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脊髓进行性压迫损伤(SCII)过程中神经细胞内钙离子(Ca2+)浓度、内质网跨膜激酶(Ire1)表达变化规律,探讨其在内质网应激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模型,运用生物化学、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和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SCII后脊髓神经细胞内Ca2+浓度、Ire1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SCII后神经细胞内Ca2+浓度于术后1、3、7、14、21、28d呈升高趋势,手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 Ire1 mRNA和Ire1即有较高水平表达,术后3、7、14d迅速增高,术后21、28d逐渐下降,手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II导致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而引起内质网应激.Ire1表达标志着内质网上未折叠蛋白积聚以及相关蛋白表达增加.表明Ca2+和Ire1都参与了内质网应激所致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时,脊髓的一般组织病理变化及脊髓内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健康家兔16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手术对照组;C组为慢性压迫组。采用慢性泛影葡胺胶囊逐级压迫建立慢性脊髓压迫动物模型,造成家兔第2腰髓节段的慢性压迫。用Nissl染色法观察脊髓的一般组织病理学变化,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C组在Nissl染色下白质中神经胶质细胞增生,以后索最明显;灰质中神经元尼氏体淡染或消失,神经元萎缩。灰质中标记细胞主要存在于Ⅰ,Ⅱ板层,压迫区明显,其相邻的首尾端次之。A,B两组的表现正常。结论: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是导致脊髓一般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神经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①目的观察在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时,脊髓的一般组织病理变化及脊髓内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凋亡情况。②方法健康家免16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手术对照组;C组为慢性压迫组。采用慢性泛影葡胺胶囊逐级压迫建立慢性脊髓压迫动物模型,造成家兔第2腰髓节段的慢性压迫。用Nissl染色法观察脊髓的一般组织病理学变化,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细胞凋亡情况。③结果C组在Nissl染色下白质中神经胶质细胞增生,以后索最明显;灰质中神经元尼氏体淡染或消失,神经元萎缩、脱失,以Ⅸ板层最明显。TUNEL标记的阳性细胞为神经胶质细胞,白质中各索均有,以后索和外侧索明显。灰质中标记细胞主要存在于Ⅰ,Ⅱ板层,压迫区明显,其相邻的首尾端次之。A,B两组的表现正常。④结论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是导致脊髓一般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 的:了解脊髓硬膜外血肿(SEH)与压迫性脊髓损伤的关系。方法:急诊收治13例外伤性SEH,行X线和MRI检查。并予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都有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从症状开始到手术平均26h平均随访时间是12个月,结果:SEH可对脊髓产生压迫损伤,急诊手术减压这种损伤,其中23%完全恢复,77%部分恢复,术前的神经功能水平与术后的改善程度有关,手术开始的时间与术后神经功能改善也直接相关,手术越早,功能  相似文献   

5.
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减压后骨骼肌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减压后骨骼肌的微观形态学、凋亡相关蛋白 (Fas,Caspase8)表达及钙泵活性的变化 .方法 :80只Wistar雌性大鼠 ,随机分为正常组、慢性压迫组和减压组 .慢性压迫组及减压组置入平头塑料螺钉对大鼠脊髓进行后路渐进性压迫 ,于 2mo后压迫到 6 0 %左右程度 .慢性压迫组处死大鼠后取腓肠肌作为标本 ;减压组彻底减压后分别于 5 ,10 ,15 ,2 0 ,2 5及 30d取材 .且各组在取材前对大鼠进行运动功能测定 .所有标本做HE染色和Fas,Caspase8免疫组化染色及钙泵活性测定 .并用图像分析仪测定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和Fas,Caspase8灰度值 .结果 :压迫组的大鼠腓肠肌细胞萎缩、直径变细 (9 9± 1 1μmvs 18 8± 2 7) μm](P <0 0 1)及截面积变小 [(4 6 3± 6 1) μm2 vs (894± 84 )μm2 ](P <0 0 1) ,肌细胞Fas表达增高 (0 0 9± 0 0 2vs0 0 2± 0 0 1) (P <0 0 1) ,Caspase8表达增高 (0 0 7± 0 0 2vs0 0 1± 0 0 1) (P <0 0 1) ,钙泵活性降低 [(0 0 8± 0 0 3)kat·g-1vs (0 16± 0 0 5 )kat·g-1](P <0 0 1) ;而减压后则有明显的恢复 .