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采用薄层-光密度法对通常用以反映药材和制剂质量的煎出物指标与药材主成分煎出量的关系进行考察,从实验的川芎、黄连、黄柏单煎结果来看:煎出物量与成分煎出量均无相关关系。认为采用煎出物量不足以反映药材或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配伍熟地可增加汤剂中阿魏酸的煎出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尚刚伟  蒋永培  黄熙  樊亚萱 《中草药》1998,29(3):160-162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川芎单煎剂,川芎、丹参合煎剂,川芎、当归合煎剂及改味四物场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各组汤剂中阿魏酸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01),配伍熟地对阿魏酸的溶出具有助溶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科社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2):736-737
<正> 赭石为赤铁矿(hematite)的矿石,质地坚实沉重,传统入药需锻透酷淬飞并先煎20~30min,然后与其它药物共煎。近年来,虽对赭石做了大量研究。但未曾见有赭石汤剂质量方面的报道。由于影响赭石汤剂质量方面的因素很多,诸如原药材质量,药材粉碎度,  相似文献   

4.
中药饮片片型与煎出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初步探讨中药饮片片型与煎出率间的关系。经过对同一药材不同片型的煎出率的比较,为药材的切制加工提供较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述了中药汤剂煎煮法对煎出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说明煎煮方法中煎药的器具、水量、火力、时间、次数、药材的特殊处理等影响因素。结果:只有掌握了正确煎制方法,才能使汤剂发挥最大效能,更好为人民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6.
中药煮散与自动煎药机煎煮液的煎出率比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通过对六味地黄汤的煮散和自动煎药机的煎出率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煎煮方式的中药煎出率差异。方法:比较两种不同煎煮方式的煎膏率及用高效液相测定的马钱苷煎出率。结果:六味地黄汤煮散的煎膏率及马钱苷的煎出率都高于自动煎药机的煎出率。结论:应用中药煮散可以达到节约药材、提高中药的使用率的目的,有利于中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不同煎煮方法对黄芩、黄柏、槐花水煎液中有效成分煎出量的影响冼寒梅,陈勇广西中医学院药学系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中国传统的煎药方法一般是以沙锅炭火煎煮,并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质地控制火候,分别采用先武火后文火、武火速煎、文火慢煎及先煎、后下、另煎...  相似文献   

8.
黄连与黄芩、甘草配伍小檗碱煎出率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连为最常用中药之一,多配伍应用。据统计,与黄连最常见的配伍是黄芩、甘草、大黄[1]。日本学者野口卫连续报告,在中药汤剂中,黄连、小檗碱与黄芩、甘草、大黄等配伍,能产生相当数量的沉淀,使药液中的小檗碱含量显著降低[2,3],我国学者也有类似报告[4,...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汤剂加水量与剂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剂是《伤寒论》中使用最多的剂型,其煎煮法度,对于指导今天中药的煎煮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启示作用。按照最新考证结果"东汉1两合13.8g,1L合200mL",对《伤寒论》中采用标准度量衡单位计量用量的药物剂量进行折算,对非标准度量衡单位计量用量的药物则结合相关实物测量值确定其用量,初步探讨了《伤寒论》中据现有文献可以计算出剂量的88首汤剂的加水量与剂量的关系,统计结果显示,有63首方加水量(mL)/剂量(g)的值在5~10,约占71.6%;并探讨了影响加水量的其他因素;结合现代煎药特点,认为《伤寒论》中煎药方法在现今条件下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考察防己黄芪汤水煎煮2种防己生物碱的煎出量.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生物碱量,稀碘化铋钾显色后测定,测定波长495mm,参比波长600nm.结果:测得防己黄芪汤水煎液中粉防己碱的量为0.69mg/100mL,去甲粉防己碱为0.23 mg/100mL,水煎前防己饮片中粉防己碱为1.39%,去甲粉防己碱为0.57%;防己黄芪汤药材水煎后的防己饮片中粉防己碱为1.26%,去甲粉防己碱为0.26%.结论:防己黄芪汤水煎液中2种生物碱量少,煎出率不高.  相似文献   

