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杨浩 《贵州医药》2008,32(7):652-653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交通建筑业的发展,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既往较为少见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近年来也逐渐增多.而股骨颈骨折尤其是囊内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包括骨折复位、内固定、股骨头的血供等问题仍然是创伤骨科的一个治疗难题.笔者自2000年6月至2006年12月运用切开复位3枚螺纹针固定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盖自宽  苏敬阳  侯勇  程忠侠  牛素桢 《河北医药》2012,34(12):1832-1833
股骨颈骨折后引起股骨头坏死原因是供应头的营养血管损伤,血供中断及囊内出血致使囊内压升高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因此股骨颈骨折经积极治疗后骨折愈合仍有可能继发股骨头坏死.为提高骨折治愈率,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本文采取术后服用仙灵骨葆胶囊的措施,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杨敏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2):130-130
股骨颈骨折是指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其骨折线绝大部分患者在关节内,故又称为股骨颈囊内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一旦发生骨折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是老年人由于生理老化,身体机能衰退产生多脏器功能退化及疾病,如果护理不当会引发各种并发症。通过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最大限度的恢复了关节和肢体的功能,减少了并发症。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青壮年股骨颈囊内骨折是治疗中的一个难题。由于血液供应差,复位常不满意,易造成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坏死。自1999-2006年对32例青壮年股骨颈囊内骨折,分别采用缝匠肌肌髂骨瓣与股方肌肌骨瓣和多枚AO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通过1—4年手术后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随着手术条件的改善和手术技巧的积累,特别是空心钉固定技术引入治疗股骨颈囊内骨折,使年青人和能积极活动的老年病人有了更好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经皮两枚双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4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三枚螺钉内固定加囊内减压术治疗囊内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枚螺钉内固定加囊内减压术治疗股骨颈囊内移位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股骨颈囊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减压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减压组行3枚螺钉固定加关节囊切开减压术;对照组单纯行3枚螺钉固定术.通过X线摄片观察股骨头坏死和骨不愈合的发生率.结果 减压组有移位的68例患者中,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7例(10.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6.9%(24/65)(P<0.05).结论 采用三枚螺钉内固定联合囊内减压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囊内骨折,能够降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目前尚存在不少问题,主要由于骨折部位(尤其囊内型骨折)血运差,直接影响骨折愈合过程,甚至引起股骨头的缺血性坏死。近年来,国内作者陆续报告使用三刃钉内固定加股方肌蒂骨瓣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有显著提高。我院自1979年以来采用此法治疗38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股骨颈骨折的不愈合与头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36年Smith Peterson发明用三翼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以来,迄今已50多年,内固定的设计及治疗方法,有了不少改进。但股骨颈骨折的愈合率仍较低,不愈合率在10%左右,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仍在10-25%之间,是全身大骨折中不愈合及骨坏死发生率最高的。这是由于股骨颈骨折的特点所决定的。1股骨颈骨折的病理生理 股骨颈骨折的病理有几个特点1.1 股骨颈骨折可损伤至股骨头的血运供养,解剖研究知道股骨头的血运,是由股骨颈囊内血管环的分支所供养。其后上分支为后上支持带血管.由股骨头颈后上交界处的骨孔中.进入股骨头中.供养头的外上部分。内下支持带血管由血管环的前内下部分出,在头颈交界处进入头中,供养头的内下部。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颈中部及头下,骨折错位可损伤囊内血管环及供养股骨头的上、下支持带血管,从而使骨折近端,即股骨头的血供断绝。骨折移位愈大,则损伤血管愈严重。  相似文献   

9.
<正>股骨颈骨折占成人骨折3.6%,为囊内骨折,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多为低能量损伤;青年人股骨颈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有合并伤。股骨颈应用解剖颈干角110°~140°,平均125°,髋关节内收过大可脱位;前倾角约12°,过大外旋可前脱位。股骨颈的骨小梁组分压力骨小梁(垂直骨小梁)和张力骨小梁(水平骨小梁)。压力骨小梁,主要压力骨小梁和次要压力骨小梁垂直向上发散至股骨颈的上面和股骨头的皮质。张力骨小梁,主要张力骨小梁弯向上内的弓形曲线  相似文献   

10.
我院从1987年3月~1994年12月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囊内型股骨颈骨折25例27次(其中双侧股骨头置换2例)。随访1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5例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15次,共27次。平均年龄65岁(42~74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陈旧骨折9例;新鲜股骨颈头下型骨折8例;新鲜股骨颈经颈型骨折5例;新鲜股骨颈头颈型骨折5例。 1.2 人工股骨头选用情况:选用Moore型人工股骨头置换8例,塑料人工股骨头置换3例,金属双极股骨头置换16例。  相似文献   