结论 :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所导致的骨骼肌退变在减压后有明显的恢复 ,并且与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SS研究大鼠脊髓压迫损伤减压后钙离子和兴奋性氨基酸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为 :慢性渐进性脊髓损伤组 ,慢性渐进性脊髓损伤减压 1,7,14 ,2 8d组 .取伤段脊髓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的变化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离子改变及水含量 .结果 :慢性渐进性脊髓损伤减压后钙离子和兴奋性氨基酸有明显的降低 ,减压后 1,7,14 ,2 8dGlu(μmol·g-1)分别为 :6 .16± 0 .16 ,5 .4 3± 0 .2 2 ,5 .4 3± 0 .17,5 .33± 0 .2 0 ;Asp(μmol·g-1)分别为 :3.39± 0 .12 ,2 .96±0 .11,2 .92± 0 .16 ,2 .89± 0 .15 ;Ca2 + 离子 (μmol·kg-1)分别为 :5 .84± 0 .11,5 .33± 0 .10 ,5 .2 8± 0 .17,5 .2 4± 0 .0 2 .它们均较减压前 (Glu为 6 .32± 0 .10 μmol·g-1,Asp为 3.5 6±0 .13μmol·g-1,Ca2 + 为 6 .5 3± 0 .6 4 μmol·kg-1)有显著降低 (P <0 0 5 ) ,其中前 7d降低较快 ,以后有降低不明显 .减压后 1,7,,14 ,2 8d改良的Tralov评分分别为 3.5 3± 0 .11,3.74± 0 .12 ,3.86± 0 .12 ,3.88± 0 .10 ;斜板试验分别为 4 3.3± 2 .3,4 6 .2± 1.1,4 8.8± 2 .8,4 9.7± 2 .6 ,均较减压前Tralov评分 (3.4 0± 0 .13)斜板试验 (40 .9± 1.8)有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7.
大鼠脊髓腹侧压迫损伤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截瘫患者并发症多、护理困难、医疗费用大,对社会、家庭造成了严重负担。为此,医学界作了大量研究和不懈努力,试图通过动物实验了解脊柱脊髓伤的病理、生理、生化和生物力学等的变化,以便能提出更好的治疗措施。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为此,特设计了本模型。1材料和方法1.1模型设计原理利用杠杆原理设计了大鼠T13脊髓腹侧压迫模型,如图1所示,该装置我们称之为腹侧压迫器,由3部分构成:(1)固定架,可调节高度和方向;(2)杠杆,用一光滑木条即可,一端固定致伤钩,另一端安装一挂砝码的钩和装砝码的小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脊髓压迫性损伤(compressed spinal cord injury,CSCI)后脱髓鞘病变与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DNA结合抑制物2(inhibitor of DNA binding2,Id2)的表达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探讨CSCI脱髓鞘病变机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方法制作SD大鼠CSCI模型,通过锇酸染色检测CSCI后1、3、7d有髓神经纤维变化;运用免疫荧光双标和免疫印迹(Westem blot)检测MBP及Id2的表达变化.结果 CSCI后出现脱髓鞘病变,并随着压迫时间延长,髓鞘逐渐发生水肿、变性、崩解;脊髓损伤后MBP表达下调,其表达趋势与脱髓鞘溃变的严重程度一致;CSCI后,Id2广泛分布于白质,随着压迫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上调.结论 Id2表达上调,并负向调控MBP基因启动子的活性,使MBP的表达下降,是CSCI后神经纤维脱髓鞘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脊髓腹侧压迫损伤后脊髓内部构筑变化及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建立脊髓腹侧压迫损伤模型,分为压迫组和对照组,依次于造模手术后0.5、1、2、4h取材。取脊髓作连续切片后,采用HE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压迫后不同时间脊髓内部的病理变化与脊髓前角c-F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情况。结果:(1)造模组脊髓内部构筑出现不同程度的位移、偏转和变形,尤以灰质Ⅷ、Ⅸ板层明显,病变程度随压迫时间的增加而加重。(2)脊髓腹侧损伤后c-Fos阳性神经元细胞在脊髓前角、中间带和中央管周围的大多角形细胞以及后角的小圆细胞均有表达,其表达尤以前角Ⅷ、Ⅸ板层显著。压迫组c-Fos阳性神经元细胞数量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腹侧压迫后,脊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筑均发生了变化、位移和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尤以Ⅷ、Ⅸ板层比较明显,Ⅶ板层变化次之。c-Fos阳性神经元细胞在脊髓前角Ⅷ、Ⅸ板层的大多角形细胞呈高表达,提示c-Fos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脊髓构筑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及减压后神经营养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斌  孙正义 《医学争鸣》2002,23(8):708-711
