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土壤因子对怀菊质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土壤因子对怀菊内在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河南温县、江苏南京和浙江桐乡三地怀菊样品中绿原酸、总黄酮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分析相应土壤的理化性质,测定矿质元素含量,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土壤环境对怀菊内在质量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三地怀菊内在质量差异显著,土壤因子对怀菊内化学成分含量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直接作用较大的依次是脲酶活性、速效钾、CEC和速效磷的含量,而且其微量元素与土壤矿质元素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怀菊对土壤中镁、砷的富集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确定“怀菊2号”(豫中药品鉴2016002)新品种种植的最佳底肥种类和种植密度,建立其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措施。方法:以随机区组试验的方法,设置复合肥(CF)、功能性生物有机肥(OF)和混合肥(MF,复合肥∶有机肥=1∶1)三种底肥,3 500株/667 m2、4 000株/667 m2、4 500株/667 m2、5 000株/667 m2 4个种植密度,探究底肥种类和种植密度对“怀菊2号”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底肥种类对“怀菊2号”花朵的总活性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与CF和MF相比,施用OF的“怀菊2号”植株株高、冠幅显著增大,植株生长发育最佳,产量显著提高;种植密度对“怀菊2号”花朵的总活性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与3 500株/667 m2、4 500株/667 m2和5 000株/667 m2相比,4 000株/667 m2的种植密度对于“怀菊2号”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效果,其产量和Ⅰ级花比...  相似文献   

3.
不同加工方法对怀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Ramat.为菊科植物,其干燥头状花序为常用中药,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1]。关于药用菊花的研究国内外已做了大量工作,其活性成分主要有黄酮类、绿原酸、挥发油类等[2],而且其栽培技术[3-5]、类型之间的质量比较[6-8]、遗传育种[9,10]、药理学[11,12]等方面也已有大量的报道。传统的产地采收加工方法有自然晾晒、烘干、蒸晒和硫磺熏晒等。不同产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不同产地山茱萸中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明确不同产地气象因子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对河南、陕西及浙江3个主产区14个产地山茱萸药材中熊果酸、马钱苷、总多糖、有机酸、鞣质、水溶性浸出物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含量测定,运用数理统计学软件(PASW STATISTICS 18)各化学成分指标与产地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山茱萸药材中马钱苷、醇浸物、总有机酸、鞣质的含量与产地气象因子没有显著相关性;熊果酸含量与产地日照呈现负相关,多糖含量与产地年日照时数和年均温度呈正相关;水浸物含量与产地年均温度成正相关.结论:明确了山茱萸化学成分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培育质优、高产的山茱萸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山茱萸的GAP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怀菊花期次生代谢物含量及同功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怀菊花期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代谢规律及同工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方法:测定怀菊花期总黄酮、绿原酸、花青苷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与结论:怀菊花期各指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高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总黄酮和绿原酸的高峰值出现在花开70%时,花青苷含量于花开50%时达到最高,PPO活性则在花开30%时最高,且2个栽培类型的变化趋势一致;PAL和POD的变化趋势因栽培类型的变化而有一定的差异,怀大白菊中PAL和POD活性在花开70%和30%时最高,而怀小白菊中则出现在花开50%。  相似文献   

6.
遗传和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药用植物品质变异受遗传因子(内因)和环境因子(外因)的影响程度与药材种类有关,可以归结为"遗传型"和"环境型"两类。就遗传及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品质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其一些研究方法的改进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彩兰  孙瑞霞 《中草药》1997,28(5):272-274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别测定了河南温县产怀菊的花、茎、叶中12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发现花、茎、叶中均富含Ca、Mg及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尤其是Mo含量,叶、茎中达100μg/g以上,高出花25倍;Mn含量,叶中为112μg/g,高出花近4倍。  相似文献   

8.
药材品质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地理因子、气象因子和土壤因子对药材品质的影响、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提出应加强对生态因子的系统研究, 为中药材实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和建立中药材优质生产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药材品质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地理因子、气象因子和土壤因子对药材品质的影响、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应加强对生态因子的系统研究,为中药材实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和建立中药材优质生产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陕西境内由南向北的3种典型气候区以及过渡带布设22个试验区,将同一种源丹参种苗于春季栽植于上述试验区,统一规范人工栽培管理,采用HPLC检测样品的二萜醌类成分(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并测定生物量数据(根长、分根数、根直径和根干重)。由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平台和陕西省农业气象服务中心获取试验区的降雨量、年均温、昼夜温差等10个关键农业生态气象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种源的丹参在不同气候生境条件下获得的所有试验区丹参样品经检测均符合国家药典的限量标准,二氢丹参酮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不同气候区的丹参根系形态差别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10月相对湿度、4—10月水气压、4—10月累积日照时数、4—10月昼夜温差和年均温是影响丹参品质的主要限制性气象因子,而4—10月20 cm平均地温、年活动积温、年均温、4—10月水气压、4—10月昼夜温差是影响丹参产量的主要限制性气象因子。丹参酮类物质均随纬度降低而升高,根的干物质积累量基本随纬度升高而降低,且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相对于水分和温度条件,丹参对日照时数长短的要求并不严格。丹参可以适应多种气候条件,完成其正常生命过程,但与陕西北部的半干旱季风气候、中部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相比,南部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相对温暖湿润气候条件更利于丹参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累积。  相似文献   

11.
贡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目的 :研究贡菊的化学成分。方法 :色谱等方法分离 ,波谱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 ,为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 结论 :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贡菊中获得。  相似文献   

