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对激素撤减的作用,并探讨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147例女性SLE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79例)和西药组(68例),西药组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强的松基础上结合解毒祛瘀滋阴药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观察2个疗程。统计2两组治疗过程中的激素用量,并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S)的水平变化。[结果]随着病情得到控制后,两组均按激素撤减方法逐渐减量,第1个疗程中西结合组强的松用量低于西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个疗程后两组间差异则有显著性(P<0·05);中西结合组2个疗程激素使用总量(3542·5±124·4mg)显著低于西药组(5126·4±169·7mg)(P<0·01);中西结合组治疗中因病情反复激素需加量的病例比率(5·06%)显著低于西药组(13·24%)(P<0·05)。治疗前SLE急性期ACTH和CS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急性期CS水显著低于缓解期(P<0·05)。西药组第1、2个疗程后ACTH和CS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中西结合组除第1个疗程CS水平显著下降(P<0·05)外,其余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第1个疗程差异无显著性,第2个疗程后ACTH和CS水平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解毒祛瘀滋阴法在治疗SLE同时能有效撤减激素用量,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具有保护作用,能激发和升高内源性皮质激素的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激素治疗SLE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副作用或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212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123例)和西药组(89例),西药组以激素为主,中西结合组在激素基础上结合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6个月,并对西药组16例、中西结合组25例随访观察2年。观察主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变化,对比总结临床疗效,并统计激素用量、副作用发生率和劳动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副作用及并发症方面,中西结合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1.38%、30.08%和92.68%)均显著高于西药组(分别为5.62%、22.47%和86.52%)(P〈0.05),且在改善发热、红斑、口腔溃疡、脱发、关节痛、光过敏、雷诺现象、月经失调、肾脏病变、神经系统异常等临床表现和白细胞、血小板、血沉、血红蛋白、抗ds-DNA阳性率、IgG、补体C3等实验室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西药组(分别为P〈0.05或P〈0.01)。中西结合组治疗后强的松日用量(12.8±7.6mg)显著低于西药组(21.6±12.5mg)(P〈0.05),单例6个月治疗中强的松总量也显著低于西药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柯兴氏征、骨质疏松、痤疮或多毛等皮肤症状、失眠或抑郁等情绪异常、继发真菌或病毒感染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西药组,家务劳动恢复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随访两年比较,中西结合组家务劳动和正常劳动的恢复率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LE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既能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减轻激素用量,又能有效降低各种副作用或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劳动力的恢复,且治疗时间越长综合疗效越显著。因此值得SLE患者长期使用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解毒祛瘀滋阴法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类固醇性血脂异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解毒祛瘀滋阴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接受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引起血脂异常的防治作用。方法:临床筛选女性SLE患者46例,随机分为初病组、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并按强的松剂量不同随机分为强的松低、中、高剂量组;另选20例健康女性做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和脂蛋白a(LPa)的水平。结果:①初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比较,TC、LPa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l、P<0.05);②强的松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TC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强的松低剂量组(P<0.05);强的松低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TC、HDL-c、LPa、VLDL-c、LDL-c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解毒祛瘀滋阴法能有效防治SLE类固醇性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药狼疮Ⅱ号对缺乏淋巴增殖基因(MRL/lpr)狼疮鼠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方法] 选用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MRL/lpr狼疮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狼疮Ⅱ号组(中药组,剂量为20 g·kg-1·d-1)、强的松组(西药组,剂量为6 mg·kg-1·d-1)、中西结合组(20 g·kg-1·d-1狼疮Ⅱ号+6 mg·kg-1·d-1强的松);连续用药8周后,采用Flowcytomix流式检测技术对血清中多种Th1/Th2细胞因子进行芯片式集成测定.[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西结合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显著降低(P<0.05);各治疗组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中西结合组两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单纯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或P<0.01);各治疗组白介素-2(IL-2)水平显著升高,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治疗组IL-4、IL-5、IL-10水平显著降低,且中西结合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单纯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或P<0.01);西药组和中西结合组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中西结合组IL-6水平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 狼疮Ⅱ号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网络的平衡,影响B细胞、T细胞过度活化而发挥治疗SLE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SLE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治疗以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两组连续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6月后,两组SLE病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积分(3.62±2.02)低于对照组(6.42±2.19),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强的松平均每日维持量为(10.69±4.91)mg,撤减量优于对照组(19.16±7.06)mg,差异有显著性(P<0.05);SLE血瘀证症状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改善SLE血瘀证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滋阴清热药和强的松对MRL/lpr狼疮小鼠血清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丙二醛(MDA)及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雌性12周龄的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4组:滋阴清热药组、强的松组、滋阴清热药和强的松合用组、空白对照组。