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内外就血小板冰冻保存的方法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目前较典型的方法有 3类 :一是在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终浓度为 4%的二甲基亚砜 ( DM-SO) ,- 80℃冻存 [1,2 ] 。二是先制备成浓缩血小板 ,再加入终浓度 4%~ 6%的 DMSO,- 80℃冻存 [3 ,4] ;或在浓缩血小板中加入 1 2 %的高浓度保护剂冻存 ,临用时需洗涤血小板[5] 。三是近年来开始应用的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保存富血小板血浆 ,由于血浆量大 ,DMSO含量较多 ,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 ,限制了临床输注剂量 ,影响临床疗效。而先制成浓缩血小板后加 DMSO冻存的方法 ,由于高浓度的 DMSO在加…  相似文献   

2.
-80℃保存机采浓缩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血小板的体外保存始终是输血医学的一道难题。浓缩血小板在22℃恒温条件下,用振荡或旋转式保存的最长保存期不超过5天。另外血小板保存严格的温、湿度条件也是细菌繁殖的最适条件,易发生污染而导致严重输注事故的发生。因此,许多血站均采用临床需要时临时制备的方式,向临床提供血小板。然而血小板无论是手工分离还是机器采集,整个程序从预约献血员、体检、两次化验到采集制备,通常需要6~8小时。  相似文献   

3.
背景为改善血小板(PLT)质量,比较加入T-Sol和PAS-27a两种不同保存液的超浓缩血小板(hcPCs)和标准的浓缩血小板(stdPCs)的血小板活性,PAS-27a与T-So的差别在于前者含有葡萄糖,磷酸盐、钾、镁、碳酸氢盐。研究设计与方案从每名献血者进行2次机器单采血小板(n=14),每单位又分成两份。这样从每名供者获得4份hcPCs:每份含有2000×109血小板,保存于T-Sol或PAS-27a,stdPCs每份含1400×109血小板,保存于65%T-Sol或PAS-27a和35%酸性柠檬酸盐葡萄糖血浆中。在1到4天,做混旋计分、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pH、血气、葡萄糖、乳酸盐测…  相似文献   

4.
背景:以前的研究表明全血在采集后立即22℃保存16小时后(过夜法)进行成分制备对成分制品的质量没有明显影响。本文通过实验方式污染血液以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80℃冰冻保存机采浓缩血小板的功能及止血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冰冻保存3个月之内、3~6个月之间、6~9个月之间的冰冻血小板样品于42℃解冻后进行相关实验,比较不同保存时期冰冻血小板的功能及回收率;分血液病组和非血液病组观察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24h后出血症状的控制及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结果:冻存3个月内、3~6个月的两组冰冻血小板的黏附功能、聚集功能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冻存6~9个月的冰冻血小板的黏附功能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相比则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3组冰冻血小板的第Ⅲ因子活性测定与新鲜血小板相比,均在正常范围,平均回收率为85.2%。两组患者在输注冰冻血小板24h后能有效控制出血症状的比率平均为93.3%;而CCI值≥10000/μL的比率,非血液病组显著高于血液病组。结论:5%二甲基亚砜-80℃冰冻保存半年以内的机采浓缩血小板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  相似文献   

6.
吴晓燕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882-2883
目的:探讨-80℃冰冻保存机采浓缩血小板的功能及止血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冰冻保存3个月之内、3~6个月之间、6~9个月之间的冰冻血小板样品于42℃解冻后进行相关实验,比较不同保存时期冰冻血小板的功能及回收率;分血液病组和非血液病组观察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24h后出血症状的控制及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结果:冻存3个月内、3~6个月的两组冰冻血小板的黏附功能、聚集功能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冻存6~9个月的冰冻血小板的黏附功能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相比则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3组冰冻血小板的第Ⅲ因子活性测定与新鲜血小板相比。均在正常范围,平均回收率为85.2%。两组患者在输注冰冻血小板24h后能有效控制出血症状的比率平均为93、3%;而CCI值≥10000/μL的比率,非血液病组显著高于血液病组。结论:5%二甲基亚砜-80℃冰冻保存半年以内的机采浓缩血小板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  相似文献   

7.
浓缩血小板在制备与保存时易造成血小板的活化与损伤。我们对浓缩血小板保存过程中的补体含量进行了测定,探讨补体级联反应的激活在血小板活化中的作用与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浓缩血小板制备:采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法,于血小板保存箱内保存5天,并于保存前...  相似文献   

8.
9.
研究单独采集血小板 (单采血小板 )和浓缩血小板在保存期中的活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对这两种血小板的CD62 p和CD41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在保存 0 ,1 ,3和 5天时 ,单采血小板的CD62 p阳性率和CD41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 (1 8 91± 6 2 5) % ,(1 9 48± 8 2 7) % ,(2 2 82± 6 0 6) % ,(56 71± 1 1 79) %及 (8 0 9±2 38) % ,(8 1 3± 2 45) % ,(8 44± 2 51 ) % ,(1 9 87± 6 1 3) % ,而浓缩血小板的分别为 (30 65± 1 2 33) % ,(31 46± 1 1 86) % ,(32 51± 1 3 0 5) % ,(63 55± 1 3 2 7) %及 (1 0 33± 4 37) % ,(1 1 0 9± 6 61 ) % ,(1 3 46± 9 69) % ,(2 4 41± 1 0 1 5) %。二项指标均随保存时间推移而上升。对这两种血小板的计数和 pH值测定显示 ,二者均随保存时间推移而下降。在保存 0 - 3天内两种血小板的计数 ,pH值 ,CD62 p和CD41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在第 5天血小板计数和pH值出现显著下降 (P <0 0 0 1 ) ;而CD62p和CD41表达量出现显著上升 (P <0 0 0 1 )。结论 :单采血小板优于浓缩血小板  相似文献   

