;慢慢型较慢快型有较长的下传共径;(2)研究结果支持慢慢型AVNRT可能应用房室结的右侧后延伸和左侧后延伸分别形成心动过速的前传和逆传支而形成折返.  相似文献   

20.
报道 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少见电生理表现———快径间断逆传。 4例经心电图和食管电生理检查证实为AVNRT的病人 ,心内电生理检查中心室刺激无快径逆传 ,遂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和消融阻断慢径后观察室房 (VA)传导特点。结果 :4例病人基础电生理检查均无快径逆传。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心室刺激 ,3例显示快径逆传并诱发AVNRT ,1例仍不显示快径逆传。消融阻断慢径后 ,4例病人均显示良好的快径逆传。结论 :快径间断逆传是AVNRT的少见电生理特点 ,慢径和快径相互干扰是其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