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全髋置换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加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科于2011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136例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通过加强围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36例患者中,女75例,男61例;年龄43~87岁,平均年龄62.83岁;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5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肢肢端血液循环情况,完善相关术前准备;术后早期正确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通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未发生护理并发症,膝关节功能均得到良好的恢复.认为做好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对关节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7例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以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7例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全面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适应性训练、康复指导和术后基础护理、疼痛的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防治(下肢静脉血栓、感染、髋关节脱位等)、出院指导等的干预性护理.结果:本组病例中1例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栓塞(左下肢),给予及时治疗后症状消失,余未发生并发症,全部病例住院14~39 d后康复出院.结论:做好人工全髋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总结168例人工全髋置换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全髋置换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术后康复训练指导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等。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训练是减少全髋置换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双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护理及康复锻炼方法.[方法]完善术前准备及科学的功能锻炼方法,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高度重视深静脉血栓的问题,防止DVT的形成,同时加强术后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30例我院收治的双膝关节置换病人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及贯穿始终的有效的功能锻炼和治疗有利于双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金丽娟 《临床医学》2011,31(2):122-122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做好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患者一般护理、术后康复护理及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结果 28例患者在系统的护理下,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加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通过系统的康复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段椎管内肿瘤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加强术前、术后护理,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重视术后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 3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护理并发症.1例患者于术后第3天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做好颈段椎管内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THA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80例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制定并实施规范化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并有再障的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原理及措施.方法将3例合并有再障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包括对心理护理、防治并发症、康复治疗3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围手术期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关节活动度达110~130°.结论合并有再障的患者,经术前积极有效的准备,针对不同患者行个体化准备,膝关节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骨纵形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时45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治疗骶骨纵形骨折的患者做好术前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45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2~3个月后骨折均达临床愈合,随访6~34个月45例均已恢复正常工作.结论: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骨纵形骨折的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心房颤动患者行CARTO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 回顾我科41例运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结果 行CARTO射频消融术后的房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结论 心内科护士熟练掌握心房颤动患者行CARTO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及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11例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患者做好围术期护理.结果术后患者切口愈合良好,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6个月后复查,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随访10~24个月,基本达到生活自理.认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可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老年股骨颈骨折43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其身心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术后3~6个月基本能恢复行走功能,生活能自理,肢体功能恢复好.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合理的围术期护理,可确保手术成功及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老年患者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2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2例患者术前加强评估,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症护理.结果:149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腹部切口Ⅰ期愈合,术后5~7 d出院.结论:正确实施围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联合红骨髓骨泥填充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改良式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联合自体红骨髓骨泥填充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38髋),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术后对32例患者经6个月~5年随访,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变化,采用Harris评分进行评价,优28髋,良7髋,可3髋,优良率为92.1%。结论:正确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康复护理方法.制定一套系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康复训练程序,掌握训练进度,遵循尽早开始,循序渐进,个别对待,随时调整,持之以恒的原则.本组58例患者住院14~28 d,平均19.26 d.无一例发生关节感染、脱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随访8个月至4年,髋关节功能按Charnley标准分,优37例,良10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77%.系统化围术期康复护理有利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34例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前及术后康复训练.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护士、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制订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术后早期正确地进行患肢及全身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等.认为在术前术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安全可行,可促进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颈椎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3例颈椎骨折患者做好术前、术后各项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3例截瘫平面均下移,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未发生并发症.表明高质量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颈椎骨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月~2010年6月,我科通过对138例149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早期、系统、规范的康复锻炼指导与护理,较好地预防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54例全髋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方法。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体位护理,术后分阶段康复训练,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出院指导。认为全髋置换术患者除手术环节外,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