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肝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98例严重肝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ICU内体温、p H值、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为(36.31±0.33)℃、(7.36±0.03)、(12.95±1.21)秒、(37.01±2.36)秒,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2.92%、14.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严重肝外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肝脏虽然有胸廓保护,但因其体积、重量均较大,质地脆弱,而且被周围韧带固定,因此,不论是战时还是平时,也不论是胸腹钝性伤或穿刺伤,都容易使之受损并发生破裂,尤其在肝脏发生病理性肿大时更是如此.据统计,肝外伤约占交通事故中腹部外伤的16%~30%.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肝外伤病例有增多的趋势.一般说来,单纯性肝外伤病死率较低,约为10%,而复杂性肝外伤的病死率达50%以上[1].如何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降低病死率是摆在外科医生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治疗20例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DCS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严重肝外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结果 (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外伤患者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抢救成功率高等优点,因此损伤控制性手术这一外科理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严重肝损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明伟  王前清  曾俊 《四川医学》2007,28(5):522-523
目的探讨和总结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operation,DCO)救治严重肝外伤的策略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对22例[美国创伤外科医师协会(AAST)分级Ⅲ级以上并且符合DCO指征]严重肝外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策略进行救治的情况,22例患者(除1例外)入院后在积极抗休克急救处理的同时进行急诊剖腹探查手术,初期均采用大纱垫填塞的方法控制出血后关腹,ICU内复苏后,所有患者都进行了Ⅱ期计划性手术。结果痊愈18例,死亡4例。术后出现膈下感染1例,胆瘘3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对于符合DCO指征的严重肝损伤的患者要尽早、尽快地实施DCO,提高综合治疗水平,根据肝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采取适宜的再次确定手术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严重肝损伤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严重肝脏外伤患者治疗中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84例严重肝脏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其中采用一期确定性手术的42例纳入对照组,将另外无法耐受一起确定性手术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体温情况,并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结果:观察组 APPT、PT、体温等指标优于对照组,且死亡率观察组2.38%(1/42)低于对照组19.05%(8/42),差异显著(P <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4.28(6/42),对照组19.05%(8/4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严重肝脏外伤治疗中,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林荣繁 《微创医学》2013,8(4):418-419,422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operation,DCO)在救治严重肝外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重度肝外伤患者60例,其中30例行控制性手术,设为A组;另外30例行传统规则性肝脏损伤手术,设为B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ICU监测指标:pH值、体温、PT、APTT及术后ARDS、MODS、DIC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两组术后pH值、体温、PT、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ARDS B组(6例)多于A组(1例);MODS B组(15例)多于A组(1例);DIC B组(15例)多于A组(1例);B组死亡(19例)多于A组(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实施损伤控制性肝脏手术能有效救治重度肝外伤患者的生命,大大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陈云 《安徽医学》2008,29(6):655-655
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mtrol Surgery DCS)理念的提出和治疗原则均来源于对肝损伤的治疗的总结。我院多年来对严重肝损伤病人的救治,基本遵循了适度治疗、损伤控制的原则。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例肝外伤病例的处理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在严重肝外伤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7例严重肝外伤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27例患者中痊愈24例(占88.9%),死亡3例(占11.1%).术后并发症6例(占22.2%).结论:严重肝外伤患者若符合损伤控制性手术指征的,应积极实施DCS,以提高综合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陆海南 《河北医学》2013,19(1):145-147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讨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对于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的意义,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2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治疗,32例患者在入院时均进行积极的抢救,进行快速止血和腹部探查手术,经过ICU内复苏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确定性手术进行进一步治疗。结果:对32例严重腹部损伤的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后其症状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其中2例患者因为救治不利而死亡,其余32例患者均救治成功,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感染,经引流治疗均恢复。结论:对于严重腹部损伤并且符合损伤控制性手术指征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积极进行抢救工作,根据患者腹部损伤特点,选择合适的确定性手术方式,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晨  李卫东  李升  陈凡  秦博 《海南医学》2010,21(20):33-35,5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严重腹部损伤病人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方法及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7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的21例(损伤控制组),达到损伤控制条件而未采用损伤控制的16例(I期手术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死亡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三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腹部损伤病人,通过有计划实施损伤控制手术,其手术风险、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特别对于基层医院,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DCS在严重胰腺外伤(Ⅲ—Ⅳ级,AAST-OIS分级)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995年7月-2006年7月应用DCS救治的9例严重胰腺外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均立即给予液体复苏、急诊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清创、保存胰腺功能、充分引流、恰当处理合并伤,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确定手术治疗。7例经用DCS后,情况良好,痊愈出院,1例死于并发坏死性胰腺炎,1例死于合并脑疝。结论 对严重胰腺外伤病人,在复苏同时应尽快采用简单省时的手术挽救生命、控制出血和污染、充分引流、保存胰腺功能,病情稳定后再做相应的手术和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伤害控制骨科技术在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8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采取伤害控制骨科技术救治的情况。结果本组86例中,9例死亡,3例截肢,3例发生骨不愈合经再次手术或更换固定方法后愈合。61例患者的功能最终恢复到正常或基本正常,16例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结论伤害控制骨科技术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救治模式和理念,明显提高了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49-52
