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胚胎脊髓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胚胎脊髓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超微结构,方法:取家兔4只,手术造成双侧坐同神经缺损,左侧选用胎兔脊髓桥接,右侧为自体神经桥接。分别于术后1,2,3个月取移植段组织标本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3组的胚胎脊髓移植段均可见大量的正常神经纤维,其轴突直径,髓鞘厚度与对照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胚胎脊髓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带血运的组织并胚胎脊髓移植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带蒂的大网膜、椎旁肌并胚胎脊髓移植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脊髓半切洞损伤模型,将动物分为胚胎脊髓移植 大网膜组、胚胎脊髓移植 椎旁肌组、胚胎脊髓移植组、损伤对照组。移植后1、2、4、8、12周,进行HE、Nissl、嗜银染色、电镜检查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观察移植存活、分化及其宿主之间的关系。结果 提供血运的胚胎脊髓移植到损伤的脊髓后,移植物膛逐渐增大,充满损伤的洞腔,并可在宿主脊髓内继续分化发育,与宿主脊髓形成部分纤维和血管联系。结论 带蒂的大网膜和胚胎脊髓组织联合移植能较好地修复损伤的脊髓。 相似文献
3.
把E_(14)胎鼠脊髓移植到成鼠损伤脊髓后7、15、30、60、120和240 d后,作者测定了宿主鼠脊髓SSEP和SMEP。并观察了其后肢的临床运动机能。同时用单纯脊髓损伤和髓内肌肉移植鼠作为实验对照。结果表明,移植后30 d时,宿主鼠的运动机能基本恢复正常。但诱发电位测定显示,无论是SSEP还是SMEP,其潜伏期直至术后240 d时才恢复正常。与此同时,对照组大鼠的两种诱发电位也在术后呈逐步恢复的趋势。作者认为,胚胎脊髓在成鼠脊髓的机能修复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如何证实两者间的机能联系,仍需借助诱发电位测定以外的更高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胚胎脊髓移植对脊髓内源性NGF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胚胎脊髓移植后,脊髓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的表达及NGF多肽的合成。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方法。结果:胚胎脊髓移植可以促进和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损伤脊髓内NGF mRNA的表达和NGF多肽的合成;胚胎脊髓植入后早期能在宿主脊髓内表达和合成NGF;损伤和移植条件下,NGFmRNA的表达与合成主要在脊髓前角神经元。结论:内源性NGF在移植后的损伤脊髓中可能对再生轴突起重要地 相似文献
5.
同种胚胎脊髓移植治疗成年大鼠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所造成的截瘫 ,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实验采用同种胚胎脊髓移植治疗成年大鼠脊髓损伤 ,通过观察植入的胚胎脊髓在宿主脊髓内的分化发育过程及对损伤脊髓再生修复的促进作用 ,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再生修复的机制和胚胎脊髓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能有用的实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与分组 Wistar大鼠 96只 ,体重 (2 0 0± 2 0 )g ,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两组 :①胚胎脊髓移植组 :72只 ;②单纯脊髓损伤组 :2 4只。1.2 截瘫模型制备 采用大鼠胸腰段 (T11 L1)脊髓左侧半横切损伤模型。1.3 胚胎脊髓移植 …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带血管周围神经与胚胎脊髓联合移植修复成鼠脊髓损伤模型。方法 成鼠胸髓左后柱损伤后 ,先用自体带血管正中神经转位移植 ,使神经与脊髓间形成一间隙 ,再植入胚胎脊髓 ,观察其生长、发育和分化情况。结果 术后 8周 ,有 60 %的动物存活。胚胎脊髓存活率为 10 0 % ,体积增长 3 78%。结论 该模型操作简便 ,动物存活率较高 ,能充分保证胚胎脊髓的存活、生长和发育 ,在脊髓损伤修复研究方面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胚胎脊髓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损伤对照组(A组),损伤后胚胎脊髓移植组(B组),移植后10周,对SCI区的脊髓切片组织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9TUNEL)以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的测定(免疫组化法)。结果 两组中均发现凋亡细胞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凋亡率为A>B,BCL-2蛋白阳性表达A<B。结论 胚胎脊髓移植能抑制脊髓损伤后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胚胎脊髓移植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尼莫地平(ND)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72只大鼠半切洞脊髓损伤后,随机分为单纯胚胎脊髓移植组,移植+NGF组,移植+NGF+ND组,并观察了脊髓血流量(SCBF),运动诱发电位(MEP)及行为学变化。结果:NGF与ND可明显增加损伤移植部位的血流量,缩短MEP潜伏期,且显著提高后肢运动功能的Tarlov评分。结论:胚胎脊髓移植与NGF、N 相似文献
9.
10.
脊髓损伤致伤瘫率高 ,其神经功能障碍不单纯是神经细胞或神经纤维的直接机械性破坏 ,更主要的原因是伤后继发损害不断加重 ,发展成为不可逆损害所致。因此脊髓损伤后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是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仍存在一定再生能力( 1 ) 。但脊髓损伤的治疗迄今为止一直没有突破 ,主要由于下述几方面因素尚未解决 :①保护损伤后和残存的神经元免于坏死 ;②促进神经再生 ;③神经元损伤的量和质的正确判断。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神经再生缺乏有效手段。近年来 ,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研究 ,就其本… 相似文献
11.
