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小肠和结、直肠的放射损伤[1],根据肠道遭受辐射剂量大小、时间长短、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放射性肠炎和慢性放射性肠炎。急性放射性肠炎在患者放疗后数周或数月发生,症状短暂,具有自限性,一般都能治愈。如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可转变成慢性放射性肠炎[2],其为恶性肿瘤放疗后最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之  相似文献   

2.
孙奉英  严谨  梁玉萍 《当代护士》2021,28(2):162-165
放射性肠炎是因放射线致上皮细胞增殖和成熟异常,隐窝细胞有丝分裂减少,小肠黏膜变薄,绒毛缩短,毛细血管扩张、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所致[1].其即对盆腔肿瘤的放疗造成相当的不利影响,又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2].因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病人增多,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发生率在80%左右[3].放射性肠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一般发生在放射治疗期间,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便,甚至脓血便[4].慢性放射性肠炎发生时间可跨越3个月至30年[5].  相似文献   

3.
78例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盆腔肿瘤患者在放疗中出现的放射性直肠炎的观察和护理,探讨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模式。方法:对2004年3月-2007年7月接受放疗的盆腔肿瘤患者78例出现放射性肠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其发生发展规律,并根据不同情况予相应处理。结果:在放疗剂量超过60Gy时,20例出现l级放射性肠炎,54例出现Ⅱ级放射性肠炎,4例出现Ⅲ级放射性肠炎。结论:大剂量放射治疗使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增加,且程度加重,应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减少放射性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盆腔、腹腔及腹膜后肿瘤,尤其是妇科肿瘤及前列腺肿瘤放疗常见的放射性损伤,可累及小肠、结肠及直肠。RE主要表现为腹泻、鲜血便、瘘管形成、肠梗阻等症状,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长,其发病率亦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对放射性肠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并且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现对放射性肠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灸对宫颈癌患者行放疗过程中所致的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行放疗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放疗开始予艾箱艾灸腹部特定穴位神阙、关元、气海穴。放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肠炎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腹痛程度。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1.9%和对照组63.2%,观察组腹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能有效治疗宫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肠炎,减轻放射性肠炎的严重程度,缓解腹痛,且方便、廉价、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正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直肠、宫颈、膀胱等腹盆腔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放疗后出现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常累及肠道各个节段[1]。主要表现为反复的里急后重,腹痛,腹泻,大便黏液脓血样,甚至鲜血便,导致贫血,电解质紊乱,肠穿孔或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出现[2],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中医学中并无"放射性肠炎"这一说法,根据RE  相似文献   