采用滋阴清热药按0.02 mL·g~(-1)剂量对滋阴清热药组灌胃,每日1次;采用0.3 g·L~(-1)强的松药液按0.02 mL·g~(-1)剂量对强的松组灌胃,每日1次;采用滋阴清热药和强的松药液对合用组灌胃,方法和剂量同前;采用0.6 mL生理盐水对空白对照组灌胃,每日1次。观察3个月,抽取小鼠血清检测ABTS、MDA和抗ds-DNA抗体水平。结果滋阴清热药组ABTS水平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强的松组ABTS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的松组MDA水平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滋阴清热药组、强的松组、合用组抗ds-DNA抗体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滋阴清热药组、强的松组、合用组抗ds-DNA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滋阴清热药能显著增强抗氧化能力,强的松能显著降低抗氧化能力,两者均能引起抗ds-DNA抗体水平下降,提示滋阴清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不同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SLE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方对MRL/lpr狼疮鼠巨噬细胞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MRL/lpr狼疮鼠分为模型组、强的松组、解毒祛瘀滋阴方组(以下简称:中药组)以及强的松加中药组(以下简称:中西药结合组),分别以生理盐水、强的松、解毒祛瘀滋阴方中药和强的松加解毒祛瘀滋阴方中药灌胃4周,收集肺、腹腔、脾脏巨噬细胞,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经强的松治疗后狼疮鼠肺巨噬细胞TLR4 mRNA和脾巨噬细胞TLR4蛋白都显著升高(P0.05),而中西药结合组则可以显著降低升高的脾巨噬细胞TLR4蛋白水平(P0.05)。强的松还可以显著降低肺、腹腔巨噬细胞MyD88、IFN-α、iNOS mRNA等TLR4下游分子的表达(P0.05),而中西药结合组可以显著升高已经降低的肺巨噬细胞MyD88 m RNA的表达(P0.05)。[结论]MRL/lpr狼疮鼠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巨噬细胞TLR4信号通路发生改变,解毒祛瘀滋阴方中药可以降低糖皮质激素造成的TLR4蛋白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祛瘀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方法:纳入55例阴虚内热、瘀血痹阻证的L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益气滋阴祛瘀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补体(C3、C4)水平;治疗前后记录每个患者的激素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激素撤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SLEDA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SR、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lg A、lg G、lg M及补体C3、C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激素撤减率为58.62%,对照组为29.62%,治疗组的激素撤减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激素使用剂量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患者的激素使用剂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滋阴祛瘀方治疗阴虚内热、瘀血痹阻证LN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尿蛋白水平,并具有良好的辅助撤减激素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作 SLE类固醇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探讨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对其防治作用。方法 :在中等含脂量饲料喂养条件下 ,MRL/lpr( 1 3~ 1 4周龄 )小鼠予以强的松 (每天 6mg/kg)连续4周 ,制作 SLE类固醇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并设正常中脂组和普食组作对照。然后 ,分设模型组(予生理盐水 0 .5 g/kg)、中药治疗组 (解毒祛瘀滋阴煎剂 37.3g/kg)、西药治疗组 (阿司匹林 90 mg/kg)。 1个月后 ,检测总胆固醇 ( TC)、甘油三酯 ( TG)含量。并用蛋白电泳技术对比分析胆固醇脂蛋白亚组分比率。结果 :模型组 TC、T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中脂组或正常普食组 ( P<0 .0 5 ) ;正常中脂组与正常普食组间无明显差异 ( P>0 .0 5 ) ;中药组和西药组 TC、TG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 ( P<0 .0 5 )。中、西药组 LDL、VLDL、LP- a均明显低于模型组 ( P<0 .0 5 ) ,而 HDL高于模型组 ( P<0 .0 5 )。结论 :中等脂量饮食下 ,对 MRL/lpr小鼠灌胃强的松能制作出 SLE类固醇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 SLE的同时 ,能有效防治类固醇性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滋阴狼疮胶囊为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轻中度患者撤减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SLE患者7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两组给予泼尼松治疗,初始量给予1 mg/kg/d,对已服用激素的患者维持原用量,病情稳定7~14 d后根据病情及激素减量法减量.治疗组加服滋阴狼疮胶囊,每次5粒,每天3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略优于对照组(80%),显效率(45%)高于对照组(30%);在改善实验室指标(ESR、Hb等)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激素总用量(GC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周开始治疗组激素日均用量小于对照组,治疗组激素撤减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柯兴氏征、感染、胃肠道及精神神经症状等并发症少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应用滋阴狼疮胶囊为主治疗轻中度SLE能较为顺利地消除症状,减少激素的用量及其引起的副作用,利于激素的撤减和病情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孙娆  丁祥生  王德伟 《海南医学》2004,15(8):70-70,121
目的 介绍提降眉术治疗鱼尾纹、上睑皮肤松弛及纹眉失败的方法。方法 通过眉上、眉中及眉下切口.横行切除宽度为1.2~1.9cm。结果 本组提眉140例,切眉80例,降眉4例,切除眉尾16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除3例2次手术后满意,其余237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该方法治疗鱼尾纹、上睑皮肤松弛及纹眉失败效果明显,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 60例患者分两组,治疗组(30例30耳)口服耳聋合剂,同时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对照组(30例30耳)予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以临床症状、纯音测听、声阻抗为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公认的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76.67%,53.33%,66.67%.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舌质的改善明显(P<0.001).结论 活血化瘀法治疗突发性耳聋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3.