Studiesontheeffectsofembryonicspinalcordimplantationintoacutelyinjuredspinalcordontherecoveryofmotorfunctionsandevokedpotenti...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了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胎鼠脊髓的移植方法,并用形态学技术研究了胎龄及其他因素对移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_(14)~E_(20)胎龄中,以取自E_(14)的移植物存活率最高,为70.83%。E_(16)以后,无一例移植物存活。附于移植物的结缔组织严重阻碍移植物的存活与生长。脊髓损伤及继发的病理反应也对移植物的存活与生长带来不良影响。我们认为,胚胎神经组织移植时,除注意技术操作和改善脊髓损伤外,事先确定移植物的分化程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The expression of 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 (PirB) in normal and injured spinal cord of rats was investigated. The SD rat hemi-sectioned spinal cord injury (SCI) model was established. Before and 1, 3, 7, 10 days after SCI, the spinal cord tissues were harvested, and Western blo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and location of Pir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irB in the normal spinal cord of SD rats was low. At the first day after SCI, the expr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Versican V1和V2亚型在成年大鼠损伤脊髓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39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n=9)和实验组(n=30).利用纽约大学重物坠落装置建立实验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分别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Versican V1和V2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 实时定量PCR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Versican V1 mRNA的表达在脊髓损伤后4 h略有升高(P〉0.05),损伤后1 d达到峰值(P〈0.01),其高表达可维持至损伤后7 d(P〈0.01);Versican V2 mRNA的表达升高较迟缓.脊髓损伤后1 d略有升高(P〉0.05),峰值出现在损伤后7 d(P〈0.01),然后迅速降低,损伤后14 d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脊髓损伤后3 d,包括损伤中心在内的10 mm全长脊髓都可观察到Versican表达明显增强;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高表达Versican的细胞为BⅢ-tubulin阳性神经元、GFAP阳性星型胶质细胞和MBP阳性少突胶质细胞.结论 Versican表达增强可能与脊髓损伤后形成抑制神经再生的微环境有关;消除其影响作用时,应考虑在不同时间采用不同方法处理表达模式不同的Versican亚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Versican V1和V2亚型在成年大鼠损伤脊髓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39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n=9)和实验组(n=30).利用纽约大学重物坠落装置建立实验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分别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Versican V1和V2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 实时定量PCR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Versican V1 mRNA的表达在脊髓损伤后4 h略有升高(P>0.05),损伤后1 d达到峰值(P<0.01),其高表达可维持至损伤后7 d(P<0.01);Versican V2 mRNA的表达升高较迟缓.脊髓损伤后1 d略有升高(P>0.05),峰值出现在损伤后7 d(P<0.01),然后迅速降低,损伤后14 d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脊髓损伤后3 d,包括损伤中心在内的10 mm全长脊髓都可观察到Versican表达明显增强;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高表达Versican的细胞为BⅢ-tubulin阳性神经元、GFAP阳性星型胶质细胞和MBP阳性少突胶质细胞.结论 Versican表达增强可能与脊髓损伤后形成抑制神经再生的微环境有关;消除其影响作用时,应考虑在不同时间采用不同方法处理表达模式不同的Versican亚型. 相似文献
16.
测定急性脊髓损伤(SCI)后大鼠血浆和脊髓组织中内皮素(ET)及电解质含量,了解其变化规律,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放免法测定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后1h,4h,8h,24h血浆和脊髓组织内皮素含量,并测定 相应脊髓组织钠、钾、钙离子含量和含水量。结果:损伤1h,4h,8h血浆内皮素含量比对照组高(P<0.005),24h与 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脊髓组织内皮素含量实验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同一时间不同程度损 伤组比较,重度损伤组均较中度损伤组高(P<0.05)。脊髓组织中钠、钾、钙离子含量及含水量与组织内皮素含量 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内皮素含量升高,且与损伤程度有关,组织内皮素含量升高可导致组织水肿,钙、钠离子内流及钾离子外流而加重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X线照射能否促进大鼠压迫型脊髓损伤区结构及损伤后功能的恢复。方法70只Sprague-Dawley大鼠均接受胸2节段的脊髓损伤,然后被随机分为2组,照射组在损伤后14d接受X线照射,对照组则不接受任何治疗。所有大鼠分别在脊髓损伤后第3、7、14、21、28、35和42天接受后肢运动、斜板及后肢疼痛反射等3项脊髓功能测定,43d将所有实验大鼠处死后取出脊髓损伤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70只实验鼠中符合设计要求的共62只,其中照射组32只,对照组30只。X线照射组大鼠的后肢运动恢复及斜板测定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疼痛反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照射组大鼠脊髓损伤部位的水肿及坏死区域明显少于对照组,而神经元数目则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X线照射可通过改善脊髓损伤区结构来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早期伤段脊髓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伤段脊髓组织催化[3H]标记的精氨酸转化生成[3H]标记的瓜氨酸的量,测定脊髓压迫伤后0~60min伤段脊髓组织NOS的活性。结果脊髓压迫伤后,NOS活性明显增加,伤后5min达最高点;然后又迅速下降.于伤后1h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在脊髓伤后1h内,伤段脊髓组织NOS活性迅速而短暂升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