12.
药用白菊花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8,他引:13  
目的 :通过对药用白菊花 4个栽培类型的性状观测和产量比较 ,以期为药用白菊花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 ,结合方差统计分析方法 ,对白菊花 4个栽培类型的产量和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 :白菊花 4个栽培类型在植物学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 ;单株头状花序 (即花头 )的数量是构成白菊花产量的主要因素 (r=0 .92 5 ) ;产量以“红心菊”和“小白菊”显著高于“大白菊”和“长瓣菊”。  相似文献   

13.
杭白菊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确定杭白菊总黄酮的优选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 ,考察溶剂量、提取次数、超声时间、溶剂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用分光光度标准曲线法测定含量。结果 :所考察的因素中 ,杭白菊总黄酮的提取影响程度为 :溶剂浓度 >提取次数 >溶剂量 >超声时间。结论 :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 :A2 B2 C3 D3 。与常规的提取方法相比 ,具有提取时间短、简单、收率高无需加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肠道菌群对菊花提取物的代谢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萍  蒋惠娣 《中草药》2006,37(7):1001-1004
目的观察和比较人、大鼠、B eag le犬及家兔肠道菌群对菊花提取物(Chry santhem um m orif olium ex tracts,CM E)的代谢作用。方法采用人、大鼠、B eag le犬及家兔的新鲜粪便37℃厌氧培养,经醋酸乙酯提取后采用RP-HPLC及LC-M S方法对代谢成分进行分离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CM E容易被肠道菌群代谢,0.5 h后样本中能检测出较高浓度代谢物;经LC-M S检测,主要的代谢物为木犀草素和芹菜素;随着代谢时间的延长,两者均出现降解代谢的现象,24 h后几乎检测不到这两种代谢物;且人、大鼠和B eag le犬肠道菌群对CM E的代谢较快,而家兔肠道菌群对CM E的代谢过程比较平缓。结论在离体条件下,CM E可以被人、大鼠、B eag le犬及家兔的肠道菌群代谢,主要的代谢物为木犀草素和芹菜素。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黄酮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研究药用菊花中主要黄酮组分,对药用菊花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对其不同黄酮成分动态积累进行测定。方法:稀酸水解药用菊花总黄酮提取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主要黄酮苷元的含量进行比较测定。结果和结论:桐乡菊花类型中特种亳菊总黄酮、槲皮素和芹菜素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9.81%,4.17‰,17.02‰,射阳红心菊木犀草素质量分数最高为6.84‰;江宁菊花类型中特种亳菊总黄酮质量分数最高为7.59%,异种大白菊槲皮素质量分数最高为2.78‰,射阳小白菊木犀草素质量分数最高为4.27‰,济菊芹菜素质量分数最高为11.20‰。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中不同黄酮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相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在不同产地黄酮类成分含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安徽药菊花瓣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安徽药菊花瓣组织培养技术 ,为安徽药菊新品种选育建立最佳条件。方法 :取安徽药菊(滁菊、亳菊、贡菊 )幼蕾花瓣及开放花瓣为外植体 ,按不同方式接种到同种培养基上和按同种方式接种到不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诱导其成为完整植株。结果与结论 :所有培养基均能诱导愈伤组织产生 ,但愈伤组织形成和再分化结果有明显差别。愈伤组织诱导花瓣正接优于反接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 +KT 2mg·L-1+NAA 0 .2mg·L-1为宜 ;愈伤分化均以培养基MS +KT 2mg·L-1+NAA 0 .2mg·L-1+AgNO3 5mg·L-1为宜幼蕾花瓣诱导植株再生频率高于开放花瓣 ;所得植株在叶形、及株形等方面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17.
安徽药菊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 :研究安徽药菊茎尖组织培养技术 ,建立最佳培养条件。方法 :取药菊的茎尖 0.5mm左右 ,分别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培养 ,诱导其为完整植株。结果与结论 :以MS+6-BA 2mg·L-1+NAA 0.2mg·L-1为茎尖诱导培养基较好 ,40d后 ,芽诱导率达 80%以上 ;以MS+6BA2mg·L-1+NAA0.5mg·L-1为芽增殖培养基 ,25~30d后 ,芽增殖系数达 4~7倍 ;生根培养基以MS +NAA 0.5mg·L-1为宜 ,生根率 100% ,根系粗壮 ,移栽易于成活。  相似文献   

18.
安徽药菊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 :研究安徽药菊叶片组织培养技术 ,为药菊新品种选育建立最佳培养条件。方法 :取药菊叶片为外植体 ,按不同接种方式接种到同种培养基上和按同种接种方式接种到不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诱导其成为完整植株。结果与结论 :所用培养基均能诱导愈伤组织产生 ,但愈伤组织形成后的再分化结果却有明显差别。愈伤组织诱导叶片背接优于正接 ,培养基以MS +NAA 0.1mg·L-1+6-BA 0.1~ 1.0mg·L-1为宜 ;分化培养基以MS +6 BA 2.0mg·L-1+NAA 0.5mg·L-1较适宜 ;所得再生植株在叶形等方面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19.
安徽药菊叶片直接再生植株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诱导安徽药菊叶片直接再生植株的最佳培养基。方法 :从无菌脱毒苗上采取叶片 ,以不同方式接种到附加不同植物生长物质的培养基中 ,诱导叶片直接再生植株。结果与结论 :对亳菊、滁菊来说 ,培养基MS +6 BA 0.1mg·L-1+NAA 0.1mg·L-1诱导效果最好 ;其中以背接方式适于植株的直接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