机体离子浓度对药物离子迁移率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机体离子浓度对药物离子迁移率的影响,为临床利用直流电离子透入疗法进行药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模拟的方法,用稀盐酸(HCI)中的氢离子(H^ )中的氢离子(H^ )代替药物离子,用稀盐水润湿了的滤纸代替机体,观察在电场力的作用下H^ 从正极向负极移动的情况。结果 H^ 的迁移率随稀盐水的浓度增加而减小。结论 相同浓度的药物离子,在不同机体中的迁移率不同。  相似文献   

14.
清热利湿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法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采用清热利湿方剂配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抗生素治疗,分别治疗7~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临床有效率、溃疡愈合状况、血糖指标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清热利湿药物联合抗生素在改善糖尿病足麻木、疼痛、皮温、皮色、踝/肱指数等方面优于单用抗生素(P<0.05)。2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搏动方面疗效不确切。除了部分轻、中度患者病情波动外,治疗期间均有良好的耐受。结论在治疗糖尿病足感染方面,清热利湿方与通常应用的抗生素疗效相近,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观察儿咳宁糖浆镇咳祛痰的作用。方法:镇咳试验采用氨水及二氧化硫致咳法,祛痰试验采用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和大鼠气管痰液分泌法。结果:儿咳宁糖浆可明显抑制氨水及二氧化硫所致小鼠咳嗽反应,对小鼠和大鼠气管痰液分泌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儿咳宁糖浆具有明显止咳、化痰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方面阐述了活血化瘀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认为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是把“双刃剑”,应针对疾病病因病机与病理生理特点及病程阶段状况和西药抗凝治疗情况,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分型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药传统药性与中药现代药理相结合,采用中西医序贯疗法,科学合理地应用活血化瘀类方药,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医活血化瘀类方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有关黄疸病古代文献及近年来中医黄疸理论的分析,探讨肝细胞性黄疸的病因病机,指出湿邪为肝细胞性黄疸致病之因,但单纯有湿未必发黄,湿邪困阻气机,并深入血分,导致气血郁滞,瘀阻胆道,胆汁不循常道而发为黄疸。文章认为瘀血存在于肝细胞性黄疸的病程中,活血化瘀为肝细胞性黄疸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其发病机制包括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大多是由于外感风温邪热,热毒壅盛,灼伤津液,炼液为痰,痰阻气机,郁而化热,最终导致气血痰热壅结于颈前,病变脏腑多涉及肺、脾、肝.临床根据病程的长短及兼症情况,将其分为3期:初期、中期、晚期,初期应以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为主,中期应更侧重于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后期则以滋阴清热、化痰散结为主.通过给予初期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单纯中药汤剂口服,针对症状缓解程度、毒副作用及预后等进行综合分析,体现出了疏风解毒法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中的重要性,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Endometriosisisacommonlyandfrequentlyencounteredgynecologicaldisease.Followingthethe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theKidneyisinchargeofreproduction",andi'theafterbirthandfetusareconnectedwiththeKidneyi',togetherwiththefollowingmanifestationsofendometriosis:dysmenorrhea,infertility,irregularmenstruation,dyspareunia,tinnitus,lassitudeintheloinandknees,hyposexuality,havingnodesandmasses,etc.,weholdthattheSyndromeDifferentiationforendometriosisshouldbe)'Kidneydeficiencyandbloodstasis"(l…  相似文献   

20.
郭士魁先生是中国现代活血化瘀学术思想的奠基人之一,其活血化瘀理论与实践是张仲景与王清任等医家活血化瘀理论与实践的继承与发展。郭老创造性地将活血化瘀法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大大提高了冠心病的疗效,使活血化瘀法从此成为冠心病治疗最重要的治法。文章对郭老活血化瘀学术思想进行探析,希望能对中医临床活血化瘀法用药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