目的 观察神经营养素在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及减压后的表达变化 .方法 同龄 Wistar大鼠 6 0只 ,设 A组正常对照组、B组行后路渐进式慢性压迫、C组减压组、D组手术组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 ,神经营养素 - 3(NT-3) ,神经营养因子 (NGF)及其受体 Trk A,Trk B,Trk C表达的变化 .结果 行慢性压迫后及减压后神经营养素及其受体表达变化明显 ,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与正常组与假伤组比较 ,慢性压迫后 1d的标记指数 BDNF(32 .4± 1.6 ) vs(4.8± 1.0 ) ,GDNF(2 1.2± 3.8) vs(3.7± 1.1) ,NT- 3(2 6 .2±2 .8) vs (5 .5± 0 .6 ) ,NGF (9.2± 0 .9) vs(1.7± 0 .4 ) ,Trk A(2 3.7± 1.7) vs (0 .6± 0 .5 ) ,Trk B (34.3± 3.3) vs(3.2± 0 .5 ) ,Trk C(30 .1± 3.9) vs(1.2± 0 .4 ) (P<0 .0 5 ) .与正常组与压迫 30 d组比较 ,减压后 1d的标记指数 BDNF(30 .2± 1.6 ) vs(5 .8± 1.8) ,GDNF (2 0 .0± 3.6 ) vs(3.6± 1.1) ,NT- 3(2 5 .8± 2 .3) vs(5 .6± 0 .5 ) ,NGF(8.7± 0 .7) vs(1.7± 0 .4 ) ,Trk A(2 1.4± 4 .2 ) vs(0 .7± 0 .4 ) ,Trk B(32 .7± 3.3) vs(3.5± 0 .5 ) ,Trk C (2 8.7± 3.8) vs (1.2± 0 .6 ) (P<0 .0 5 ) .结  相似文献   

11.
大鼠脊髓压迫性损伤后神经细胞的死亡方式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观察实验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死亡方式。方法:应用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HE染色,对脊髓组织进行定量形态学分析,结果;在脊髓损伤区及相邻区域中发现少量神经元以大量胶质细胞凋亡,结论:脊髓损伤后的神经细胞的凋亡是继发损伤期的重要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脊髓损伤后红细胞生成素诱导肝癌细胞株受体A2(EphA2)在脊髓中的变化规律,寻找脊髓损伤后治疗的靶点.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轻度压迫组(CR 20%)、中度压迫组(ca 40%)、重度压迫组(ca 60%)4组.T10水平脊髓背侧加压,压迫方法采用塑料螺钉渐进性加压,分次完成手术.对大鼠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所取脊髓标本进行原位杂交分析,对脊髓前角EphA2阳性细胞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EphA2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压迫远端脊髓灰质中,其中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为著.假手术组有很少量EphA2阳性细胞,压迫组EphA2阳性细胞明显升高(P<0.01),中度压迫组及重度压迫组较轻度压迫组升高(P<0.05).中度压迫组及重度压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EphA2表达升高.慢性脊髓压迫可以诱发脊髓EphA2表达升高,对脊髓损伤是一个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颈脊髓压迫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探索、建立颈脊髓压迫损伤的动物模型 ,并观察、研究其病理学改变过程 ,为临床治疗颈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在犬C4 、C5椎间孔置入不锈钢螺钉压迫脊髓 ,成功建立起一种新型不完全性颈脊髓压迫损伤的动物模型 ,并通过光镜和电镜研究创伤后不同时间脊髓的病理改变。 结果 :损伤后动物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 ,随时间的推移运动功能逐渐恢复。病理改变结果可分三期 :早期脊髓内出血、水肿及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变性 ;中期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变性达到高峰 ,胶质细胞增生 ;晚期出现机化和修复 ,部分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恢复正常形态。 结论 :颈脊髓不完全性压迫损伤后脊髓功能有恢复的可能 ,临床应进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赵斌  汉华  王栓科  夏亚一  高秉仁 《医学争鸣》2008,29(24):2267-2270
目的:观察成年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与发育相关的重要分子Shh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同龄Wistar大鼠置入后路渐进式压迫装置,制作成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慢性脊髓损伤组(25只).应用原位杂交检测方法,于脊髓损伤后1,3,7,14,28 d对损伤区行Shh mRNA检测.结果:脊髓损伤后7 d,Shh 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大值,在损伤区至远端10 mm处的灰质和白质中均有表达,这种高水平的表达至少维持到损伤后28 d.Shh mRNA在室管膜细胞的表达远远低于在灰质和白质中的表达,其在室管膜区域的表达仅限于损伤区域周围5 mm范围内,分布范围远远小于在灰质和白质中的表达.