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在术中或CT、B超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1例行该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结果 术后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在术中或CT、B超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但细致周到的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赵林红 《全科护理》2008,(2):152-152
^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肿瘤治疗学的热门研究课题,^125I粒子植入亦称体内伽玛刀。它是将微型放射源植入肿瘤组织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我院自2002年4月开展了31例,为了减少放射性^125I粒子对人体的辐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对工作人员的不良反应,现将有关防护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胸部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胸部恶性肿瘤术后的防护护理。[方法]采取距离、屏蔽、时间防护,配合放射防护知识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病人实施防护护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对医护人员、陪护家属进行体检和放射剂量监测。[结果]无一例出现放射性疾病。[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胸部恶性肿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疗是肿瘤近距离放疗的一种新兴方法,由于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瘤体侵犯重要脏器后常影响肿瘤的切除;当同一脏器内存在两个以上转移灶时,传统手术不仅难以达到根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总结1例^125I粒子治疗肺癌伴纵隔淋巴转移老年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患者^125I粒子治疗前准备、术前心理评估与护理、术中配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心理护理、粒子脱落的观察与护理、放射防护宣教等。该老年患者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恢复良好,术后7d出院。  相似文献   

6.
张萌 《天津护理》2010,18(4):208-209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属于近距离内放射治疗。该治疗方法是将放射性粒子^125I在术中或CT、B超引导下,根据三维立体治疗计划,将微型放射性粒子源^125I准确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微型放射源持续放出的低能量的Y射线,在200天内连续不断地作用于肿瘤,抑制或杀灭进入活跃期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7.
近10年来,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近距离放射治疗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重视,在临床上应用迅速发展,其中^125I粒子是粒子植入治疗中最常用的一种粒子源。与外放射治疗相比,其优点是连续低剂量长时间的放疗,对正常组织的影响最少。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治疗剂量与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有关,如果肿瘤倍增时间较短,需用开始剂量高的放疗方法,因此,近距离组织间放疗对于倍增时间较长的肿瘤组织更为合适。现结合近年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迅速上升,而肺癌病人有80%确诊后已属晚期,无手术机会。因此^125Ⅰ粒子近距离照射疗法为大部分晚期肺癌病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微创的、有效的、姑息性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4年2月应用种植^125Ⅰ粒子治疗晚期肺癌1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周围型肺癌2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碘粒子植入对前列腺癌、鼻咽癌、直肠癌、胰腺癌均有较显著的疗效,近年来也已成为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作者对2005年11月至2006年7月26例失去手术适应证或不愿接受手术的周围型肺癌病人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晓林 《护理研究》2009,(12):3315-3316
回顾性归纳了超声引导下经直肠植入^125I粒子治疗51例前列腺癌病人的护理方法,认为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严防肠道感染,术后密切观察直肠及尿道并发症的发生,积极进行心理支持,是保证该治疗方法成功的关键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采用术中超声观察颅脑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007年3月~2008年3月,11例颅脑肿瘤患者在手术中接受了术中超声检查,以确定肿瘤的位置,手术切除范围,及切除术后是否有肿瘤残余。结果:术中超声清晰的显示了肿瘤的部位,形态及回声,11例患者全部经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均未损伤颅脑功能区。术后病理提示星形胶质细胞瘤5例、胶质增生1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转移性肿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论:术中超声作为一种实时、无创、简便的辅助检查方法,可帮助手术医师确定肿瘤的部位及边界,避开功能区,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癌四肢骨转移手术治疗方法、术后生活质量、肢体功能及生存率。方法2006~2010年我科收治肺癌四肢骨转移病例20例。骨转移癌部位中股骨11例,肱骨3例,尺骨4例,髂骨1例,指骨1例。20例患者均行瘤段切除保肢重建术,其中人工关节置换11例,瘤段切除灭活回植4例,同种异体骨重建3例,单纯切除2例。结果随访时间5~30个月,平均14.2个月。所有患者术前疼痛评分为7.56±1.43,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为2.31±0.95,术后疼痛症状明显改善(P<0.05)。术前生活质量平均为27.93±8.64,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平均为58.42±15.31,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术后 MSTS评分范围13~28分,平均为20.16±4.38。结论肺癌骨转移患者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案,术后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肢体功能,但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超声监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超声在胰腺癌^3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中的作用。方法 术前根据肿块大小计算放射总剂量及粒子数量。术中超声实时监视,均匀布针并植入粒子。术后超声及(或)X线确认植入部位及有无漏植。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超声清晰显示肿块,准确引导植入针的插入,成功监视粒子的植入,术后证实植入部位准确。