11.
肖亚平  熊芳丽 《贵州医药》2001,25(7):618-620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股骨颈在人体的负重及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易缺血,容易发生骨折不愈合甚至股骨头坏死的现象。自2000年1-8月,作者用四川国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制剂-谷康泰灵断端注射配合骨折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65例患者中,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20例。诊断标准参照天津医院骨科编的《临床骨科学》[1]。 治疗组45例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35-82岁。骨折分型:囊内骨折25例(头下型10例,颈中型…  相似文献   

12.
陈相奇  马梦昆 《云南医药》1999,20(6):414-415
股骨颈骨折的难愈合,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以及并发心血管等疾患,使治疗变得复杂和困难。我们自1995年3月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或股骨转子部截骨加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55例,效果满意。资料及方法 本组55例,男25例,女30例。年龄30~88岁,平均年龄51岁。新鲜骨折50例,陈旧骨折5例。骨折至手术时间3~90天。Linton角30°~80°。关节囊外骨折20例,用外固定架固定。关节囊内骨折35例,股骨转子部位截骨加外固定架固定。股骨颈骨折复位满意后,自股骨大转子部透皮沿股骨颈中轴拧入直径6mm的2根粗纹螺钉,钉尖穿过骨折线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柱髓内支撑植骨固定治疗新鲜错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Gor—denⅢ、Ⅳ性囊内服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应用螺纹钉或外固定架加股骨颈中心部位骨柱植入。结果:13例中,治愈11例,骨延迟愈合1例,失败1例。结论:骨柱髓内植骨,具有良好的支撑、固定和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因年老体弱、骨折后长期卧床会引起致命性的并发症。为此,应及时治疗,且须选择疗程短,创伤小,早期离床及锻炼等有利的康复治疗方法。我院自1973年9月至1986年9月,共收治304例,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304例中男130例,女174例。左侧158例、右侧146例。年龄一般在55~84岁间,平均60、63岁;其中60岁以上212例占69.74%,股骨颈囊内骨折(头下,颈中)266例,囊外骨折(基底、粗隆部)38例。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介绍单侧外固定架、或股骨转子部截骨加单侧外固定架固定的方法。共55例,其中新鲜骨折50例。关节囊外骨折用外固定架,关节囊内骨折用转子部移位截骨加外固定架。近期随访4-48个月,骨折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关节功能及下肢功能好。本法采用有限化手术操作外固定架固定,适用新鲜股骨颈骨折无假体置换指征者.若骨不愈合,或长期随访有股骨头坏死,可再用其它方法,包括推迟的假体置换。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股骨颈骨折@陈相奇$云南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650101@马梦昆$云南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650101@杨…  相似文献   

16.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骨折。由于股骨颈在解剖上血液供应差,且又是负重的应力支点,因此,股骨颈骨折愈合缓慢,卧床时间长,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骨折错位或骨折不愈合,甚至吸收坏死。此种患者的护理和康复非常重要。主要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键  赵磊  郝明  彭阿钦 《河北医药》2012,34(10):1552-1554
股骨颈骨折约占成人骨折的3.60%[1],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由于股骨颈解剖关系的特殊性,骨折后易发生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等不良后果.随着内固定及手术方法的改进,其治疗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仍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股骨颈骨折的解剖、受伤原因、分型、诊断、治疗、展望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股骨颈骨折(附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瓣移植加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3例。结果17例随访,随访期1~3年优良率82.4%。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符合解剖生理要求,解决了因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供血障碍而导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问题,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青壮年股骨颈囊内骨折导致股骨头坏死率高达 2 0 %~30 % ,对于高能量导致的损伤坏死率将更高 [1 ]。我科自 1 995~2 0 0 0年对 2 5例青壮年股骨颈囊内骨折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骼骨瓣转位移植和内固定治疗 ,并进行了长期随诊 ,取得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病人中 ,男 1 0例 ,女 1 5例 ;年龄最小 1 8岁 ,最大 45岁。均有明确外伤史。 (包括车祸 ,高处坠落等 )。就诊时间距损伤时间 1~ 3天 ,平均 2天 ;左侧 2 1例 ,右侧 4例 ;按骨折线部位分头下型 1 6例 ,头颈型 9例。1 .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立即行患…  相似文献   

20.
<正>股骨颈骨折指的是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老年人因骨质强度减弱,有骨质疏松、关节退变和股骨头缺血等特点,故是股骨颈骨折的高发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人群寿命的延长,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健康问题。对于绝大部分股骨颈骨折常首选手术治疗,目前治疗方式主要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