目的 研究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行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80例,依据患者意愿及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组(DCS组,n=40)和早期全面治疗组(ETC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凝血酶原恢复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CS组患者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凝血酶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ETC组(P0.05),输血量显著少于ETC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17.5%(7/40)、7.5%(3/40)均显著低于ETC组27.5%(11/40)、30.0%(12/40)(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行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较早期全面治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创伤发生率逐年升高,已成为1-45岁年龄段人口致死的首要原因。胸部创伤直接导致的死亡占创伤死亡的25%,成为仅次于颅脑损伤的重要死亡原因。严重胸部创伤(severe chest trauma,SCT)是指各种暴力外伤等因素造成胸壁及其胸腔内部重要脏器严重损伤,以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近年来,诸如人工智能、损伤控制外科、VATS手术等新技术、新理念日新月异,极大丰富了临床胸部创伤的诊治。笔者结合当前胸部创伤临床诊治焦点,阐述新技术、新理念为胸部创伤诊治带来的新变化及新挑战,希望为严重胸部创伤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建议,提高患者救治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2月~2011年4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作为干预组,实施损伤控制和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围术期治疗方案及常规手术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术后1周肝脏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切口感染及胸/腹水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术后1周干预组患者谷丙转氨酶及血清胆红素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损伤控制和加速康复外科技术能加快肝肿瘤切除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策略救治严重多发伤伴有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68例严重多发伤伴骨折的病例,36例采用早期全面处理(early total care,ETC),32例采用损伤控制骨科的策略(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救治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6例采用早期全面处理患者中,抢救成功27例(75%),一期手术后死亡3例(8.3%),一期手术时间平均90 min(40~150 min),术中平均出血310 mL(185~450 mL)。32例采用损伤控制骨科的策略救治患者中,抢救成功29例(90.6%),一期手术后死亡2例(6.3%)。一期手术时间平均70 min(20~110 min),术中平均出血150 mL(85~250 mL)。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合理采用DCO策略救治严重多发伤伴有骨折患者,可减少创伤后的二次打击,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症胸外伤患者急性期的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05~2011-10收治的32例急性期重症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中,29例(90.6%)经恰当的治疗后痊愈(包括极少部分有残疾而存活者),死亡3例(9.4%).结论 重症胸外伤患者急性期的处理关键是及时有效的处理血气胸及抗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73-175+179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临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重症颅脑外伤且需行相应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传统组与研究组。传统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急诊手术护理,研究组并在此护理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相关指标[院前急救耗时、院内急救耗时、住院耗时、病情危重预警评分(MEWS)]、急救成功率以及术后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患者对临床医护工作的认可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急救成功率(100.00%)以及术后不良风险事件总发生率(5.56%)与对临床医护工作的总认可度(97.22%)均显著优于传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88.89%)以及术后不良风险事件总发生率(22.22%)与对临床医护工作的总认可度(8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亦在院前急救耗时、院内急救耗时以及MEWS评分等一系列急救相关指标中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给予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常规性急诊手术护理的同时对其进行急救护理流程优化,不仅能够在有效减少院前与院内急救耗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急救成功率,且还可最小化术后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临床医护工作的认可度,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从而不断优化急诊手术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DCS)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996年6月-2011年9月的152例多发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5例应用DCS救治,67例仍按传统方法救治。结果 传统组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DCS组(P〈0.01)。结论 对严重创伤患者,在复苏同时应尽快采用简单省时的控制性手术,病情稳定后再做相应的手术和治疗,可提高创伤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一体化救治模式(ITM)并行早期创伤控制性手术(DCS)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对达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8月救治的5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采用ITM及行DCS救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存活46例(86.8%),病死7例,病死率13.2%,其中就诊救治时间≤1h的病死2例(6.3%),〉1h的病死5例(23.8%),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死患者比较,存活患者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M并行DCS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