结论 超声在该项技术中具有定位精确、实时监视、复查随访等作用,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杨静  郑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10):1624-1627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肺转移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DTC肺转移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改善DTC肺转移患者的远期疗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影响131I治疗DTC肺转移疗效的因素主要包括治疗剂量和次数、患者年龄、131I的摄取能力及有效半衰期、有无其他远处转移、肺转移灶大小、病理类型、血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首次治疗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131I治疗DTC肺转移患者的安全性较高,主要不良反应有肺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颈部肿胀疼痛和唾液腺功能异常。本文对131I治疗DTC肺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2例前列腺癌患者行粒子植入,经直肠B超引导,计算机确定治疗计划,经会阴穿刺植入前列腺125I放射粒子。结果全组手术顺利,平均植入125I放射粒子46粒,平均手术时间68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d。术后完整随访资料102例,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5年不等,平均PSA由12.50ng/ml降至0.18ng/ml;9例术后生化复发,经全激素阻断治疗后渐下降到0.15ng/ml以下,无1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微创的治疗前列腺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估算131I首次“清甲”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腮腺、颌下腺内照射吸收剂量。方法:前瞻性纳入术后拟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40例,其中女33例,男7例,年龄(44±15)岁。患者在服用131I 3.7GBq后1、2、3、4、12、24、48h行头颈部前、后位静态显像,分别在前、后位图像中勾画腮腺、颌下腺感兴趣区(ROI),以大脑实质作为本底行本底校正。将不同时间点腮腺、颌下腺的放射性计数转变为放射性活度值,利用Origin 7.0软件绘制唾液腺时间-放射性活度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依照美国核医学会医用内照射剂量学委员会提出的内照射吸收剂量学计算方法,计算唾液腺的吸收剂量。结果:腮腺、颌下腺平均吸收剂量分别为(0.15±0.10)mGy/MBq、(0.19±0.07)mGy/MBq。结论:131I首次“清甲”中,DTC患者唾液腺辐射吸收剂量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70例恶性肿瘤76个病灶,瘤体直径2.5~12.0cm,平均6.5cm。根据粒子植入术前14天MSCT图像,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计划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准确植入^125Ⅰ粒子。植入后即刻及术后2-8个月CT复查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发生及疗效。结果:70例恶性肿瘤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单个瘤体内植入粒子数分别为10-90粒(平均45粒)。70例粒子植入患者中66例71个病灶内粒子分布满意,4例5个病灶粒子分布欠均匀,4例5个病灶分别于术后4-8周对肿瘤区进行补充粒子植入。70例恶性肿瘤76个病灶,完全缓解(CR)5个;部分缓解(PR)45个;无变化(NC)15个;进展(PD)11个。总有效率65.79%(50/76)。仅在肺癌的植入粒子治疗后,15例中有4例出现少量气胸,保守治疗后痊愈。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性损伤。结论: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外科术中监测的操作方法,探索其在多种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公司经食管多平面超声探头,体外循环开放并复跳后行经食管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对53例心脏手术患者行术中监测,提供瓣膜功能情况、左心室收缩功能、有无残余分流等信息。结果53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复跳后行经食管心外膜超声检查获得满意的图像,无感染、出血、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5例患者发现左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给予及时处理;1例患者发现换瓣后机械瓣周残余分流再次转机后分流消失;1例患者三尖瓣成形术后仍为中量反流再次成形反流量减少;2例患者发现室间隔修补术后即刻评价术后残余分流再次修补分流消失。1例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患者,即刻评估流出道血流速度超过正常范围(3.2 m/s),再次转机手术后流速下降为1.4 m/s,压差降低为8 mmHg(1 mmHg=0.133 kPa)。结论经食管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的优势,能够即刻评价手术疗效,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具有显著发展前景和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并发症并探讨临床处理。方法58例肺癌患者,年龄37~85岁,肿瘤大小1.5-7cm,全部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肺部肿瘤^125I粒子植入治疗,1-3次/人,植入粒子8-51颗/次。结果本组共进行粒子植入73人次,粒子植入治疗过程中发生气胸、针道渗血、咯血和胸腔出血25人次(34.2%),多种并发症可以同时发生,通过止血治疗、胸腔引流等处理均好转,未发生大咯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3.45%)出现肿瘤针道种植,其中1例对针道种植肿瘤行^125I粒子治疗。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常见并发症为气胸、咯血和胸腔出血,少数病例发生肿瘤针道种植,需要及时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及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植入治疗肝门区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方法患者术前空腹,彩超引导选择合适进针路径,避开周围血管及胆管,采用单点多向、多点多向的方法力求125I粒子均匀分布,并在125I粒子间间隔植入5-FU缓释剂。术后1、2、6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超声及CT检查,根据肿瘤大小变化对疗效进行分级。将疗效分为4级,Ⅰ级:肿瘤缩小50%以上;Ⅱ级:肿瘤缩小25%~50%;Ⅲ级:肿瘤缩小25%以下;Ⅳ级:肿瘤大小无变化或增大。结果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1、2、6个月复查。1个月: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9例,Ⅳ级3例;2个月: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1例;6个月: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0例;术后5个月死亡1例。生存期5~1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及5-FU缓释剂植入治疗肝门区肿瘤是一种安全、可靠且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