12.
以水溶性煎出物为指标,经实验比较,其结果:麦冬片比麦冬个子直接入煎剂的煎出物高,从而认为麦冬入煎剂宜切片。  相似文献   

13.
以槟榔的醚溶性生物碱为含量指标,对5种不同规格的饮片煎出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原生药直接粉碎为8目颗粒入煎剂最佳。这对制定槟榔的合理的饮片规格标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的煎出率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19种中药饮片进行了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的煎出率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汤剂是将药物加入水中或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酒或醋煎煮,然后去渣取汁服用,这种剂型在内服药中应用最广泛,其优点是吸收快,疗效速,故宜于新病、急病,如林亿在整理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凡例中说:“卒病贼邪,须汤以荡涤。”又如宋代《圣济经》中提到凡涤除邪气者,用  相似文献   

16.
莪术与三棱配伍前后姜黄素煎出率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莪术中姜黄素含量测定的方法,并考察莪术与三棱配伍前后姜黄素煎出率的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莪术药材、莪术单煎液、莪术三棱共煎液中姜黄素的含量,以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为分析柱,以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425 nm,柱温25℃,流速1 mL.min-1。结果:姜黄素在进样量0.67~13.40 ng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99.76%,RSD 1.49%,莪术和三棱配伍煎煮后,其姜黄素的煎出率比莪术单煎显著提高。结论:所建立的姜黄素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两味中药在配伍煎煮后可有效改善姜黄素的煎出效果,推测在煎煮时三棱对姜黄素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的煎出率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考察煎药机对中药的煎出率。方法:比较4个传统方剂的两种煎药方法的煎出率。结果:传统方法煎液比煎药机煎液的有效成分的得率高。结论:煎药机煎药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8.
汤剂作为一种古老又实用的剂型 ,具有灵活、多变、切合临床的特点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为中医治病的主要给药方法 ,但传统的煎煮方法费时、费神 ,随着自动煎药包装机的逐渐普及 ,病人取药后回家自己煎煮的麻烦正在被解决。我院于 2 0 0 0 - 0 9购进天津产 BZY- 15 0 A型自动煎药包装机一台 ,使用两年来 ,效果良好 ,但煎药效果与合理应用关系颇大。笔者对此进行了诸方面的量化研究 ,诸如汤剂的一煎与二煎比较 ,煎煮袋的质量与应用 ,将饮片粉碎成粗颗粒再煎煮等 ,为合理正确使用煎药机提供了一定依据。1 自动煎药包装机的优缺点该机的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HPLC测定三拗汤(麻黄、苦杏仁、甘草)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分析方法,并观察麻黄和甘草对汤剂中苦杏仁苷煎出量的影响.方法:以HPLC法测定不同配伍(三拗汤、麻黄+苦杏仁、苦杏仁+甘草、苦杏仁组)的三拗汤水煎液中苦杏仁苷含量.结果: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可使苦杏仁苷和L-苦杏仁苷完全分离,L-苦杏仁苷峰面积随pH值升高而增加.结论:麻黄比甘草更能增加了三拗汤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熟地黄、泽泻、郁金合煎液中5-羟甲基糠醛、23-乙酰泽泻醇B煎出量的变化,为探讨三药合煎液的药效物质奠定基础。方法药材分为单煎-1(熟地黄)、单煎-2(泽泻)、单煎-3(郁金)、合煎-1(熟地黄/泽泻)、合煎-2(熟地黄/郁金)、合煎-3(泽泻/郁金)、合煎-4(熟地黄/泽泻/郁金)等7组,分别制备水煎液干浸膏,超声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并计算煎出量(以药材计)。结果 5-羟甲基糠醛煎出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单煎-1、合煎-1、合煎-4、合煎-2;23-乙酰泽泻醇B煎出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合煎-3、合煎-1、合煎-4、单煎-2。结论与熟地黄、泽泻单煎液比较,合煎液中5-羟甲基糠醛煎出量降低,23-乙酰泽泻醇B煎出量增加,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推测三药合煎液发挥药效作用可能与23-乙酰泽泻醇B有关,一定程度上为阐明三药合煎液的药效物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