7.
分析90例盆腔肿瘤患者术后辅助性放疗致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经过及其发生情况。盆腔肿瘤患者术后辅助性放疗中放射性肠炎发生率较高,通过临床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缓解患者病情及症状,但目前为止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进一步改进放疗技术,减轻小肠受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保健体疗操联合足三里穴位按摩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妇科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放疗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日加做保健体疗操和足三里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肠炎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采用保健体疗操结合足三里穴位按摩,能够减少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所引起的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里急后重感、肛门下坠疼痛、大便次数多、排粘液便或血便等,患者痛苦不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宫颈癌在全球女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占第3位、死亡率占第4位,是老年妇女最常见的盆腔恶性生殖器官肿瘤,也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目前,放疗仍是宫颈癌,尤其是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放疗可引起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腹部放疗中服用谷氨酰胺在放射性肠炎预防中的疗效。方法将42例符合纳入标准接受腹部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22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在开始放疗前3 d服用谷氨酰胺胶囊,0.5 g/次,3次/d,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服用相同数量空胶囊。每周评估患者放射性损伤指标。结果放疗第3周开始,对照组患者陆续出现较为严重的放射损伤;至放疗第5周,2、3级损伤占该组所有患者的65.0%,并出现1例4级损伤患者(5.0%)。实验组患者放射损伤集中于0级(50.0%)及1级(31.8%),2、3级占18.2%,无4级损伤患者。至第5周放疗结束,实验组急性放射性损伤50.0%,对照组急性放射性损伤8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对放射性肠炎有预防作用,放疗过程中应用谷氨酰胺可明显减少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国内外宫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肠炎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预防和降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 Complete、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有关宫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肠炎回顾性研究、队列研究。检索期限为自建库至2022年2月。采用Stata 16.0和RevMan 5.3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共纳入13篇文献,合计样本量3 940例,发生放射性肠炎1 554例。宫颈癌放射性肠炎发生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9%,P<0.001),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得出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为44%[95%CI(0.32,0.56),P<0.001]。影响宫颈癌放射性肠炎发生的因素为年龄(≥60岁)[OR=1.14,95%CI(1.02,1.27)]、子宫旁组织受照剂量(>50 Gy)[OR=6.49,95%CI (3.06,13.79)]、直肠V40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肠炎的预防措施,评价谷氨酰胺联合灌肠对盆腔肿瘤所致放射性肠炎防治效果。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盆腔肿瘤患者(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直肠癌)共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适型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试验组者每日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每周一、周三放疗前0.5h用开塞露100ml灌肠,每日尽量排尽大便后再行IMRT。评估放射性肠炎发生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并分析两组差异。结果对照组、试验组I级以上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分别为72%、2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灌肠能够减少盆腔肿瘤放疗I级以上放射性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直肠炎是子宫颈癌放疗中、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发病率为22.6%,50%。89年2月至91年4月我们应用自己配方新制栓剂治疗放射性直肠炎5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0例,年龄34—64岁、平均49岁。自觉症状:血便100%、下坠感100%、里急后重感  相似文献   

14.
卜俊国  肖明星  吴刚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2563-2564
目的:总结静脉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辅以西药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对30例宫颈癌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静脉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1周以上,部分患者辅以多种西药混合保留灌肠.结果:总治愈率96.7%,总有效率100%.结论:静脉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疗效确切,部分患者需辅以西药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肠炎发生机理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恶性肿瘤的二种严重放疗并发症。文中简述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从分子水平揭示放射性肠炎发生的原因及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6例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手术治疗。结果结果显示,捷径术手术简单,并发症少。但旷置肠袢的遗留症状较明显,肠切除一期吻合术改善症状好而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结论结果表明,盆腔放疗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应积极手术,手术方式应尽量行肠切除一期吻合术,如果实在粘连严重行捷径术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刘敏 《齐鲁护理杂志》2000,6(6):437-438
腹部、盆腔、下胸部或腰部脊柱行放射治疗期间 ,易发生放射性肠炎 ,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发热、血便等症状 ,严重者导致放射治疗终止。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2月我们用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 12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2例中男 8例 ,女 4例 ,32~ 6 9岁 ,平均 48岁。直肠癌 5例 ,结肠癌 2例 ,宫颈癌 3例 ,食管贲门癌术后下胸部照射 2例。放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 ,大便次数增多 ,里急后重 ,发热等症状 ,纤维结肠镜检查镜下可见病变区肠粘膜充血、水肿 ,有糜烂和溃疡面 ,部分粗糙呈颗粒…  相似文献   

18.
面颈部放疗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溃疡或有假膜形成、疼痛等并常随着放疗剂量增加而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放疗的正常进行,因此放射性口腔黏膜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及降低其反应程度,近年来放射医学工作者和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放疗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不断应用,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临床上有关放射性肠炎防治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临床针对放射性肠炎的高危人群,采取物理策略的预防、维持良好的膀胱容量、改进放疗技术以及药物预防来减少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本文就放射性肠炎诱发及加重因素和预防措施做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20.
沈琼 《护理研究》2007,21(6):1569-1570
放射治疗是目前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放射性食管炎是食管癌病人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4.5%,多发生在放射治疗剂量达20Gy-40Gy时。放射性食管炎主要引起食管黏膜充血、水肿、渗出及糜烂,病人表现为吞咽疼痛,进食困难的症状较放射治疗前加重,或术后病人出现吞咽梗阻的症状。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发展,常使病人放射治疗中断甚至终止整个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