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叫。我们2007-2009以来,共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560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0例,现将防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PTCA)术后拔鞘管时 ,给予 1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止痛 ,对预防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起到了显著的效果。现将观察的结果及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PTCA及支架植入术 ( CS)1 41例 ,冠状动脉造影 ( SCA) 3 80例 ,共 52 1例 ,其中男 3 60例 ,女 1 61例 ,年龄 2 5~ 75岁。1 .2 方 法 将 PTCA及 CS和 SCA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 A组、B组和 C组 :A组为 PTCA和 CS患者在术后 4h拔鞘管前用 1 %利多卡因在鞘管周围及周围组织局部浸润麻醉后拔鞘管 ;B组为 PTCA和 CS患者在术后 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特点及应对处理措施。方法总结468例经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18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特点。结果共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8例,冠脉造影术后4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4例。拔鞘压迫止血时发生16例,拔鞘后发生2例。结论经股动脉途径在拔除动脉鞘后,患者可能会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应立即行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468例患者,分析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特点。结果468例发生此血管迷走反射14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术2例,PTCA术、STENT术12例;局部血肿发生5例;拔管压迫止血时发生10例,拔管后30min内发生3例,2h内发生1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术(STENT)已成为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拔除动脉鞘后患者常发生拔管后迷走反射并发症,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甚至休克,发生迅速且后果严重,需注意避免各种诱因,确诊后立即行相应的急诊处理。  相似文献   

5.
经股动脉插管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等优点,股动脉是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常用入路,术后拔管时常会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若不及时处理会发生恶性后果。我院自2002年9月~2004年9月经股动脉行介入诊治的400余患者,术后拔管时有12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现总结分析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6.
邢军 《吉林医学》2011,32(28):5886-5887
目的:探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的情况。方法:回顾我院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资料310例,对16例发生VVR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VVR患者为混合型,心脏抑制型和血管抑制型各2例;发生在术中2例,术后14例。治疗后症状缓解,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介入治疗中应重视VVR,一旦发生及时处理,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介入治疗心脏病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然而由其可能导致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既少见而又较危险的并发症。因此,系统掌握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特征及行之有效的预防、抢救措施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阐述了介入治疗心脏病所致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原因、预防及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心脏介入诊疗中56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心脏介入诊疗发展迅速,已成为诊治多种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介入诊疗中发生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较常见且十分危险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我们分析了我院经股动脉逆行心脏介入诊疗后发生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病例,就其临床表现、发生机制、预防及处理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胡冬玲 《柳州医学》2007,20(2):117-118
近几年来,随着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开展,我们对心脏介入术后的疼痛、发热、尿潴留等并发症已有一定的认识,并总结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症处理方法。但是对心脏介入治疗临床上发生的血管迷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以其低风险、小创伤、高疗效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VVR)为介入治疗过程较常见的并发症,常急发于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术后,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如处理不当,轻则加重心衰,导致冠脉急性闭塞,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重者可危及生命。笔者回顾性研究我院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310例,对其中发生VVR的9例严重冠脉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抢救及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心理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第一医院2008~2012年580例手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原因及心理护理。结果 580例患者10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1.7%,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经采取急救措施后均恢复正常。结论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特别是拔除鞘管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8月共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3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心室颤动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本组1 216例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7例,立即给予电击除颤、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氧气吸入,维持正常血压及电解质平衡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结果 7例患者经及时积极抢救6例获得成功、死亡1例。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及时观察冠脉压的变化,一旦发生心室颤动,及时准确地采取抢救措施,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与血管封堵器对患者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评估血管缝合器及血管封堵器止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江西省人民医院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住院冠心病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成为人工压迫组(A组)60例、血管缝合器组(B组)60例、血管封堵器组(C组)60例,观察3组术后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血管创口处理时间、住院时间、患者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相关费用及随访情况。结果 B组和C组术后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血管创口处理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均缩短,腰背酸痛、术侧肢体疼痛、腹胀、排尿困难、烦躁发生率较A组均降低(P<0.01);B组与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3例(38.3%),B组2例(3.3%),C组2例(3.3%),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3,ν=2,P<0.001);其中B组和C组低于A组(χ2值分别为22.28和22.28,P<0.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A组费用为(62±8)元,B组为(2 930±12)元,C组为(2 888±13)元,3组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8,P<0.001);B组、C组费用高于A组(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3个月,复查股动脉血管彩超,B组、C组患者未见血管闭塞或严重狭窄。结论 与人工压迫止血方法相比,血管缝合器和血管封堵器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止血效果较好、并发症少、舒适度高,但经济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STENT)已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且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创伤较小、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疗效较佳明显优于常规的药物治疗等。因此,从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标准来看,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理想方法,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1]。我科自2003年开展CAG+PTCA+STENT术,  相似文献   

16.
碎裂QRS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碎裂QRS(fQRS)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2011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CAD)患者216例,根据是否存在fQRS波分为fQRS波组(n=124)和无fQRS波组(n=92),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及罪犯血管对fQRS波发生的影响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fQRS波的变化.结果 不同病变血管患者fQRS波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范围和不同狭窄程度患者fQRS波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fQRS波检出率间差异均程度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闭塞与狭窄程度为50%~74%、75%~99%患者fQRS波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92、9.064,P<0.05).在狭窄程度为75%~99%和完全闭塞患者中,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和术前fQRS波检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1天fQRS波检出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fQRS波的检出率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呈正相关(r=0.48,P<0.05),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524,P<0.05).结论 fQRS波可成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封闭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152例PCI患者分为血管闭合器组(76例)和人工压迫组(76例),观察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卧床时间及血管并发症。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闭合器组止血时间、卧床时间明显低于人工压迫组(P〈0.05)。两组总的局部血管并发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对股动脉穿刺点能快速、有效地止血,缩短卧床时间,明显减少局部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和相应的处理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本科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215例患儿查阅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总结相应的处理、预防措施。结果:215例患儿中发生有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有15例,相关因素有:疼痛、精神紧张因素8例,按压及强迫体位导致有3例,药物因素2例,血容量不足因素2例。通过及时处理,15例患儿均康复,通过实施全方位的预防措施其后无同样病例出现。结论:先心病介入治疗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asovagal reaction,VVR)发作的因素有多种,术前对患儿认真评估,做好积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发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冠状动脉粥栏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PTCA治疗的223例冠心病患者,并记录住院和随访期间的心脏事件。结果:共扩张267支血管,左前降支126支,左回顾支47支,右冠状动脉94支。非完全闭塞性病变222坂,成功率98.20%(218/222);完全闭塞性病变45支,成功率77.78%(33/45),明显低于非完全闭塞组(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asovagal reflexes,VVRS)发生的原因和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 回顾25例术后发生VVR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特点及处理方法.结果 25例患者血管抑制型15例,心脏抑制型9例,混合型1例,经积极抢救后,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未留后遗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积极有效诊治,可避免VVRS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