结论: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可激活Shh mRNA的表达,其表达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再生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损伤骨骼肌细胞微区Ca2+变化,探讨它在电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取其右后肢胫骨前肌为研究对象。以电压600V,电击时间9ms,累积电击3次,造成单束骨骼肌电损伤。分别于处理后2h、8h、24h、48h、72h、5d每组随机抽取3只兔,留取肌组织标本。EPMA法检测肌细胞微区Ca^2+含量。结果实验组细胞浆Ca^2+快速升高,肌浆网Ca2+降低,而线粒体Ca^2+含量8h才明显上升,三微区Ca^2+含量至5d仍未恢复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细胞浆和肌浆网Ca^2+呈反向性变化,细胞浆和线粒体则呈同向性变化。结论电击后骨骼肌细胞三微区Ca^2+发生再分布,并存在长时间的细胞钙超载,它可能是电损伤骨骼肌进行性坏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及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52只大鼠随机分为鞘内注射NGF组(n=20)、肌肉注射NGF组(n=16) 和对照组(n=16).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鞘内注射NGF组和对照组每日分别给予相同容积的NGF溶液(相当于NGF 1.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形态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jE常组和手术组。手术组结扎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fCCI)模型,存术后3、7、14d取与坐骨神经相应的腰4—6节段脊髓,透射电镜观察左侧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并摄片,光镜下苏术素伊红染色对大鼠腰4—6脊髓背角两侧感觉神经元计数。结果坐骨神经损伤后,光镜下损伤侧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数量较健侧昆著减少(P〈O.05),两周时细胞死亡率为23%;电镜下CCI7d和14d绀腰4~6节段脊髓左侧背角浅层神经元出现多种形态变化,以细胞凋亡为主?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腰4—6节段脊髓背角神经元tP,现丢失,超微形态上呈现多样性,以细胞凋亡为主。  相似文献   

18.
脊髓损伤研究进展相对缓慢,预后难以预料,主要是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认识也不全面,动物神经系统与人类神经系统的差异造成了动物模型与人类损伤的差异,因而选用合适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对于研究脊髓损伤再生与修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很多种脊髓损伤模型较好的模拟了不同脊髓损伤的形式,本文就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脊髓损伤研究进展相对缓慢,预后难以预料,主要是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认识也不全面,动物神经系统与人类神经系统的差异造成了动物模型与人类损伤的差异,因而选用合适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对于研究脊髓损伤再生与修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很多种脊髓损伤模型较好的模拟了不同脊髓损伤的形式,本文就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大鼠腰神经根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腰神经根慢性压迫性损伤致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54只大鼠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NGF硬膜外隙给药组、NGF尾静脉给药组,术后每组动物分别存活1、2、4周,不同时段各组动物均为6只.手术经大鼠左侧L5椎间孔插入长4 mm、直径0.5~0.6 mm的中空钢管,对神经根形成稳定的压迫,同时中空钢管套接PE管引至项部皮下行硬膜外隙用药.造模术后压迫组与NGF硬膜外隙给药组分别经PE管于硬膜外隙注射NS与NGF,NGF尾静脉给药组经尾静脉注射NGF.术后进行行为学及大体观察,对L5神经根相连的脊髓节段切片进行组织学等染色,观察各组脊髓神经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 神经根压迫性损伤后,出现神经行为学改变,各时相点NGF给药组神经行为学特征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染色证实受压神经根相连的脊髓节段出现神经细胞变性、凋亡,在各时相点NGF给药组与NS对照组比较,NGF给药组凋亡细胞数量减少(P<0.05);NGF给药组Bax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NGF给药组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而NGF用药各组间在同一时相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大鼠腰神经根慢性压迫性损伤后可致相应脊髓节段神经细胞的凋亡,分别经硬膜外隙或尾静脉给予NGF治疗后均可抑制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