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和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以期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减少病死率。方法对3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症状、体征分析及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CT、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首发症状以典型胸、腹痛者22例,仅占61.1%;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占38.9%,X线检查见纵隔主动脉影增宽者占75.0%,CT、MRI的确诊率分别为91.7(33/36)和100%(36/36)。本组早期误诊率为47.2%。结论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易误诊为冠心病。胸部X线检查可作为初步筛选手段。超声心动图、螺旋CT、核磁共振检查可为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MRI是目前非创伤性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金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主动脉夹层分离的临床诊断进行探讨。方法 以超声心动图、X线、CT或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检查方法诊断 14例被误诊的主动脉夹层。结果  14例主动脉夹层分离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胆囊炎、风心病、大动脉炎、胸膜炎 ,但经上述方法检查后确诊。结论 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X线诊断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夹层分离敏感性较高 ,可初步判断夹层类型  相似文献   

3.
张建 《河北医学》2013,19(7):1064-1065
目的: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其内科治疗要点进行研究。方法:总结并分析了2002年至2012年期间我院疑诊主动脉夹层的6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所有患者的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CT、核磁共振、主动脉腔内造影等临床资料,并且所有疑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都给予镇静、止痛、降压等内科治疗手段。结果:尽管6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多种多样,-(2是胸痛都为其主要的并发症并且高血压是引起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原因;在所采用的临床检查手段中CT、MRI和动脉造影可以的快速诊断和定位主动脉夹层且诊断正确率可以达到100%;给予镇静止痛降压治疗是主动脉夹层最有效的内科治疗手段。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CT、核磁共振等手段可及时诊断主动脉夹层,在给予镇静、止痛、降压等内科治疗手段可有效的提高AD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急诊诊断与不同时期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征、急诊诊断和误诊原因。方法分析65例A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X线片、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并将1999年7月-2003年6月收治的AD病例分为I组,将2003年7月-2007年6月收治的AD病例分为Ⅱ组,分析2组的误诊情况。结果65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超声心动图、MSCTA、MRI对AD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0.5%、97.5%、100%。Ⅰ组误诊率为57.9%,明显高于Ⅱ组误诊的26%(P〈0.05)。结论 AD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容易误诊。对AD认识不足,体格检查不全面,未及时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是早年误诊的原因,部分患者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是近年来误诊的主要原因,应引起急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不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希贵  杨明  杨杰  马学军 《疑难病杂志》2011,10(11):852-853
目的探讨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以减少误诊。方法收集28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诊疗措施。结果不典型主动脉夹层中高血压患者居多(96.4%),病程5年以上者夹层发病率高,血脂增高者占57.1%。不典型症状以胸闷、神经系统症状、气短者居多,容易误诊为肺栓塞、脑卒中、冠心病等。X线胸片阳性率76.2%,超声阳性率80.0%,CT和MR阳性率均为75.0%,CTA和MR行造影检查阳性率均达100%,ECG异常变化占58.3%。非典型主动脉夹层首次就诊至非心血管科比例占71.4%。结论长期高血压不采取干预容易形成主动脉夹层,非典型主动脉夹层容易误诊,高血压就诊患者X线胸片检查应作为常规检查,CTA或MR可以确诊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6.
6例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早期识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总结6例确诊AD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结果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复杂,高血压是导致AD发生的常见原因。超声心动图、CT及MRI三种检查技术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能初步诊断AD;心电图、X线胸片对AD不能明确诊断,仅可做筛选;超声心动图对AD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作首选;CT、MRI、主动脉造影对AD起确诊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方法 :分析 2 6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特点 ,诊断方法、内外科治疗方法及近期预后。结果 :1 8例( 69.2 % )首发症状是胸、背、腹等突然出现剧烈疼痛。1 7例 ( 65 .4% ) X线胸片检查主动脉或纵膈影增宽 ,1 7例 ( 65 .4% )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现典型夹层分离征象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准确性最高 ( 1 0 0 %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是急症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最好评价方法。内外科治疗总病死率 34.6%。结论 :早期诊断和积极正确治疗是降低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早期诊断要点。方法:分析总结2000年1月~2005年12月郧阳医学院太和医院52例疑诊AD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均行心电图、X线胸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32例行CT检查,18例行磁共振(MRl)检查,8例行主动脉造影。结果:(1)提高对AD认识,在临床上详细问诊及体格检查,对AD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能作出初步诊断。(2)辅助检查中,心电图诊断符合率为0%;X线胸片诊断符合率30.7%;超声心动图诊断符合率为96.1%,有2例Ⅲ型AD,UCG未能发现,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观察到剥离内膜片及内膜片活动情况。CT及MRI诊断符合率100%,诊断不仅具有超声心动图优点,且不受胸骨及肺气影响,胸段夹层图象清晰,对III型AD亦能作出准确诊断。主动脉造影检查诊断AD符合率100%,能观察动脉夹层的入口及出口,明确AD范围,假腔内血流速度及AD的严重程度,对确定手术治疗的病人起决定作用。结论:(1)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能初步诊断AD;(2)心电图,X线胸片对AD不能给出明确诊断,但能起到临床筛选作用;超声心动图对AD诊断可靠,诊断符合率高;CT、MRI,主动脉造影能对AD起确诊作用。  相似文献   