10.
通常认为从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必须在采血后6小时内完成.为了研究采血后8小时制备的浓缩血小板性能有无改变,作者等在两个实验室(甲及乙)对放置不同时间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进行体外及放射性同位素自身体内性能测定.实验室甲的研究结果发现放置8小时(n=10)制备的富含血小板血浆容量及血小板得率较放置1-2小时(n=10)为高(分别为276±25对249±19ml及76±18×10~9血小板),显然只有富含血小板血浆容量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血小板自身体内回收率或存活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54±11对47±9%及167±37对170±25小时).实验室乙也发现放置8小时(n=12)制备的富含血小板血浆容量及血小板得率较放置6小时(n=10)为高(分别为304±31对279±37ml及88±26对77±27×10~9血小板).两组的ADP诱导的血小板形态改变,β-血栓蛋白释放量、乳  相似文献   

11.
背景 血小板浓缩物允许使用的最大保存期限为5天,延长保存限期至7天将有助于增强血液供应及减少浪费。研究设计和方法 按标准程序从CP2D 血中制备血小板(n=16),并过滤减少白细胞。在保存的第3、5、7天采样,测定血小板计数、pH值、腺苷二磷酸和胶原蛋白的凝集,低渗休克反应,Kunicki  相似文献   

12.
-80℃保存机采浓缩血小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在成分输血中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 ,输注比例正逐年显著提高 ,血小板的体外保存也因此成为国内外输血医学的研究热点 [1 ,2 ]。笔者用两年多的时间对 -80℃保存机采浓缩血小板 (以下简称冰冻血小板 )进行了较深入的实验研究 ,比较了不同保存时期冰冻血小板的功能及回收率 ,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主要仪器设备  CS-3 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 ;TYXN-91 A智能血液凝集仪 ;F-82 0血细胞计数仪 ;局部 1 0 0级净化间 ;-80℃深低温冰箱。2 冰冻血小板的制备、保存与解冻 选择符合国家规定体检标准的献血者 ,依照 CS-3 0…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用一种新的血小板保存添加剂——酸化葡萄糖营养液(AGN)于22℃水平振摇条件下,在国产PVC塑料袋内保存从ACD全血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血浆悬液(PC)的保存效果。结果表明,保存5天的PC其血小板计数、pH值、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等指标皆优于对照组(未加AGN的ACD-PC),用新鲜血浆孵育2小时后,其聚集率和低渗休克反应有较明显的恢复。透射电镜显示,在保存过程中,血小板的形态完整、无伪足出现。用上述方法保存120小时的PC,其保存效果与国外一些实验室用第二代血小板保存袋保存的CPD-PC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4.
紫外线照射浓缩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紫外线照射预防HLA同种免疫反应及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机理与临床应用,并对紫外线照射后血小板代谢与活化以及对血小板体外保存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大量研究表明,紫外线照射能有效的预防HLA同种免疫反应及TA-GVHD,作为γ射线照射及白细胞滤器的替代方法,可以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由血奶黄层制备的浓缩血小板(PC-BC)在20±℃保存5天所发生的生化和功能改变。方法 检测由随机献血员采得的42单位PC-BC。为了研究其生化改变,我们检测了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pH值变化、pCO_2、pO_2、葡萄糖和乳酸浓度。此外,作者还检测了含二磷酸腺苷(ADP)的血小板的聚集量及低渗休克反应。结果 LDH浓度显著增加,由138.8IU/l(第1天)增至234IU/l(第5天)。乳酸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型去白细胞血小板保存袋在血小板制备及保存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适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案,选择2015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需要进行血小板输注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采用去白细胞血小板保存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使用血细胞分离器。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临床受试者的基本人口学指标中,除体质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产品的血小板质量指标有效率均为100%,各分项指标比较结果显示存储期末p H与残留白细胞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性次要评价指标、各项适用性及安全性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该新型国产去白血小板保存袋制备和保存的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在临床治疗中达到预期效果,可替代进口器材用于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的制备与保存。  相似文献   

17.
汇集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及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随着单采技术的发展,浓缩血小板已被视为一种血液的次产品而被放弃使用,但是单采血小板在国内部分地区存在着献血者严重不足的问题,绝大多数血站未能很好地开展血小板的无偿捐献。结合国外很多发达国家仍然沿用浓缩血小板以及本站的实际情况,笔者对汇集浓缩血小板的特定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单采血小板质量标准之间的相符程度,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输血用浓缩血小板(platelet concentrate,PC)制备和储存过程中表面凝血主要激活因子——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表达.方法 在制备当天和储存至4 d的同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健康的献血员全血和PC来源血小板的TF,同时分析经典的血小板活化标记物,即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单采血小板与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2例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后的血小板数值进行检测,根据血小板计数增加指数(CCI)、血小板回收率(PPR)以及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单采血小板和浓缩血小板均有输注疗效,单采血小板有效率CCI 89.09%,PPR 93.64%,浓缩血小板有效率CCI 63.73%,PPR 69.61%;单采血小板组和浓缩血小板组在输注后1 h CCI、24 h CCI以及1 h P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 P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临床出血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输注单采血小板可明显提升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并能迅速起到止血的目的,防止大出血并发症,而浓缩血小板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全自动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明显好于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1,2],是机采血小板不足的重要补充。目前国内很多血站均采用多联袋采集全血制备并保存浓缩血小板,而普通多联血袋保存浓缩血小板的保存期仅为24 h[3]给临床使用造成了较大的浪费。我们使用泰尔茂压延膜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