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定义而言,T细胞型淋巴瘤(T-LL)不侵犯或极低限度地侵犯骨髓,而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则有广泛的骨髓浸润,并且常侵犯到外周血,然而T-LL与T-ALL的临床相似性却常使得二者难以被区分。本文作者选取30例肿瘤细胞表面表达CD3分子的T-LL和T-ALL患者,着重分  相似文献   

2.
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为分子生物学特点与预后异质性大的恶性疾病,其侵袭性强,复发率高.尽管随着高强度联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应用于临床,T-ALL预后得到较大改善,但疗效仍不够理想.因此,深入研究T-ALL发病机制,探索新治疗靶位对于提高T-ALL疗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T-ALL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T-ALL治疗的多个新型靶点被逐一发现.笔者拟就T-ALL靶向治疗新型靶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我们以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株CEM为研究对象,研究硼替佐米单药和联合柔红霉素对T-ALL细胞株CEM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期为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染色体易位在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易位涉及的癌基因在T-ALL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T-ALL染色体易位主要包括涉及T细胞受体(TCR)基因位点的染色体易位和形成融合基因的染色体易位.通过对染色体易位导致相关癌基因表达改变的研究来探讨T-ALL的发病机制,为发展临床上有效的相关特异性治疗提供可能.本文就T-ALL中染色体易位和涉及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酸性磷酸酶(AP)和酸性α萘酚醋酸酯酶(ANAE)存在于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中,但有报道儿童非T-ALL细胞也有阳性AP反应,可能为前T-ALL。本文比较83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ANAE及AP染色与免疫学表型间的关系。免疫学表型测定包括羊红细胞玫瑰花结形成试验,表面免疫球蛋白(SIg)及单克隆抗T细胞抗体(WT_1)测定等。酶染色以70%以上细胞有反应作为阳性标准。结果:31例白血病细胞的羊红细胞玫瑰花结形成率大于50%,属T细胞型;2例白血病细胞SIg阳性属B细胞型;50例无T或B细胞标记属非T非B细胞型(N-ALL)。后者26例抗普通型急淋(c-ALL)血清阳性,属c-ALL,2例WT_1阳性为前T-ALL,12例与上述  相似文献   

6.
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一种生物学特征异质性很大的疾病,其免疫表型、基因表达谱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研究报告认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T-ALL治疗效果均不理想.随着治疗强度的加大,T-ALL疗效有所改善,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无法治愈.本文就T-ALL的临床、生物学特点及治疗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急性白血病,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结果①用特异性抗体将急性淋巴系白血病分为T细胞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和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②用特异性抗体使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分型更明确。③发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伴髓系抗原表达(My-ALL)、AML中伴淋系抗原表达(Ly AML)和混合型白血病。结论免疫学分型能反映白血病细胞的特征,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荷兰多中心协作组用免疫荧光法对91例初诊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亚型的前瞻性研究结果,阐述了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全部病例均根据FAB标准诊断为ALL。在可比较的91例中,B-ALL 67例(73%),T-ALL 18例(21%),急性未分化细胞白血病(AUL)4例,双系ALL 2例(B-ALL/M_4,B/T-ALL)。与文献相似的是,CD_(10)~+ALL最多见,其次是T系ALL或AUL,而B-ALL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CD4+CD25+T调节细胞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情况。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2例B细胞系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13例T细胞系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和18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出CD4+CD25+T调节细胞进行培养,同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水平。结果与结论:B-ALL患者和T-ALL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而白细胞介素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水平(P<0.05);B-ALL和T-ALL患者的CD4+CD25+T调节细胞培养上清中3种因子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CD4+CD25+T调节细胞可能通过增加分泌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减少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干扰抗肿瘤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遗传学的改变已成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最重要的预后判断指标。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显示,部分早前B-ALL和早前T-ALL患者存在一些小信号分子的突变。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为ALL患者的遗传学分组和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免疫表型特征,为临床诊断、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MFC),对186例儿童ALL病例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186例ALL中,B-ALL78.5%(146/186),T-ALL19.3%(36/186),T/M混合型ALL1.1%(2/186),B/M混合型ALL1.1%(2/186)。结论:儿童B-ALL比率约为T-ALL的4倍,混合细胞白血病在儿童很少见。儿童ALL均具有独特的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characterization of leukemia-associated immunotyping,LAIP)。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CD4+CD25+T调节细胞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情况。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2例B细胞系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13例T细胞系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和18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出CD4+CD25+T调节细胞进行培养,同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水平。结果与结论:B-ALL患者和T-ALL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而白细胞介素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水平(P〈0.05);B-ALL和T-ALL患者的CD4+CD25+T调节细胞培养上清中3种因子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CD4+CD25+T调节细胞可能通过增加分泌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减少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干扰抗肿瘤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3.
用PCR扩增检测2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和1例T细胞淋巴瘤(T lymphocytic lymphoma,T-LL)的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γ基因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IgH)基因重排。TCRγ基因在9例T-ALL及2例未分型白血病病例中全部重排;在6例B-ALL中有1例重排;在10例C-ALL中有1例重排,而IgH基因在24例ALL病例中重排,其中7例为T-ALL,1例为未分型白血病。TCRγ和IgH基因在1例T-LL中均无重排,在T-ALL、B-ALL和C-ALL中均有交叉重排现象。我们探讨了这些结果在分型中的意义,同时还注意到,在28例中的10例病人存在IgH和TCRγ基因双重重排,如作为特异的双标记检测其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无疑会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周期素E(cyclin E)和周期素A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复发中的作用,作者用Western印迹法对19例成人ALL患者的周期素E和周期素A蛋白水平进行研究。19例ALL患者(B-ALL15例,T-ALL4例)年龄16~74岁(平均  相似文献   