9.
68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症状体征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吴蔚  封启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2):3477-3479,3482
目的通过回顾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早期症状和体征,以期找出早期诊断的依据。方法对该院2001~2005年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包括疼痛、血压和四肢血压、心脏杂音等,以及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X线、增强CT核磁共振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临床有高血压者82,35%,糖尿病者17.65%,冠心病者17.65%,首发症状有疼痛者88.23%,主动脉辩关闭不全杂音者36.76%,双上肢血压差别〉20mmHg者23.56%。结论AD病因至今未明,MKI是诊断AD的金标准。研究表明,早期临床表现有高血压史、胸和(或)背部剧烈疼痛、四肢血压不对称或单侧肢体脉搏消失和主动脉辩关闭不全杂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最终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对其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2年间最终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19例患者的急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首发症状剧烈胸痛13例(68.4%),胸闷、呼吸困难1例(5.26%),急性左侧腹痛2例(10.5%),腹痛伴肢体偏瘫1例(5.3%),肩背部酸痛、腹胀1例(5.3%),恶心、呕吐伴腹痛1例(5.26%)。心电图异常11例(57.9%),急诊胸片检查异常7例(36.8%),急诊8例螺旋CT和MRI均发现真假两腔(100.0%),急诊7例超声心动图检查5例见假腔形成(71.5%),心肌酶检查异常4例(21.0%)。13例急诊拟诊主动脉夹层分离,6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本病表现多种多样,误诊率极高,提高认识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了1992年1月-2005年12月年我院65例AD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入院后均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及常规化验检查,行心电图(ECG)、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UCG),42例行CT检查,23例行磁共振(MRI)检查,9例行主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UCG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7%(58/60)、80%(4/5)及95.4%(62/65),结论 UCG对诊断夹层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作为常规筛选性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总结了2002~2010年83例AD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CT、核磁共振(MRI)及主动脉照影检查。83例在给予镇静、止痛、降压、控制心率等治疗的基础上,19例行手术治疗,32例行介入治疗。结果 83例确诊病例,24例放弃治疗,死亡8例,19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主动脉弓置换及象鼻手术,32例行覆膜支架封堵术。结论 1)临床症状、体征能初步诊断AD。2)超声心动图对AD诊断可靠,CT、MRI和主动脉造影对AD有确诊作用。3)镇静、止痛,降压是早期治疗AD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利生 《医学综述》2008,14(24):3811-381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方法收集2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结果2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92.8%)首发症状是胸、背部剧烈疼痛;17例患者(60.7%)X线片示主动脉或纵隔增宽;19例患者(67.8%)超声心动图为典型夹层分离征象;CT扫描发现主动脉双管征24例(85.7%);磁共振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准确性为100%。结论据临床特点作出早期诊断是降低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早期诊断要点。方法:分析总结我科40例疑诊AD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全部或部分行心电图、X线胸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TA。结果:上述检查中,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0/40)、25.0%(3/12)、88.9%(32/36)、100%(13/13)。结论:心电图、x线胸片对AD不能明确诊断,仅可做筛选;超声心动图对AD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作首选;CTA对AD起确诊作用,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也能初步诊断AD。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主动脉夹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30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胸痛最常见占80%,其次为高血压及四肢脉搏不对称、晕厥、昏迷及血尿、休克等。超声心动图、CT及核磁共振对主动脉夹层瘤有诊断价值。提示,主动脉夹层瘤病情凶险复杂,易漏诊及误诊,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误诊原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方法:就我院2005年~2009年5月收治的38例证实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经CT、MRI证实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有18例先后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入院前误诊15例,占39%。入院后继续误诊者占16%。结论:(1)部分病人由于误诊,早期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导致严重后果。(2)心电图、X线胸片对AD不能做出明确诊断,但能起到临床筛选作用,超声心动图对AD诊断可靠,诊断符合率高,对AD患者早期诊断尤其重要。CT、MRT对AD起确诊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tric dissection AD)的诊断问题。方法:对我院2000~2002年收治的1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高血压病史11例,占73.7%;有典型疼痛的13例,疼痛不明显者2例;急性12倒,慢性3例;确诊10例,误诊5例,死亡3例,死亡率占20%。结论: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病因,主动脉夹层症状多变、复杂、易误诊为心肌梗死、心绞痛及急腹症,确诊主要依赖胸片、超声心动图(TTE)、CT及MRI。  相似文献   

18.
报告7例儿童冠状动静脉瘘病例,分析该症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X线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右心导管及升主动脉根部造影,并与外科手术比较。认为: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X线检查及石心导管检查均缺乏特异性,二维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有价值的非创伤性诊断方法,主动脉根部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避免临床误诊而导致错误治疗,本总结了3例易误诊的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病例。方法:所有病人均进行了心肌酶、心电图、胸部X光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三例病人均显示有心肌酶不同项目的升高,心电图示心肌梗塞,X线示心脏扩大,超声心动图则显示为肥厚型心肌病的声像图改变,结论: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在心电图上常表见为ST-T改变,左室肥厚,或左室高电压和异常Q波,并由此而误诊为心肌梗塞或心肌炎。超声心动图可进行正确诊断。核磁共振更能描述本病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急性主动脉夹层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赵飞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73-174
目的总结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来诊症状及诊断结果,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2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例首发症状为剧烈胸痛和(或)腹痛、胸痛;1例首发症状为胸闷及呼吸困难;1例首发症状为胸痛伴肢体偏瘫;3例首发症状为肩背部疼痛、腹胀;1例首发症状为无痛性晕厥。26例均行心电图检查,21例异常;17例行胸部x线检查,3例异常;26例行增强螺旋CT检查,结果均异常;8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例见假腔形成。16例行心肌梗死标记物检查,异常2例。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提高认识及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