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UAP患者 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5 0例和对照组 4 0例 ,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合黄芪注射液静滴 ,1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变化以及静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控制心绞痛所需时间、改善异常心电图、血液流变学以及减少硝酸甘油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UAP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
夏裕 《陕西中医》2011,32(11):1471-1472
目的:探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0例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丹参、川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以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分组治疗后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疗效、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在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法治疗本病能有效减少UAP患者的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心肌耗氧量,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韦爱欢  蒋明建 《陕西中医》2009,30(2):142-143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方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减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牛膝、当归、生地、枳壳、柴胡、黄芪等)。结果: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2%、80.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临床经验,探讨硝酸甘油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3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比较,分别记录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和硝酸甘油用量,并对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比较,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5.76%)高于对照组(75.42%),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硝酸甘油减停率为89.83%,对照组为73.73%;治疗组患者在3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23%)明显低于对照组(1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并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且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较少。  相似文献   

5.
冠心止痛贴配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止痛贴治疗心血瘀阻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片及冠心止痛贴(内关、心俞、膻中、厥阴俞);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改善、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ST-T变化情况。结果:在心绞痛改善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方面,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心电图ST-T改变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止痛贴合用口服药物在缓解心绞痛及中医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6.
党兴全  肖海全 《陕西中医》2010,31(10):1278-1279
目的:观察活血通痹、益气血类中药结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汤加味冠心Ⅱ号方(丹参、川芎、红花、赤芍、当归、降香、葛根、桂枝、山楂等)口服,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0%,对照组显效率为4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冠心Ⅱ号方配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存存  赵明君  周端 《陕西中医》2011,32(5):557-55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中药汤剂。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H s-CRP)方面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降低H s-CRP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心电图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确切,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严凯云  任惠锋 《陕西中医》2011,32(11):1468-146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微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常规应用硝酸酯、β-受体阻滞剂、阿斯匹林、氯吡格雷、辛伐他汀),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治疗组降低血脂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明显改善,疗效肯定,未发现过敏及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血府逐瘀汤合硝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震炯  徐铁锋 《陕西中医》2006,27(11):1322-1323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血府逐瘀汤加减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90例,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照组6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1.
复方丹参滴丸配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4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贾满仓  朱薇 《陕西中医》2005,26(7):630-631
目地:观察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结果: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6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冠心痛心绞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梁泰红  景素文 《陕西中医》2011,32(2):134-135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静滴,1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右归丸为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邝开安 《陕西中医》2005,26(7):632-633
目的:观察温肾、益气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以右归丸(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鹿角胶、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等)配伍西医常规治疗40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40例。结果:用药8周后在心绞痛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38%,对照纽总有效率26%,两组对比P<0.05。在心电图方面治疗组方面8周后总有效率32%,对照组总有效率20%,两组对比P<0.05。提示:温肾益气法治疗心绞痛可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冠心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补肾益气类中药配伍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冠心宁(瓜蒌、枳实、丹参、川芎、鹿衔草、西洋参等)治疗56例,对照组用消心痛治疗53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和71.7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症状积分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该方可明显改善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冠心宁对冠心病心绞痛三种中医证候的疗效优劣依次为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阴寒凝滞证。  相似文献   

15.
陈联中  高峰 《陕西中医》2008,29(2):140-141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理气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下加用通冠止痛汤(党参、黄芪、丹参、川芎等),对照组用抗心绞痛药物常规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及心电图情况。结果:两组比较有显著性临床意义(P<0.05)。提示:通冠止痛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辨证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亚南 《陕西中医》2011,32(6):656-65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80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共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脂、硝酸甘油停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明显改善,血脂部分指标明显降低,较治疗前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辨证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减少硝酸甘油用量,调节血脂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4,(7):831-832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较好,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8.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安 《四川中医》2007,25(9):67-67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及心肌供血,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9.
吴江 《陕西中医》2012,(9):1163-1165
目的:评价常规给药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3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8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疗程14日,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及临床体征有无改善,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胸闷、气短、乏力、心悸、心绞痛)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化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化瘀通脉汤(黄芪、丹参、川芎、桃仁、莪术、延胡索等)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化瘀通脉汤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