15.
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的改变可以知道淋巴细胞的成熟阶段,所以免疫表型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而某些细胞的特异性抗原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广泛分布,CD_(10)/CALLA在非T白血病细胞表达,在B细胞分化过程中短暂表达有助于明确B细胞特定阶段,但也在部分T-ALL中表达。另外髓系标记抗原CD_(13)和CD_(33)也在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低剂量的CAG预激方案对难治或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尤其是T-ALL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1-3].考虑到该方案最初是为髓系白血病设计,且其主要原理是G-CSF通过其受体(G-CSFR)介导,驱动G0期白血病细胞进入增殖周期进而增强化疗药物的杀伤作用.我们推测G-CSF以类似的作用方式对ALL细胞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中抗原的异常表达.方法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76例初诊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76例ALL中B系ALL70例占92.1%,T-ALL占6例.70例B系ALL中CD45-或CD45±表达占75.5%,显示该白血病细胞具有异质性;CD38弱表达占60%,CD10强表达占40%;B系ALL表达髓系抗原以CD33最高达25.7%,CD13次之达24.2%,CD15和CD11b较少见,分别占5.7%和1.4%.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中抗原异常表达,不但在初诊时有助于白血病克隆的识别、门的设定、白血病细胞数的定量,而且能在形态学缓解后作MRD检测,为白血病复发监测提供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中抗原的异常表达。方法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76例初诊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76例ALL中B系ALL70例占92.1%,T-ALL占6例。70例B系ALL中CD45-或CD45±表达占75.5%,显示该白血病细胞具有异质性;CD38弱表达占60%,CD10强表达占40%;B系ALL表达髓系抗原以CD33最高达25.7%,CD13次之达24.2%,CD15和CD11b较少见,分别占5.7%和1.4%。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中抗原异常表达,不但在初诊时有助于白血病克隆的识别、门的设定、白血病细胞数的定量,而且能在形态学缓解后作MRD检测,为白血病复发监测提供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从淋巴细胞起源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包括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月前在临床上首先以化疗取得完全缓解后再选择其他治疗,但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成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的主要障碍。目前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药机制的研究非常活跃,本文将从经典耐药机制加膜转运蛋白、基因改变,以及新的耐药机制,如骨髓微环境的改变、微小RNA(Micro RNA)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B系或T系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儿童~([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并发多种疾病,但合并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PHP)极为罕见。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治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PHP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2013年7月7日,因"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年8个月,继续治疗"入院。患者于2013年6月初出现头晕、乏力,活动后加重,未予重视,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至6月下旬上述症状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